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石牌村的結果 展開
石牌村
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炮台鎮轄村
揭東縣炮台鎮石牌村屬炮台鎮轄區。位於鎮之東側,距鎮治僅1公里。下轄南門、大門樓、寨外、大厝內、二房五大村和林花、花窯、內林外林等小村落。
石牌地處桑浦山西麓北側之平原地帶,居東經116.47度、北緯23.6度。西南瀕臨榕江,與關埠鎮之京北村相望。西北*流通潮州之中離溪,與竹圍村隔溪對峙。南與青溪、鳳前兩村接壤。東面耕地連接桑浦山,206國道汕揭段傍村而過。水陸交通方便,耕地廣闊,境內水系,由榕江支流及中離溪兩水交織通流,縱橫交錯,有利於通航及農田灌溉。擁有耕地約6300畝,山地近萬畝(含下西、下南、坡林三小村在內)。
千百年來,由於鎮區之擴展及農村住宅之增建,現已連接無間,僅隔中離溪上一橋為界而已。據史料記載:清代人口僅7000餘人。民國時期未及9000人。解放后,由於人民生活改善,豐衣足食,衛生醫療設備條件好,人中猛增,現有人口民達18000多人,可謂地曠人稠。
往昔,是一純農業村莊,改革開放后,村民思想開放,打破“*農營生”之陳舊保守常規。掀起“多渠道致富”新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工貿,經濟之發展,蒸蒸日上,形勢喜人。
元末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石牌創鄉肇基祖感隆公,因羨桑浦山石龜峰山脈靈秀。其西麓平原尤得地利之勝,適宜拓基創業。故由榕城西關蔡厝池,攜家東遷,結廬於石牌頭而家焉。后因地殼運動而變遷,山移水改,地形高低而有優劣,歷經觀察審度,覺毗鄰地勢較高,且龍度秀美,有利於立基創業,遂再度移廬西鄰並營建家廟(今之後祠堂)。由是奠定萬代基業。
追溯源流,考證史籍,據載:感隆公祖籍系閩之興化府莆田縣涵江鄉涵頭村之石牌巷。其祖父北譚公,乃宋室名宦,於南宋末期受任潮州剌史。后因宋室失國,元朝接統。乃棄官而家於潮州高廈鄉,莫再返閩,乃於此肇基拓業,開宗繁衍,遂成閩蔡下潮一支之祖。
北譚公解官后,居家訓子,三子俱皆成名。長男齊山公繼承乃翁清高之志,淡薄功名,家居事親,恭盡孝道,克繩基業,而為高廈之祖。次男治山公,登進士后,官於澄而家焉,其子孫極為昌盛,衍派有澄海西門、舉汀、黃傘、汕頭達濠等;三男梅山公(感隆公之父)於元朝惠宗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因學有所成,蒙朝廷恩賜“進士及第”、奉政大夫,官至刑部員外郎,奉敕廣東恤刑。
乃攜眷赴任廣州,卜地於廣州東郊創建石牌坊。期作肇基拓業之所。孰料時局倏關,干戈擾攘,兵禍頻仍,民心惶惶。故而再度返潮,卜居於揭邑之藍田都赤草里(現今之新西河水庫地域),后又遷居於榕城西關蔡厝池。梅山公膝下四子:長子感隆公,后遷創石牌鄉,為石牌肇基祖。次子桂坡公,移建佩經鄉,為佩經肇基祖。三子松軒公,遷創豐溪蔡村,為豐溪蔡村之肇基祖。四子敦德公,移創漁湖塘口村,為塘口之肇基祖。故云、梅山公一系,派分四支。
回顧感隆公初結廬於今之石牌頭。其時,有宋代中葉來此聚居之多姓人家,其中有楊姓居楊厝角;北面有吳姓居吳厝角,西面有黃姓稱黃厝祠,南有九尾洪、雙家鄭,東有盧家村(今稱路上),白家莊(今稱白墳)。此外,尚有廖、賴、林、史、周、魏、徐等諸多姓氏,各自營宅住居。
由於蔡族善於經營及墾殖有方,發展迅速,丁口猛增,至明代中葉已成當地盛族矣。未幾,又高築寨垣108幅,將村團團圍住,並設東、南、西、北四門,復於四門上高建更樓,以作夜間施更巡邏報警之所。並環寨深挖護寨河(今猶存)。
四面均設弔橋(后改築石橋),以通講出。經此一番整治,治安措施益為完善,使賊寇不敢侵擾,族人得以安居樂業。
從此,蔡族更為昌盛興隆。而原有之其它姓氏,因不堪賊寇劫掠燒殺之苦而多流散他方,部分歸化於蔡族。蔡氏因源也閩省莆田涵頭石牌巷,且幾經遷建之地,皆命名石牌。故創鄉之時為不忘先祖淵源,沿稱石牌鄉。
石牌建寨之初,僅有寨內、寨外之分。及后,丁口日增,住宅漸顯不供。為適應形勢發展之需,乃向古村外圍擴建住宅。於是,遂有南門、大門樓、北厝、大厝內、二房、水門、東面、寨外、西半、內林、外林、橫路溝、青獅、新橋等之分稱。繼又先後分創下西、下南、坡林三村。此諸多圍落,俱皆緊湊相連,惟坡林一圍,離古村較遠,在古村東面2.5公里處之山坡下,林木茂盛,故稱坡林。
石牌建寨之後,尊祖父北譚公為一世祖,尊父梅山公為二世祖,開基者感隆公,列為三世祖。四世祖中訓公,生二子,長子為襲先祖所創之基業,乃遷居廣州石牌坊,稱廣耕公(務本)。石牌坊經其苦心經營,繁衍生殖,人口昌盛,如今已達4萬餘人,成為當地盛族!據鄉中老一輩言:往昔,每逢冬至,常和委其族紳回鄉參祭先祖,后因道遠途險,往返不便,回鄉祭祖之舉遂息。
中訓公次子留耕公。世居本土。育四男,長曰清溪,次曰東園,三曰守約,四曰南陽。南陽派下丁口最盛,約佔石牌在鄉決人口85%以上。明朝年間剛淳公派下裔孫部分往揭陽東山衍創淡浦村及棉湖打油街兩處。清泉公派下子孫,因任福寧州正堂后在該州開基創業,未歸故里,石牌世代相傳,迄今繁衍二十六世代,人口約1.8萬(其創業於外地者不計在內),人才輩出,膺譽炮台盛族。
1明清時代
石牌始創於元朝末年,系多姓混居,其完整建制難以考證。僅據一些文物及少量之片斷資料分析,當時,以姓氏各立小圍。分有寨內及外圍,寨內純為蔡氏人家,外圍則系其他姓氏。因居住地星星落落,未有正規建制。
清初,揭陽縣分九都,石牌為地美都轄屬。自成村落,下轄南門村、大門樓村、北厝村、大厝內村、二房村、寨外村、廈南村、廈西村、坡林村等九個村。
清同治五年(1866年)都易為局,石牌由局所轄。局下設團,石牌為一團稱“石牌團”。下面所轄各小村如舊。
光緒年間,在今之炮台鎮設置北寨司,為揭陽縣之分司,轄梅崗、地美、桃山三都。石牌仍屬地美都所轄。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局為區,石牌為區所轄,仍稱石牌團。下轄南門、大門樓、新橋、北厝、大厝內、二房、寨外、林花、廈西、廈南、坡林等十一個村。
宣統三年(1911年)創辦自治,改炮台區為炮台團。石牌屬炮台團所轄,稱石牌鄉,下面所轄各小村如舊。
爾後,地美都與桃山都二都合設一總局,稱公局。原地美都分三段。(東段、中段、西段)。石牌屬西段,地段乃臨時機構,為便於管理而設。西段轄石牌、龍頭二鄉之原屬小村。
2 民國時期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石牌按原稱地西鄉,時政局動蕩不定,建制仍襲清代舊制。
民國二年(1913年),石牌稱地西鄉,下轄石牌(原不下各小村)、青溪、蘇厝、下隴(包括廈西、廈南)、坡林、路邊、溪頭、浦港、龍頭等九個自然村。村試行保甲制,地西鄉劃分為十五個保:青溪設第一、第二保;第三保系今之內林、外林;第四保系今之寨外;南門列為第五保;第六保轄今之大厝內及二房;第七保系今之大門樓及新北;第八保系今之蘇厝村;第九保系今之廈西;第十保系今之廈南;十一保乃今之路邊村;十二保乃今之坡林村;第十三保轄今之龍頭村;第十四保轄今浦港村;第十五保轄溪頭頂下村。
民國五年(1916年),都易為區,公局改為團,石牌設一團,稱地西團。下面改保為鄰里制。五戶為一鄰,以原來的保為里,石牌本鄉設九個里,外圍設六個里,合十五個里。
民國二十六年(1927年)四月,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革命階段,進駐炮台,接管國民黨在炮台的政權,成立蘇維埃勞農政府。三天後,轍退至青溪村,史稱“三日紅”。石牌成立農民協會,農村會設主席,下屬建制沿舊。
民國二十年(1931年)更行地方自治,地西鄉分為六韜、三略二個鄉,石牌稱三略鄉,轄石牌、青溪、蘇厝。鄉以下仍設鄰、里。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廢鄰里制復用保甲制,石牌仍稱三略鄉、下轄八個保。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六韜,三略二鄉再度合併,又稱地西鄉。轄原石牌、青溪、蘇厝、廈隴、路邊、坡林、龍頭、浦港、溪頭等九個自然村。仍分十五個保。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石牌、青溪失守,為日偽所佔炮台全面淪陷。石牌鄉公所,由新市駐地流遷漁湖,石牌由日偽建立新政權。保甲制如舊。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國土重光,撤消日偽政權機構,原石牌鄉政權回鄉重行執掌鄉政,仍稱地西鄉。屬揭陽縣第二區(即今之炮台鎮)所轄,履行保甲制如舊。一直沿至1949年地方解放。
3 建國以後之建制沿革
公元1949年,國民黨之政權徹底瓦解、揭陽全境解放。一切政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政府接管。其時,石牌仍稱地西鄉,暫時沿用原民國時期之保甲制。
1950年,原六韜鄉從地西鄉再行析出,自成一鄉。鳳前村並放石牌,稱三和鄉,成立農民協會,廢保甲制,建立臨時村委會。石牌分設六個村:第一村轄今之寨外、內林、外林;第二村轄今之南門、大厝內、二房;第三村轄今之大門樓、新北;第四村轄今之蘇厝;第五村轄今之青溪;第六村轄今之鳳前。
1954年,農村初步走向合作化。開始發動組織及成立互助組,互助聯組,向初級社過流。至 1956年,石牌全面成立初級農業社,繼而轉入高級社,易鄉為社,稱石牌社。轄十七個農業社:新橋、北厝一個社;大門樓分二個社;蘇厝一個社;寨外分二個社;南門分二個社;二房一個社;大厝內分二個社;內林一個社;外林一個社;青溪分三個社;鳳前一個社。社以下建立生產組。
1957年,改炮台區人民政府為炮台鄉人民委員會,改石牌社為石牌村,設管理區。石牌管理區轄石豐(寨外、內林、外林)、石光(大門樓、新橋、北厝)、石聯(南門、二房)、石新(大厝內)、青溪、蘇厝、鳳前等八個高級社。社以下改生產組為生產隊。
1958年,炮台成立人民公社,各鄉建製為營、連、排。石牌管理區改為石牌營,各自然村設連,連以下設排。石牌營轄新北連、石光連、南門連、二房連、大厝內連、寨外連、林花連、蘇厝連、鳳前連。
1959年2月,石牌原所屬各自然村與龍頭所屬各自然村合併成一個管理區,稱龍石大隊。同年五月再行拆開。石牌仍轄原所屬各自然村。
1961年上半年,石牌改稱石牌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下半年又分成:蘇厝、石光、石豐、石聯、青溪、鳳前、內林、外林等八個大隊,由工作組管轄。大隊以下設生產小隊,共66個生產小隊。
1965年,“四清”運動結束。青溪村從石牌析出,自成一個大隊。石牌轄10個自然村、分44個生產小隊。“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以生產隊指揮部代行一切職權。
1968年,廢生產指揮部,成立石牌大隊革命委員會。生產小隊設革命領導小組。石牌大隊轄屬如舊。
1978年,大隊建制不變。為統一核算,將大隊轄下44個生產隊,調整成95年生產隊。下半年,撤消大隊革委會及生產隊領導小組,恢復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及生產小隊隊委會。
1980年,經濟核算下放,原95個生產隊又合併為50個生產隊。石牌轄屬如舊。
1984年,廢大隊管理委員會,撤消生產小隊之建制,推行逐戶承包責任制。改大隊為鄉,召開第四屆鄉人民代表大會,成立石牌鄉人民政府。
1987年3月,撤消鄉人民政府,改為村民委員會,置村公所,沿用至今。
本鄉屬半平原地帶。居地呈龜狀形,史稱“金龜寶地”。東部為桑浦山脈,西南瀕臨榕江,西北*中離溪,中部系一平原。地勢自東向西傾斜。山脈多為南北走向。
最東端與潮安縣沙溪接壤之劍尾山、鑽仔尾山,中隔紅峰果林場,連接“二路”、“三路”、“風門徑”、“石龜”山,拐彎為“伯公厝”山、“寮內”山、“浮靴”山、“杜猴”山、“天鵝”山,東南與地都山脈相接。山峰最高處海拔400米,平原平均海拔34米。
石牌村在北回歸線北側,日照時間長,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本鄉地近榕江,為南海之濱,屬海洋性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為13度,七月平均氣溫為28度。最低氣溫為一至二度。無霜期360天。全年降雨量為1749.1毫米。
天災為禍,令人談之色變。遠古不談,僅將近數十年來該地所發生之數宗較嚴重災害略舉如下: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農曆正月初三日大地突然發生地震。地面搖擺不停,室內床鋪顛簸,桌上器皿傾倒跳動,屋頂沙瓦紛紛墜落,部分寨牆及房屋受震倒或傾斜,地面出現裂縫,人皆驚慌失措,紛紛逃往壙野。此種現象一連三天,俗稱“地牛換肩”。
民國十年(公元1922年)農曆六月初十日,漫天烏雲,日色無光。晌午風初起,傍晚狂風大作,大雨傾盆,風雨交加,海潮驟涌,山洪奔瀉,堤圍衝垮,作物無存,大風拔樹倒屋,平地水深數尺,一望無際,竟成汪洋,水面器物漂浮,無人顧盼,人畜死亡,不計其數,水淹一晝夜方退。這次風、水為害不淺。受災亦謂全面。
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春季大旱,連續49天不雨,田面龜裂,赤地千里。早造全面失收,市面米價,一日三漲,人民挨餓,無法度生。為填飢腸,竟至吃樹葉草根,迫使不少饑民賣兒賣女,逃荒求乞於異鄉。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全家活活餓死者83戶,63戶為保命不得已賣掉親生兒女,104人外出求乞,餐風宿露,流浪街頭。
逃江西走福建者118人,至今尚有53人杳無音訊。賣田賣厝者765宗。此皆旱災所釀成之慘況,鄉中老輩每一談及,莫不潸然淚下,感嘆不已。
公元1957年農曆三月的一天下午三時左,天色突變,空中烏雲密布,雷電交加,接著大雨夾雜冰雹,紛紛從天而降。最大雹粒直徑約3公分左右,降雹持續30分鐘,致屋頂厝瓦多被打碎。
田園作物,多受打爛,特別是蔬菜損失最大。當時正值春耕插秧季節,村民多在田中勞作,見此景況,紛紛走避,有走避不及者,多受雹塊打得頭仲面青。
1969年7月28日(農曆六月十五日)太平洋第七號強颱風正面襲擊石牌村。起風前夕,天氣悶熱,漫天晴蜓飛。當日中午,狂風大作,陣風十二級以上。強風夾帶暴雨,大風過處,拔樹倒屋。榕江水位急劇上漲,淹沒田園,作物遭受嚴重損失,房屋倒塌200餘間,損失慘重。
1998年農曆正月二十四日下午,在陣雨中又一次降雹。惟雹粒不大,降期較短,為害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