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摩崖石刻
四山摩崖石刻
四徠山摩崖石刻,包括鄒城市葛山摩崖石刻、尖山摩崖石刻、鐵山摩崖石刻、崗山摩崖石刻,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重要的佛教石刻之一,豐富了佛教傳播的形式。
四山摩崖石刻
四山摩崖石刻
四山摩崖石刻
四山摩崖石刻
鄒城的北朝刻經久已聞名,此前已有“四山”與“八山”之說。八山是指山東的北朝摩崖刻經已見之於八座山嶺。這就是:泰山、水牛山、徂徠山、尖山、鐵山、葛山、崗山、嶧山。這八座山峰除泰山、徂徠山和汶上水牛山外,都在鄒城市境內。其中位置相對特別集中、不出三十華里範圍的尖、鐵、葛、崗四座山峰,又有“四山”之稱,史稱“古邾四山摩崖”。鐵山、崗山摩崖石刻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葛山摩崖石刻在鄒城東北15公里葛山西麓一花崗岩石坪上。刻面東西縱20.6米,南北橫8.4米,共173平方米。經文內容為《維摩詰所說經》。嶧山石刻位於鄒城東南10公里處嶧山上,現存300餘處,其中,摩崖石刻有兩處,分別位於五華峰和妖精洞。五華峰刻經位於“光風霽月”石上,向陽面刻《文殊般若經》,刻面縱2.13米,橫3.65米,豎刻經文十一行,每行十字,首行刻“文殊般若”四字,現存79字。妖精洞石刻位於山陽“妖精洞”西側烏龍石上,刻面豎高約4米,寬約2.65米,面積約為10.6平方米。有經文7行,行14字,字徑約20至30厘米。
葛山、嶧山摩崖石刻屬於北周時期,雖歷經1400多年的風雨剝蝕,至今字跡仍很清晰。摩崖石刻以天地為背景,借山巒為材料,展現於大自然的空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是人文書法和自然環境、藝術美和自然美的統一。但見一塊塊靜靜佇立的巨大圓石上,分別刻著佛經中的精言要義,像是一部神秘的、散落于山野的石頭佛經。鐫刻的經文以它特有的氣勢,與幽靜茂林、渾穆自然的環境相吻合,加以瀟灑自然的字體和字勢,給人一種自然、超俗的山林氣、蒼茫感。其書法藝術風格奇譎瑰麗,富有變化,以變隸為主,篆、楷、行各種書體兼而有之,規模宏碩,意境高古,有“大字鼻祖,榜書之宗”之稱。摩崖石刻融自然景觀、宗教文化、書法藝術為一體,人們置身於山林峭壁、藍天白雲、蒼松翠柏、潺潺流水、陣陣清風間觀賞摩崖刻經,既可以領略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又可以了解宗教文化的智慧所在,還可以沉醉於書法藝術的境界之中,令人感受到無窮的藝術魅力。
四山摩崖石刻是全國重要的佛教石刻之一,它豐富了佛教傳播的形式,成為佛教史上的一種文化現象,是研究中國宗教文化極為罕見的資料。同時,在中國書法史上也佔有重要位置。千百年來,書法界公認,在探討我國北朝時期漢字隸楷演變及書法藝術方面,四山摩崖刻石亦具有重要的價值。石刻用筆以圓為主,飄中有沉、暢中有澀,品線條粗細勻適,含蓄而又不乏動感;筋骨內含,隱帶篆意,體渾穆簡煉而富有張力。真切體現書體隸楷演變的時代風貌,自然,和諧,渾然天成,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美。作為北朝大字榜書的代表作、刻石藝術的瑰寶,清代魏源贊其為“字大如斗,雄逸高大”;康有為則認為四山摩經的書法是“承上啟下,開一代新風”。
摩崖刻石,可以說是一種古代文化現象,溯源久矣。遠古有以石刻石和以色塗石,繪製理想圖畫祀之或為紀游之所。後來以金鑿刻,就更為方便了。摩崖指的是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文字,就是在需要敘功或記事的地方,就地剷平一塊石壁勒刻文字。由於石壁不能像碑石那樣進行精細字體為古隸,大小、長度、廣狹參差錯落,既有天然的韻味,又有雄強的骨力與威勢,被稱作“神品”。摩崖有些是經過書丹的,但也有不少是直接奏刀鑿刻,故其書風多自然開張,氣勢雄偉,意趣天成,表現出一種陽剛之美。中國名山眾多,大山是人們生活的來源,多崇拜為神靈,登山又可增智放懷,借金石永固難滅,拓刻者遂多見。少者數字,多者千言。佛教經文刻石的風氣盛行於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
北朝時期,佛教經歷了三次滅佛事件。信仰佛教的僧俗人眾對此深有憂患。“以為縑緗有壞,簡策非久,金牒難求,皮紙易滅”。而鄒城尖山刻經的石頌亦有“縑竹易銷,金石難滅,托以高山,永留不絕”之詞句。希望將佛經鐫刻于山崖巨岩,使佛法傳之不朽。北朝摩崖刻經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追求大山大川上的經文與整個環境渾然一體,也與人的心靈渾然一體,創出一個有生命的自然整體。滅佛事件使書法藝術衝出雅室殿堂,走向大自然。使書法藝術與其它藝術交融,更加廣泛地推動了摩崖書藝術的發展和精進。
鄒城的刻經多是辟窠大字,佛號佛名更以橫空出世之奪人氣勢刻出巨壯之字。由於字大,書丹藝術水平高,岩石略軟。刻工未以刀工掩筆法,這樣就為摩崖書跡傳達出神來之筆意創造了條件。書法和刀法,是摩崖書藝術的巧妙結合。一個優秀的刻石能手,不僅能再現書法本身的風貌,而且能夠創造性地改變和升華書法藝術本身。使它的點畫、結體、風貌發生新變化。圓筆可以刻鑿成方筆,圓轉可以刻鑿成方折,連筆可以刻為斷筆,輕筆可以刻鑿為重筆。經過刀法的加工修飾,使摩崖書藝術的效果欣賞起來別有一番風趣,稱“金石味”。
鄒城的摩崖刻經,許多是著名僧侶書法家安道壹所為。鐵山《石頌》和二洪頂《風門口碑》文中所評,可見安道一些蹤影。《石頌》記有“皇周大象元年,瑕丘東南大崗山……有大沙門安法師者,道鑒不二,德悟一原,匪直儀相,咸韜書工,尤最乃清,神豪於四顯這中,敬寫《大集經·穿菩提品》九百三十字。……清跨羲誕,妙越英繇,如龍蹯霧,似鳳騰霄。聖人幽軌,神□秘法,從茲督佛、樹標永劫”。由此不難看出,安道一即鄒嶧人氏,學識淵博,交遊甚廣,書法之絕妙難以言評,故能書以高山,映照蒼天,書融百家,超絕創新,久視之深邃,境界幽仙矣。康有為稱其書“通隸楷,備方圓,高深簡穆,為擘窠之極軌也……實開隋碑洞達爽開之體”。楊守敬稱:“雲峰山鄭氏諸碑尚覺不及,自非古德,命世英才,安能有此絕詣哉。”自晉代以後,佛教的昌盛和發展,影響到中國文化藝術的各個門類,書法藝術最為顯著。佛法對書法藝術的主要影響是:書出於自然,書貴入神,書為心畫;萬法無定,能合能離。初書者如定戒律,神妙者至於無法;寬仁大度,不拘細節。劈山摩崖,面對蒼天揮毫,若入無人之境,目空一切,故不計工拙與後人評藻。
摩崖石刻,無論從佛教、歷史、書法、藝術、社會種種方面,都值得我們努力深入地去研究、揭示、了解、探究、體味這份珍貴的遺產。
徠鄒城的鐵山、崗山、葛山、尖山、嶧山摩崖刻經(簡稱鄒城刻經),是北齊、北周時期著名僧侶書法家刊刻在花崗岩石壁的佛經和題跋文字。其書法藝術隸楷相間、方圓兼備,古樸雄渾,被古代書法家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四山刻經對探討我國北朝時期漢字隸楷演變及書法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對研究中國宗教文化也是極為罕見的資料。千百年來鄒城刻經引起眾多書法家的喜愛和推崇,許多金石學、書法理論典籍相繼著錄。近年來,在鄒城相繼召開了國際學術研討會,出版了《北朝摩崖刻經全集》和論文集,每年有大批中外書法家來鄒城考察、觀摩北朝刻經。
位於鄒城北郊鐵山公園內,鐵山之陽巨大花崗岩石坪上。刻經南北長66.2米,東西16.4米,總面積1037平方米。刻經正上方陰刻巨龍、雲氣、佛光,下有雙龜對踞的圖案。中部為佛教《大集經·海慧穿菩提品》,左側為《石頌》跋語,下部為《題名》。現存佛經17行,795字,(原944字),字徑60厘米。其場面博大,氣勢恢宏。佛經書法以隸為主,參以楷法,開張險峻,寬闊空靈,創造出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石頌》在刻經西部,12行,字徑22厘米,現存476字,駢體文。內容記述了鐵山刻經的地理位置、時代背景、經主、刻經年月及對書法藝術評價,其中“如龍蟠霧,似風騰霄”是對佛經書法的高度評價。《題名》部分原有10行,現存6行45字,內容記載經主及佛經書寫者姓名,第六行有“東嶺僧安道壹署經”,這對研究鄒城乃至山東北朝時期刻經具有重要價值。1988年鐵山刻經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崗山摩崖刻經
在鄒城東北14公里北葛山西麓,佛經刻在整幅花崗岩石坪上。刻面東西長20.6米,南北長8 .4米,共173平方米。刻石為兩部分組成:一、佛經大字,十行,420字,字徑40-60厘米,第十行署刻經年月“大象兩年……”。葛山刻經隸楷相間,立意奔放,富有神韻,與鐵山刻經筆意相通。二、《題名》部分。位於佛經右下部,由於風化過甚,僅存六字。葛山刻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尖山摩崖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