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戲

戲曲劇目種類

徠現代戲是以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的現代歷史和生活故事為題材的戲曲劇目。反映當代生活是中國戲曲的優良傳統。

簡介


徠以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的現代歷史和生活故事為題材的戲曲劇目。
反映當代生活是中國戲曲的優良傳統。如元代雜劇竇娥冤》、《拜月亭》,明代傳奇《鳴鳳記》、《清忠譜》,清初傳奇《桃花扇》等,都是描寫當代時事的劇目。辛亥革命前後,王鐘聲等編演的宣傳革命的新戲,梅蘭芳周信芳等編演的時裝新戲,也都是當時的現代戲。這些劇目大都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或社會現實,宣傳革命的或先進的思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配合不同革命時期的任務,各根據地都有現代戲演出。1942年在延安舉行文藝座談會以後,編演的現代戲如秦腔《血淚仇》、《窮人恨》,眉戶劇《十二把鐮刀》,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不僅宣傳教育了廣大人民,而且在革新舊的戲曲藝術形式方面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各地紛紛編演現代戲。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的《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地方戲尤其是民間小戲,形式較簡單活潑,容易反映現代生活,並且也容易為群眾接受,應特別加以重視。”此後,不少地方戲都堅持演出現代戲,同時,京劇、崑劇等歷史較久的大劇種也做了不少有益的試驗。經過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1960年現代題材戲曲觀摩演出會、1964年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等全國性會演和各大區、省、市戲曲會演的提倡、推動,以及歷史題材和現代題材劇目“兩條腿走路”和新編歷史劇、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和現代戲“三者並舉”的戲曲劇目政策的提出,促使各劇種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現代戲,如京劇《白毛女》、《紅燈記》、《黛婼》、《六號門》,崑劇《瓊花》,評劇《小女婿》、《劉巧兒》,呂劇《李二嫂改嫁》,滬劇《羅漢錢》、《蘆盪火種》,豫劇《朝陽溝》,湖南花鼓戲《三里灣》、《打銅鑼》,眉戶劇《梁秋燕》等。十年內亂以後,在新編演的現代戲中,題材更為擴大,塑造了革命領袖的形象,而且在舞台藝術的現代化、戲曲化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突破,現代戲有了新的發展。1980年,中國評劇院、上海滬劇團、河南省豫劇院三團等8個多年堅持演出現代戲的戲曲劇團,聯合發起組織了“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自1981年起每年舉行年會,探討、總結現代戲編演中的經驗。

解釋


指以現代社會生活為題材的戲劇。

出處


《人民日報》1981.1.26:“春節前夕,我訪問了正在北京演出豫劇現代戲《柳河灣》的 常香玉 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