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湯門的結果 展開
- 重慶城牆金湯門
- 南京浦口明城牆南門(金湯門)
金湯門
重慶城牆金湯門
金湯門在重慶老城南紀門和通遠門之間的半山腰,封閉已久,遺址無存。
東北接中山一路,西北與領事巷、鼓樓街相連,金湯街並不長只有0.41公里,緊靠著重慶古城門通遠門。從中山路慢步走來,越過一坡石梯坎,穿過通遠門城門洞,城門內那條斜坡窄道,那就是金湯街。金湯街是取“固若金湯”之意命名,起名“金湯”是一種喻意,不外乎是說這街邊屹立的通遠門,高牆聳立,城堅如鐵,易守難攻,固若金湯。
顯而易見,金湯街是因通遠門這道“固若金湯”的城門而得名的,金湯街與金湯門毫不相關,兩者也並不同在一處。因年代久遠,金湯門早消亡,史家在論及金湯門時,大多點到為止一筆帶過,史家語焉不詳,今人云里霧裡,重慶古城十七門之一的金湯門究竟在哪?
依循《清乾隆重慶古城圖》標註的位置來看,金湯門在南紀門與通遠門之間,位於雷家坡上面臨打槍壩這片山峰山脊間,城外是懸崖高谷,城門恰對著長江邊上的珊瑚壩上首。始建於公元1371年的金湯門,清康熙四十六年被編為金湯坊,成為巴縣城區二十九坊之一,那時的巴縣城即重慶城。
民國初年,沿襲舊習。直到1935年,在重慶城區行政區劃重組之中,金湯門、金湯坊名號一起被廢除。在《四十年代重慶城區街道圖》里,竟然連蹤影都全沒了,金湯門像隱遁似的藏匿了起來,真讓人難尋覓找。也正是從那時起,重慶人對金湯門疏遠了、陌生了,甚至恍若隔世,或許距離之隔,使金湯門頓生了幾分神秘色彩。
從重慶人視野中漸行漸遠,金湯門是道閉門,起名金湯,純屬應景。因地處偏僻,山高路險,無通衢大道,這裡從未發生過戰事,只留下“金湯門,木棺材,大小齊整”的歌謠唱唱而已。好在,金湯門內散落著有天官府、體心堂、仁愛堂還有些名氣,總算給金湯門添色幾許。
天官府,乃明代吏部尚書蹇義的府第。蹇義,原名瑢,巴縣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進士,歷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六朝。他的名字“義”是明太祖朱元璋賜的,明仁宗賜他“蹇忠貞印”,明宣宗又賞賜他京城和家鄉府第各一座;他死後祖先獲追贈,家屬受封賞,子孫得庇蔭,本人則被追贈為太師。蹇義一生顯赫不衰,所受殊遇,古來少有。吏部尚書,習稱大冢宰,又稱天官,乃百官之長。天官府氣派宏大,建造別緻,相傳為明宣宗所賜。單看天官府門前那副對聯,足窺皇家氣派非同尋常:“祈天永命天官府,與國休戚國老家。
這座天官府保存了500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消失,但天官府街名還保留至今。抗日戰爭期間,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的郭沫若就住在天官府6號,又名“寄廬”;第三廳及後來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則設在天官府8號。這兩個宅院原是重慶市第一任市長潘文華的內弟的私宅。1938年12月,郭沫若來重慶后在此居住和辦公。後來這裡成為中共南方局和周恩來領導下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文化工作路線的半公開的司令部,也是進步文化工作者的大本營,被文化界很多朋友和青年稱作“小延安”“民主之家”。
1951年1月,郭沫若攜家眷舊地重遊,專程來到天官府街舊居,提筆寫下了《訪天官府寄廬》詩一首“久別天官府,寄廬今尚存。危樓經彈破,坡壁透殘蹾……”詩后標註文字:“天官府6號乃文化工作委員會辦公處,余租住4號院中靠西一首的三樓。房兩間……夏季熱不可擋。但周恩來同志每召集民主人士或文化工作者在此座談,有時竟多達六七十人,恆夜以繼日。我的《屈原》《虎符》等劇均在此屋中草成。”
從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起,重慶城區先後創辦起了一些慈善機構,體心堂正是此時應運而生的。體心堂的宗旨職責是給養孤老、收養遺棄嬰孩和無力自養的殘疾男女,兼辦濟米、施藥、施棺木以及臨時賑災。一個廣施仁慈、授手救濟百姓的慈善堂館,自然深得人心。
仁愛堂與體心堂不同,體心堂是中國人辦的慈善機構,仁愛堂則是法國天主教在渝開辦的傳教地和醫院。重慶仁愛堂創辦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其地今為重慶中醫學校。明重慶衛指揮使戴鼎築造的金湯門,其舊址就在仁愛堂、體心堂、中醫學校這一帶地區的坡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