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碑

歷史碑刻

皇陵碑,是指立於皇陵前,用於介紹皇帝身世、生平等情況的石碑,歷代都有各式各樣的皇陵碑存世。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親自寫過一個皇陵碑文,敘述自己的身世,但從未見過。

皇陵結構


前不久到安徽時專程去尋訪了明皇陵。明皇陵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尊追其父、其母為淳皇帝、皇后的墓,位於鳳陽縣城西7公里處,據鳳陽縣文物局的研究人員介紹皇陵佔地25平方公里,原有三道城牆,外城為土城,二道城為磚城,內城為皇城。原建時按歷代興建皇陵禮制,應有的陵門、神道、明樓、膳廚、鼓房、碑亭、皇堂正殿等等全部不少。它在規模上可謂是超過明十三陵明孝陵的一座宏大建築群,成為明陵之最了。這個建築群在眀末張獻忠率農民軍打到鳳陽時燒毀了皇堂正殿及殿宇數百間,燒掉樹木20餘萬株。

陵碑狀況


下落

清初康熙年間鳳陽災荒,民不聊生,當地官員允許百姓扒拆皇陵的磚木變賣謀生,到乾隆年間皇陵的地上建築已經損毀殆盡。幸運的是神道上的石像生和那塊皇陵碑,隨遭歷次劫難(包括文革時的破壞)和歷經600年風雨剝蝕卻保存下來了,由於這兩項重要文物的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使明皇陵遺址今天成為一處頗具遊覽價值的人文景觀。

碑文

孝子元璋謹述: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陰吳良督工新造皇堂。予時秉鑒窺形,但見蒼顏皓首,忽思往日之艱辛。況皇陵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特述艱難,明昌運,俾世代見之。其辭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彷徨。俄而天災流行,眷屬罹喪。皇考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六而亡,孟兄先死,合家首喪。

內容

文中記述了朱元璋幼時"天災流行",父母及兄相繼而亡,無法安葬,幸虧田主伊兄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莫何餚漿"。之後好心的鄰居汪母"為我籌量,譴子相送",隨當了和尚"出入僧房"。不久"寺主封倉,眾各為計",朱元璋只好過起流浪生活,"西風鶴唳,俄淅瀝以飛霜,身如蓬逐風而不止,心滾滾乎沸湯,一浮云乎三載"。後來便跟著紅巾軍起義,不久因起義軍內部將領不和,朱元璋怕關係難處,於是拉出隊伍自立山頭,以後打下和州,東渡長江,佔領建業(南京)。以此為根據地親自掛帥,征戰荊楚湖湘,直到少數民族雲貴三苗之地和廣東、廣西沿海一帶納入版圖,又譴大將東平吳、越、齊、魯之地,西取伊、洛、崤、函,進而拿下元大都北京,於是"依金陵而定鼎"在南京建立了眀王朝。朱元璋當了皇帝本想重新厚葬父母,陰陽先生告他不行,這裡地氣好,扒開墳墓靈氣就跑掉了。於是,朱元璋只將墳墓培土,修建了地上皇陵建築。立碑作文"淚筆以述難,諭嗣以撫昌",教育後代知道創業來之不易,以固其朱氏江山。此文共一千零五個字,讀起來似文非文,似白非白,四六排句,有聲有韻,一氣呵成,看來朱元璋作此文時是由衷而發,頗動感情的。
歷代皇帝書碑、立碑者也不乏其人。見過武則天的無字碑,也見過乾隆地宮裡豪華的經文碑。但一個皇帝如此坦誠地披露自己卑微身世,痛述從乞丐到皇帝的人生歷史還是第一回,這恐怕也是為什麼有的政治人物特別喜歡研究明史的原因吧。

評價

在各個皇陵前都立有神功聖德碑,但只有長陵前的神功聖德碑上有字,朱元璋給他父親修建皇陵時,用樸素的話語立了一塊碑,上面實事求是地訴說了自己苦難的家事以及創業過程,目的是讓後世子孫能記住創業難,守業更難,他明確提出,後嗣子孫給先皇寫碑文時不要粉飾功過,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結果呢,他的兒子在評價他時,做到了這一點,他的孫子朱高熾在撰寫其父生前事迹時也做到了。以此類推,可從仁宗之後就不再有帶文字的神功聖德碑了。是因為後世子嗣已經沒有那種實事求是地評價先王的勇氣了。所以,皇陵碑是我國古代少有的歷史文獻。值得後人仔細閱讀。

重修

椐史書記載朱元璋一登基稱帝即下令修皇陵,數年以後年又重修,重修時親自寫了碑文,認為原有碑文"皆儒臣粉飾之言,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碑刻雖遭過破壞,但大部分可以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