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驊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林同驊,中國著名航空及工程力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徠

人物關係


人物簡介


林同驊
林同驊
林同驊(1911.5.26—2007.6.18),原籍福清市東瀚鎮東瀚村,是中國著名航空及工程力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林同驊早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即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專攻飛機製造。1937年回國在清華大學從事研教,抗戰時期隨清華先遷南京,后遷成都。1937回國后參與設計中國第一架長距離飛行的“C1010號運輸機”,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抗戰勝利后,林同驊赴美,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任教,是該校第一位華裔教授,併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6月18日因心臟衰竭在美國洛杉磯去世,享年96歲。
林同驊和美國工程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林同炎,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同驥被譽為“兄弟三院士”。此外,著名歷史學家、莎士比亞研究家林同濟也是其堂兄。

學習經歷

1911年5月26日,林同驊出生於四川省重慶市郊外的獅子山。翌年,隨時任重慶電報局局長的祖父林福熙遷往福州。1914年隨父親林若卿移居北京。幼年時由父親、叔伯教《四書》、《五經》、《左傳》。1924年就讀於北京匯文中學,4年後畢業。當時燕京大學移新校址,匯文畢業生可免考升入燕大,林同驊遂隨同學們一起升入燕大,主修物理。一年後,其父以燕大畢業后覓職無把握,而交通大學畢業后即由鐵道部分配,囑林同驊轉考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今西南交通大學)。1929年,林同驊入校學習,攻讀土木工程系。不久,父因病失業,他靠兄弟、叔伯接濟,方完成學業。由於交通大學各院校第一名畢業生可到美國深造之例,故林同驊發奮學習,每學期成績在全年級均居第一。不想待他畢業之時,資送到美國深造之事已停辦。
1933年,唐院電機系教授朱物華告訴林同驊本年度招收留美公費生,叫林同驊前去報考。因林同驊成績名列全班前四名,被保送到南京參考。不久,林同驊到山東水利訓練班教書。一次偶然的機會獲悉自己已被清華大學錄取,並派往美國學習飛機機架設計製造。得此喜訊后,林同驊十分興奮。出國前,他在杭州筧橋航空學校附屬工廠見習,便於在國外學習時能得知國內之需要。見習5個月後,他到南京飛機修理廠及上海海軍飛機廠各見習數周。當時,恩師錢昌祚認為他應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於是,林同驊於1934年5月赴校,並見到了在柏利克利加州大學任教的堂兄,後來成為中國著名史學家、莎士比亞研究專家的林同濟。林同驊在該校不攻讀博士學位,而以兩年時間攻讀關於設計製造的課程,剩餘一年時間到美國各飛機廠實習,以便理論能與實踐學識相結合。1935年,林同驊到密歇根大學學習。1936年在麻省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后,隨即到美國各飛機製造公司實習,收集設計資料,熟悉生產程序及材料規範等情況。

工作經歷

1937年,林同驊抱著航空救國的理想毅然回到祖國,先後在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和航空研究所從事研究及教學工作。因當時日本侵略華北,他隨研究所遷往南昌,再遷成都。林同驊應用所學理論知識,會同同事順利恢復航空研究所各項工作。航空研究所復工后改名為第二飛機製造廠。
抗戰時期,因國內需要飛機甚切,林同驊和同事用南昌運來的材料零件,仿造出蘇式E-16型驅逐機20架、訓練機30架。1939年3月,林同驊結婚。婚後由重慶到昆明返清華大學從事教研工作。當時,前線亟需作戰飛機,林同驊又回飛機廠繼續仿造E-16型飛機,以助抗戰。由於抗戰需要,國家成立了新飛機試造室,由林同驊兼任試造室主任。1944年,試造成功的飛機運往重慶試飛。在試飛現場,試飛員對新機首飛有畏懼,要求總設計師林同驊一起登機升空。林同驊的堂弟,后成為我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及液體力學家的林同驥自告奮勇上機陪同。林同驊對試飛員說:“沒什麼可怕的,若要死,你才一個,而我們林家卻要搭上兩個人的性命。”於是,試飛員、林同驊、林同驥3人一同登機,順利升空,在白市驛機場上空盤旋20多分鐘后,平安降落,成功完成首飛。又經數次試飛后,決定由重慶飛往成都。飛機製造廠廠長對設計人員非常滿意,對飛機也很有信心,親自登機,與林同驊等人一起飛行。該機的機身機翼均用木料製造,毛重4.6噸,可搭乘10人(包括駕駛員2人),航程1600公里,飛行高度4500米。此機為我國自行設計製造試飛成功的首架運輸機,被定名為“C1010運輸機”。北京中國航空博物館已為該機製成1:1模型進行陳列,以展示我國在1944年飛機製造的歷史水平。
抗戰即將勝利時,為了發展航天工業,國家設立了工業局。林同驊率領飛機設計組一行20餘人赴美國麥克唐納公司學習噴射機設計。后因該公司索價昂貴,1947年移往英國落斯脫公司設計中國第一架噴氣機。可惜因為缺乏經費,於1949年停止了設計。1949年,林同驊由英國轉赴美國底特律大學任副教授。林同驊一邊工作,一邊攻讀博士學位。1953年,林同驊讀畢博士學位時已經42歲,次年升任為教授。1955年受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之聘,任工學院教授,同時在飛機公司及直升機公司當顧問。1951年起,致力於復晶體塑性理論的研究,創立了“復晶體的應力應變關係理論”。該理論適合各項物理力學條件,並符合試驗結果,得到前蘇聯、日本、捷克塑性力學學者的一致肯定。1968年,林同驊發現自己研究的理論也可應用於研究金屬疲勞裂縫萌芽上——這在冶金力學上是一個創舉。林同驊用微觀力學解釋了裂縫萌芽在顯微鏡下照出的許多現象,此項研究由美國聯邦政府科學研究機關資助並繼續研究。1977年,林同驊升為加州大學特級教授直至1978年退休。此後,林同驊受聘繼續擔任加州大學教授,並指導多名來自祖國的博士。

研究領域


徠林同驊畢生從事航空工程、工程力學、非彈性構造、金屬疲勞等分析研究。在美國底特律大學任獲博士學位后,專門從事力學理論研究,寫出巨著《非彈性結構理論》。還發表關於結構分析、塑性力學、疲勞力學的論文數百篇。
林同驊在科技研究方面也取得非凡成就,主要有:由美國科學研究署及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研究的微觀塑行力學(1954-1978年)、由美國空軍科學研究署資助研究的循環機械及熱載重對材料的損壞等科研項目。

領域影響

1991年,為慶祝林同驊80歲壽辰,祖國有關單位為其在北京舉辦高規格的國際學術報告會。隨後,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塑性力學和細觀力學文集》。1994年,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林同驊航空事業奮鬥記》,書中詳盡介紹了林同驊的航空奮鬥史。林同驊退休后和堂弟林同坡致力於推進祖國鄉村圖書運動,2002年5月資助雲南大理市太邑彝族鄉設立瑞貽健華圖書館。

獲得榮譽

林同驊曾榮獲美國國家工程院工程師最高獎,曾擔任美國航天航空部高級工程師、顧問,美國空軍科學研究署金屬疲勞研究主持人。1988年榮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TheodorevonKar-manT獎”(該獎每年在全世界僅選一位)。1990年因其創立微觀塑性力學及微觀疲勞裂縫萌芽理論,對非彈性結構分析的非凡貢獻,先後被選為美國土木工程院院士(1990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0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6年)。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簡史里,還寫著“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科,一百多年來,培養出像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林同驊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工程界權威……”之類的文字,將林同驊與茅以升、竺可楨等大師相提並論,足見其在土木工程學方面的突出貢獻。
為此,林同驊榮獲過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的最高榮譽獎“Theodore von Karman”獎章,並被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與前幾年去世的柏克萊加大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林同炎(唐山交通大學1931屆畢業)為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