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天公的結果 展開

天公

傳統民間信仰

天公生是廣東、福建、四川、台灣等地的傳統民間信仰。農曆大年初九,是福建人拜天公、大過年的日子,這一天凌晨的拜天公儀式,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財神更熱鬧,更隆重,祭拜儀式過後,大家吃一頓豐富的年餐,以示團圓、吉祥。誓這種傳統民俗源遠流長,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潮汕地區,拜天公有眾人拜天公和自家拜天公兩部分,日期一般都在年底,眾人拜天公由各村老大組(德高者組合團體)求神確認日期,自家拜天公由各人自家選黃道吉日。潮汕人對於拜天公相當重視。農曆大年初九,天公生日,這一天潮汕地區都要早起,擺上八仙桌,上貢品,祈求新的一年,國泰民安,闔家幸福,財丁兩旺,順風順水,健健康康。

詞義


(1) [the Heaven]∶天。以天擬人,故稱。
(2) [the ruler of heaven;God]∶神話傳說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據中國古代《神冊》記載:天公乃是道家始祖,天庭五祖之一,主掌自然萬道的自然之尊,已知自然之至尊之一。因此,現如今“天公”一詞也可以引申為命運,例如一人的生活原本順風順水,卻因為一場飛來橫禍而徹底打破。或許他就會抱怨:“實在是天公不作美啊。”

引證解釋


天。以天擬人,故稱。
皎然《問天》:“天公何時有,談者皆不經。”
龔自珍己亥雜詩》:“我勸 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南宋陸遊《殘雨》:“五更殘雨滴檐頭,探借天公一月秋。”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都是 天公默佑我們,闔家都該辦注名香達謝上蒼。”
郭小川《崑崙行》:“只有寂寞的 天公呵,肯與昆崙山作伴。”
林成武《鬧初九》:“正月初九鬧翻騰,設擺香案盛朝拜。生豬生羊成貢品,祈求天公保吉祥。“

神話傳說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
閩南與台灣民間的神明許多是屬於想像神,人類為要探究宇宙萬物的奧秘,便由奇妙的思想形成了神 話。神話便是由於實在的事物而產生之幻想故事。所以閩南與台灣民間的神明許多來自神話。所以古代人很容易想像神明界也有最高神,神格至尊 玉皇大帝,簡稱玉帝,俗稱天公。宇宙中一切的神明,都是在他的統轄下,沒有天地以前,就先有了他,天地萬物由他而創造,他本身永住天上,但委派諸神到世間來觀察人間的善惡,因此,他可以說是統一神,神格至尊,一般人信奉他為至高無上之神。閩南與台灣民眾奉祀“玉皇大帝”是神中的至尊,或稱“玉天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天租公”、“天帝”、“玉皇”,俗稱“上帝”、“天公”等。“玉皇大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故名之“玉皇”。不但授命人界的天子管轄民眾、還統攝天、地諸神,諸教仙佛都受其令,可謂神中之神。

探源


福建人拜天公,除了感恩外,也祈求天公在新的一年,賜福給全家人,讓合家大小平安,步步高升。大年初九凌晨,成千上萬的燒豬和雞、鴨,將是祭拜天公的主要祭品,以祈求新春大吉大利。天公誕的祭拜儀式,是從大年初八深夜開始,一直持續到初九凌晨。燒豬,是孝敬天公的重點祭品之一,一些經濟不錯的家庭,甚至訂購大燒豬供拜,而普通的家庭也以小金豬或燒肉祭拜,以祈求天公帶來好運。所以,拜天公這一天,燒豬的銷量非常可觀。當天祭拜天公的大小燒豬,超過數萬隻之多。而早在大年初八,燒豬店推出的大、小燒豬,非常搶手,銷量也可觀,大家都趕早買燒豬及其它祭拜用品,為夜晚的祭拜天公作好準備。據烏美2道焱全燒臘中心老闆卓照發說,今天大年初八,包括他已接到1000隻燒豬的訂單,估計可賣出超過1500隻大小燒豬,銷量不比去 年差。往往在大年初八,就像除夕一樣,一清早巴剎就鬧哄哄一片,不少人紛紛擁到巴剎購買雞、鴨、大魚、大肉和水果,扛著一棵棵的甘蔗回家。忙碌烹煮一番后,深夜時辰一到,就擺好豐富祭品,安好天公座,點起香燭祭拜天公。祭拜天公的祭品,包括雞鴨、魚蝦、甘蔗、水果、香燭、大金、小金、香燭、龍香等等。拜天公時,必須誠心膜拜,一點不能馬虎,早年還要燃燒爆竹,徹夜響個不停,一直拜到大年初九凌晨時分,才圓滿結束,這時全家人一起享用豐富年餐,才上床睡覺。據卓照發說,從訂單來看,今 年的小金豬最搶手,大金豬銷量也不錯,他估計年初八從早到晚,會有更多人到店裡買大小燒豬,門市估計可賣出數百隻大小燒豬。卓照發說,農曆新年的兩個燒豬大旺日,是大年除夕與大年初八。除夕是祭拜神明、祖先的日子。大年初九拜天公,都少不了燒豬。到了大年十五的元宵節,燒豬的銷量也很可觀。拜天公源自明朝。
傳說明朝時一年的農曆新年,倭寇在福建沿海一帶,殺人放火,搶奪財物,鄉民扶老攜幼逃命。鄉民在黑夜中逃到一處偏僻郊野時,眼見倭寇就要追上,大家感到萬分驚恐,突然前面出現一大片蔗林,鄉民便逃入蔗林躲避,避過倭寇,逃過鬼門關。這天正是大年初九,逃出生天的鄉民都認為這是天公救命,於是每年的大年初九凌晨便祭拜天公,以謝救命之恩。而拜甘蔗也具有不忘蔗林藏身救命之恩。另一傳說是,古時有一名孟將軍,他到某個地方,只要喝了當地的水,就會講當地的話,他就以這門本事辨別漢人。可是他到了福建,手下竟然拿了外省的水給他喝,結果他一直不懂講福建話。他便以為福建人不是漢人,就下令大開殺戒,福建人枉死無數。到了大年初九那天,從外省運來的水喝光了,孟將軍才喝到福建的水,會講起福建話,這時他才知道殺錯人,馬上下令封刀。而福建人認為這是天公所賜,讓他們逃過大劫,便在初九凌晨拜天公謝恩。

禮拜儀式


民間認為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閩南與台灣俗稱“天公生”。是日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許多道教觀都有慶祝以對天公的感恩,尤其是福建人更重視天公誕這個日子,為了紀念其先人為避追殺,在新春期間躲進甘蔗園裡避難,而脫離險境。故後人在天公誕時還特別用甘蔗來拜天公;有的還請法師來做法事以祈求天官賜福
拜天公的祭典,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家家戶戶都在正廳前面,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壇,供桌上備神燈、五果(柑、桔、蘋果、香蕉、甘蔗)、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豆腐等),並麵線塔,另設清茶三懷,還有甜粿、社龜,到了時辰,全家整肅衣冠,按尊卑挨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拜,然後燒天公金。農曆正月初九為玉皇上帝誕辰,那麼難道正月初一至初八就沒有天地嗎?傳說各住家的灶神監視其家人的善惡,於農歷二十四日夜晚,上天向玉皇報告,而玉皇上帝於二十五日隨著諸神巡視諸天,並決定人民來年的福禍。因此,一般人就齋戒沐浴並焚香崇拜他。閩南與台灣地區不少民眾,尤其是鄉村十分崇拜玉皇大帝,對玉皇大帝的普遍敬奉,反映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神往和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神權的敬畏和對不死的追求。

玉皇大帝


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為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亦稱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據《玉皇本行集》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捨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有說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的簡稱。道教所供奉最高的神。)敬天畏命古人認為“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也是萬物生長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順天行道。於是“天”命令天子來人間執政治民,天子必須順應天意,這樣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否則天子違反了天道,天就會降下各種災害懲罰。天子既然是奉“天”之命治理人世,所以天子不得不崇拜“天”,定期的“祭天”,就不但是天子必行的職責,也是國家的大典。天子敬畏“天”,庶民百官自然而然的也敬畏“天”,可是“天”是無形的、渺茫的,人又怎麼能祭祀他呢?為此便把“天”具體神化,稱之“玉皇大帝”。因玉皇大帝是由人想像而來的神,所以原無神像,到宋真宗時,才為他塑像,視其自家祖先,封其為玉皇。統領天、地、人三界據閩南與台灣民間傳說,“玉皇上帝”不但授命於天子,統轄人間,而且也統轄儒、道、和其他諸神仙,以及自然神和人格神——即古來所謂的天神、地祇、人鬼都歸其管轄,天神就是屬於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日、月、星辰、風伯、雨師、司命、三官大帝、五顯大帝等,而玉皇大帝也屬天神之一,地祇就是屬於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嶽、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歷史上的人物死後神化的,包涵先生、先公、先租、先師、功臣,以及其他歷文人物。抑且,玉皇上帝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對於天地,宇宙萬物的興衰隆替、吉凶禍福都得管,因此便有像人間那種政治組織,所以通俗又認為玉皇上帝之下,在中央行政方面,有管理學務的文昌帝君,有管理商務的關聖帝君,有管理工務的巧聖先師,有管理農務的神農先帝;在地方行政方面,有城隍爺、境主公、土地公、地基主、東嶽大帝、青山王,在司法方面,有鄂都大帝和十殿閻王;總之,玉皇上帝為神中之神,所以人人都以玉皇上帝為神中的至尊。元始天尊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級的神明之一,他是萬物元始的至尊,故又敬稱“元始天尊”。地位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卻是中國最大的神祇,是眾神之王。
在《西遊記》中,玉皇上帝管轄著一切天神、地祇、人鬼。他住在天上宮闕里,辦公衙門是金碧輝煌的靈霄寶殿,手下的武神有托塔天王、哪叱太子、巨靈神、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五方揭諦等,文神有李老君、太白金星、文曲星、丘真人、許真人等。他還管轄著四海龍王、雷部諸神、十殿閻君等。
玉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這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文武仙卿的大神。周朝及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權神授”,極力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故稱“天子”。本土道教產生,道徒們便把天帝請了進來,讓他當了神仙界的皇帝,並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玉皇大帝成為全民(以漢族為主)崇拜的最高神。神格化的形象原來比較抽象、概念化的天帝,被進一步神化和人格化,道教理論家們特意編了一部《玉皇經》,記述了五帝的一生“神跡”。說他本是極其遙遠年代的光嚴妙樂國的王子,後來捨棄了王位,在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度化群生。經過了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當上了“清凈自然覺王如來”,又經遇劫難,才當上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道士們只能用世間最高貴的形象去塑造諸神之王,人間帝王也很樂於看到仙國主宰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由於先民的繪聲繪影,無怪閩南與台灣地區以往的一些善男信女,都認為玉皇大帝是操縱人間禍福吉凶的主宰,更確信他也掌握人間萬物生長、保育和賞罰的大權,是一位極具威嚴的神,所以玉皇上帝的聖誕祀,更個問於一般諸神的祭典了。
因為玉皇大帝是由人們所想像而來的神,視其為自然祖先,封其玉皇。因帝玉皇大帝是如此的崇高偉大,所以民間無法為他塑造神像,而以“天公爐”象徵。如果信徒要祭拜玉皇大帝,就每天對“天公爐”焚香膜拜;另有一說:玉皇大帝是三官大帝中的“天官”,故而供奉“三界爐”上香致意。有些鄉下民家僅在庭院門前豎立一根插香竹竿,表示玉皇大帝的無影無形,每天早晚燒香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