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可卡因的結果 展開
- 可卡因
- 快樂客
可卡因
可卡因
可卡因,其化學名稱為苯甲基芽子鹼,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其別名叫古柯鹼,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具有局麻作用的天然生物鹼(C17H21NO4),為長效酯類局麻藥,脂溶性高,穿透力強,會對神經組織產生良好的表面麻醉作用。可卡因一般呈白色晶體狀,無臭,味苦而麻。毒販出售呈塊狀的可卡因,稱“滾石”。吸毒者則把可卡因稱作“自由壘”或“快樂客”。早在16世紀,西班牙探險家們便注意到南美土人通過咀嚼古柯植物的葉子來提神。1855年,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G. Friedrich)首次從古柯葉中提取出麻藥成分,並命名為Erythroxylon。1859年,奧地利化學家紐曼(Albert Neiman)又精製出更高純度的物質,命名為可卡因(Cocaine)。該化合物又稱古柯鹼,化學名稱為苯甲基芽子鹼,多呈白色晶體狀,無臭,味苦而麻。在醫療中,它被用作局部麻醉藥或血管徠收縮劑,由於其麻醉效果好,穿透力強,主要用於表面麻醉,但因毒性強,不宜注射。同時可作強烈的天然中樞興奮劑,也因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作用而導致濫用,1985年起成為世界性主要毒品之一,多在美洲和歐洲。
(圖)可卡因
古柯鹼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其0.03%水溶液即能麻醉感覺神經末梢。對中樞神經有較大的毒性,能使大腦皮層興奮產生欣快感,這是產生嗜好的原因,反覆使用可迅速成癮,成為一種毒品。古柯鹼及其鹽酸鹽的水溶液在煮沸消毒時分解,現多被其他合成的局部麻醉藥所代替。眼科仍常用作粘膜麻醉劑。
古柯鹼提煉自古柯樹,為一種原產於南美安地斯山脈斜坡上的灌木。古柯鹼是一種天然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在當地則運用為麻醉劑,樂效強而有力,但持續性弱。使用古柯鹼時,生理癥狀包括呼吸加速、血壓及體溫升高、心跳數增加、瞳孔放大、口部乾燥、磨牙等。用藥者覺得自己興奮、愉悅、自信、精力充沛、充滿智慧,而且無所不能。古柯鹼會減低睡眠和飲食的慾望,但對煙、酒的需求增加。劑量高時愉悅感也會增加,但也可能適得其反,用藥者可能覺得緊張、生病、無法放鬆、焦躁、易怒。
(圖)可卡因
歐洲人對古柯葉一直缺乏興趣。1855年至1860年間,兩位德國科學家,菲烈德克·賈德克(Friedrich Gaedake)和阿爾伯特·尼曼(Albert Niemann),提煉出單獨的植物鹼,尼曼並將其命名為古柯鹼。徠
接下來四十年間,古柯鹼的用量急速成長,它出現在成藥、含酒精飲料,和不含酒精飲料之中。任何一家藥局都買得到高純度、白色粉末狀的古柯鹼。含酒精飲料中以維·馬里亞尼(Vin Mariani)最受歡迎。這種酒在1863年推出,之後迅速獲得當時知名人物讚賞,這些人包括優里西斯·格蘭特(Ulysses Grant),教宗里歐八世(Leo Ⅷ),威爾斯王子(即後來的愛德華七世),俄國沙皇,及女演員莎拉、柏哈德特(Sarah Berhardt)等。不含酒精的飲料中以可口可樂最受歡迎。可口可樂在1886年推出時以提神劑方式出現,看推出到1903年間所產的可口可樂都含有古柯鹼。
弗洛依德在仍為年輕醫師時曾發表一篇文章名為《論古柯樹》(On Coca)。文中大力提倡以古柯鹼醫治包括氣喘、嗎啡毒癮等各項疾病。古柯鹼在此時的歐洲及美國扮演著藥品及提神劑雙重角色。
當古柯鹼越來越廣為流行時,它所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為大眾注意了。許多人將犯罪率升高、社會失序歸咎於它,並將其喻為自酒精、鴉片風潮之後的第三次大譴。1901年,英國下議院曾熱烈詩論幾個古柯鹼致死的例子,但不了了之。1914年,美國政府率先將古柯鹼列為禁藥。1916年英出現起訴販賣古柯鹼的例子,被起訴的對象是一名妓女,罪名為戰時販賣麻醉藥物給軍隊。
儘管自1916年起古柯鹼已成為禁藥,得到它的合法方式是經由醫師處方,但這並未遏止古柯鹼的風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隆隆炮聲襯托之下,古柯鹼一枝獨秀於英國用藥文化中。自工人階級至上流社會皆可發現同好,倫敦一地用藥者尤其多。
犯罪率與古柯鹼之間一直存在著若隱若現的關係。當媒體出現因使用古柯鹼而導致犯罪行為的報導時,警察開始大力掃蕩古柯鹼及其使用者。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很多使用者開始思考為了古柯鹼而經歷風險,並且付出高昂的費用到底值不值得。1930年末到1960年末到1960年末的三十年間為古柯鹼使用量跌入谷底時期。
1960年末,古柯鹼重回聚光燈下,使用者多為有靜脈注射習慣的海洛因用藥者,他們喜歡以古柯鹼作為大餐前的清粥小菜。截至1970年代中期,大多數的古柯鹼皆為非法製造、輸入,儘管如此,使用者仍有增加的趨勢。
可卡因的原料為“古柯”。古柯為灌木,是美洲大陸的傳統種植作物。古柯產地的人濫用的是古柯葉和古柯漿,而其他地方濫用的是可卡因。
古柯樹葉嚼起來是苦的,為當地的咀嚼者喜愛。他們認為古柯可以使他們增加力量、驅除飢餓、減輕痛苦。因為古柯是一種高熱能植物,每100克古柯葉中含熱量127.5焦(305卡路里焦)。當地人稱古柯葉為“聖草”或“綠色的金子”。一個時期,秘魯約有90%的成年男子習慣於咀嚼古柯葉,以減輕飢餓感和疲勞感。
(圖)可卡因
古柯葉來自古柯樹,古柯樹原產於秘魯、玻利維亞,及哥倫比亞。樹葉長度約一至四英寸,每年三月、六月、十一月採收。原產地居民嚼食古柯葉的傳統已逾數世紀。咀嚼葉片時常佐以用石灰為基本物質做成的混合物,藉由此混合物使古柯鹼由葉片中釋放出來。咀嚼過程中使用者的情緒因微妙而長時間持續釋放的藥效而感到愉悅。除此之外,古柯葉釋放的藥效還可以刺激身體、增加體力、減低食慾。原產地居民喜用它來治療胃部不適、頭痛,及其他疼痛。
每片古柯葉含百分之一的古柯鹼,另外,它還能供給咀嚼者蛋白質維他命。由於當地人限制一次所能咀嚼葉片數量,因此古柯鹼攝入量不多,而且是以逐漸攝取的方式。這樣的使用法當然大不相同於英美等地,習慣於在短時間內把古柯鹼大量傾倒到身體里的用藥者。新鮮的古柯葉摘取之後,旋即衰萎變質,因此很難在原產地以外國家出現。
古柯膏(Coca Paste)
古柯葉摘采之後,將之浸泡在煤油、硫酸等溶液中,接下來的化學反應會產生古柯鹼硫酸鹽(Cocain sulpate),它便是古柯膏,一種非常粗糙的古柯鹼。古柯膏為棕色,有時微濕,含多種物質,習以雪茄或以水煙方式吸取。古柯膏的發現為最近二十年的哥倫比亞名為巴斯可(Basuco),玻利維亞人稱它為普地羅(Putillo)。以煙吸法使用古柯膏是一種消耗古柯鹼量甚大的作法。用藥之後很快產生強烈的快感,這種快感常令使用者不由自主地連續使用,容易導致問題。在南美國家的某些城市中,吸古柯膏已成為社會問題。
古柯鹼鹽酸(Cocain Hydrochloride,Cocain Hcl)
古柯膏再加以酸劑及緩和劑處理后,所得之產物為古柯鹼鹽酸。此為古柯鹼在任何產生階段中最優質的一種,目前在英國出現的古柯鹼皆屬此類。
古柯鹼鹽酸外觀為純白、無味、結晶之粉末,極易溶於水,用藥方式包括飲用、注射、鼻吸及口吸。事實上,由於它易溶於水的特性,身體上只要能分泌黏液處皆可成為古柯鹼入口:眼瞼、口、牙床、肛門、陰道等。即使將其灑在割傷的傷口上,它也能發揮作用。基於經濟考量,古柯鹼鹽酸粉末常與乳糖、葡萄糖等粉末混合以增加重量及數量。加入一些麻醉劑如普魯卡因(procaine)、里格農卡因(ligocaine)等能增加味覺及藥效發揮時無知覺感的效果。它也通常和安非他命、咖啡因等興奮劑混合。
古柯鹼釋出物(Freebase)
(圖)可卡因
吸入古柯鹼釋出物之後,藥效在短短數秒鐘內直達腦部,藥力迅速而強悍。因此之故,使用古柯鹼釋出物所冒的風險比使用古柯鹼其他家族成員來得大。也因藥效強而有力,古柯鹼釋出物有時被歸類為不同於古柯鹼及其家族的另一類新葯。
速食古柯鹼(Crack)
速食古柯鹼被稱為Crack的原因在於吸用時,其所含烘焙粉殘渣因高溫而劈啪作響。事實上,速食古柯鹼指的是隨時可用的古柯鹼釋出物。製造古柯鹼釋出物需要專業的設備及具揮發生且然的鹼劑,因此過程不但耗時、費錢,而且具危險性。如果溶劑控制不當,很快就會著火,此時古柯鹼釋出物可能被燒焦,或者完全破壞消失。而速食古柯鹼就容易多了,只須將古柯鹼粉末加以烘焙粉及水處理即可,不但過程簡單而且立即可用。速食古柯鹼外觀為黃蠟狀之小藥丸或細片,一般以小瓶買賣,看起來比食古柯鹼鹽酸便宜,但若以重量計,速食古柯鹼價格高昂得多。由於不溶於水,速食古柯鹼很少以注射法或鼻吸法使用,煙吸使用者居多。
古柯鹼使用者喜愛速食古柯鹼的原因可歸類如后。首先,以每次用量計,它比古柯鹼粉末便宜得多,其次,它的藥效快速、強烈而集中,不亞於注射古柯鹼;另外,速食古柯鹼以吸煙方式使用,比起其他用藥法,這是一種最安全的用藥方式。很多速食古柯鹼使用者描述這種葯具有令人一見鍾情的能力,因於使用一次之後就全然著迷而不由自主地再度使用它。速食古柯鹼鹽酸的確具有強迫性、易上癮性,但是否如愛用者所言,是種完美的葯,就不得而知了,因傳言可能來自街頭的現身說法,但也可能是市場策略。
(圖)可卡因
古柯鹼藥效與安非他命非常類似。雖然有人認為古柯鹼較不會“醉”人,對身體及頭部的傷害也較輕,但美國一組雙重實驗顯示,長期使用古柯鹼的人無法確認他們正服用的是古柯鹼還是安非他命。古柯鹼使用者喜以連續不斷方式用藥,通常一或二日連續服用數次,這樣的持續期較安非他命短。長期使用或使用量大者常覺得緊張、生病、無法放鬆、焦躁易怒、視力模糊、盜汗、耳鳴、抽筋、失去協調性。
服用大量古柯鹼之後,有些用藥者產生迷幻現象,有些則舉止怪異,甚至有暴力行為。連續服用一、二天之後,用藥者會覺得飢餓、疲倦、易怒、沮喪、需要沈睡。單一劑量的古柯鹼作用期間非常短,約十五至三十分鐘。藥力過後用藥者覺得易怒,一小時之後這種情緒也會消失。
古柯鹼曾一度擁有“藥物界的香檳”、“用藥者的勞斯萊斯”等美喻。這些綽號顯示了它在一般上流社會及演藝界受歡迎的程度。但事實上,所有社會階級,不論是貧窮人的社區或出沒於高級俱樂部的富人都使用這種葯。
大多數人在周末與朋友出遊時使用;有些人用它因為他們覺得古柯鹼幫助他們表現出色;有些人利用古柯鹼來解決個人問題,如沮喪、神經性食慾減低等。企圖利用古柯鹼來解決問題的人易成為上癮者。
(1)急性中毒:包括愉快感,陶醉感,好鬥,誇大,多疑,有被害人妄想及幻想,脫離現實感,判斷障礙而容易導致危險行為的出現。
(3)服用大量會產生譫妄,甚至造成延腦麻痹及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4)長期服用會成癮,而導致人格異常或妄想性精神病癥狀,若突然停用,可能發生嚴重的憂鬱及昏昏欲睡現象。
(5)幻覺,大多為原始性視覺幻覺(即光,影等) ,也有感覺,味覺,聽覺等幻象。
(圖)可卡因
小劑量的可卡因導致的心律是緩慢的。劑量增大后則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現嘔吐、震顫、痙攣、驚厥等現象。如果大劑量,則可導致死亡。一劑70毫克的純可卡因,可以使體重70公斤的人當場喪命。
吸毒者濫用可卡因的方式,常用鼻吸法,通過鼻粘膜吸收。這種方式的長期作用,使鼻粘膜部分組織壞死或潰瘍;也由於可卡因對鼻粘膜的刺激性,吸毒者常不由自主地挖鼻子,導致鼻中隔穿孔甚至坍塌。用靜脈注射方式注射可卡因,其毒性作用可非常迅速直達心臟,給生命帶來的危險是非常大的。吸毒者往往使用未經消毒使用注射器,極易造成皮膚膿腫和各種感染。濫用者由於共用針頭和注射器,也會感染和傳播肝炎和艾滋病病毒。
可卡因成癮者在高劑量使用可卡因時,出現類偏執性精神病,出現妄想、假性幻覺。在被害妄想的驅使下,把一切人視為敵人,把別人的一舉一動都視為對自己的威脅,便採取“先發制人”、攻擊他人的行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產生的幻視、幻觸,感覺看到而實際沒有出現的東西,或感覺身體某一部分有“蟲子”鑽進去在涌動的難受,而常常“採取措施”自殘肢體。這叫做可卡因中毒性精神病。
可卡因空間構型
替代品的根本在於獎賞效應,而成癮性藥物的獎賞效應是導致藥物成癮的直接原因,評價藥物獎賞效應的常用手段主要有條件性位置偏愛(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實驗和自身給葯實驗。已知的可卡因成癮的治療手段均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而且多處於實驗室階段,較為突出的有可卡因催化抗體和可卡因疫苗。
催化抗體(catalytic antibody)又稱抗體酶(abzyme),是賦予抗體產生催化活性的一種人工模擬酶。可卡因催化抗體由美國研製,是用磷酸酯(可卡因過渡態類似物)通過免疫誘導作用產生的一種催化性單克隆抗體,可以催化可卡因降解脫去苯甲基,變成無成癮性的代謝產物,並重複參與催化可卡因降解為非刺激活性產物的過程,阻斷可卡因進入腦部與其受體結合。可卡因催化抗體注射后可以在體內保持幾周或更長的時間,如此周期可以保證在一個月內阻斷可卡因直接進入腦部。該單克隆抗體將可卡因水解之後又呈遊離狀態而重新獲得催化作用。動物實驗中,給大鼠靜脈滴注致死劑量的可卡因后,五分之四的實驗鼠仍然存活,48h后所有存活大鼠都又恢復到治療前的應答水平。用一種與可卡因結構上不相似的刺激葯安非他酮及一種非藥物乳型增強劑測試結果顯示,這種抗體對可卡因葯癮的抑制具有藥理學和行為上的特異性。但催化抗體只能對小劑量成癮有效,對抗大劑量多次的可卡因葯癮且作用不持久,預期只有研製多克隆催化性抗體或人體化的單克隆催化性抗體才有可能克服這些缺點。催化抗體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丁醯膽鹼酯酶,有些資料甚至將其單列為一種可卡因替代品。丁醯膽鹼酯酶可將可卡因水解成苯甲酸和芽子鹼甲醯,但在人體內的這一過程速率很慢,研究人員調整了該酶的近活性區域的氨基酸,從而使這一反應的速率提高了2500倍,體外實驗已證明其可以減短可卡因的半衰期。
可卡因疫苗是由少量的以化學方式黏附在失去活性的蛋白上的藥物構成的,是高蛋白(多數是毒素)衍生物,它通過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抗可卡因抗體會鎖定血流中的可卡因分子,形成藥物抗體聯合體,降低可卡因進入腦部的數量和速率,從而減少可卡因對大腦的刺激腦。如果接種疫苗的人產生足夠的抗體,捕獲和控制大部分在血液循環中的可卡因分子,可卡因將不會產生欣快或其他強化使用藥物和成癮的精神效應。疫苗法對抗可卡因原來並不成功,一個問題在於可卡因的分子非常小,一般情況下不會激發免疫系統做出反應,但在1992年,Bagasra等使用一種血藍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作為載體,在大鼠中誘發了抗可卡因抗體,而且循環抗體的水平與鎮痛效應呈反比。雖然其循環抗體的滴度較低,仍難於對抗大劑量和反覆攝入的可卡因。用這一思路製備的可卡因疫苗相當於在該衍生物上“勾畫出一個較大的靶心”。從1997年開始,Immulogic製藥公司用人工合成的去甲可卡因衍生物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綴合物疫苗給小鼠免疫,該抗體與可卡因、去甲可卡因以濃度相關方式結合,而可卡因的無活性產物及結構上與可卡因不相似的局麻藥普魯卡因、利多卡因均不與其結合。用它做主動免疫后的滴度超過人體反覆攝入可卡因的動脈血漿峰濃度。該抗體使靜注可卡因后的分佈發生顯著改變(血漿中增多而腦與心臟中減少),從而有利於其治療使用。當可卡因被代謝並從人體清除后,該抗體仍能有結合可卡因的能力。以重組霍亂毒素B(rCTB)替代牛血清的新型疫苗給大鼠免疫后產生的MO240抗可卡因單克隆抗體能減輕其葯癮,使該鼠的尋葯(drug-seeking)行為保持在低水平而從不恢復到免疫前水平。輸注大劑量(10倍劑量)可卡因時也未消除此單克隆抗體對抗可卡因的保護作用。該抗體只是行為特異地對抗可卡因的葯癮,而不影響鼠的尋食行為或攝食量。可卡因疫苗的效果仍有待觀察,一般認為,只有當有此葯癮的本人具有強烈的成癮要求時才能收到最大的療效。否則被治療者仍會對其他毒品產生葯癮,而抗可卡因抗體仍不能識別與可卡因在結構上相似的毒品。很多可卡因葯癮者同時也酗酒,而可卡因與乙醇在肝中形成的柯卡乙鹼比前兩者更具有毒性。可卡因和柯卡乙鹼與抗可卡因抗體具有相同的結合能力,因而對這種人用此抗體治療可能更有意義。這種免疫藥物療法在用藥過度的病人的急救中也可能起作用。
這種藥物本身沒有成癮性,不影響可卡因本身激發的自身給藥行為,但可降低繼發程序中可卡因相關性暗示誘導的大鼠攝藥行為,說明該葯可以在本身依賴性潛力極小的情況下用於降低環境性復吸。減輕可卡因引起的小鼠大腦刺激獎賞(BSR)通路的左移現象,不過後來有實驗表明在體內降低小鼠的可卡因渴求行為主要是拮抗D3受體的功能,而不是部分激動劑。有人將其解釋為實驗條件和環境不同造成的結論分歧,但事實上,重要的是部分激動劑與拮抗劑的功能其實一直沒有被很好的區分過。1, 2, 4-三唑-3-硫丙基-四氫苯並氮雜類化合物就是對D3R具有高度選擇性和親和力的拮抗劑,其中化合物1在動物實驗中能夠阻斷小鼠由尼古丁和可卡因導致的CPP的表達,阻止尼古丁引起的渴求行為的複發,減輕酒精的自我口服給藥行為,增加小鼠中樞腦前額葉皮質細胞外的乙醯膽鹼水平,沒有造成運動功能障礙的副作用。
治療可卡因濫用誘發的心肌缺血,可給予吸氧、阿司匹林、硝酸酯類,及時靜脈注射苯二氮類以降低心率、血壓並緩解胸痛。另外肝素可預防血栓形成。可卡因引起的冠脈收縮是由α-腎上腺受體介導,可用α-受體阻滯劑拮抗。拉貝洛爾兼有α、B受體阻滯作用,可用於與可卡因有關的胸痛的治療。與單獨應用可卡因比較,鼻腔內應用可卡因(2mg/kg體重)后靜脈注射拉貝洛爾(0.25mg/kg體重),病人心率無變化,平均動脈壓下降,冠脈管徑無變化,表明拉貝洛爾可糾正可卡因引起的血壓升高,但不能消除可卡因引起的血管收縮。
可卡因成癮治療的其他方式也受到了較大的關注,如烷基類伊菠因作為興奮劑濫用和乙醇、尼古丁成癮的治療正在研究之中,與可卡因相似,伊菠因表現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廣泛效應,包括對NMDA受體、DAT、5-HT的抑制作用,其抗成癮特性來自它的複雜藥理作用。另外,許多化合物間接或通過幾乎未知的機理作用於可卡因途徑,如金剛胺通過一種未知機理增加DA傳遞,並可減少可卡因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