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年號
十六國年號
十六國時期諸國年號,分為16國年號和非16國年號。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劉淵(在位:304年—310年) | |||
元熙 | 304年十月—308年九月 | 5年 | |
永鳳 | 308年十月—309年四月 | 2年 | |
河瑞 | 309年五月—310年六月 | 2年 | |
劉聰(在位:310年—318年) | |||
光興 | 310年七月—311年五月 | 2年 | |
嘉平 | 311年六月—315年二月 | 5年 | |
建元 | 315年三月—316年十月 | 2年 | |
麟嘉 | 316年十一月—318年六月 | 3年 | |
劉粲(在位:318年) | |||
漢昌 | 318年七月—九月 | 3個月 | |
劉曜(在位:318年—328年) | |||
光初 | 318年十月—329年八月 | 12年 | 或作佐初 |
太和 | ? | ? | 見於《魏書》,一般認為是石勒的太和年號之誤 |
前趙統治地區出現的其他勢力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君主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平趙 | 320年六月 | 句渠知 | 1個月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李特(在位:303年) | |||
建初 | 303年—304年九月 | 2年 | 元年二月李流即位沿用 |
李雄(在位:304年—334年) | |||
建興 | 304年十月—306年六月 | 3年 | |
晏平 | 306年六月—310年 | 5年 | 或作宣平 |
玉衡 | 311年—334年 | 34年 | 二十四年六月李班即位沿用,十月李期即位沿用 |
大武 | ? | ? | 一般認為大武年號並不存在。《晉載記》中稱“改元大武”,乃是該書轉寫《三十國春秋》誤寫“改年大成”所致。“改年大成”又是因為成漢國號“大成”,《魏書》稱“雄稱帝,號大成,改元晏平”之誤。 |
李期(在位:334年—338年) | |||
玉恆 | 335年—338年三月 | 4年 | 鍾淵映認為《華陽國志》沒有玉衡,只有玉恆,可能是玉衡是李期所改,李雄並沒有改元玉衡,而記載錯誤,誤以為是李雄年號;也有可能是李期沒有改元,而是沿用李雄年號。但是這兩個年號無從考質 |
李壽(在位:338年—343年) | |||
漢興 | 338年四月—343年 | 6年 | 六年八月李勢即位沿用 |
李勢(在位:343年—347年) | |||
太和 | 344年—346年九月 | 3年 | |
嘉寧 | 346年十月—347年三月 | 2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張寔(在位:314年—320年) | |||
建興 | 317年—320年五月 | 4年 | 用晉愍帝年號,作建興五年到八年。一作永安 |
張茂(在位:320年—324年) | |||
建興 | 320年六月—324年四月 | 5年 | 用晉愍帝年號,作建興八年到十二年。一作永元 |
張駿(在位:324年—346年) | |||
建興 | 324年五月—346年四月 | 23年 | 用晉愍帝年號,作建興十二年到三十四年。一作太元 |
張重華(在位:346年—353年) | |||
建興 | 346年五月—353年 | 8年 | 用晉愍帝年號,作建興三十四年到四十一年。一作永樂 |
張祚(在位:353年—355年) | |||
和平 | 354年—355年九月 | 2年 | |
張玄靚(在位:355年—363年) | |||
建興 | 355年閏九月—361年十一月 | 6年 | 用晉愍帝年號,作建興四十三年到四十九年 |
昇平 | 361年十二月—363年七月 | 3年 | 用晉穆帝年號,作昇平五年到七年。一作太始 |
張天錫(在位:363年—376年) | |||
昇平 | 363年八月—376年八月 | 14年 | 用晉穆帝年號,作昇平七年到二十年。一作太清 |
前涼統治地區出現的其他勢力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君主 | 使用時間 | 備註 |
鳳凰 | 386年二月—十一月 | 張大豫 | 10個月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石勒(在位:319年—333年) | |||
太和 | 328年二月—330年八月 | 3年 | |
建平 | 330年九月—333年 | 4年 | 四年七月石弘即位沿用 |
石弘(在位:333年—334年) | |||
延熙 | 334年 | 1年 | 元年十一月石虎即位沿用 |
石虎(在位:334年—349年) | |||
建武 | 335年—348年 | 14年 | |
太寧 | 349年 | 1年 | 或作泰寧。四月石世即位沿用;五月石遵即位沿用,十一月石鑒即位沿用 |
永熙 | ? | ? | 《資治通鑒》考異:“《三十國·春秋》‘虎即位,改元永熙’;《大統歷》雲‘石虎即位,改建平五年為延興,明年改建武。’”而《三十國春秋》並沒有記載石弘改元延熙,故《資治通鑒》考異認為“誤雲”。“弘既號延熙,虎安肯稱永熙?” |
延興 | ? | ? | 《資治通鑒》考異:“陳鴻雲虎改建平五年為延興,即是弘逾年不改元,恐鴻說誤。” |
石鑒(在位:349年—350年) | |||
青龍 | 350年正月—閏二月 | 3個月 | |
石祗(在位:350年—351年) | |||
永寧 | 350年—351年 | 13個月 |
後趙統治地區出現的其他勢力的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君主 | 使用時間 | 備註 |
龍興 | 337年七月 | 侯子光 | 1個月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慕容皝(在位:337年—348年) | |||
燕元 | ? | ? | 據《歷代建元考》,慕容皝從晉穆帝永和元年(345年)起改元燕元,歷4年。《晉書》和《資治通鑒》都稱慕容皝以古代諸侯即位,只稱元年,故不用年號。或疑為附會後燕慕容垂的燕元年號。 |
慕容俊(在位:348年—359年) | |||
元璽 | 352年十一月—357年正月 | 6年 | |
光壽 | 357年二月—359年 | 3年 | |
慕容暐(在位:360年—370年) | |||
建熙 | 360年—370年十一月 | 11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苻健(在位:351年—355年) | |||
皇始 | 351年—355年五月 | 5年 | |
苻生(在位:355年—357年) | |||
壽光 | 355年六月—357年五月 | 3年 | |
苻堅(在位:357年—385年) | |||
永興 | 357年六月—359年五月 | 3年 | |
甘露 | 359年六月—364年 | 6年 | |
建元 | 365年—385年七月 | 21年 | |
苻丕(在位:385年—386年) | |||
太安 | 385年八月—386年十月 | 2年 | |
苻登(在位:386年—394年) | |||
太初 | 386年十一月—394年六月 | 9年 | |
苻崇(在位:394年) | |||
延初 | 394年七月—十月 | 4個月 |
前秦統治地區其他勢力的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君主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建昌 | 352年正月—五月 | 張琚 | 5個月 | |
黑龍 | 374年六月—九月 | 張育 | 4個月 | |
元光 | 393年六月—394年七月 | 竇沖 | 2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姚萇(在位:384年—394年) | |||
白雀 | 384年四月—386年四月 | 3年 | |
建初 | 386年四月—394年四月 | 9年 | |
姚興(在位:394年—416年) | |||
皇初 | 394年五月—399年九月 | 6年 | |
弘始 | 399年九月—416年正月 | 18年 | |
姚泓(在位:416年—417年) | |||
永和 | 416年二月—417年八月 | 2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慕容垂(在位:384年—396年) | |||
燕元 | 384年正月—386年二月 | 3年 | |
建興 | 386年二月—396年四月 | 11年 | |
慕容寶(在位:396年—398年) | |||
永康 | 396年四月—398年四月 | 3年 | |
慕容盛(在位:398年—401年) | |||
建平 | 398年十月—398年十二月 | 3個月 | |
長樂 | 399年正月—401年七月 | 3年 | |
慕容熙(在位:401年—407年) | |||
光始 | 401年八月—406年十二月 | 6年 | |
建始 | 407年正月—七月 | 7個月 |
後燕叛據勢力
後燕統治地區其他勢力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君主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建始 | 397年五月—七月 | 慕容詳 | 3個月 | |
延平 | 397年七月—十月 | 慕容麟 | 3個月 | 《歷代建元考》誤將慕容盛建平年號為慕容麟年號 |
青龍 | 398年四月—七月 | 蘭汗 | 3個月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乞伏國仁(在位:385年—388年) | |||
建義 | 385年九月—388年六月 | 4年 | |
乞伏乾歸(在位:388年—400年;409年—412年) | |||
太初 | 388年六月—400年七月 | 13年 | |
更始 | 409年七月—412年八月 | 4年 | 400年七月降於南涼,八月又降於後秦,409年復國 |
乞伏熾磐(在位:412年—428年) | |||
永康 | 412年八月—419年 | 8年 | |
建弘 | 420年—428年五月 | 9年 | |
乞伏暮末(在位:428年—431年) | |||
永弘 | 428年五月—431年正月 | 4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呂光(在位:386年—399年) | |||
太安 | 386年十月—389年正月 | 4年 | 或作大安 |
麟嘉 | 389年二月—396年六月 | 8年 | |
龍飛 | 396年六月—399年 | 4年 | |
承康 | ? | ? | 諸史不載。《太平廣記·卷三二一》引《述異記》謂“呂光承康二年……其年光死,子紹代立。”。魯迅的《古小說鉤沉》根據《開元占經·卷一一三》引祖沖之《述異記》謂“永康二年”。根據各種書籍記載,呂光死於龍飛四年十二月(399年),同月呂纂即天王位,改元咸寧。由於根據《太平廣記·卷三二一》引《述異記》,承康二年年號出現於呂光逝世當年,即龍飛四年。而各種書籍並無記載龍飛四年有承康二年,因此呂光在位時期應該無“永康二年”。後燕慕容寶、西秦乞伏熾磐均有永康年號,但時間上不合。 |
呂纂(在位:399年—401年) | |||
咸寧 | 399年十二月—401年正月 | 3年 | |
呂隆(在位:401年—403年) | |||
神鼎 | 401年二月—403年八月 | 3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禿髮烏孤(在位:397年—399年) | |||
太初 | 397年—399年 | 3年 | |
禿髮利鹿孤(在位:399年—402年) | |||
建和 | 400年—402年三月 | 3年 | |
禿髮傉檀(在位:402年—414年) | |||
弘昌 | 402年三月—404年二月 | 3年 | 或作宏昌 |
嘉平 | 408年十一月—414年七月 | 7年 | 404年二月去年號。408年十一月復稱涼王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慕容德(在位:398年—405年) | |||
燕平 | ?或398年—399年 | ?或2年 | 諸書未言燕平年號之事,所據不詳 |
建平 | 400年—405年九月 | 6年 | |
慕容超(在位:405年—410年) | |||
太上 | 405年九月—410年二月 | 6年 |
南燕統治地區其他勢力的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君主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太平 | 403年四月 | 王始 | 1個月 | 《資治通鑒·晉安帝元興二年》謂泰山賊王王始率領部下數萬人,自稱太平皇帝,任命官員。南燕貴族、桂林王慕容鎮打敗並逮捕他。資治通鑒和《晉書·慕容德載記》均未有記載年號。李兆洛的《紀元編》謂王始的年號為太平,未詳何時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李皓(在位:400年—417年) | |||
庚子 | 400年十一月—404年 | 5年 | |
建初 | 405年—417年二月 | 13年 | |
李歆(在位:417年—420年) | |||
嘉興 | 417年二月—420年七月 | 4年 | |
李恂(在位:420年—421年) | |||
永建 | 420年十月—421年三月 | 2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赫連勃勃(在位:407年—425年) | |||
龍升 | 407年六月—413年二月 | 7年 | |
鳳翔 | 413年三月—418年十月 | 6年 | |
昌武 | 418年十一月—419年正月 | 3個月 | |
真興 | 419年二月—425年七月 | 7年 | |
赫連昌(在位:425年—428年) | |||
承光 | 425年八月—428年二月 | 4年 | 或作承陽、永光 |
赫連定(在位:428年—431年) | |||
勝光 | 428年二月—431年六月 | 4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慕容雲(在位:407年—409年) | |||
正始 | 407年七月—409年十月 | 3年 | |
馮跋(在位:409年—430年) | |||
太平 | 409年十月—430年 | 22年 | 二十二年九月馮弘沿用 |
馮弘(在位:430年—436年) | |||
太興 | 431年—436年五月 | 6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段業(在位:397年—399年) | |||
神璽 | 397年五月—399年正月 | 3年 | |
天璽 | 399年二月—401年五月 | 3年 | 或作六璽 |
沮渠蒙遜(在位:401年—433年) | |||
永安 | 401年六月—412年十月 | 12年 | |
玄始 | 412年十一月—428年 | 17年 | 或作元始 |
真興 | ? | ? | 根據《吐魯番文書》中自北涼玄始十三年起出現相當於十三、十四年的夏國真興六、七年(424年至425年)年號,已經被認為是沮渠氏北涼在玄始十三年(424年)奉夏正朔的結果 |
承玄 | 428年六月—431年 | 4年 | 甘肅出土的造經塔殘石有與史書記載不同的“承玄二年歲在戊辰”字樣 |
義和 | 431年六月—433年四月 | 3年 | |
承陽 | ? | ? | 諸史不載。甘肅酒泉文殊山出土的馬德惠塔有“承陽二年歲在[丙]寅鶉火十月五日...”字樣。有學者考訂應為夏承光年號在北涼用“陽”代替“光”之故。 |
緣禾 | ? | ? | 諸史不載。見於出土文物。爭議頗多 |
沮渠牧犍(在位:433年—439年) | |||
承和 | 433年四月—439年九月 | 7年 | 或作永和 |
太緣 | ? | ? | 諸史不載。或謂北魏太延年號改寫 |
建平 | ? | ? | 諸史不載。考古發現有建平紀年文書,從五年七月到六年九月,但是沒有干支紀年。因此該年號的時間各家觀點不同。 |
北涼統治地區其他勢力的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君主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承平 | 443年—460年 | 沮渠無諱 | 18年 | 二年六月沮渠安周沿用 |
冉魏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冉閔(在位:350年—352年) | |||
永興 | 350年閏二月—352年四月 | 3年 |
翟魏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君主 | 使用時間 | 備註 |
建光 | 388年二月—391年十月 | 翟遼 | 4年 | |
定鼎 | 391年十月—392年六月 | 翟釗 | 2年 | 亦作神鼎 |
代國年號 | |||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拓跋什翼犍(在位:338年—376年) | |||
建國 | 338年十一月—376年 | 39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慕容泓 | |||
燕興 | 384年四月—十二月 | 9個月 | |
慕容沖(在位:385年—386年) | |||
更始 | 385年正月—386年二月 | 2年 | |
段隨(在位:386年) | |||
昌平 | 386年二月—三月 | 2個月 | |
慕容顗(在位:386年) | |||
建明 | 386年三月 | 1個月 | |
慕容瑤(在位:386年) | |||
建平 | 386年三月 | 1個月 | |
慕容忠(在位:386年) | |||
建平 | 386年三月—九月 | 7個月 | |
慕容永(在位:386年—394年) | |||
中興 | 386年十月—394年八月 | 9年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拓跋珪(在位:386年—409年) | |||
登國 | 386年—396年六月 | 11年 | |
皇始 | 396年七月—398年 | 3年 | |
天興 | 398年十二月—404年十月 | 7年 | |
天賜 | 404年十月—409年十月 | 4年 | |
拓跋嗣(在位:409年—423年) | |||
永興 | 409年閏十月—413年 | 5年 | |
神瑞 | 414年—416年四月 | 3年 | |
泰常 | 416年四月—423年 | 8年 | 八年十一月拓跋燾即位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