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頭泡饃

西安風味小吃

葫蘆頭泡饃是陝西西安特有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醇湯濃、饃筋肉嫩、肥而不膩聞名於國內外。其烹制工藝精細,合理使用多種調。最重要的是處理腸肚、熬湯、泡饃三道程序,其中原料腸肚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達到去污、去腥、去膩的要求,才能做出美味的葫蘆頭

基本介紹


葫蘆頭,即豬大腸與小腸連接處的肥腸,因其熟后收縮狀似葫蘆頭,故名。葫蘆頭泡饃即以此段肥腸與掰碎的飥飥饃加其他輔料、調料用滾沸的肉湯泡(澆泡)製成。

食物特點


饃塊綿筋,湯鮮肉嫩,滋味濃香,食時佐糖蒜。以西安南院門春發生葫蘆頭泡饃館製作的為佳。

製作方法


製作材料

母雞​半隻​泡打粉​​ 8g
​帶髓豬骨​一根​食用油​ 15g
​煲湯料​ 適量​肥腸​ 2根
​蔥、姜、蒜​適量​銀耳​10g
​中筋麵粉​500g​木耳​10g
​酵母​4g​粉絲​10g
​香菜​ 15g​蔥花15g​
​鹽​適量​雞精/味精​適量
​料酒​適量​醋​適量

製作步驟

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泡饃
1、肉湯製作:豬骨最好購買時讓店家剁開,暴露骨髓方便煮湯。鍋中加入料酒和水加熱,放入豬骨和母雞焯水去掉血水。2、將蔥姜蒜、煲湯料和豬骨一起放入慢燉鍋中加熱1.5h后,放入母雞一起燉湯,至湯略微呈現乳白色后關火。肉湯製作完成。3、買回來的肥腸油膩且有腥味,需要多次沖洗。分別用鹽水和醋搓洗30min以上,期間需要將肥腸內里也翻出仔細清洗,目的是4、除去肥腸的腥氣,直至清洗乾淨且沒有腥味。5、燒熱平底鍋轉小火,將洗凈的肥腸放進鍋里,並緩慢翻個,肥腸受熱收縮,會吐出多餘的水分,待肥腸表面均受熱后,將其取出,切下上部分較為肥碩部分。6、另取一鍋,加水,將切下的肥腸放入鍋中,燒開後轉小火慢燉,大約2-3小時,關火前30分鐘放鹽。燉好后取出,斜刀切片,肥腸製作完成。7、中筋麵粉,加入酵母后加溫水,再加入泡打粉,攪拌至絮狀后加入食用油,和成團放置,要比饅頭的面稍硬。每15min揉搓一次,揉搓2-3次后取出。揉成長條后切成70g每個的麵糰。8、麵糰揉搓並擀開如圖,捲起后從上面按壓下去,使饃表面形成有層次的圓形花紋。9、平底鍋加熱轉小火,將麵餅放入鍋中使兩邊表面烙出花紋,然後取出放入烤箱,10min左右取出。白吉饃製作完成。10、木耳、銀耳、粉絲熱水浸泡至發起,蔥和香菜洗凈后切碎,放置一邊備用。11、將饃掰至拇指蓋大小的顆粒;將鍋中加入肉湯、肥腸湯、水加熱,而後加入木耳、銀耳、粉絲,煮至半熟加入掰好的饃一併煮開,待饃被浸泡至稍軟后即可關火,倒入碗里加入蔥花、香菜,泡饃製作完成。

步驟一

(1)處理腸、肚:
①30千克豬大腸,24千克豬肚各用精鹽(240克)、醋(300克)分別用手搓揉20分鐘,除去油膩和腥味。
②將用鹽、醋揉搓過的腸子放入清水中,左手捏住腸頭,右手握緊腸子,先捋凈腸子外壁上附著的粘液、臟物,再將肚子展平,用刀颳去外皮薄膜,然後把腸肚放入清水中洗凈(肚子尚需翻過來沖洗)。腸頭開始翻過,待全部翻轉后,將腸壁上的油膩、臟物撕摘乾淨,清水漂洗后捋干水分。
④將腸、肚回翻過來,各用精鹽(240克)、醋(300克)揉搓10分鐘。然後先用清水漂洗,再用清水反覆沖灌,直至腸、肚色白,發亮,無臭臊味為止。
⑤將空鐵鍋用中火燒熱,把洗好的大腸放入鍋內,改用小火一邊焙烤一邊攪動,約10分鐘后,大腸受熱收縮,排出帶有腥氣的水分。取出,再用清水沖洗兩次。在距大腸頭約35厘米處切斷,取下葫蘆頭。
⑥在鐵鍋中加水約60千克,旺火燒開后,放入腸、肚,稍煮幾滾,撇去浮沫,改用中火煮約30分鐘,在此期間要攪動7-8次,接著壓上鐵箅子,蓋上鍋蓋,用小火煮約4小時,再加精鹽600克。10分鐘后,用漏勺撈出大腸頭(即葫蘆頭),再撈細腸,最後撈肚子。
⑦用細竹竿一根,搭掛起大腸,瀝干水分,再將大腸頭及碎節腸子放入竹篩內,晾乾。

步驟二

將豬骨頭洗凈、砸斷。豬肉切成2.4千克重的塊。在大鐵鍋內添入清水約72千克,旺火燒開后,投入骨頭、豬肉,煮約10分鐘,撇去浮沫,見湯色發白時,下入母雞和精鹽(900克),再煮30分鐘,將花椒、八角、桂皮、大香、元桂、草果裝入凈布口袋內,紮緊袋口,下入鍋中,改用小火煮3小時,待湯汁濃后盛入大瓷盆中。

步驟三

饃:在大鐵鍋內倒入原汁湯約18千克,對水9千克,旺火燒開。吃時將饃掰成碎饃塊,放入大碗中(一般每碗200克),然後將熟大腸、熟肚子各切成三片八分長的坡刀片;熟豬肉切成兩片一寸半長、二分厚的肉片;雞肉切成兩片一寸半長、四分寬的片。然後,把它們整齊的排放在掰好的饃上,用鍋內滾開的湯汁反覆澆3-4次,使碗內的饃塊浸透湯汁。然後放入料酒、調料水、味精、香菜末、蒜苗絲,淋上熟豬油(15克),再澆入適量的滾湯汁即可食用。

營養成分


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鉀、維生素等。

食用須知


整個過程持續時間很長,各個步驟可同時進行,以節省時間。

記載


《陝西省志·民俗志 》
葫蘆頭源遠流長,可追朔到唐代。相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開設了一家“雜羔店”,專賣豬雜碎。一天,葯聖孫思邈路過此處,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腸”,覺得腸子腥味大,油膩重,詢及店家,知製作不得法,當即給店主開了一個八珍湯(八種調料)的方子,讓其如法泡製,果然腸肥而不腥,湯油而不膩,味道十分鮮美,從此顧客盈門。店主為感謝葯聖的指點,便在店門首懸一葯葫蘆以示紀念,並將所賣食品取名“葫蘆頭”。這“葫蘆頭”的名稱來歷還有一說,即指豬大腸與豬肚相連接處的一段,油脂豐滿,形狀很像葫蘆,故以此為名。
到了清末,西安街頭又有不少經營豬肚腸的“豬雜羔”店。1923年原豬肉店的小掌柜何樂義也挑擔經營起豬雜羔來,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他在唐代“葫蘆頭”的基礎上銳意改進,在大腸頭中又配以豬肚、白肉、雞肉、骨頭湯等精工細作,烹製成的肚、腸綿爛、肥嫩鮮美,調味以麻辣為主,肥而不膩,清爽利口,生意十分興隆。
製作葫蘆頭要選用新鮮腸、肚,經過稻、捋、刮、翻、摘、漂、煮、晾等多次加工手續,並適當進行物理方法處理,捋出腸壁上附著的沾液、臟物,除去油膩和腥味,使腸肚潔白光亮,再入葫煮熬,熟后出鍋晾涼,切成坡刀形備用。
行家認為葫蘆頭不在於肉在於湯,故而制湯的方法很講究。先把新鮮豬骨頭洗凈砸碎,入鍋燉熬,撇去浮沫,再入白條雞、豬肉,加食鹽、調料包(即傳說孫思邈配製的八珍調味品),繼續用小火熬煮,到湯汁濃白似乳為止。
餅是用上等白面烙烤的餼餼饃,必須由顧客掰成如黃豆大小的饃塊,以便浸汁入喳。
有了以上三種半成品,才能配製成品。饃碗進入廚中,廚師取切好的熟腸、肚、豬肉、雞肉各數片,整齊地排放在饃上,配以水粉絲,用滾開的沸湯反覆泡三四次,再加味精、蒜苗絲、辣椒、香菜、添上湯汁,這就成了大肉葫蘆頭。海味葫蘆頭是在大肉葫蘆頭裡加人海鮮,如蝦肉、魷魚絲、海參等即成。
西安人吃葫蘆頭各有所愛,大凡青壯年男人喜肉多湯肥,麻辣味重,以過肉癮;婦女喜歡清湯單走,利腸爽口,以品其清香;老年人則喜其形、色、質、味之美。據說腸吸五穀之精華,性溫善補,理調生機,猶如葯中“甘草”,隨熱即熱,隨涼即涼,冬可暖胃健腸,夏可清熱爽腑。民間驗方中就有“玉腸湯”之稱,腸湯中加大茴、小茴、蓽撥厚朴、人蔘等燉之,為健腸補虛之最佳補品。三十年代東北軍到西安后,戰士們不服水土,拉肚子和不思飲食者與日俱增,張學良將軍發現此事後,命令軍營的廚師們仿製葫蘆頭泡饃,並列入“病號飯”,但軍營里做出的葫蘆頭味道不好,也不能治病,后經軍部研究,每天發二十個“病號飯”牌子,通知春發生泡饃館優先照顧。
葫蘆頭不僅味道鮮美,且有食療價值,故而它能久盛不衰,深深紮根於民間。其好處有一首詩可以概括“肉如玉環湯似漿,五味和中適口嘗。辣油紅潤晶如珠,腥味盡除滿口香”。

起源典故


“葫蘆頭”究竟起源於什麼時候,尚無具體考證。但是,早中唐朝,京城長安就有一種名叫“煎白腸”的食品在出售。據說,這就是用豬腸肚做的。相傳,有一天唐代醫聖孫思邈來到長安,在一家專賣豬腸、豬肚的小店裡吃“雜糕”時,發現腸子腥味大、油膩重,問及店主,方知是製作不得法。孫思邈向店主說道:“腸屬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屬土居中,為補中益氣、養身之本。物雖好,但調製不當。”於是,從隨身攜帶的葫蘆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漢陰椒等芳香健胃之藥物,調入鍋中。果然,香氣四溢、其味大增。這家小店從此生意興隆、門庭若市。店家不忘醫聖指點之恩,將葯葫蘆懸掛在店門首,並改名為“葫蘆頭泡饃”。從此,“葫蘆頭泡饃”作為一種風味食品,流傳千餘年至今。說起來也有趣,1935年前後,張學良將軍的東北軍,在西安因水土不服,飲食習慣差異,將士們多有病者。但是,對南院門“春發生”出售的“葫蘆頭泡饃”,大家卻始終食慾不減。以致有一段時間,東北軍曾將“春發生”的“葫蘆頭泡饃”列為病號飯。今天的葫蘆頭泡饃是在唐朝的“葫蘆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