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桂
球桂
球桂(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Qiu Gui'):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樹皮上有較密集的、大小不一的、橢圓與圓形兩種形狀不同的皮孔。葉對生,單葉,葉片革質,全緣,兩面通常具腺點;具葉柄。花兩性,雌雄異株或雄花、兩性花異株,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頂生的短小圓錐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鍾狀,4裂;花冠中黃至黃色,呈鍾狀,裂片4枚,花蕾時呈覆瓦狀排列;雄蕊2枚,著生於花冠管上部,葯隔常延伸呈小尖頭;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長於或短於子房,柱頭頭狀或2淺裂,不育雌蕊呈鑽狀或圓錐狀。果為核果,橢圓形或歪斜橢圓形,內果皮堅硬或骨質,常具種子1枚;胚乳肉質;子葉扁平;胚根向上。染色體基數X=23。
‘球桂’是個比較古老的桂花品種。在中國杭州地區普遍栽培;紹興柯岩風景區還保存有古老大樹。始花期一般從3年生開始,每年開花2-3次,花量多,花色艷麗。
球桂
‘球桂’是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樹皮上有較密集的、大小不一的、橢圓與圓形兩種形狀不同的皮孔。標準株分枝力平均2.9個,春梢平均長度9.7厘米,節數平均7.0節/梢,腋芽數平均24.5枚/梢,每節單側2-3芽疊生為主,少則1枚、多則4枚。
葉片深綠色,薄革質,略有光澤;葉片橢圓形為主,少數長橢圓形;葉長平均10.9厘米,葉寬平均4.1厘米,長寬比2.6;葉表面凹凸不平,一般具側脈7-9對,背面側網脈明顯;葉片基本全緣,偶先端有粗尖鋸齒;葉緣波狀較明顯,葉尖短尖,葉基寬楔形;葉柄較長,平均長1.3厘米。
花冠平展,3-4裂,裂片厚實、匙形或圓形、內扣,花徑平均9.4毫米;花梗長而彎曲,平均長達11.7毫米;平均百花重為1.872g;花色中黃至黃色,國際色卡編號為8A(中黃);花香中等,雌蕊退化,不結實。一般3年生進入始花期;每年初花期集中在9月中下旬。
‘球桂’是陽性樹種,樹冠表層葉片相對密集,裡層葉片甚為稀疏。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和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PH5.5-6.5,忌鹼土。屬長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陽光和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怕積水和煤煙。
每年初夏,嫩枝扦插育苗癒合生根快,成活率高。小苗怕乾旱、怕寒冷,夏秋要做好噴霧保濕,冬季要做好防凍保暖工作。幼樹生長迅速,年抽梢2-3次;惟分枝力不強,不太耐修剪,不適宜盆栽。
在春季發芽前進行,選一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內,上面覆蓋塑料薄膜,放在蔽陰處養護,立秋後即可生根。
扦插時間。5月中旬到6月下旬為最適時期(秋插可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有些地方認為桂花早春就萌發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進行扦插,實踐證明,那時插穗木質化程度雖然較高,但氣溫地溫均較低,扦插后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爛變質。
插穗的選擇與處理。用當年萌發的嫩梢進行扦插。為使插穗健壯飽滿,在冬季必須對采穗母樹進行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個月施2-3次速效肥料進行催條,如春季乾旱還應注意灌水,實踐表明:飽滿和組織充實的枝條容易形成根的原始體,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條則相反。插穗的長度8-10厘米。剪取的插穗應迅速放入室內通風陰涼處,並及時噴霧狀水,濕潤葉面,保持插新鮮狀態。整修插穗時應保留頂葉5-6片,為避免扦插時過於擁擠以及防止葉片互相嵌合,可以將葉子剪半。據觀察,桂花插穗大多在節上生根,而在節間生根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個節,如插穗末端剛好在節上那對生根更為有利。有萘乙酸處理插穗是促進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萘乙酸快浸比不處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後即移出,即把插床當作中間過渡,則密度還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營養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礎。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體,而後長出不定根,其插穗髮根不是在癒合組織部位而是集中在節上,少數在節間的皮層部位。據觀察,平均每株產生側根19條,其中在節上生根13條,在節間皮層部位生根6條。如有二節生根,其中以下節生根較上節生根為多。據外形觀察,桂花也和其他樹種一樣都形成癒合組織。癒合組織位於插穗在末端,在皮層部位與木質部之間形成瘤狀突起,並於插后15-20天形成,如果未經萘乙酸處理,癒合組織的形成還可能推遲。形成癒合組織大約穩定7-10天便開始產生新根。
1.
扦插時間。5月中旬到6月下旬為最適時期(秋插可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有些地方認為桂花早春就萌發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進行扦插,實踐證明,那時插穗木質化程度雖然較高,但氣溫地溫均較低,扦插后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爛變質。
2.
插穗的選擇與處理。用當年萌發的嫩梢進行扦插。為使插穗健壯飽滿,在冬季必須對采穗母樹進行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個月施2-3次速效肥料進行催條,如春季乾旱還應注意灌水,實踐表明:飽滿和組織充實的枝條容易形成根的原始體,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條則相反。插穗的長度8-10厘米。剪取的插穗應迅速放入室內通風陰涼處,並及時噴霧狀水,濕潤葉面,保持插新鮮狀態。整修插穗時應保留頂葉5-6片,為避免扦插時過於擁擠以及防止葉片互相嵌合,可以將葉子剪半。據觀察,桂花插穗大多在節上生根,而在節間生根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個節,如插穗末端剛好在節上那對生根更為有利。有萘乙酸處理插穗是促進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萘乙酸快浸比不處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3.
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後即移出,即把插床當作中間過渡,則密度還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營養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礎。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體,而後長出不定根,其插穗髮根不是在癒合組織部位而是集中在節上,少數在節間的皮層部位。據觀察,平均每株產生側根19條,其中在節上生根13條,在節間皮層部位生根6條。如有二節生根,其中以下節生根較上節生根為多。據外形觀察,桂花也和其他樹種一樣都形成癒合組織。癒合組織位於插穗在末端,在皮層部位與木質部之間形成瘤狀突起,並於插后15-20天形成,如果未經萘乙酸處理,癒合組織的形成還可能推遲。形成癒合組織大約穩定7-10天便開始產生新根。
圃地選擇。圃地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輕壤土為好。土質太粘宜適當摻些砂土以調節土壤質地。為防止立枯病及根腐病的發生,還應在作床時噴灑農藥進行土壤消毒。插床宜梢高,排水一定要通暢,實踐證明,雨後積水,最易使穗腐爛,尤其是在插穗生根之前更應及時注意排澇。
塑棚與蔭棚的設置。封閉育苗簡言之就是棚套棚,即蔭棚套塑棚。插床寬度1.10米(實際利用率為1.0米),用兩端削尖的竹片呈弓形的插下,從床面到弓頂為0.5米,為使弓形竹片拉緊,弓與弓之間應用細竹扎縛,塑膜棚兩側用泥土壓緊,不能留有空隙,但塑棚兩端不必封死,可以自由啟閉,以防透氣漏風。在塑膜棚上面要蓋雙層蘆簾,蔭棚高度1米,這樣塑棚與蘆簾之間有50厘米的空間,便於空氣流通,降低塑棚內溫度。此外塑棚四周還應圍蓋單層帘子,以防側方陽光照射。
地栽桂花多於早春進行。栽植地點要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地方。栽前先挖個大穴,多施有機肥料,同時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帶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后充分灌水。成活后施一次液肥。7-8月間現施1-2次水肥。臨冬之前現施以腐熟堆肥。以後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鉀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時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時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這樣便可加速生長,年年開花繁茂,花多味香。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葉片,初期為黃色小斑,發展為近圓形或不規則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直徑為2-10mm,病斑外緣有黃色暈圈,葉片正面散生許多黑色霉狀小點,這就是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連接成大斑后,導致葉片枯死,但不會擴長到葉脈。此病菌靠風、雨、澆水等方式傳播,3月開始生長、4-10月為發病期,10月以後病情減退。高溫高濕有利於發病,老葉發病較重。一般丹桂比金桂、銀桂抵抗此病的能力強。
防治方法:
加強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質肥料和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蒔養環境要通風透光,發病期不宜噴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積水。
及時防治介殼蟲、蚜蟲等刺吸式害蟲;秋末入室前噴兩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發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噴灑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嗪氨靈5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倍液。
1.
冬季清除病株殘體、病葉並及時銷毀,引入的苗木應剪除病葉,重病區苗木出圃時,可噴施高錳酸鉀1000倍液,藥劑防治參照桂花葉枯病。
2.
加強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質肥料和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蒔養環境要通風透光,發病期不宜噴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積水。
3.
及時防治介殼蟲、蚜蟲等刺吸式害蟲;秋末入室前噴兩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發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噴灑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嗪氨靈5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倍液。
葉枯病又稱枯斑病,是桂花的一種重要病害。葉片受害多從葉尖、葉緣開始,小斑點淡褐色,后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時捲曲脆裂,病斑可相互連結達葉片的1/3至1/2,灰褐色,邊緣為綠色,後期病斑上產生小黑點。該病全年均可發生,引起葉片大面積乾枯,高溫高濕、通風不良、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較重,一般為7至11月發病,經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秋末冬初,徹底清除病葉,並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
苗木移栽或引進的苗木,要摘除病葉集中燒毀,必要時可於出圃前給苗木噴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殺菌消毒;
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經常鬆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結或積水,遇到高溫乾旱天氣應及時澆水和噴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發病重的地區,從6月下旬開始,每半月噴灑一次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連續3-4次,防治效果良好;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間隔期48天。
1.
秋末冬初,徹底清除病葉,並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
2.
苗木移栽或引進的苗木,要摘除病葉集中燒毀,必要時可於出圃前給苗木噴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殺菌消毒;
3.
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經常鬆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結或積水,遇到高溫乾旱天氣應及時澆水和噴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4.
發病重的地區,從6月下旬開始,每半月噴灑一次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連續3-4次,防治效果良好;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間隔期48天。
該病通常發生於高溫、多濕的季節和悶熱、潮濕、隱蔽、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主要表現為葉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層顏色深淺不一的灰黑色粉狀物,有時甚至結成黑膜狀。究其原因是由於蚜蟲、蚧殼蟲、粉虱等昆蟲刺吸危害桂花時,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種真菌的寄生從而誘發了黑乎乎、灰濛濛的煤污病。灰黑色的煤污層,不僅影響了桂花植株的觀賞,而且會影響到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不良,並引起感病葉片變黃萎蔫后提前脫落。
防治方法:
加強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確保植株內膛通風透光,促成植株生長良好;
發現蚜蟲、蚧殼蟲、粉虱等昆蟲刺吸危害桂花時,及時進行有效防治,予以殺滅;盆栽植株,經常噴水淋洗葉面;
發病初期,用50%的甲·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份劑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液,噴灑枝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1.
加強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確保植株內膛通風透光,促成植株生長良好;
2.
發現蚜蟲、蚧殼蟲、粉虱等昆蟲刺吸危害桂花時,及時進行有效防治,予以殺滅;盆栽植株,經常噴水淋洗葉面;
3.
發病初期,用50%的甲·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份劑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液,噴灑枝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球桂’是個比較古老的桂花品種。春梢節數多(7節)、節距短(1.4厘米)、節位上花芽又較密(即開花較多)。長而彎曲的花梗,會把節位上諸多小花,編組成一個個等距的大花球,觀賞價值很高。‘球桂’花冠裂片厚實內扣,百花重堪稱是金桂類品種群中的冠軍,有潛在的經濟利用價值。這是一個優秀的園林綠化桂花品種,建議可在一些市花城市推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