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東陽縣委

中共東陽縣委

於是,在上海綢廠工作的樓應榮、王志遠、吳維元、盧福星等20餘名東陽籍黨員,遵照組織指示返回東陽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1937年12月,中共浙江省臨工委組織部長邢子陶來東陽,在潼塘後趙吳維元家召開黨員骨幹會議,成立中共東陽縣工委,馬義生任書記。 1938年5月,中共金衢特委成立后,宣傳部長林一心來東陽主持召開縣工委會議,宣布成立中共東陽縣委。

目錄

正文


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上海黨組織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決定派大批黨員來浙江等地開展工作,加強浙贛鐵路沿線黨的力量。於是,在上海綢廠工作的樓應榮、王志遠、吳維元、盧福星等20餘名東陽籍黨員,遵照組織指示返回東陽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當年10月,剛從國民黨監獄釋放的二戰時期共產黨員馬義生根據八路軍上海辦事處的指示,回東陽負責重建黨的組織,先後建立了城區、河頭、裘家嶺、嶺腰、嶺北周、楓樹頭、平原山、南馬等黨支部。
1937年12月,中共浙江省臨工委組織部長邢子陶來東陽,在潼塘後趙吳維元家召開黨員骨幹會議,成立中共東陽縣工委,馬義生任書記。1938年5月,中共金衢特委成立后,宣傳部長林一心來東陽主持召開縣工委會議,宣布成立中共東陽縣委。根據國共合作的有利形勢,確定了以公開(黨的主張公開)和秘密(黨的組織秘密)相結合的鬥爭方式,領導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並以嶺北周一帶山區農村為重點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武裝,為淪陷后開闢游擊根據地作準備。
東陽黨組織重建后,領導發動群眾建立了各種形式的抗日救亡團體組織,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從中發展黨的組織,發動青年參加新四軍。隨著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東陽黨組織得到了較快發展。至1940年6月,全縣建有城區、嶺北周、東諸邊、巍山、槐堂、湖溪6個區委,37個支部,共270餘名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