憶昨行和張十一

憶昨行和張十一

《憶昨行和張十一》是唐代詩人、文學家韓愈的一首七言古詩作品。

《憶昨行和張十一》


① 韓愈
憶昨夾鍾之呂初吹灰2,上公禮罷元侯回3。車載牲牢瓮舁酒4,並召賓客延鄒枚5。腰金首翠光照耀6,絲竹迥發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7。張君名聲座所屬8,起舞先醉長松摧9。宿酲未解舊痁作10,深室靜卧聞風雷11。自期殞命在春序12,屈指數日憐嬰孩13。危辭苦語感我耳,淚落不掩何漼漼14。念昔從君渡湘水15,大帆夜划窮高桅16。陽山鳥路出臨武17,驛馬拒地驅頻隤18。踐蛇茹蠱不擇死19,忽有飛詔從天來20,伾文未揃崖州熾21,雖得寬宥恆愁猜22。近者三奸悉破碎23,羽窟無底幽黃能24。眼中了了見鄉國25,知有歸日眉方開26。今君縱署天涯吏27,投檄北去何難哉28?無妄之憂勿葯喜29,一善自足禳千災30,頭輕目朗肌骨健,古劍新屬刂 磨塵埃31,殃銷禍散百福並,從此直至耇與鮐32。嵩山東頭伊洛岸33,勝事不假須穿栽34。君當先行我待滿35,沮溺可繼窮年推36。

評說


朱彝尊曰:“風致不及《寒食游》,稍勝《永貞》。”
程學恂曰:“‘飛詔從天來’以下數語,乃通首關鍵。蓋張之貶官,以群奸故,故群奸敗而疾自當愈也。至‘無妄之憂’云云,竟同世俗慶祝諛詞矣,然細思之,卻先為群奸破碎而發,故不嫌恣意言之,使千古正人吐氣。”“讀此詩,須知全是傲岸滑稽,嘻笑怒罵。前言危疾可憂,非真憂也。後言病癒可慶,非真慶也。總對三奸言耳。若認真作愁苦語吉祥語,則此詩俗澈骨矣。”陳克明《韓愈年譜及詩文系年》:“此詩並非突出‘三奸’,程論以偏概全,不足為信。”
江佑南曰:“此詩通體不外哀樂二字。首段從公宴說到病,是樂而哀也。中段敘謫官就道,水陸艱難,落到歸日,是哀而樂也。末段首聯回應遷謫,了中段。以下祝其病癒,了首段。然後以耦耕作結,自有無窮樂事。不說破樂字,而樂在其中矣。”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韓文公”。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因論事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一生著述頗豐,文學造詣極高,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寫作極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進學解》、《順宗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