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拳擊的結果 展開

拳擊

奧運格鬥項目

拳擊(英文:boxing;pugilism,法文:Boxe)是戴拳擊手套進行格鬥的運動項目。它既有業餘的(也稱奧運拳擊),也有職業性質的比賽。比賽的目標是要比對方獲得更多的分以戰勝對方或者將對方打倒而結束比賽。與此同時比賽者要力圖避開對方的打擊。

拳擊被稱為“勇敢者的運動”。早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就有許多有關拳擊的記載。在古代奧運中,拳擊運動就已經是比賽項目之一。到第三屆在聖路易斯舉行的現代夏季奧運會,男子拳擊正式被列入比賽項目。

國內發展


隨著拳擊在世界上的發展,以及MMA的影響,我國也逐漸有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和專業體育運動員開始參考學習,同時也成立了眾多的教學機構。
《拳擊》[體育運動]
《拳擊》[體育運動]

發展歷程


古代拳擊

拳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考古學家從公元前40世紀描寫戰爭的埃及象形文字中,發現了有用於拳斗的護具“皮繃帶”的描述,埃及士兵用這種“皮繃帶”保護身體不受傷害,把肩臂到拳的部位全部包裹起來進行戰鬥。又從巴格達近郊發掘出來的許多帶有拳斗的壁畫和石雕上,發現了不少有關當時拳斗情景和搏鬥場面的記載。拳擊是從埃及經過地中海的克里特傳播到古希臘的。
古代拳擊運動的發展是和古代奧林匹克競技大會(公元前766年至公元394年)聯繫在一起的。約在公元前688年的第23屆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上,拳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冠軍為希臘人奧諾馬斯圖斯獲得。當時運動員也是用牛皮製的“皮繃帶”包紮在手指關節和小臂上進行比賽的。運動員裸體塗上橄欖油,不分體重級別,進行拳擊比賽。一些古代拳斗家如:泰蓋內斯、萬菲莫斯、格拉烏卡斯、波地達穆斯和克雷伊托馬庫斯等。
近代拳擊
近代拳擊是以英國拳擊家詹·姆斯菲格(1695至1734)為先導,他在1719年成為第一位英國拳擊冠軍。最初的拳擊比賽不帶拳套,沒有比賽規則和時間限制,直到一方喪失繼續比賽能力為止。
1743年,以拳擊為職業的約翰·布勞頓(1704至1789)想成立拳擊學會,起草了一份學會章程和最初的拳擊比賽規則。
1838年頒布的《倫敦拳擊比賽規則》是借鑒於約翰·布勞頓最初的拳擊規則,1853年又作了修訂。
1867年約翰·肖爾托·道格拉斯侯爵(1858年英國拳擊冠軍)將規則整理出版。這份規則規定:“禁止足踢、頭撞、牙咬、摔跤動作,被擊倒在地的運動員必須在10秒鐘自行起立,否則就判為失敗。”這份規則於1891年被世界公認。拳擊運動才真正地在世界上法典化起來。
19世紀末,拳擊運動在美洲、歐洲流行起來,並在社會上發生了一定的影響。當時作家傑克·倫敦(著有《深谷猛獸》一書,描寫一名拳擊運動員的奮鬥一生)和貝爾納特肖,為拳擊運動進入奧運會做了大量的工作。在1904年的聖路易斯奧運會上被作為表演項目,1908年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為了使拳擊比賽取勝機會均等和公平合理,按運動負的體重分級比賽。最初只分輕、中、重3個級別,至第19屆奧運會,定為11個級別。奧運會的拳擊比賽規定採用3個回合。每個回合3分鐘。回合之間休息1分鐘。職業拳擊比賽要比15個回合。
1924年,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8屆奧運會前夕成立。第一任主席是美國人傑·卡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會停止了,后又重新成立了新的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有業餘拳擊協會(ABA),英國拳擊聯合會(BBC),歐洲拳擊聯合會(EBC),世界拳擊聯合會(WBC)等拳擊組織機構,推動著世界拳擊運動的發展。
中國拳擊
男子拳擊
後排著西服陳漢強、前排左二鄭吉常
1919年澳洲國際職業拳擊爭霸賽中澳籍華僑陳漢強一拳擊倒澳洲職業拳王K·B·傑克,一舉奪得世界級(57公斤,羽量級)拳王寶座。中國現代拳擊始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先有人翻譯了一本《西洋拳術》的書。
30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的中央國術館及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列為主課之一。
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國民黨三十二軍拳擊隊參加了奧運會拳擊比賽,這是中國第一支專業拳擊隊。
抗日戰爭前,教會辦的學校把拳擊作為體育課之一。
1948年,在上海舉辦的第七屆全運會也有拳擊項目。
1953年11月,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俗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中設有拳擊比賽項目。
1958年,21個城市在北京舉辦當時最具規模的拳擊比賽。
1959年3月,拳擊運動暫停。
1979年12月,阿里首次訪華,鄧小平指出《拳擊運動也可以成為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的渠道》。
1980年,國家允許拳擊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試驗。
1986年3月,拳擊運動正式恢復。
1987年4月,中國拳擊協會成立。
1987年6月,正式加入AIBA。
1996年4月至1998年8月,首位中國拳手劉剛在澳大利亞參加職業拳擊比賽。戰績1-5-0(1KO)。
2005年5月17日,中國職業拳擊推廣人劉剛歷史性在同一場比賽產生四條金腰帶。
2007年7月28日,中國拳手王亞男奪得WIBA中量級拳王寶座。
2007月10月,WBA在成都舉辦年會。
2007年11月,鄒市明代表中國奪得首面世界拳擊錦標賽金牌。
2008年1月26日,首位中國拳手王亞男同時奪得WBC及WIBA拳王寶座。
2008年8月,中國在奧運會上零的突破,奪得兩面拳擊金牌。總成績兩金一銅。
2008年11月,WBC在成都舉辦年會。
2010年4月至7月,中國首次舉行職業聯賽。比賽只有五個級別,按國際拳聯的規例進行。分南、北兩個賽區,每個賽區各三個俱樂部。比賽設有團體總冠軍及個人拳王兩個獎項;團體總冠軍得獎金30萬,個人拳王則得獎金5萬。
2012年11月24日,在昆明進行的中國第一場世界拳王爭霸賽中,來自雲南文山熊朝忠歷經12個回合較量,以3比0一致判定擊敗墨西哥拳手哈維爾·馬丁內斯,獲得WBC職業拳擊迷你輕量級(105磅)冠軍。
中國女子拳擊隊2001年8月參加第一屆亞洲錦標賽並取得兩金三銀三銅的好成績,同年10月又參加了第一屆世界錦標賽,張毛毛獲得54公斤冠軍。2002年第二屆世錦賽張喜燕獲得54公斤冠軍。2006年4月15日,首位中國拳手張喜燕奪得WIBA世界職業拳王寶座。

社會影響

拳擊運動已經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影響和起到了轟動作用,幾乎全世界都知道泰森口咬霍利菲爾德的事情,這既是拳擊事業的恥辱,同時也是拳擊在社會上引起社會效應的一個途徑。當然,拳擊對社會的影響並不只是這些醜事或花絮,最主要的還是拳擊本身具有的粗獷與野性的魅力,拳擊運動表現著較高的力度美、健康美、技藝美,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刺激性。

比賽規則


比賽方法

1.擊打部位
允許擊打的有效擊中部位包括頭的正面和側面、腰際以上和上體的正面和側面,但對臂部的擊打無效。
2.得分
(1)用握緊的手套拳峰部位對對方身體合理部位1次清晰有力的擊打,得1分;
(2)對有效擊中部分的擊打,如果裁定不構成力量打擊,不得分;
(3)當兩位選手在近距離搏鬥中快速連續相互擊打對方時,每一方都無法實施足夠力量的擊打,擊打結束后,佔優勢的選手得1分。
3.倒地
(1)比賽中選手被擊中后,腳以上身體的任何部位接觸檯面,即判為倒地;
(2)選手被擊中后,身體部分跌出圍繩以外,或體力不支依靠在圍繩上,以及在受到重擊后,雖然可以站立但裁判員認為無法繼續比賽時,應被判為倒地。
4.獲勝
(1)選手不能承受重擊、選手不符合比賽資格,以及選手退出,台上裁判員可結束比賽,宣布對方勝出;
(2)比賽的第一回合由於選手眼部受傷或類似的情形,裁判員可終止比賽,對方勝出。如果裁判員在第二或第三回合由於上述原因終止比賽,評判員按點數評定比賽的優勝者;
(3)選手在1個回合內接受3次數秒,或1場比賽中接受4次數秒,裁判員可以終止比賽,宣布對方為優勝者;
(4)比賽中,應有3名醫生在場邊,如任何一名醫生根據選手的身體狀況認為應終止比賽時,則可以終止比賽;
(5)場邊的助手認為選手不能承受重擊而向場內拋毛巾表示棄權,可終止比賽,判對方勝出;
(6)在拳擊比賽結束時,合計評判員所給的點數,獲得點數較多者為優勝者;
(7)如果兩位選手所獲點數相同,由評判員判定在比賽場上佔優勢或體育作風較佳的選手獲勝;
(8)如果評判員在衡量這些因素后評定依然持平,裁判員可以考慮選手的防守技能來做出最後評定。

裁判規則

拳擊比賽的裁判工作是在仲裁委員會的監督指導下進行的,下設裁判組、評判組、場記長、記錄員、計時員、檢錄員、臨場宣告員和臨場醫生等。
1、裁判員
在拳擊比賽中,台上裁判員作為每場比賽的組織者,控制著比賽的進行。台上裁判員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運動員的技術和戰術的發揮,影響著運動員的勝負。拳擊比賽是一項緊張激烈、對抗性強的運動,台上裁判員應該準確判定雙方運動員的攻防成績,同時要嚴格按照規則的精神,對運動員有意無意所造成的犯規,以及動作不合理現象,立即進行制止和判決,從而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保護運動員的安全。
2、評分規則
(一)計分方式
(1)由5人評判小組來決定擊中是否得分;
(2)電子計分系統在確保5名評判員中至少3名裁定得分時才計分;
(3)只有至少3名評判員在相互相差不到1秒的時間之內按下同一按鈕,計分系統才計分;
(4)每個評判員面前有兩個按鈕,1個按鈕代表1個選手。當評判員認為選手對對方進行1次有效擊中時,可按下相應的按鈕;
(5)點數通過電子系統計算。
(二)數秒
(1)當選手被擊倒后,裁判員開始數秒(從1數到10)。裁判員數秒時,應保持一隻手在倒地選手的面前,用手勢表示數秒的數字,在數到10秒后,如果倒地選手不能站起,可判對方獲勝;
(2)倒地選手立刻站立起來后,應先接受裁判員的數秒(從1數到8),裁判員認為選手可以繼續比賽時,示意比賽繼續。如果被擊倒選手站起來后,在無擊打情況下再次倒地,裁判員則再一次8秒數秒;
(3)倒地並正在被數秒的選手,只有在決賽的最後一個回合結束鈴聲響起時,才停止數秒。在其他回合比賽中,裁判員在鈴聲響後繼續數秒;
(4)如果兩位選手同時倒地,裁判員同時數秒,只要一方保持倒地,應繼續數秒到10。如果雙方在數秒到10時都不能站起,比賽將結束,倒地時間以前所獲點數最多者勝出。
(三)犯規
對犯規運動員的處罰有告誡、警告和取消比賽資格三種。
在同一回合對同一種犯規動作三次告誠等於一次警告。如果運動員被警告三次,無論是否是同一種犯規動作,就會被取消比賽資格。嚴重犯規可直接取消比賽資格。
常見的犯規包括:擊打對方腰部以下、抱住對方、用手臂和肘部擠壓對方的臉部、把對方的頭往圍繩外壓,開掌擊打、用掌背擊打對方的頭頸後部以及軀體的背部、消極防守、在場上裁判員發出“分開”的口令后仍不後退一步、語言衝撞台上裁判員等。
(四)勝負判定的方式
(1)得分獲勝。
在比賽結束時,得分多者為勝方。
(2)棄權獲勝。
由於一方運動員受傷或自願退出比賽,或回合間休息后不能立即比賽,則對方運動員獲勝。
(3)裁判員終止比賽獲勝。
比賽中,運動員實力懸殊,當一方運動員明顯處於劣勢或身體狀況不適宜繼續比賽時,裁判員可以終止比賽,判定對方運動員獲勝;當以方運動員因受傷不適宜參加比賽,則對方運動員獲勝。
(4)取消比賽資格獲勝。
一方運動員因犯規取消比賽資格,則對方運動員獲勝。
(5)擊倒獲勝。
一方運動員被擊倒10秒后不能繼續比賽,則對方運動員獲勝。
(6)因頭部受重擊終止比賽獲勝。
一方運動員頭部連續受重擊而不能繼續比賽,則對方運動員獲勝。
(7)對手未出場獲勝。
比賽開始三分鐘后,如果一方運動員未出場,則另一方運動員獲勝。
(8)平局。
只限於對抗賽。
比賽回合
職業拳擊比賽每回合三分鐘,中間休息一分鐘。新手每場六個回合,二級拳擊手賽八至十個回合,一級拳擊手賽十至十二回合。
業餘拳擊比賽整場比賽分為五個回合,每回合的時間為兩分鐘,間隔休息1分鐘。

規則起源

最早的拳擊規則是1729至1750年稱霸英國拳壇的傑克·布榮頓於一七四三年制定的。在這個規則中明確規定了參加拳擊比賽的人必須戴拳擊手套;比賽的每個回合打滿三分鐘,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鐘;比賽中禁止發生摟抱和摔跤現象,否則被判為犯規;一方被打倒后開始數秒,如果十秒鐘被打倒的人不能站起來,就判定對方勝利等內容。並強調拳擊中的戰術和技巧;這個規則基本上形成了後來拳擊比賽的競賽框架,為促進拳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昆士伯利規則形成之後,大約經過二十年的反覆實踐和運用,才逐漸被人們肯定。上述規則的不斷修訂和完善,特別是昆士伯規則的最終確定為促進現代拳擊比賽奠定了基礎。
在世界拳擊運動中屬於領先地位的國家有美國、古巴、英國和俄羅斯。拳擊運動要求拳手或運動員具有力量、耐力、速度、靈活、兇猛、協調、果斷和勇敢等素質。

職業拳擊

拳擊比賽的一種。即拳擊運動員接受某個職業拳擊俱樂部的聘金,從事商業性拳賽。或委託經紀人代理經營其職業生涯,是拳擊運動商品化的一種表現。職業拳擊運動員必須年滿十八歲。手套重量:六十公斤級以下為一百七十一克,六十公斤以上為一百四十三克。比賽規則每回合三分鐘,中間休息一分鐘。新手每場六個回合,二級拳擊手賽八至十個回合,一級拳擊手賽十至十二回合。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或奧運拳擊不同的是,職業拳擊是不可以帶護甲的,更具觀賞性。而且職業拳擊手是不可以參加奧運會的。

業餘比賽

《拳擊》[體育運動]
《拳擊》[體育運動]
拳擊比賽的另一種。參加此項比賽的運動員必須年滿十八歲,經家長同意,並持有教練員證明訓練良好的簽證和醫生的健康證明書。每場為三個回合,每個回合三分鐘(也可以是兩分鐘),兩個拳擊手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鐘。每隻拳擊手套重量為二百二十八克。比賽時選手必須佩戴頭盔護具,並穿著比賽的服裝。業餘拳擊最高榮譽則是奧運會冠軍。
WSB拳擊聯賽
WSB拳擊聯賽每場比賽為5個回合,每回合3分鐘。奧運會拳擊選手自動獲得參WSB職業聯賽的資格。
中國拳擊聯賽
中國拳擊聯賽每場比賽為4個回合,每回合3分鐘,比賽時,雙方頭戴硅膠制透明頭盔,身穿護胸進行比賽。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體重級別
拳擊比賽是根據運動員的體重,劃分成不同的級別分別進行的。業餘拳擊比賽共分為11個體重級別,職業拳擊比賽分為17個體重級別。世界青少年業餘拳擊比賽分為3個級別。
1.業餘拳擊比賽的級別
(1)48公斤以下級(含48公斤);
(2)51公斤級(48公斤以上一51公斤);
(3)54公斤級(51公斤以上一54公斤);
(4)57公斤級(54公斤以上一57公斤);
(5)60公斤級(57公斤以上一60公斤);
(6)64公斤級(60公斤以上一64公斤);
(7)69公斤級(64公斤以上一69公斤);
(8)75公斤級(69公斤以上一75公斤);
(9)81公斤級(75公斤以上一81公斤);
(10)-91公斤級(81公斤以上一91公斤);
(11)+91公斤級(91公斤以上);
2.職業拳擊比賽的級別(17個級別)
(1)Heavyweight(201磅以上)重量級(91.25公斤級以上)
(2)Cruiserweight(200磅)次重量級(90.8公斤級)
(3)LightHeavyweight(175磅)輕重量級(79.45公斤級)
(4)SuperMiddleweight(168磅)超中量級(76.27公斤級)
(5)Middleweight(160磅)中量級(72.64公斤級)
(6)JuniorMiddleweight/SuperWelterweight(154磅)超次中量級(69.91公斤級)
(7)Welterweight(147磅)次中量級(66.74公斤級)
(8)JuniorWelterweight/SuperLightweight(140磅)初中量級/超輕量級(63.56公斤級)
(9)Lightweight(135磅)輕量級(61.29公斤級)
(10)JuniorLightweight/SuperFeatherweight(130磅)次輕量級/超羽量級(59.02公斤級)
(11)Featherweight(126磅)羽量級(57.2公斤級)
(12)JuniorFeatherweight/SuperBantamweight(122磅)超最輕量級(55公斤級)
(13)Bantamweight(118磅)最輕量級(53.57公斤級)
(14)JuniorBantamweight/SuperFlyweight(115磅)超次最輕量級(52.21公斤級)
(15)Flyweight(112磅)次最輕量級/蠅量級(50.84公斤級)
(16)JuniorFlyweight/LightFlyweight(108磅)最次輕量級(49.03公斤級)
(17)MiniFlyweight/MinimumWeight(105磅)迷你輕量級(48公斤級)
3.世界青少年業餘拳擊比賽的級別(3個級別)
(1)輕量級58.97公斤以下
(2)輕中量級63.50公斤以下
(3)中量級69.85公斤以下

硬體場地


場地

拳擊台
拳擊設備
拳擊設備
國際拳擊聯盟(AIBA)規定,國際拳擊錦標賽、奧運會拳擊比賽、世界盃拳擊賽等國際正式比賽的拳擊台最大不得超過六點一零米見方。一般比賽的拳擊台圍繩內圈可在六米見方~六點一零米見方。
在拳擊台的一個中立角處設置專用台階,供場外醫生和台上裁判專用,同時避免比賽雙方的任何接觸。台上的四角均有固定在台角的立柱,四個角落處均放有五至七厘米厚、二十厘米寬的軟護墊。拳擊台每側有三道圍繩,從四角的固定豎桿上拉出;四個立柱間用三條粗繩圍攔成一個正方形空間,以保護運動員。三道圍繩距離拳擊檯面的高度分別為四十厘米,八十厘米,一百三十厘米。圍繩應用柔軟光滑的材料裹起來,以免擦傷運動員。拳擊台圍繩以外四周至少要有五十厘米的繩外檯面,以保證運動員不致失足掉下拳擊台。為了使圍繩更加穩固,四周的圍繩均須用兩條質地緊密,寬度三~四厘米的帆布以同等距離上下固定住。拳擊台的圍繩也可用四道繩子,每根圍繩離檯面的高度分別為四十點六厘米、七十一點一厘米、一百零一點六厘米和一百三十二點一厘米。拳擊台四周的圍繩要堅固結實,一般用三厘米到五厘米直徑的粗繩。
參賽的運動員雙方分為紅色和藍色,仲裁席左邊的應放紅護墊為紅角方,對面角放藍護墊為藍角方,另外兩個角放白色軟護墊,為中立角。中立角處要放置兩個小塑料袋,供台上裁判員放用過的止血棉球和紗布。比賽用的拳擊檯面必須要堅固結實,平整穩固,不能在檯面上有任何障礙,檯面上要有一點五厘~二點零厘米的厚氈子或橡膠墊,軟硬適度。台表面的帆布要拉正固定,平貼檯面,便於運動員在檯面上做任何技術動作。

用具

護手繃帶
拳擊比賽標準護手繃帶長二點五米,寬五厘米。歐洲拳擊錦標賽、世界拳擊錦標賽、世界盃拳擊賽和奧運會拳擊比賽的主辦國,應為每名參賽運動員的每場比賽提供繃帶。護手繃帶會由拳套管理員在發給拳手拳套的同時發放,而且每場比賽必須發放新的繃帶。參賽運動員必須使用大會統一發放的繃帶。護手繃帶一般都採用吸水性很強的棉紗製成,不要用其它質地的布料。纏護手繃帶時,要注意腕部可以適當地纏的緊一些,手掌、手指等其他部位通常不能纏的過緊,因為纏的過緊,會使手指失去活動餘地,影響技術動作的使用發揮。纏護手繃帶的方法和順序,可以按的順序進行。
拳擊手套
根據國際拳擊聯盟的規定,拳擊運動員在參加拳擊比賽時,一定要戴拳擊手套。拳擊比賽時按體重級別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四十八至六十七公斤級要使用二百二十六克重的手套,七十一至九十一公斤級使用二百八十四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擊比賽時,組委會要準備好兩副和上述規定的一樣重量拳套以備運動員手套出現問題時隨時更換。
參加國際比賽時,拳手所用的手套要經過國際拳聯代表的檢查許可,才能使用。我國拳擊比賽專用手套必須經過中國拳協批准,而且一場比賽中雙方運動員的手套必須是同一廠家同一型號的產品。按照規定,手套的套峰擊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標出,以便在運動員擊打時,台上裁判員和評判員都能判別出運動員是否用拳鋒部位擊打對方。拳套不能有絲毫破損,帶子要結紮在拳套背部,長出的帶子塞進套筒,露在手套背面的結頭處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長不應超過七點五厘米,寬不應超過二點五厘米。
按規則規定,台上裁判員每場比賽都要檢查兩個參賽者是否戴用符合規則的拳套;並要檢查拳套填充物的軟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損等。如發現上述問題,應馬上讓拳手更換拳套;更換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兩分鐘,一般是一分鐘的時間。比賽中拳套上的帶子鬆了,台上裁判應幫助繫緊;但如果發現拳手故意解開帶子,台上裁判應該立即警告該拳手。
拳擊服裝
拳擊服裝包括背心、短褲和軟底鞋。背心應鬆緊適宜,不能影響技術動作的發揮。拳擊短褲要寬鬆長大,褲長必須到大腿部位的一半;不能讓護襠有所暴露,更不能影響比賽。拳手必須穿軟底鞋,而且要將綁帶綁緊牢靠。比賽時如果服裝出現問題,台上裁判員應立即暫停比賽;給運動員一分鐘的時間更換,更換時間最多不超過兩分鐘,運動員應準備好幾套備用服裝以備更換。
拳擊護具
拳擊的護具包括頭盔、護齒和護襠。參加業餘比賽時運動員必須使用頭盔,雙方運動員頭盔的規格、樣式要統一,一方為紅色而另一方為藍色,和各自所在的角色要一致,而且所用拳擊頭盔必須是國家拳協批准認可的統一護頭。職業比賽與WSB比賽不用戴護具。規則規定比賽時拳手必須使用護齒,護齒的大小應合適於參賽的拳擊拳手。如果拳手沒有自帶護齒,東道主有義務提供。比賽時不允許運動員故意吐出護齒,否則要受警告。如果護齒被打掉,台上的拳擊裁判員撿起后把拳手帶到他自己的角落,交助手沖洗乾淨后,再由台上的拳擊裁判員給拳手戴好。拳手不能隨意更換護齒,不戴護齒比賽不能進行。運動員要穿戴護襠,如果護襠脫落或損壞要及時更換和穿戴好;在一分鐘內不能換好時,運動員可不戴護襠繼續打滿該回合然後在休息時更換護襠。如果休息時不能及時穿戴好護襠,比賽則不能繼續下去。

運動技術


運動特點
拳擊是運動員雙方通過兩隻拳頭的對抗,進行體能、技術和心理的較量。拳擊競技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兩人在正方形的繩圍比賽場地中,戴著特製的柔軟手套,按一定的規則和技術要求,進行攻防對抗。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製手套的兩隻拳頭,攻防的目標只限於對方腰髖以上的身體部位。拳擊被人們稱作是“藝術化的搏鬥”。
拳擊的比賽規則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國際業餘拳聯(AIBA)自一九九七年開始實行的新規則中規定業餘拳擊比賽實行五個回合制;每個回合打兩分鐘,回合間休息一分鐘;職業拳擊比賽一般是實行十至十二個回合制,回合中間休息一分鐘。世界拳擊聯盟比賽主要靠技術得分來判定勝負,所用拳擊手套大而且厚,比賽時運動員要穿背心、短褲、軟底拳鞋、戴護頭盔。職業拳擊比賽主要靠強烈攻擊或將對方擊倒判定勝負,被擊倒一方如果在十秒鐘內不能站立起來恢複比賽,就判對方獲勝;比賽時職業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頭部不戴頭盔進行比賽。世界拳擊聯盟比賽設有十一個級別,職業拳擊比賽設有十七個級別。
拳擊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人們對拳擊運動的不同看法。拳擊是人對人的競技項目,因而比賽時表現出來的打和被打,以及產生的傷害後果,特別是職業拳擊中被打倒不能站起的場面,在許多人的思想上產生極大的異議。使得許多人呼籲取消拳擊比賽。
由於拳擊需要肌肉的強大爆發力,需要完善的技術和戰術,所以,拳擊是最複雜的競技運動之一。比賽時面對瞬息萬變的賽場情況,要求運動員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準確地了解對方的基本狀況,同時還要迅速作出相應的判斷並採取相應的行動,利用強有力的身體和嫻熟的技術、多變的戰術進行攻擊和防守。不僅對拳擊愛好者和拳擊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對增強拳擊愛好者和拳擊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具有極大的鍛煉價值,這是拳擊運動具有的最明顯、最優秀的特點。
技巧戰術
拳擊運動的技術包括攻擊、躲閃、放鬆,移動、扭鬥技術和善於反擊。
攻擊技術包括左右直拳,左右上勾拳,左右平勾拳,左右擺拳,左右斜上勾拳,刺拳。
拳擊運動只能運用拳頭來制服敵人,不能使用腿腳肘膝。
戰術運用
在拳擊比賽中,場上情況千變萬化,因此戰術的運用在拳擊比賽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勝負結果取決於雙方技術、戰術、心理、身體素質等因素,這四者是緊密聯繫相互滲透的,戰術的運用就是對一名拳擊運動員綜合能力的體現,在技術、身體素質和心理品質差不多的情況下,戰術打法運用的質量將對比賽勝負起著決定性作用。
運動訓練
訓練方法
步伐
第十屆全運會拳擊比賽,麥清賢步伐靈活
第十屆全運會拳擊比賽,麥清賢步伐靈活
拳擊與中國傳統武術一樣非常重視步伐的訓練與使用,因為大部分搏擊和體育運動中力量的起始點都是從下盤發動的,例如拳王阿里著名的蝴蝶步,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性非常強,拳擊中的步伐主要以保持重心的滑步為主:前、后滑步,左、右滑步為基礎,每種步伐都對應不同的拳法,例如前、后滑步對應的前、后直拳,左、右滑步對應的左、右擺拳,這只是非常基礎的訓練,當你的步伐足夠嫻熟的時候任何步伐所發動的力量都可以上升到腰部,然後以腰部為軸變化出各種極具殺傷力的拳法,所以想學習拳擊必須先練步伐。
要領:例如前滑步要先提起重心同時抬起要左腳,然後把重心平行向前移動,然後左腳落,右腳跟隨前拖,記住左腳不要抬得太高,左腳腳尖不能上翹,右腳前拖不能太重,輕柔的往前一帶就可以了。
刺拳(jab前手)
刺拳
刺拳
刺拳:前手直線打擊拳法,作為進攻的開始,也可以配合其它拳法連續進攻。
要領:出拳快速而突然,腰部與胯部轉動較小,蹬地力量不大,因此重心前移較小,出拳后,臂並沒有完全伸直。
•交叉拳(cross後手)
右直拳
右直拳
交叉拳是後手直線重擊。一般在有充分把握時才能使用。
要領:由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開始發力,右腿發出的力量使右側髖關節前送,帶動腰部迅速向前轉動,同時右肩前送。右拳以直線向前發出,攻擊對方頭部。髖和腰部的扭動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夠增加右直拳的力量和攻擊距離。
上擊拳(uppercut後手)
上擊拳既可發短拳也可髮長拳。髮長拳時手臂幾乎伸直,上、前臂夾角大於90°,發短拳時上、前臂夾角小干90°。當對手兩手高舉成防頭部的姿勢時,或當對手擊打頭部而落空時,可發上擊拳擊打對手的上體(胃、腹或助部)。
鉤拳(hook前手)
轉體弧線擊打拳法,攻擊目標為頭部或軀幹側面。
當代主流拳法只有四種規範擊打方式,即前手的刺拳,鉤拳,後手的交叉拳,上擊拳,前後手各有一種直線拳法,一種弧線拳法。國內的所謂直拳,擺拳,勾拳的分類既不準確也不標準,會造成對技術理解的混亂,認真學習練好四種拳法,做到技術標準細膩,達到快准狠的要求就夠了。
常見傷病
在拳擊比賽中,產生傷害事故的現象主要發生在職業拳擊比賽中,即使如此,在開展職業拳擊非常普及的美國,職業比賽時運動員頭部受傷的比率僅排在所有運動項目受傷率中的第9位。
常見的手部損傷及防治
拳擊運動也是一項對抗程度十分激烈的運動,以手套的拳峰擊打對方有效部位得分或擊倒對方而判定勝負。因此手部損傷是司空見慣。
拳擊常見手部損傷:
1.掌指關節部皮膚擦傷及關節囊損傷:運動員綁護手繃帶后戴拳套擊打對方運動員、或戴較薄的沙包手套擊打沙袋作為長期訓練的內容,握拳后掌指關節為直接受力部位,因直接摩擦、擊打的反作用力而致掌指關節部位出現皮膚擦傷、破潰,關節囊慢性反覆損傷而呈現纖維化增厚,尤其是第三掌骨頭部位更為明顯。此類損傷會引起局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皮膚破潰或繼發感染,反覆受傷會造成局部皮膚角化、關節變形。為了預防和減輕此類損傷,要求運動員使用較柔軟的護手繃帶,訓練後進行局部按摩和熱療,以改善皮膚的血運和營養;出現皮膚破潰要清潔消毒傷口,避免再次受傷,並提議更改訓練內容,以促進癒合。
2.拇指掌指關節半脫位: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運用擺拳擊打對方時,由於握拳不緊或擊打動作不規範,用拇指部作為擊打點,易發生拇指掌指關節半脫位。這類損傷表現為突發性劇痛,有時可聽到清脆的彈響聲,拇指的掌指關節局部腫脹或可見畸形,壓痛明顯,活動受限。X線拍片可見第一掌骨頭向外、向背側移位呈半脫位狀。處理原則是儘快實施手法複位和局部固定,要求拇指呈背伸、外展位固定。
3.掌骨骨折:這類損傷常發生在比賽中,由於出拳迅猛有力,擊打對方較堅硬部位所致。最常見的是第三掌骨骨折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其損傷表現為運動員比賽中突感劇烈疼痛而不敢出拳,甚至自己在拳台中能聽到骨折的響聲,運動員常示意裁判要求中止比賽。場邊坐台的臨場醫務監督要善於觀察比賽的每一個細節,若發現某運動員突然出現痛苦面容而不敢出拳擊打,應示意台上裁判要求暫停比賽,細緻檢查受傷運動員的手部,若有骨折跡象,可中止比賽進一步診治。骨折發生后,受傷部位出現腫脹,有周邊性壓痛及軸心擠壓痛,嚴重者可見局部畸形或聽見骨擦音,X線常顯示為短斜面掌骨骨折,應儘快採取手法複位和外固定,複位不滿意者可考慮採用切開整復、克氏針內固定手術。
造成上述損傷的主要原因有:
1.因解剖特點而造成易受傷的部位:拳擊比賽時運動員一手握拳在前、一手在後,分別稱之為前手拳、後手拳(亦稱為主拳或重拳)。後手拳是運動員主要力量所在,出拳兇猛有力,爆發力強,擊打后所承受的反作用力亦大,因此,運動員的後手往往更易受傷。由於第三掌骨最長,突出拳鋒前方,無論運用哪種拳式(刺拳、鉤拳等),均以第三掌骨頭作為主要力點擊對方。所以該部位的皮膚、關節囊最易受傷及勞損,且第三掌骨易發生骨折。
2.因運動員動作不規範而造成的損傷:正規的擊拳動作是緊握拳套、拇指盡量屈曲對掌、以拳峰部位擊打(拳套前方有色部位為拳峰)。由於運動員本身不規範的握拳或出拳動作是手部損傷的常見原因。例如握拳不緊,拇指屈曲不夠,會造成用拳心或拇指作為擊打點,則易造成拇指掌指關節半脫位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3.因比賽器材質量問題而造成的手部損傷:在拳擊比賽中,必須使用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認可的合格拳套。如果由於拳套本身質量問題,使得運動員握拳不緊或拇指屈曲受限,進而發生手部損傷,應引起教練員、運動員、醫務監督、裁判員、拳套生產廠家、拳擊運動管理中心的官員高度的重視。既要監督器材質量,又要檢查運動員戴手套是否規範,可以避免或減少受傷。
平時訓練時2113,應及時發現運動員的手部損傷、正確診斷、合理治療、積極康復。臨場醫務監督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敏銳的目光,一旦出現傷情及時暫停比賽,作細緻檢查,為保護運動員的健康,甚至可以中斷比賽,予以及時合理的診治。有一定經驗和魄力的醫務監督是拳擊運動健康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
鍛煉價值
拳擊對人體和社會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這些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增強人體力量
拳擊比賽時要靠人體的爆發力來完成攻防動作。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大的力量發揮出來,才能夠達到攻防的目的;有效地完成攻防動作,這就要求拳手具有強勁的爆發力。訓練有素的拳手肌肉工作時的彈力和出拳時的爆發力,要比一般人高出幾倍,同時其出拳的速度也會相應增快。經常練習拳擊。就可以鍛煉拳擊愛好者和拳擊運動員的爆發力和速度力量。提高拳擊愛好者和運動員的肌肉素質。
進行拳擊訓練和比賽時,需要人體肌肉在高度緊張狀態下持續較長時間的工作。這對人體肌肉和其它功能系統的持續工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拳擊比賽時,肌肉活動強度大、動作持續時間長;如果訓練水平較差的拳手,要想堅持五個回合的比賽是非常困難的。比賽時拳手的身體肌肉和精神高度集中,容易造成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疲勞。經常練習拳擊、經常參加拳擊比賽的拳手和拳擊愛好者,可以在練習和比賽中提高肌肉長時間工作能力,提高人體各系統的活動機能;從而增強和提高人的耐久力,使人體能夠適應長時間高度緊張狀態下的工作、訓練和比賽。
拳擊還可以增強練習者的絕對力量。在拳擊練習,特別是拳擊比賽時;拳手必須具有較大的絕對力量,才能達到攻防的目的。也就是說必須具有重創對方的力量,才能在拳擊比賽中佔據優勢和主動。所以大部分拳手都十分重視絕對力量的練習,經常做大量的上肢力量以增加進攻時的威力。據測定,世界優秀拳手的發拳力量可以達到五百公斤。具有較大力量的拳手在比賽中會使對方心理上產生畏懼,喪失比賽的信心。但要注意,絕對力量是要和速度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作用;只有強大的絕對力量,而速度較慢;就很難打到對方,使力量使去意義。所以在拳擊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絕對力量和速度的結合,通過最快的速度發揮最大的力量,是取得拳擊比賽勝利的關鍵條件之一。
提高靈敏性和反應能力
拳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就是要具有高度的靈敏性和快速的反應能力。在拳擊比賽和訓練時,運動員要熟練地掌握運用各種技術方法;靈活地變化運用各種戰術,並且要隨機應變地隨場上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技戰術同時要完成各種技術組合等。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拳手具有高度的靈敏性,具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否則就會受制於人、處處被動。經常練習拳擊和參加拳擊比賽的人,他們靈敏性和反應能力就會得到充分鍛煉和提高,這種靈敏性和反應能力表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會使你覺得生活輕鬆自如,從而增加人的生活樂趣和情趣。
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拳擊運動是手腦並重、全身活動的運動項目。練習拳擊或參加拳擊比賽時,人一直都是在不停地跳動和運動之中;而且拳手所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是在大腦縝密的、快速的考慮之後進行的,所以這對人體的運動器官和大腦的分析反應都有極高的要求。使人體的運動器官和大腦得到充分的鍛煉。又由於拳擊訓練和比賽時,需要在高度緊張狀態下進行高強度對抗。所以對拳手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和充分的鍛煉。據實驗測試,拳擊比賽時運動員的氧吸收量每分鐘達三千毫升,脈搏每分鐘達到兩百次左右。生理測試表明,訓練有素的拳擊運動員的心臟體積有增大現象,心肌搏動強而有力。拳擊運動員的競技年齡比其它競技項目的競技年齡要長得多,一般可保持到四十歲左右。比如象美國著名拳王阿里三十八歲時,仍在參加職業拳擊比賽;美國拳王福爾曼四十五歲時還在參加職業拳擊比賽;1997年6月29日戰勝泰森的美國著名拳手、新的世界拳王霍利菲爾德,是在三十五歲時第三次獲得這一殊榮的。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拳擊運動對人體的良好作用。
拳擊既是人體能力的較量,同時也是心理智慧的較量。長期從事拳擊運動,會培養人們頑強拼搏、敢打敢拚、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也培養人們對事業的專註和執著追求的精神。由於拳擊運動具有極其強烈競爭的特點,可以鍛煉拳手臨危時的應急能力,培養拳手在危險狀況和高度緊張狀況下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這不僅對拳擊運動有利,而且對於拳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進行冷靜處理,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
防身自衛的有效手段
重量級拳擊比賽精彩一瞬
重量級拳擊比賽精彩一瞬
拳擊做為一種空手格鬥技能,學習掌握好拳擊技術之後,就可以把它運用於實戰之中。拳擊的攻防技術比較簡單,容易掌握,經過反覆訓練實踐后,作為防身自衛的一種手段是非常有效的。通過拳擊的擊打和抗擊打能力訓練,可以提高練習者的防身意識和自衛方法,在打和被打的練習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防身自衛的本領,提高練習者遇到侵犯時自我保護能力。

運動術語


專相關術語
拳法
● 刺拳(Jab):前手的快速直拳(通常為左手)。
後手直拳(Cross):後手的直拳重擊(通常為右手)。
● 擺拳(Swing):弧線拳法,比平勾拳距離遠。
● 勾拳(Hook):也叫平勾拳。一種中、近距離的擊打拳法,通常配合直拳或上勾拳組合進攻。
● 上勾拳(Uppercut):自下而上打出的上勾拳,通常用於擊打肋部和下頜。
● 一二連擊(onetwo):拳擊基本組合拳技術之一,前手刺拳緊接後手直拳。
● 重拳(Jolt):後手發力重擊對手。
防守
● 格擋/阻擋(Block):用手臂等阻擋對方的進攻。
● 拍擋(Parry):用手掌拍擊對方的拳或手臂,使其改變進攻軌跡無法擊中我方。
● 上身左右閃(bob):用於躲避直線拳法。
● 下潛閃身(Duck):用於躲避頭部擊打,或進攻對方身體。
● U型迂迴閃身(Weave):用於躲避頭部擊打。
判罰
● 倒地(Down):特指有效的擊倒。
● 滑倒(Slip)雖然也是倒地,但不是有效地擊倒,不判分。
● 讀秒(Count)當一方倒地,裁判讀秒(10秒內不起則判定勝負)。
● 擊倒獲勝(KO):knockout的縮寫。
● 技術性擊倒(TKO):雖然沒有倒地不起,但是裁判認定無法繼續比賽的情況,判定為TKO,也叫技術性擊倒。
● 暫停(Break):當雙方選手摟抱而不出拳,或出現需要暫停的情況,裁判把雙方分開。
● 點數獲勝(WU):比賽未出現一方倒地的情況而結束時候,一方拳手靠記點的方式獲勝。
取勝方式
● BDSQ:雙方被取消資格
● DSQ:被取消資格
● JURY:由仲裁委員會投票得出結果
● KO:擊倒
● NC:比賽取消
● PTS:分數
● RET:棄權
● RSC:裁判中止比賽
● RSCH:因頭部受重傷裁判員終止比賽
● RSCI:因受傷裁判員終止比賽
● RSCOS:因比分懸殊裁判員終止比賽
● WO:對手未出場

組織機構


世界上共有5個國際公認的職業拳擊組織:世界拳擊協會(WBA)、世界拳擊理事會(WBC)、國際拳擊聯合會(IBF)、世界拳擊組織(WBO)、世界職業拳擊聯合會(WPBF)和一個國際業餘拳擊組織AIBA。各個職業拳擊組織的比賽共設若17個比賽級別,每個職業拳擊組織都有自己的各個級別的世界冠軍。
世界拳擊協會(WBA):
1967年成立於美國,現任主席是曼多薩。WBA是美國國立拳擊運動協會,它基本控制著整個美國職業拳擊比賽。該組織擁有自已的世界拳擊冠軍,其中被稱為“70年代重量級拳壇三巨頭”的穆罕默德·阿里、喬·弗雷澤喬治·福爾曼也都曾獲得過WBA的金腰帶。
世界拳擊理事會(WBC):
成立於1963年,總部設在墨西哥城,現任主席是蘇萊曼。WBC由美國多種資質的拳擊組織和國際管理團體組成,並得到了紐約州體育運動委員會的支持,WBC還聯合了歐洲拳聯、英國拳聯、拉丁美洲拳聯、美國部分州拳協以及亞洲、非洲等地區拳聯。它更傾向為一個世界性的、更具包容性的組織。他們大部分的收人用於促進拳擊運動發展、購買保護運動員安全設施、改善醫療設施等方面。1979年,WBC進行了重建,重建后的WBC已經成為世界上知名度高、實力最強的職業拳擊組織,並進行了幾次較大的改革:①在世界職業拳擊錦標賽上,增加了以較輕量級為主的體重級別數量。②1982年,對比賽回合進行了改革,由最高回合數15個,改為12個回合。這樣的改革應該說是世界職業拳擊錦標賽具有歷史意義,也是職業拳擊的轉折點。
國際拳擊聯合會(IBF):
成立於1983年,總部設在美國新澤西州,IBF前身是美國拳擊協會(USBA,成立於1976年),原來兩個組織並存,后又重新合併,稱IBF/USBA,冠軍為兩個組織共同承認。IBF與WBC形成對立關係,其成立的目的在於奪取被美國把持的頒獎權利。
世界拳擊組織(WBO):
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在波多黎各,WBO是從世界拳擊理事會(WBC)中分離出來的一個新的職業拳擊組織。冠軍委員會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市。WBO已在世界上每個洲、20多個國家進行過冠軍賽。
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AIBA,簡稱國際拳聯):
在英國、法國等24個國家的拳擊協會倡議下,於1946年在倫敦成立,總部現設在美國(主席所在地)。已有130個會員國。英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和法語是國際拳聯的官方用語。在1946年1月28日倫敦舉行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國際拳聯的第一部章程。國際拳聯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拳擊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中國拳擊協會於1987年6月25日正式加入國際拳聯。
中國拳擊協會(CBA)簡稱中國拳聯:
成立於1987年。中國拳擊協會是協調、管理國內拳擊運動的群眾性組織,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和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領導下的單項運動協會之一,是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會員,也是亞洲拳擊聯合會會員。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委員會,常設委員會是執行機構,秘書處負責日常工作。下設委員會有教練委員會、裁判委員會、醫務監督委員會、科學研究委員會、器材委員會、新聞委員會等。中國拳擊協會主要職能是研究、擬定有關各項制度;組織全國性比賽和舉辦國際比賽;建立全國訓練體制,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選拔和推薦國家集訓隊運動員、教練員,組織優秀運動員集訓;組織科研工作等。協會主辦的重要賽事有全國拳擊冠軍賽、全國拳擊錦標賽、全國青年拳擊錦標賽等。
《拳擊》[體育運動]
《拳擊》[體育運動]

重要賽事


AIBA

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主要比賽
奧運會拳擊賽、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區域性和洲錦標賽、世界青年錦標賽和國際邀請賽。所有比賽都按國際拳聯的規則進行。成年和青年世界錦標賽每4年舉行一屆,洲錦標賽每2年一屆。
拳擊比賽
拳擊比賽

奧運會

在公元前688年舉行的第23屆古代奧運會上,拳擊運動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且逐漸成為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運動項目。在公元前616年的第41屆古代奧運會上,又增加了少年業餘拳擊比賽。
現代業餘拳擊運動於1904年在美國聖路易舉行的第3屆奧運會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第5屆奧運會由於瑞典人認為拳擊運動有損人的健康,沒有設此項目。第6屆、12屆、13屆奧運會因為第一、二次世界大戰而沒有舉行。至2004年雅典奧運會,拳擊比賽共參加了21屆奧運會。
拳擊運動進入現代奧運會時,由於競賽規則和裁判法不完善,很多是借鑒當時職業拳擊比賽的規則。比賽的級別是按照當時職業拳賽的7個級別進行劃分的,並且允許在自己級別奪冠的運動員參加重於自己體重的另一級別的比賽。
第4屆奧運會拳擊比賽的級別減為5個,比賽辦法同第3屆,運動員可以跨級比賽。從1920~1948年,奧運會拳擊比賽的級別為8個;1952~1964年,奧運會拳擊比賽級別為10個。1968~1976年,奧運會拳擊比賽的級別又增加了48公斤級,使拳擊比賽級別增加至11個;而且從本屆奧運會起不再使用原來的輕量級、中量級等稱呼,而是變更為數字。1980~2000年,奧運會拳擊比賽級別又增至12個;2004年,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根據新形勢的變化,將業餘拳擊比賽的級別從12個縮減到了11個。
從2012年開始,女子拳擊正式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奧運會女子拳擊比賽級別為13個。分別為:46公斤、48公斤、50公斤、52公斤、54公斤、57公斤、60公斤、63公斤、66公斤、70公斤、75公斤、80公斤85公斤以上。
第29屆奧運會拳擊比賽設11個級別,級別和體重要求如下:
1.48公斤級(體重在48公斤以下,包括48公斤)
2.51公斤級(體重在48公斤以上~51公斤)
3.54公斤級(體重在51公斤以上~54公斤)
4.57公斤級(體重在54公斤以上~57公斤)
5.61公斤級(體重在57公斤以上~61公斤)
6.64公斤級(體重在60公斤以上~64公斤)
7.69公斤級(體重在64公斤以上~69公斤)
8.75公斤級(體重在69公斤以上~75公斤)
9.81公斤級(體重在75公斤以上~81公斤)
10、91公斤級(體重在81公斤以上~91公斤)
11.+91公斤級(體重在91公斤以上)
拳擊參考網站、資料:土豆網、六間房、優酷、等中文視頻網站都有職業拳擊最新和經典或重大的比賽視頻。在這些視頻網站的搜索一欄中打入克利欽科、等拳王的名字,就可以搜索出你想看的拳擊比賽。

獎項設置


中國拳擊
男子拳擊
1919年澳洲國際職業拳擊爭霸賽中澳籍華僑陳漢強一拳擊倒澳洲職業拳王K·B·傑克,一舉奪得世界級(57公斤,羽量級)拳王寶座。陳漢強————後排著西服陳漢強、前排左二鄭吉常
中國現代拳擊始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先有人翻譯了一本「西洋拳術」的書。
30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的中央國術館及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列為主課之一。
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國民黨三十二軍拳擊隊參加了奧運會拳擊比賽,這是中國第一支專業拳擊隊。
抗日戰爭前1653,教會辦的學校把拳擊作為體育課之一。
1948年,在上海舉辦的第七屆全運會也有拳擊項目。
1953年11月,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俗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中設有拳擊比賽項目。
1958年,21個城市在北京舉辦當時最具規模的拳擊比賽。
1959年3月,拳擊運動暫停。
1979年12月,阿里首次訪華,鄧小平指出《拳擊運動也可以成為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的渠道》
1980年,國家允許拳擊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試驗。
1986年3月,拳擊運動正式恢復。
1987年4月,中國拳擊協會成立。
1987年6月,正式加入AIBA。
1996年4月-1998年8月,首位中國拳手劉剛在澳大利亞參加職業拳擊比賽。戰績1-5-0(1KO)
2005年5月17日,中國職業拳擊推廣人劉剛歷史性在同一場比賽產生四條金腰帶。
2006年4月15日,首位中國拳手張喜燕奪得WIBA世界職業拳王寶座。
鄒市明
鄒市明
2007月10月,WBA在成都舉辦年會。
2007年11月,鄒市明代表中國奪得首面世界拳擊錦標賽金牌。
2008年1月26日,首位中國拳手王亞男同時奪得WBC及WIBA拳王寶座。
2008年8月,中國在奧運會上零的突破,奪得兩面拳擊金牌。總成績兩金一銅。
2008年11月,WBC在成都舉辦年會。
2010年4月-7月,中國首次舉行職業聯賽。比賽只有五個級別,按國際拳聯的規例進行。分南、北兩個賽區,每個賽區各三個俱樂部。比賽設有團體總冠軍及個人拳王兩個獎項;團體總冠軍得獎金30萬,個人拳王則得獎金5萬。
2012年11月24日,在昆明進行的中國第一場世界拳王爭霸賽中,來自雲南文山的苗族拳手熊朝忠歷經12個回合較量,以3比0一致判定擊敗墨西哥拳手哈維爾-馬丁內斯,獲得WBC職業拳擊迷你輕量級(105磅)冠軍。這是中國人歷史上第一次獲得職業拳擊的世界級金腰帶,熊朝忠創造了中國職業體育的歷史。
女子拳擊
中國女子拳擊隊2001年8月參加第一屆亞洲錦標賽並取得兩金三銀三銅的好成績,同年10月又參加了第一屆世界錦標賽,張毛毛獲得54公斤冠軍。2002年第二屆世錦賽張喜燕獲得54公斤冠軍。後來女子拳擊在國際比賽中頻頻奪冠。
世界紀錄
最大規模健身拳擊™課程:2018年5月12日,新南威爾士警察公民青年俱樂部和大西悉尼巨人隊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霍姆布希的體育館打破了最大規模健身拳擊™課程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共有592人參加了一節30分鐘的健身拳擊™課程。(吉尼斯)

代表人物


1、邁克·泰森(MichaelGerardTyson)
阿里
阿里
泰森拳擊場外問題多多使得泰森難以成為世界上現存的最偉大的拳王。從1986年到1989年,泰森憑藉天生神力與他對進攻時機的把握的恰到好處擊潰了任何對手。1986年,20歲的泰森擊敗了伯比克(TREVORBERBICK)成為了世界最為年輕的重量級拳王。
2、雷伊·羅賓遜(RAYROBINSON)
拳王阿里曾經稱呼羅賓遜是:“拳擊之王、拳擊大師、我的偶像。”從1946年到1951年保持了世界次中量級冠軍的頭銜。從1951年到1960年,羅賓遜又獲得了5次中量級世界冠軍。在他的拳擊事業的巔峰階段,羅賓遜的成績為128勝1平2負,84次將對方擊倒在地獲勝。在近200場比賽中,他從來沒有被裁判數過點。
3、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ALI)1964年,阿里擊敗了令人生畏的遜尼·利斯頓,震驚了世界拳壇。在他的21年拳擊生涯中,阿里幾乎囊括了所有重量級世界拳擊冠軍。它與弗雷澤、諾頓的比賽堪稱拳擊場上的經典之作。1974年,在叢林之戰中戰勝了福爾曼確立了阿里在職業拳壇的地位。直到32歲之時,阿里仍然活躍在拳擊台上。
4、洛奇·馬西亞諾(ROCKYMARCIANO)
馬西亞諾是拳擊賽場上直到退休仍然沒有敗績的拳手。他的成績是49勝0負,43次將對方擊倒在地。從重量級來看,馬西亞諾無疑是個小矮子,但是他的拳頭非常有力。1952年,他的右手拳擊倒了瓦拉科特堪稱拳擊界的傑作。他曾經6次衛冕冠軍成功。
5、本尼·倫納德(BENNYLEONARD)
也許,本尼·倫納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輕量級拳王。他掌握了超人的拳擊技術,並且經常打出致命的一擊。1911年,年僅15歲的倫納德進入了職業比賽,兩年之後成為了職業拳賽冠軍。他的輕量級冠軍保持了7年半,這一記錄仍然沒有被打破。在212場比賽中,本尼·倫納德僅僅輸掉了5場比賽。
6、雷伊·倫納德(RAYLEONARD)
許多人認為,倫納德是世界上最富有競爭力的拳手。極高的速度伴隨極大的力量,在20世紀80年代,倫納德打遍天下無敵手。拳壇傳奇人物哈格勒、赫恩斯和杜蘭都曾敗在倫納德的拳下。由於明星地位早立,倫納德僅僅參加了39場比賽就獲得了一億美元。當時,對於職業拳擊運動員來說,這是個天文數字。他曾經在4個不同的級別中獲得了6個世界冠軍。
7、亨利·阿姆斯特朗(HENRYARMSTRONG)
阿姆斯特朗是世界上一個同時保持三個不同級別世界冠軍的拳手。從1937年到1939年,阿姆斯特朗成為了最輕量級、輕量級和次中量級三個級別冠軍。阿姆斯特朗風格獨特,速度極快,一輪比賽中他平均出拳100多次。為此,拳迷給阿姆斯特朗創造了一個非常動聽的綽號:“龍捲風”。在150場比賽中,阿姆斯特朗100次將對方擊倒在地。這在輕量級選手當中不可多見。為此,阿姆斯特朗在拳擊名人堂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8、喬·路易斯(JOELOUIS)
路易斯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重量級拳擊運動員。在長達12年時間裡,路易斯曾經讓25名拳手敗在自己的拳下。他成為了世界第一位黑人重量級拳王。1938年,路易斯擊敗了德國拳手施姆林(MAXSCHMELING),讓施姆林賽后整整在醫院裡住了3周,成為了美國的拳擊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