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崑劇團
江蘇省蘇崑劇團
江蘇省蘇崑劇團1956年10月建立於蘇州,是蘇劇、崑劇兼演的藝術表演團體,2001年改名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前身是在原民鋒蘇劇團基礎上改建的蘇州市蘇劇團。主要演員有庄再春、蔣玉芳、朱容、張繼青、丁繼蘭等,並聘請了蘇灘藝人吳蘭英、朱筱峰、華和笙和原全福班崑劇藝人曾長生等兼任教師。
后又延請原鴻福班(昆弋武班)老藝人汪雙全指導武戲。因崑劇教師缺乏,劇團採取唱念、表演分兩步學習的方法,聘請蘇州名曲家貝晉眉、宋選之、宋衡之、吳仲培、俞錫侯,並向江蘇省戲曲訓練班借調吳秀松先期為青年演(學)員“拍曲”,然後再去外地邀請崑劇前輩徐凌雲、俞振飛以及“傳”字輩老師等,利用假期來團“踏戲”。
建團前期,因觀眾較為熟悉蘇劇,劇團便採取經濟上“以蘇養昆”、藝術上“以昆養蘇”的辦法。一方面努力繼承和發揚崑劇的優秀傳統,一方面致力於提高蘇劇藝術水平,促進演員的成長;同時又保證了劇團的經濟收入,並使兩個劇種相輔相成,比較和諧地統一在一個劇團之中。
1957年2月起,劇團正式成立“‘繼’字輩青年演出隊”,輾轉於崑山、宜興、無錫、鎮江、揚州、常州、吳江和上海市區及其郊縣松江、南匯、川沙、奉賢等地巡迴實習演出,逐漸擴大了蘇、崑劇以及“繼”字輩藝人的社會影響。
1959年起,蘇州市文化局一度將地處蘇州鬧市的新藝劇院劃歸該團,成為蘇、崑劇的實驗劇場。其時,劇團又陸續招收了一批“承”字輩學員,隊伍不斷壯大。平時,除能正常分隊公演外,還經常完成省、市級的招待演出任務,先後為劉少奇、周恩來、賀龍等國家領導人以及西哈努克、胡志明等國賓演出。1960年4月,輸送張繼青等13名“繼”字輩演員及部分樂隊人員赴南京組團。從這時起到“文化大革命”為止,就有了駐南京和駐蘇州兩個同名的江蘇省蘇崑劇團。
此階段,駐蘇州的江蘇省蘇崑劇團除繼續採取“請進來”、“走上門”等方式,不斷向“傳”字輩老師學習外,並在蘇州市戲曲研究室協助下,聘請了南昆的重要支派“寧波昆”僅存的前輩藝人陳雲法、高小華、周來賢、嚴德才等8人來團任教,先後傳授了《斷橋》、《盜甲》、《思凡》、《下山》、《盜令》等50餘折頗具特色的“寧波昆”劇目。
1962年,劇團已發展到320餘人。為了進一步加強青年演(學)員的舞台實踐,劇團下設一、二、三團3個演出實體。這時蘇劇以演現代戲為主,頗受觀眾歡迎。據統計,自1963年4月至1964年3月的一年中,一、二、三團共演出267場,觀眾達24萬人次。劇團除經常巡演於蘇、錫、常以及南京、上海等地外,還數次遠至九江、南昌、武漢、長沙等外省城市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被迫撤銷,改建成“蘇州市紅色文工團”,演職員大部分被下放、轉業。直至1972年7月,才恢復建立了僅有20餘人的蘇劇小組。同年10月,中共江蘇省委決定,將駐南京的江蘇省蘇崑劇團(當時已改為江蘇省京劇二團)全體人員下放蘇州,與蘇劇小組合併,恢復“江蘇省蘇崑劇團”建制。1977年11月,原駐南京的人員仍調回南京,建立江蘇省崑劇院。同時,將留蘇州的人員組建成“江蘇省蘇劇團”,並在團內附設學館,招收30名學員,仍採取蘇、崑劇邊學邊演的方針,培養了建國后第四代蘇、崑劇藝術人才。1982年2月1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蘇省蘇劇團恢復“江蘇省蘇崑劇團”名稱,仍為駐蘇州的省級演出團體。團內分設蘇劇、崑劇演出隊。1982年和1983年,劇團舉辦兩期“永嘉崑劇”學習班,邀請永嘉崑劇老藝人楊良友、陳雪寶、陳花魁、繆立周等來團傳授永嘉崑劇傳統劇目。除崑劇隊外,省崑劇院、省戲校及上海崑劇團也派人參加學習。
自建國以來,省蘇崑劇團積累大小劇目100餘個,並多次參加省、市會演、調演,均獲好評。在各階段較有影響的代表性劇目有:蘇劇《花魁記》、《尋親記》、《鄔飛霞刺梁》、《王十朋》、《唐伯虎智圓梅花夢》、《十五貫》、《快嘴李翠蓮》、《狸貓換太子》、《昭君出塞》、《岳雷招親》、《金玉緣》、《孟姜女》、《釵頭鳳》、《五姑娘》以及大型現代戲《雷鋒的故事》、《死的已經死了》,小戲《一筆工分賬》、《喜搬家》等;崑劇《竇娥冤》、《釵釧記》,優秀傳統摺子戲《遊園》、《驚夢》、《痴夢》、《寄子》、《斷橋》、《驚變》、《埋玉》、《跪池》、《見娘》、《照鏡》、《拷紅》、《思凡》、《下山》以及實驗性的大型現代崑劇《焦裕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