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陸村

浙江省蘭溪市蘭溪街道下轄村

后陸村位於浙江省蘭溪市中西部腹地,隸屬於蘭江街道,距蘭溪市城區10公里。1992年有328戶、1067人,890畝耕地,近百畝池塘水面以及200餘畝山坡林地。自蘭溪市城區至厚仁、再經登勝村回城區及經厚仁至永昌街道連接330國道的環回公路都經過後陸村,交通便捷。春夏時節,綠樹成蔭,全村掩映於棗林之中,依傍於桔山之側,粉牆青瓦,池水粼粼,入夜則布廠機聲軋軋,高樓燈火通明,別具風情。后陸村以陸氏遷居於此而得名。行政村規模調整后,后陸村、前陸村、祝塘村合併組成新村(后陸村)。新村土地面積約4000畝,戶數706戶,人口2222人。

歷史沿革


后陸村
后陸村
據《陸氏家譜》記載:陸氏原居淳安縣元朝至正年間,陸萬四為避亂至壽昌縣桃坪,再遷入蘭溪縣黃潯,又遷茂烏。至其孫陸興一移居登勝鄉的前陸,其弟居載陽,即今後陸。至今已歷650餘年。1958年蘭溪東風水庫、1978年蘭溪芝堰水庫興建後有部分庫區移民遷入。此外,因甥舅繼承、土改落戶等原因,也有少 數人口遷入。至1992年,除陸氏外,尚有王、胡、劉、張、章、范等姓(此指男性),但陸姓仍佔95%以上。

經濟


工業經濟

清末開始,全村有2/3的農戶依靠手工紡紗和織土布來彌補家用以至維持生計。與隔畈相望的畈口村同時成為蘭溪縣出名的土布村。1942~1945年,全村從事織布為生的一度達到50~60戶以上。土布業的發展,適應了當時廣大農村低水平的消費需要,客觀上對打破佔據蘭溪縣城及主要水陸交通線的日本侵略軍的封鎖起了一定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土地改革時統計,全村162戶、665人,其中長年靠織布為主要生計的有31戶、140餘人。1956年合作化時,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曾一度集中25檯布機組成后陸土布生產合作組。后解散。
后陸村街道
后陸村街道
1974年10月,大隊黨支部緊密團結,認定變傳統手工作坊生產為現代化工業生產是致富之路。於是,從一無廠房、二無設備、三無技術的零點開始,以集資到的2萬餘元和貸款到的2萬元為基礎,創辦布廠,即今蘭溪市布廠。於1975年4月投產。時僅有從上海塑料十九廠購進的8台舊窄幅織機。在建廠過程中,大隊黨支部書記陸良富殉職。歷經10多年的發展,至廠長陸德良任內的1992年,年產值達1195萬元,創利稅62萬元,擁有固定資產及流動資金500餘萬元,全廠300餘名職工中,有80餘名是從外村、外鎮招來的。作為村屬集體企業的布廠成為全村經濟發展的支柱。同時,在黨支部書記陸文規的率領下,注意農副業生產的發展。1984年,村級經濟中,柑桔、茶葉、黃花菜及珍珠養殖業承包上交已近10萬元。1990年,全村糧食平均畝產1037公斤,成為厚仁鎮第一個噸糧村。人均收入已由70年代的80~90元左右上升到1992年的1014元。在蘭溪市各村中名列前茅。

農業經濟

1949年前,后陸村民主要靠墾荒種番薯、賣柴炭為生。村民住的茅草棚,走的石頭路,吃的紅番薯。1949年後,興修水利,改善自然條件,提高抗災能力。1957年,建立高級社,發動村民投工新建蓄水約100立方米的高嶺嶴山塘。從60年代開始至70年代初期,村裡又採取集體投工的方式陸續建起了仇嶺塢水庫、千畝畈水庫和過路丘水庫,蓄水總量達18萬立方米,使全村400畝耕地旱澇保收,糧食產量每畝從50年代初期的100多公斤,提高到700多公斤。
1982年始落實農業生產責任制。1990年以來,村委會籌集資金,發動村民整修2000多米渠道,4個機埠,增添抽水機4台,使全村水利設施得到了順利運轉。為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從1990年開始,每年從村辦企業中撥出近萬元資金,建立一支由7人組成的,以村配藥站為主體的專業服務隊伍,統一全村的植保、灌水、農技等工作,促進糧食生產連年穩產。1992年農業總收入達到33.4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261噸,比1978年分別增長4.1倍和10.4%,為開發生產,調整產業結構,增加村民收入,1992年又劃出60畝耕地和鎮農業服務站聯營,組建了水果專業隊伍。

文化


生活水平

經濟發展,推進了文化教育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從1982年起,村裡就相繼完成了18間小學校舍的新建和修建工程。擴建后的校園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幼兒和學齡兒童免費上學。村裡設立獎學金制度,規定對考入高中、中專及大學的學生和任教老師進行獎勵。獎金50元到200元不等。每個村民治病都可以報銷30%的醫藥費,特殊情況經村批准可報銷50%以上乃至全部報銷。全村於1983年建成自來水廠,整砌好洗滌用池塘4個,建成環村機耕路和建築了村內主要人行道路的水泥路面。對全村廁所進行集中改建,以改善公共衛生條件。完成全部農田的灌溉用水系統配套建設。投資16萬元建造農民文化宮。該宮建築面積1002平方米,包括圖書閱覽、錄像、科技講座(含電化教育)、棋類、球類、遊藝及村史展覽、老年人茶室等部分,具備多種活動功能。圖書室現有藏書4000餘冊。從1984年起,實行了對60歲以上老人在春節敬送紅包的制度,1989年起改為按月發給養老金,凡戶籍在本村的60歲以上老人,根據過去對村建設的貢獻大小等不同情況,從10到70元分為幾個等級每月發給。在全村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由溫飽奔向小康的同時,村裡有10餘戶已通過辦家庭工廠、種植苗木和養殖珍珠等途徑率先致富。這些戶年收入超過萬元至10萬元。
1986年,蘭溪市人民政府命名后陸村為文明村。1988年,中共金華市委授予后陸村黨支部為金華市先進黨組織。1991年,后陸村又獲金華市明星單位的殊榮。

文化歷史

后陸村在歷史上曾以人文昌盛而彪炳一時。明清兩朝,科舉仕進之多,人稱與東陽盧宅並為金華府之首。村內建有進士第、忠良第、宗伯第、通判第、郎官第,號稱五第。並因明天順年間至明朝末年,有九人中舉登科,築有九科廳。其中,建於明萬曆年間的進士第等至今保存完好,進士第大門前的一對青石獅子,雖歷400餘年風雨,依然雄踞兩側,更有參天古梓一株,相傳為明朝陸震在外做官時帶回手植,春華秋實,至今不衰。
明代,以陸震、陸可教為代表,以萬書樓為標誌,形成以血緣為紐帶的后陸村古代文化最輝煌的時期。陸震(1464~1519)曾受業於一代宗師章懋先生門下,正德三年(1508)進士。任江西泰和縣知縣,曾制止權宦劉瑾黨羽以課鹽為名在當地的橫徵暴斂;駐軍勒索滋撓百姓,他面陳總督請予以規範節制。任兵部主事,因忠諫死於杖下。臨終前遺書子孫:吾雖死,汝等當勉力忠孝,吾筆亂,神不亂也。嘉靖初年贈太常寺卿,名臣楊繼盛鄒應龍等都銘文勒石,追思紀念。泰和縣立廟以祀。隆慶六年(1572),其孫陸瑞家傾其一生之力,建成萬書樓,並撰《萬書樓記》以記其事。說其為冊也萬計、卷也十萬計,版本自唐迄今,書的種類、內容為經、為傳、為集、為百代千家等等。當時之盛,與縣內六洞山藏經樓齊名。其後萬曆元年(1573)榜浙江鄉試第二、殿試二甲第二,歷任南北國子監祭酒、纂修國史副總裁、南京禮部右侍郎、天啟初年贈禮部尚書的陸可教,就曾得益於萬書樓。到清代,萬書樓衰落。乾隆年間僅存後進三楹,書僅存十之一。至清末全毀於火。唯《萬書樓記》一文存於家譜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