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鈇
明朝時期人物
沈鈇(1550~1634年)男,字繼揚,號介庵,明朝時期人物,進士。明代福建詔安縣三都人。
沈鈇(1550~1634年),字繼揚,號介庵,明代福建詔安縣三都人。
明萬曆二年(1574年)甲戌科進士,初任順德知縣,累遷衡陽、鄖陽、九江知府,禮部主事等職。介庵生活儉樸,為官清廉。在順德任內,曾有“觸笠摟妻,核田抵糧諸殊政”。為人剛正不阿,“嘗慕海剛峰(海瑞)為人”。明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稱介庵為八閩“孤介之士”,說他任衡陽、鄖陽知府時“耿耿自將”。湯在《送沈鄖陽》一詩中稱讚他“興文既以郁,勉身能自清”。布政提學薛士彥也稱讚他“清風勁節,楚粵著聲”。介庵後半生告老回家,約有30餘年。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介庵陪同縣令夏宏並邑紳多人,跋山涉水至六峒等地清丈為富豪侵佔的學田數十畝,年可收谷2000餘石,重歸官學所有,供官學師生費用。同年,又倡建東溪石橋,並出資十分之三。后又力倡將石橋東岸一帶建為市場,租給商人,收納稅金撥歸官學,作為歲考生員川資補助。此外,介庵還同胡士鰲等倡議修建縣文昌、文公諸祠以興學風。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介庵已年逾古稀,卻仍力倡改建為三合土路,並親為督成。對此,往來商旅無不交口讚譽。廣東巡撫周起元在《港頭修路碑記》中盛讚縣令周本卓和沈介庵的功績,稱“此舉也,普濟兩省,經營逾周歲,惠澤及萬年”。沈介庵不僅熱心造橋修路,還經常關注國家大事。明末,鑒於“紅裔(指荷蘭殖民者)侵入海島,肆掠內地”,“海寇出沒,桑梓罹殃”,介庵毅然上書南撫台,請求派人去暹羅聯繫,制止“紅裔”活動。他對澎、台的重要性認識十分清楚。“台灣去澎湖數十里……實漳泉咽喉。”(《上南台書》)他認為必須先據守澎湖,然後徐圖收復台灣。他又在《上南撫台經營澎湖六策書》中提出富有政治遠見的六條策略。六策的主要內容是:建議在澎湖“設游擊一員坐鎮”,設水陸戎兵2000,以備調度;修造兵船,添置槍炮,以防紅裔侵犯;移民澎湖,從事生產,以利兵民安居;設置官廨兵營,以利守御;擬訂通商便民制度。他以為若“六策”得以實施,那麼“澎湖島堪與南澳並稱重鎮,而八閩士民永有攸賴矣。”《六策書》堪稱珍貴文獻,后該文被清著名學者顧炎武編入《天下郡國利病書》。明崇禎七年(1634年),介庵“因族事受法”,竟遭殺頭。當時,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曾千里寄書營救。湯在《寄孫區吳憲伯》信中認為介庵所犯不過是“里門之疑”,並不是十惡不赦之罪。當時,曾有人勸他自盡,介庵回答:“寧全國憲,毋幸生軀”。於是,介庵成為封建法律的犧牲品。介庵學識淵博,勤於著述,專著有《大學古本》、《浮湘集》、《鍾離集》、《石鼓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