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

郡望

“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範圍內的名門大族。古稱郡中為眾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欽定四庫全書·重編瓊台藁·卷十》收錄的明代大學士丘濬公所作的《貴溪丘氏族譜序》說:“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顯融故也。”舊唐書說丘和、丘行恭父子二人死後均“謚曰襄”,故“襄公父子”就是指丘和、丘行恭父子。可見,唐朝時河南郡的名門望族有丘和家族。再如彭城劉氏、弘農楊氏,清河張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吳興姚氏,高陽許氏等也是地望的代表性姓氏。

詞語解釋


明姚琛《丹鉛總錄·郡姓》:“虛高族望,起於江南。言今之百氏郡望,起於元魏胡虜之事,何足為據也。”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群望》:“自魏晉以門第取士,單寒之家,屏棄不齒,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欽定四庫全書·重編瓊台藁·卷十》收錄的明代大學士丘濬公所作的《貴溪丘氏族譜序》說:“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顯融故也。”舊唐書載,丘和、丘行恭父子二人死後均“謚曰襄”,故“襄公父子”就是指丘和、丘行恭父子。可見,唐朝時河南郡的名門望族有丘和家族。而丘和家族就是當時的河南郡望。
魯迅《吶喊·阿Q正傳》:“第四,是阿Q的籍貫了。倘他姓趙,則據現在稱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註解,說是‘隴西天水人也’。”

由來與演變


由來
郡望即地望、郡姓。 “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範圍內的名門大族。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並以此而別於其他的同姓族人。
郡望
郡望
歷代的姓氏書中,其中有一類是以論地望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論》和南朝劉孝標的《世說新語》)。《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個姓氏前面註明了“郡望”。如隋唐時期,在我國北方形成的“四大郡望”:范陽(今北京至河北省保定一帶)盧氏,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一帶)崔氏,滎陽鄭氏(今河南省鄭州一帶),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一帶)王氏。
《新唐書·柳沖傳》所載的柳芳《氏族論》:郡姓者,以中國士人門第閥閱為之。制:凡四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為華腴,尚書、領護而上者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凡得入者。謂之四姓。
秦代與西漢時期還沒有郡望之說
“郡”是由春秋戰國到秦代幾百年間逐漸形成的地方行政區劃。春秋時,秦、晉、楚等國有邊地設縣,后逐漸在內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後,各國開始在邊地設郡,面積較縣為大。戰國地在郡下設縣,逐漸形成縣統於郡的兩級行政區劃制。秦統一中國后,分全國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郡下設縣。郡、縣長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權組織的一部分。漢至隋唐繼承了秦代的郡縣制,但是具體的郡縣劃分有所不同。隋唐時代,往往州、郡的名稱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數時期稱“州”不稱“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區劃已經作廢。
門閥制度形成於東漢
門閥制度封建等級制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所謂門閥,亦即門第閥閱,指封建社會世代顯貴,影響大,權威高的姓族家門。這些所謂“高門大姓”一般地說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權威和聲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則顯赫無比,十分威嚴,並世代傳承。有時官方尚作明確規定,宣稱某姓為望族大姓,甚至具體劃分姓族等級,確定門閥序列,各姓族權益的地位不等,這就是所謂的門閥制度,始於西漢,形成於東漢,漢代劉氏皇族引經據典,論證其為帝堯之後,是高貴的血統,聲稱他們天生是要稱王做帝的。
東漢時期,門第等級觀念已十分盛行,門閥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親屬往往高官厚祿,數世不衰,如弘農華陰楊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平輿許氏三世三人官居三公等,皆成為當時令人稱羨的高門大族。中國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門外有兩根柱子,左邊的稱“閥”,右邊的叫“閱”,用來張貼功狀。後世把世代為官的人家稱為閥閱、門閥世族、士族。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且他們門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股社會力量。其後代承家學而累世為官,到東漢中葉便有了世代官宦的大姓豪族。
門閥制度魏晉南北朝時盛行
在門閥制度盛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與高門望族相比,門第較低,家世不顯的家族則被稱為“寒門”、“庶族”。他們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財產,其成員也有入仕的機會,但總的說來,他們在政治生活中極受壓抑,其社會地位也無法與門閥士族相比。當時用以銓選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這種門閥制度的集中表現。所謂“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據門閥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採納鄉里輿論,將人才分為九個等級進行推選,以任用官吏。
但是,以家族為基礎而盤踞於地方的門閥士族,很快就壟斷了薦舉權,其結果便是只論門閥家世,不論才行品。出身於名門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無才無德,總被列為上品優先入仕,得授清貴之職,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被列為下品,即使入仕,也只可能就任士族所不屑的卑微之職,以致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門閥士族不僅各自控制地方權力,同時還左右朝政,國家法令又明文規定士族有蔭族、襲爵、免役等多種特權。士、庶這間有嚴格的區別,所謂“士庶之別,國之章也”。士族自視甚高,不與庶族通婚。如有士族與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擔任的官職,稱為“婚宦失類”,是十分恥辱的事,會因此而受到排擠和嘲諷。
在門閥制度下,不僅士庶界限十分嚴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貴賤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團中不同郡望、堂號的宗族也有貴賤、尊卑之分。唐代柳芳在其《氏族論》中對此作了明確的論述:在南北朝時,“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為“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以上“僑姓、吳姓、郡姓、虜姓”合稱“四姓”,“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選”。
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門第閥閱而有等級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為“膏粱”,有令、仆(射)者為“華腴”,有尚書、領、護以上者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為“乙姓”,有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為“丁姓”。
為維護、推行門閥制度,載錄門第、區別族系的譜牒之學因而十分盛行。在南朝劉孝標所注的《世說新語》中,引證的家譜、家傳達數十種之多。這種別貴賤、分士庶的門閥制度,不僅的魏晉南北朝時十分流行,而且影響深遠,成為維護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準則習俗。南宋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對此有一段十分精闢的論述:“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簿狀,家之婚姻必有譜系。歷代並有圖譜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譜事”,以便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
在封建社會裡,最尊貴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稱為“國姓”。皇帝對有功的臣僚賜“國姓”以示褒揚,接受賜姓者無不以此為榮。
隋代
隋朝開始創立並實行開科取士,任官選吏不全論出身,貴庶子弟一律同視,使至魏晉以來的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特權。到宋代,郡的行政區劃已經取消。
唐代始著郡望
唐人著郡望。由於某一姓氏的姓源或發祥、聚集、變遷之地非止一處,於是一姓常常不止一個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個郡望為主,以區別主從及尊卑。《欽定四庫全書·重編瓊台藁·卷十》收錄的明代大學士丘濬公所作的《貴溪丘氏族譜序》說:“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顯融故也。”舊唐書載,丘和、丘行恭父子二人死後均“謚曰襄”,故“襄公父子”就是指丘和、丘行恭父子。可見,唐朝時河南郡的名門望族有丘和家族。而丘和家族就是當時的河南郡望。劉漢王朝時就明文規定,凡劉姓之人就可免除一切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級官吏的待遇。李唐王朝的編修姓氏書中,也明文規定了姓氏尊卑的排列。唐貞觀十二年,吏部尚書高士廉奉詔撰修《氏族志》時,因沿襲魏晉南北朝舊例,以山東崔姓為第一,皇族李姓為第二,唐太宗大怒,親自出面干涉,改李姓為第一,外戚之姓為第二,崔姓降為第三。武則天執政時,修纂《姓氏錄》,改武姓為第一。
唐時,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並稱“五姓七族”,門第最為清高。子女婚嫁首重門第。即使身為宰相的李義府也因不屬“五姓七族”中之望族,在為其子向山東崔氏求婚時,也遭精通拒絕。
最能說明姓氏貴賤,而且一直流傳至今影響深遠的姓氏書,當數宋朝編撰的《百家姓》。《百家姓》的前八姓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趙姓是國姓,當然位居傍首,錢為吳越王之姓,其餘六姓為皇后外戚之姓。
門閥制度下,姓氏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婚姻問題,以至前途命運。甚至連日常交往、場面坐次亦明確有別,西晉文學家左思在《詠史》詩中曾對這種不合理現象做了尖銳的批評,詩曰:“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草。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詩中“金張”指西漢宣帝時的權貴金日磾張安世,他們的後代憑著祖先的世業,七代為漢室高官。而奇偉多才的馮唐(即詩中之“馮公”)卻因出身微門,竟一生屈於人下,不能展露其才。
這種以地望明貴賤的現象,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姓氏延續了古代以氏論貴賤的傳統;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發展繁衍的過程中,有了一個比較清晰可尋的主流與支流脈絡。歷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個郡望,說明它們是由古代同一個或幾個“根”上在不同的時期衍生出來的“分支”、旁系而已。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云:“唐人好標望族,如王則太原,鄭則滎陽,李則隴西、贊皇、杜則京兆,姚則吳興,張則清河,崔則博陵之類,雖傳志之文亦然。”這裡王氏說到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由於唐代士人好標郡望、多題郡望,以官方修史亦不詳細考辨人物多家鄉籍貫,而姑且題署郡望了事,時風所在,竟成為所謂修史之“原則”,造成了歷史人物籍貫的極大混亂。唐著名史學家劉知幾對此制頗為不滿,他曾參與纂修國史,在寫李義琰傳的時候,因為義琰家住魏州昌樂,已有三代之久,所以如實寫道:“義琰,魏州昌樂人也。”結果監修官竟指責他違背了寫史原則,要他照李氏郡望改為“隴西成紀人”(事見《史通·邑里》)。
宋代
宋代人亦常以郡望自標,比如,劉攽有兩種著作分別題為《彭城集》和《中山詩話》,這裡,彭城和中山均為劉氏郡望,並非其人籍貫,劉攽之籍貫在臨川新喻(今江西新余)。姚鉉本是廬州人,卻自稱其是“吳興姚氏”之後。宋《百家姓》中所標明的“郡望”,乃是沿襲唐代所形成的名門望族的地理分佈。但由於長期形成的以姓氏、郡望標明出身門第貴賤和社會地位的影響,以郡望標註姓氏的習俗,仍然十分盛行。
明清
明清時人也不乏標識郡望之例。如,明代鄭真本是浙江鄞縣人,其別集卻題為《滎陽外史集》,滎陽者,鄭氏郡望也。清代薛雪,蘇州人,卻自題郡望曰“河東”。
近現代
郡望現象到現在尚不絕跡,歸因於人們的尋根念祖的觀念意識。現在人們還很重視自己姓氏的來歷和郡望,特別是現代寓居異國他鄉的華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譜視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來聯宗認親。據資料統計,在當今台灣2200萬人口中,漢族佔96.4%以上,幾乎每一個姓氏都保留著傳統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對故土先人的眷戀之情。台灣同胞每遇紅白之事,多在門前懸掛標有郡望的燈籠,以示世人。
尤其近年來隨著全球尋根熱的興起,海外炎黃子孫紛紛歸國,旅遊觀光,尋根問祖。姓氏郡望成為他們追尋家世淵源,謁祖朝宗的重要依據。“姓氏郡望”這一傳統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團結海內外炎黃子孫,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等方面,仍具有現實的意義。
小結
我國姓氏中郡望堂號最多的是張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張姓則習慣稱16望,即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百忍、金鑒。其中,除最後兩個是堂號外,其餘14個全是郡望;王姓則稱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陳留、東平、高平、京兆、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金城、廣漢、長沙、堂邑、河南、三槐、開閩,其中三槐、開閩是堂號。由於張、王二姓歷來就是我國的大姓,其郡望堂號也要較其他姓氏為多。

百家姓郡望


趙〔天水〕錢〔彭城〕孫〔樂安〕李〔隴西〕
周〔汝南〕吳〔延陵〕鄭〔滎陽〕王〔太原〕
馮〔始平〕陳〔潁川〕褚〔河南〕衛〔河東〕
蔣〔樂安〕沈〔吳興〕韓〔南陽〕楊〔弘農〕
朱〔沛郡〕秦〔天水〕尤〔吳興〕許〔高陽〕
何〔廬江〕呂〔河東〕施〔吳興〕張〔清河〕
孔〔魯郡〕曹〔譙郡〕嚴〔天水〕華〔武陵〕
金〔彭城〕魏〔鉅鹿〕陶〔濟陽〕姜〔天水〕
戚〔東海〕謝〔陳留〕鄒〔范陽〕喻〔江夏〕
柏〔魏郡〕水〔吳興〕竇〔挾風〕章〔河間〕
雲〔琅琊〕蘇〔武功〕潘〔滎陽〕葛〔頓丘〕
奚〔北海〕范〔高平〕彭〔隴西〕郎〔中山〕
魯〔扶風〕韋〔京兆〕昌〔汝南〕馬〔扶風〕
苗〔東陽〕鳳〔邰陽〕花〔東平〕方〔河南〕
俞〔河間〕任〔樂安〕袁〔汝南〕柳〔河東〕
酆〔京兆〕鮑〔上黨〕史〔京兆〕唐〔晉昌〕
費〔江夏〕廉〔河東〕岑〔南陽〕薛〔河東〕
雷〔馮翊〕賀〔廣平〕倪〔千乘〕湯〔中山〕
滕〔南陽〕殷〔汝南〕羅〔豫章〕畢〔河南〕
郝〔太原〕鄔〔太原〕安〔武陵〕常〔平原〕
樂〔南陽〕於〔河內〕時〔隴西〕傅〔清河〕
皮〔天水〕卞〔濟陽〕齊〔汝南〕康〔京兆〕
伍〔安定〕余〔下邳〕元〔河南〕卜〔西河〕
顧〔武陵〕孟〔平陸〕平〔河內〕黃〔江夏〕
和〔汝南〕穆〔河南〕蕭〔蘭陵〕尹〔天水〕
姚〔吳興〕邵〔博陵〕湛〔豫章〕汪〔平陽〕
祁〔太原〕毛〔西河〕禹〔隴西〕狄〔天水〕
米〔京兆〕貝〔清河〕明〔吳興〕臧〔東海〕
計〔京兆〕伏〔太原〕成〔上谷〕戴〔譙郡〕
談〔廣平〕宋〔京兆〕茅〔東海〕龐〔始平〕
熊〔江陵〕紀〔平陽〕舒〔京兆〕屈〔臨海〕
項〔遼西〕祝〔太原〕董〔隴西〕梁〔安定〕
杜〔京兆〕阮〔陳留〕藍〔汝南〕閔〔隴西〕
席〔安定〕季〔渤海〕麻〔上谷〕強〔天水〕
賈〔武威〕路〔內黃〕婁〔譙郡〕危〔汝南〕
江〔濟陽〕童〔雁門〕顏〔魯郡〕郭〔太原〕
梅〔汝南〕盛〔汝南〕林〔西河〕刁〔弘農〕
鍾〔潁川〕徐〔東海〕丘〔河南〕駱〔內黃〕
高〔渤海〕夏〔會稽〕蔡〔濟陽〕田〔渤海〕
樊〔上黨〕胡〔安定〕凌〔河間〕霍〔太原〕
虞〔陳留〕萬〔扶風〕支〔邰陽〕柯〔濟陽〕
昝〔太原〕管〔晉陽〕盧〔范陽〕莫〔鉅鹿〕
經〔滎陽〕房〔清河〕襲〔渤海〕繆〔蘭陵〕
干〔潁川〕解〔平陽〕應〔汝南〕宗〔京兆〕
丁〔濟陽〕宣〔始平〕賁〔宣城〕鄧〔南陽〕
郁〔黎陽〕單〔南安〕杭〔餘杭〕洪〔豫章〕
包〔上黨〕諸〔琅琊〕左〔濟陽〕石〔武威〕
崔〔博陵〕吉〔馮翊〕鈕〔吳興〕龔〔武陵〕
程〔安定〕嵇〔譙郡〕邢〔河間〕滑〔下邳〕
裴〔河東〕陸〔吳郡〕榮〔上谷〕翁〔錢塘〕
荀〔河內〕羊〔京兆〕於〔京兆〕惠〔扶風〕
甄〔中山〕麴〔汝南〕家〔京兆〕封〔渤海〕
芮〔平原〕羿〔齊郡〕儲〔河東〕靳〔河西〕
汲〔清河〕邴〔平陽〕糜〔汝南〕松〔東莞〕
井〔扶風〕段〔京兆〕富〔齊郡〕巫〔平陽〕
烏〔潁川〕焦〔中山〕巴〔高平〕弓〔太原〕
牧〔弘農〕隗〔餘杭〕山〔河南〕谷〔上谷〕
車〔京兆〕侯〔上谷〕宓〔平昌〕蓬〔長樂〕
全〔京兆〕郗〔山陽〕班〔扶風〕仰〔汝南〕
秋〔天水〕仲〔中山〕伊〔陳留〕宮〔太原〕
寧〔齊郡〕仇〔平陽〕欒〔西河〕暴〔魏郡〕
甘〔渤海〕鈄〔遼西〕厲〔南陽〕戎〔江陵〕
祖〔范陽〕武〔太原〕符〔琅琊〕劉〔彭城〕
景〔晉陽〕詹〔河間〕束〔南陽〕龍〔武陵〕
葉〔南陽〕幸〔雁門〕司〔頓丘〕韶〔太原〕
郜〔京兆〕黎〔京兆〕薊〔內黃〕薄〔雁門〕
印〔馮翊〕宿〔東平〕白〔南陽〕懷〔河內〕
蒲〔河東〕邰〔平盧〕從〔東莞〕鄂〔武昌〕
索〔武威〕咸〔汝南〕籍〔廣平〕賴〔潁川〕
卓〔西河〕藺〔中山〕屠〔陳留〕蒙〔安定〕
池〔河西〕喬〔梁郡〕陰〔始興〕郁〔太原〕
胥〔琅琊〕能〔太原〕蒼〔武陵〕雙〔天水〕
聞〔吳興〕莘〔天水〕黨〔馮翊〕翟〔南陽〕
譚〔齊郡〕貢〔廣平〕勞〔武陽〕逢〔譙郡〕
姬〔南陽〕申〔琅琊〕扶〔京兆〕堵〔河東〕
冉〔武陵〕宰〔西河〕酈〔新蔡〕雍〔京兆〕
谷〔濟陽〕璩〔豫章〕桑〔黎陽〕桂〔天水〕
濮〔魯郡〕牛〔隴西〕壽〔京兆〕通〔西河〕
邊〔隴西〕扈〔京兆〕燕〔范陽〕冀〔渤海〕
郟〔武陵〕浦〔京兆〕尚〔上黨〕農〔雁門〕
溫〔太原〕別〔京兆〕庄〔天水〕晏〔齊郡〕
柴〔平陽〕瞿〔松陽〕閻〔太原〕充〔太原〕
慕〔敦煌〕連〔上黨〕茹〔河內〕習〔東陽〕
宦〔東陽〕艾〔天水〕魚〔雁門〕容〔敦煌〕
向〔河南〕古〔新安〕易〔太原〕慎〔天水〕
戈〔臨海〕廖〔汝南〕庚〔濟陽〕終〔南陽〕
暨〔渤海〕居〔渤海〕衡〔雁門〕步〔平陽〕
都〔黎陽〕耿〔高陽〕滿〔河東〕弘〔太原〕
匡〔晉陽〕國〔下邳〕文〔雁門〕寇〔上谷〕
廣〔丹陽〕祿〔扶風〕闕〔下邳〕東〔平原〕
歐〔平陽〕殳〔武功〕沃〔太原〕利〔河南〕
蔚〔琅琊〕越〔晉陽〕夔〔京兆〕隆〔南陽〕
師〔太原〕鞏〔山陽〕厙〔河南〕聶〔河東〕
晁〔京兆〕勾〔平陽〕敖〔譙郡〕融〔南康〕
冷〔京兆〕訾〔渤海〕辛〔隴西〕闞〔天水〕
那〔天水〕簡〔范陽〕饒〔平陽〕空〔營邱〕
曾〔魯郡〕毋〔鉅鹿〕沙〔汝南〕乜〔晉昌〕
養〔山陽〕鞠〔汝南〕須〔渤海〕豐〔松陽〕
巢〔彭城〕關〔隴西〕蒯〔襄陽〕相〔西河〕
查〔齊郡〕后〔東海〕荊〔廣陵〕紅〔平昌〕
游〔廣平〕竺〔東海〕權〔天水〕逯〔廣平〕
蓋〔汝南〕后〔馮翊〕桓〔譙郡〕公〔括蒼〕
万俟〔蘭陵〕司馬〔河內〕上官〔天水〕歐陽〔渤海〕
夏侯〔譙郡〕諸葛〔琅琊〕聞人〔河南〕東方〔濟南〕
赫連〔渤海〕皇甫〔京兆〕尉遲〔太原〕公羊〔頓丘〕
澹臺〔太原〕公冶〔魯郡〕宗政〔彭城〕濮陽〔博陵〕
淳于〔河內〕單於〔千乘〕太叔〔東平〕申屠〔京兆〕
公孫〔高陽〕仲孫〔高陽〕軒轅〔邰陽〕令狐〔太原〕
鍾離〔會稽〕宇文〔趙郡〕長孫〔濟陽〕慕容〔敦煌〕
司徒〔趙郡〕司空〔頓丘〕
漢文化圈對人的稱謂
百姓▪ 姓▪ 氏▪ 本名▪ 譜名▪ 訓名▪ 乳名▪ 字▪ 號▪ 綽號▪ 齋名▪ 郡望▪ 堂號▪ 法號▪ 化名
王侯▪ 廟號▪ 謚號▪ 尊號▪ 封號▪ 年號▪ 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