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農

後趙大司馬、後趙威武侯·冉魏齊王

李農(?-350),晉十六國時期武將,歷仕後趙冉魏,漢族。效忠於趙主石虎,後為冉閔劫持反趙,並最終被冉閔所殺。

349年,任命為大都督,率軍討伐梁犢戰敗。同年石虎去世,石世即位,張豺把持朝政,欲殺李農,李農率乞活數萬自保於上白。石遵殺張豺,廢石世,李農官復原職。同年,義陽王石鑒聯合冉閔,劫持李農等將領,起兵弒殺石遵,石鑒篡位,任命李農為大司馬,兼錄尚書事。從此與冉閔共掌後趙軍政大權,排除異己。

後趙繼位皇帝石鑒,秘密派宦官送信給撫軍將軍張沈等,領他們趁著後趙首都鄴城空虛,發動襲擊,推翻石閔等人。沒想到,這名宦官早就被石閔收買,將這一絕密計劃告訴了石閔、李農,石閔、李農立刻回軍,罷黜了石鑒,並處死。同時把石虎的28個孫兒,全部殺死,石姓皇族,無論老少,一律屠殺。

350年,冉閔即皇帝位,建立冉魏政權,封李農為齊王、太宰、錄尚書事。

武將出身的冉閔和李農。從前平起平坐,一朝分為君臣,人心總爭短長,總有小事引起不忿。但冉閔和李農不僅臣疑君,君更疑臣。加之李農並非純文人出身,有“乞活”大軍作后托,逐漸就會成為對冉閔皇位的最直接威脅。

公元350年,冉魏君主冉閔,無故下令誅殺齊王李農和三個兒子。《晉諸公傳》、《甲府通冊》、《資治通鑒》都有記載。一起被殺的還有尚書令王謨、侍中王衍、中常侍嚴震。冉閔派遣使者前往長江畔向東晉朝廷報告說:“叛逆胡人使中原大亂,如今已經誅殺了他們。如果能共同討伐亂軍的話,可以派遣部隊來。”東晉朝廷不作回應。

生平事迹


三公重臣
333年,當時李農擔任司空的官職。石虎即位之初,佛教大和尚佛圖澄受到石虎的重視,石虎便讓司空李農早晚問候照顧他的起居情況。後趙的臣民很多都信奉了佛教。
南征沔漢
338年八月,撫軍將軍李農隨趙王石虎,及石鑒、石閔、張貉、夔安等大將,率軍五萬攻伐東晉。李農隨夔安攻打東晉的荊州,攻討沔南地區,被竟陵太守李陽擊敗,於是掃掠漢東地區的七千戶人家,遷往幽冀地區。
東鎮令支
九月,石虎改任李農為使持節,監遼西、北平諸軍事、征東將軍、營州牧,鎮守令支,以對付前燕。李農與征北大將軍張舉率兵三萬人,攻打凡城,燕王慕容皝派遣悅綰為御難將軍,以一千兵力鎮守凡城。悅綰身先士卒,親冒矢石抵禦趙軍,竟未能攻克,於是李農與張舉撤退,石虎為防前燕,將遼西地區的居民悉數遷往冀州南部。
奉立齊公
348年,趙王石虎經過秦公石韜和太子石宣之事後,再次議立太子。
太尉張舉提出以彭城公石遵與燕公石斌,二人年長有才能,可以擇一立為太子。而將軍張豺卻諫言立年僅十歲齊公石世為太子,實則別有用心。
石虎以前番太子石宣年長忤逆,而石世年少,心中默許,於是在東堂再次與群臣商議,與太尉張舉和司空李農確定立石世為太子,令二人率領群臣上書立石世為太子。於是齊公石世成為太子,世母劉昭儀晉陞皇后。
抵禦梁犢
349年正月,石虎即皇帝位,改元太寧,將故太子石宣東宮高力衛兵十萬餘人發配涼州。途中,因受到押送他們的雍州刺史張茂虐待,高力督梁犢因眾心怨憤,遂率高力起兵反趙,攻略長安,東出潼關。
石虎聞訊大驚,派遣李農為大都督,并行使大將軍的職權,統帥衛軍將軍張賀度,征虜將軍石閔、征西將軍張良等,率軍十萬前往抵禦梁犢。
梁犢自潼關東進,抵達新安,與李農交戰,趙軍大敗,李農率軍退往洛陽,與叛軍再次會戰,又敗,退據成皋。石虎遂使燕王石斌為大都督替代李農,率姚弋仲苻洪大敗叛軍,將梁犢斬首。
自保上白
349年四月,石虎去世,十歲的石世即位,太后劉氏稱制攝政,以張豺為太保,把持朝廷。張豺與太尉張舉密謀誅殺李農,而張舉素來與李農交好,將此事透露與李農,李農遂出奔廣宗,集合了乞活數萬家,自保上白。張豺派遣太尉張舉率領禁衛軍討伐李農,兩軍相持於上白。
討伐石沖
五月,彭城王石遵本率軍鎮守關右途中,與討伐梁犢回朝的姚弋仲、石閔、苻洪等將領相遇於李城,眾將推舉石遵為盟主,率軍九萬向鄴城開進,誅殺了張豺,廢殺皇帝石世和劉太后,石遵即皇帝位,解圍上白,李農前往鄴城向石遵請罪,石遵不予追究,恢復官職。
沛王石沖鎮守薊城,聽說石遵篡位,率眾五萬南下,宣稱討伐石遵,抵達常山,已經多達十餘萬人。石遵勸降無果,派遣武興公石閔與李農率領精兵十萬討伐石沖,在平棘交戰,大敗叛軍,在元氏縣抓獲石沖,賜死,坑殺叛軍降卒三萬餘人。
南御晉軍
349年七月,東晉的大將桓溫和褚裒聽聞石虎去世,厲兵秣馬,準備北伐。褚裒率先行動,率軍三萬向彭城開進,北方士民每天向東晉歸附的日以千計。
石遵任命李農為南討大都督,率騎兵兩萬抵禦晉軍。魯郡地方五百餘家相互結盟,起兵響應東晉,褚裒派遣將領王龕與李邁二人率領精兵三千前往接應。李農隨即率軍前往攔截,與王龕與李邁在代陂交戰,晉軍大敗,趙軍俘虜了王龕,斬殺了李邁。
王龕是褚裒手下的驍勇將領,卻被俘虜。褚裒因而畏懼趙軍,不敢推進,率軍退往廣陵,李農得勝回朝。而自北方向南遷徙歸附晉朝的二十餘萬士民因晉軍退去,無人接應,滯留異鄉,幾乎全部死亡殆盡。
遵廢鑒立
十一月,石遵感覺到石閔的不臣之心越發膨脹,與兄弟諸王和太后密謀誅殺石閔。義陽王石鑒將此事透露給石閔,石閔於是劫持李農等將領,起兵弒殺石遵,迎立義陽王石鑒稱帝,改命李農為大司馬,兼錄尚書事,石閔進封大將軍、武德王,共掌朝政。
閔農執趙
不久,石鑒心中也忌憚石閔執掌軍權,於是派遣樂平王石苞、中書令李松、殿中將軍張才率兵在夜裡襲擊石閔和李農於琨華殿,沒有成功,石鑒知事不成,又害怕石閔得知后廢掉自己,只好將石苞三人誅殺,自己裝作不知。
新興王石祗在襄國起兵,聯合姚弋仲和苻洪,宣布起兵討伐石閔,向各地傳送檄文,而石閔與李農繼續在朝中排除異己。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暉反對二人,被石閔與李農所殺。龍驤將軍孫伏都率領羯族士兵三千人,在都城起兵攻打石閔李農二人,被殺。從此石鑒被軟禁看守起來。
350年正月,大將軍石閔欲徹底抹除後趙統治的痕迹,利用所謂“繼趙李”的圖讖言說,將後趙的國號由“趙”改為“衛”,將國姓由“石'改為“李”,從此石閔改叫李閔,石鑒改稱李鑒。改年號為青龍。後趙百官、將帥都知道冉閔將行不軌,又無法與之抗衡,於是後趙舊臣將卒一萬餘人相繼出奔襄國,投靠石祇。後趙各地方州郡也各自起兵,不聽從冉閔的號令,從此後趙各地已經進入了割據狀態。
汝陰王石琨與李農的好友太尉張舉等人自鄴城投奔襄國后,即糾集七萬士兵討伐石閔與李農,石閔與李農出兵抵禦,石琨大敗率軍退回。二人又率騎三萬,討伐不歸附的將軍張賀度。
石鑒趁李農與閔二人領兵在外,派遣宦官召撫軍將軍張沈從外地率兵,趁虛奪取鄴城,以使二人無家可歸。而宦官卻將此事通報給閔農二人,二人趕回鄴城,廢除石鑒,將石虎的子孫全部誅殺。
勛魏被殺
此時,司徒申鍾等進獻尊號,石閔要謙讓給李農,李農執意推辭,不敢接受。群僚繼續勸諫之下,石閔遂即皇帝位,改元永興元年,國號為魏。石閔改回本姓為冉閔,冊封冉智為太子,諸子為王,並封李農為齊王、太宰、兼領太尉、錄尚書事,他的三個兒子也封為縣公,地位尊崇。

被殺


公元350年,李農與尚書令王謨等人受到冉閔的猜忌。四月,冉閔將李農和他的三個兒子,以及王謨、侍中王衍、中常侍嚴震、趙升等人委罪誅殺。從與李農一起被殺的那些人的官職來看,有手握朝權的尚書令,也有居於深宮的中常侍。種種跡象表明這些人可能裡應外合,想殺掉冉閔再推李農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