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面卡紙
用作化妝品包裝的印刷紙
鏡面卡紙就是玻璃卡紙也叫鑄塗紙,低定量的也叫高光銅版紙,鏡面銅版紙。它的生產工藝與普通塗布紙不同,是表面塗有塗料的紙先通過乾燥箱,在半干狀態下經過一個大直徑的表面如同鏡面的鍍鉻烘缸,塗層在乾燥過程中就複製了缸的表面,形成光滑的表面。比白卡光滑得多,白卡,白板紙是塗布后乾燥,再經過超級壓光機才能達到比較光潔的表面。玻璃卡多用在煙包,覆膜,藥品,化妝品包裝等。
銅版紙為平板紙,尺寸為787×1092mm,880×1230mm,定量為70~250g/平方米。銅版紙有單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無光澤銅版紙、布紋銅版紙之分。根據質量分為A、B、C 三等。
銅版紙是大陸的叫法,香港稱之為粉紙,是印刷業中使用較多的紙張之一。在香港對於這個紙名,幾乎是眾所周知。但在內地卻知者不多,何故?蓋因互相間溝通欠缺矣。
粉紙的英文原名是Art Paper,它是一個舶來品的俗名。這種紙是在19世紀中葉,由英國人首先研製出來的一種塗布加工紙。把又白又細的瓷土等調和成塗料,均勻地刷抹在原紙的表面上(塗一面或雙面),便製成了高級的印刷紙。由於其過程好比婦女向臉面上塗粉似的,因此便稱呼為粉紙。
其實,Art Paper在我國三十年代曾譯作美術紙(直譯)。因為當初在歐洲拿這種紙來印刷精美的名畫時,曬制所用的是銅版腐蝕的印版。所以依據以用途命名的慣例,把用於銅版印刷的美術用紙叫做銅版(印刷)紙。在中國內地的印刷,紙業界的同仁們,都把Art Paper稱為銅版紙,而不叫粉紙。
順便說一下,有些書刊上把銅版紙譯為Copper Plate Paper,或者Enameled Paper是不夠確切的。前者讓人誤為是像銅板那樣的紙,它應譯為四版紙,後者應該是蠟光紙(台灣稱為麗光紙)。
供銅版印刷用的一種塗料加工紙。根據不同用途,可分為單面或雙面塗布。有平板紙和捲筒紙。定量一般為70~150g/m2,也有雙面塗布達180~250g/m2。紙質均勻緊密,白度較高(85%以上),紙面光滑光澤度高,塗層堅牢一致,便於在印刷后獲得精美清晰的圖案和文字。銅版原紙用漂白化學木漿或配以部分漂白化學草漿在造紙機上抄造而成。以原紙為紙基,將白色顏料(也稱白土,如高嶺土、滑石粉、碳酸鈣、二氧化鈦等)、膠黏劑(聚乙烯醇、乾酪素、改性澱粉、合成膠乳等),以及其他輔料(如光澤劑、硬化劑、塑化劑、分散劑、潤濕劑、乳白劑、熒光增白劑、調色劑等),在塗布機上進行均勻塗布加工,並經乾燥和超級壓光而製成。用於高級美術印刷、掛歷、招貼畫、畫冊、彩色插圖、書刊封面和廣告商標等。
銅版紙的特點在於紙面非常光潔平整,平滑度高,光澤度好。因為所用的塗料白度達90%以上,且顆粒極細,又經過超級壓光機壓光,所以銅版紙的平滑度一般是600~1000s。同時,塗料又很均勻地分佈在紙面上而顯出悅目的白色。對銅版紙的要求有較高的塗層強度,塗層薄而均勻、無氣泡,塗料中的膠粘劑量適當,以防印刷過程中紙張脫粉掉毛,另外,銅版紙對二甲苯的吸收性要適當,能適合60線/厘米以上細網目印刷。
銅版紙是印刷廠主要使用的紙張之一,銅版紙是俗稱,正式名稱應該是印刷塗料紙。在目前現實生活中運用很普遍。大家看到的漂亮的掛歷、書店中銷售的張貼畫、書籍的封面、插圖、美術圖書、畫冊等等,幾乎都是用的銅版紙,各種精美裝潢的包裝、紙質手提包、標貼、商標等也大量的使用到它。銅版紙是由塗料原紙經塗布和裝飾加工后製成的紙張,表面平滑細緻,塗布有雙面、單面之分,紙張分有光和無光(亞光)銅版紙。常用銅版紙分為從每平方米105克到每平方米350克的多種厚度規格。銅版紙銷售中單張紙張尺寸一般分為大度(889mm×1194mm) 、正度(787mm×1092mm)兩個尺寸規格,銅版紙每噸價格約5000--6000元,一張200克889mm×1194mm大度尺寸的銅版紙價格約為1.2元。
銅版紙有單 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無光澤銅版紙、布紋銅版紙之分。根據質量分為A、B、C三等。銅版紙的主要原料是銅版原紙和塗料。對銅版原紙的要求是厚薄均勻,伸縮性小,強度較高,抗水性好。紙面不許有斑點、皺紋、孔眼等紙病,用來塗布的塗料是由優質的白色顏料( 如高嶺土、硫酸鋇等)、膠粘劑(如聚乙烯醇、乾酪素等)及輔助添加劑等組成的。將這種流 動性大且固含量高的塗料,通過塗布機薄而均勻地塗刷在原紙上,然後進行乾燥處理,在捲紙機 上捲成捲筒狀,再送到超級壓光機上進行壓光整飾,最後分切、選紙、打包。
布紋銅版紙是用舊毛毯壓過的,它除了紙面平整、白度高外,還使印出的圖形、畫面具有立 體感,因而這種銅版紙可廣泛地用來印刷畫報、廣告、風景畫、精美年曆、人物攝影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