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

公辦法學院

史良法學院是常州大學二級學院,前身為1995年開設的法學專業,2003年成立法政系,2007年學院改名為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10年學院改名為文法與藝術學院;2012年學院改名為文法學院;2014年學校院系調整,正式成立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

歷史沿革


發展歷程

史良法學院前身為1995年開設的法學專業,2003年成立法政系,2004年開設社會工作專業,2007年學院改名為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10年常州大學更名后,藝術類專業划入,學院改名為文法與藝術學院;2012年藝術學院成立,學院改名為文法學院;2014年學校院系調整,正式成立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
史良法學院是以從常州走出去的我國著名政治家、法學家、社會活動家史良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法學院。現任院長為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教育研究》執行主編、《比較法研究》雜誌編委會委員、全國西方法律思想史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約諮詢員、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監察專員、民盟中央法制委員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曹義孫教授。
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在法學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財稅法學五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本科設有法學經濟法方向和律師事務方向,在校本科生500多人。
成立以來,主持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近20項(重點兩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近30項。擁有省級科研平台2個,校級研究機構11個。其中,“常州大學中國財稅法治戰略研究院”與中國政法大學等五所著名高校一併列為中國法學會認定的“國家財稅法治研究方陣”成員單位。
學院高度重視本科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近年來學生一次就業率96%以上,出國和考研率達到30%,大學生社會實踐和“挑戰杯”等各種大賽多次受到省級以上表彰,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畢業生基礎紮實、上手快、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名稱由來

鄧小平與史良
鄧小平與史良
史良法學院是以從常州走出去的我國著名政治家、法學家、社會活動家史良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法學院。

部門機構


學院部門

名稱組成人員
副院長黨委書記、執行院長秦義曹義孫教授
副院長黨委書記、執行院長秦義副研究員
副院長張建副教授
副書記陳婷副研究員
副研究員莫良元教授
院長曹義孫教授
黨委書記、執行院長秦義副研究員
院長助理宣頔、戈琳
院務辦公室楊明星、吳溪、庄炯梅
學工辦公室陳子威、陳慧香

組織機構

學院共設有5個委員會 、1個領導小組、 2個中心。由學院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開展各項工作。具體如下:
機構名稱機構負責人委員
學術委員會(學術道德委員會)
主任委員:曹義孫、秦義
副主任委員:張建、趙美珍
田開友、李俊英、沈世娟、趙赤、莫良元、夏紀森、黃建文、梁文永
學位評定委員會
主任委員:曹義孫
副主任委員:梁文永、莫良元
趙美珍、黃建文、夏紀森、駱福林、張建、陳婷
教學指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曹義孫
副主任委員:梁文永、莫良元
黃建文、田開友、夏紀森、駱福林、陳 婷、趙 赤、李俊英、戈 琳
校友工作委員會
主任:曹義孫、秦義
副主任:陳婷、劉永寶
秘書:陳子威
\
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陳婷
副組長:莫良元 、梁文永
黃建文、夏紀森、趙赤、李俊英、陳子威
國際教育交流中心(港澳台教育交流中心)
主任:梁文永王建程
副主任:陳 婷、朴常赫
莫良元、趙 赤、夏紀森、薛 寧、陳子威
教育培訓中心
主任:張建
副主任:陳婷、戈琳
趙美珍、黃建文、趙 赤、駱福林、劉永寶、徐新意、 沈世娟、沈旭紅、楊明星
師德建設委員會主任:秦義、曹義孫趙美珍、黃建文、莫良元、駱福林、趙赤、李俊英、夏紀森、宣頔、陳婷、張建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國家級課題
(1)良法善治視域下法治與德治關係研究,2015年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主持人:曹義孫
(2)我國政府信用管理體系及其徵信模式研究,2015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子課題,主持人:芮國強
(3)誠信文化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理論與現實基礎研究,2015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子課題,主持人:曹義孫
(4)知識產權訴訟技術事實查明機制研究,主持人:沈世娟
(5)晚晴江南人口流動與社會治安問題研究,主持人:呂楊
(6)消費安全的法律規制研究,國家社科一般項目主持人:錢玉文
省部級課題
(1)網路消費安全的多元規制研究,2015年中國法學會重點項目,主持人:錢玉文
(2)陪審員制度試點改革狀況實證研究,2015年中國法學會一般項目,主持人:張建
(3)稅收強制執行的法律規制研究,2015年江蘇省社科一般項目,主持人:黃建文
(4)長三角環境監管體系構建與運行機制研究,2013年江蘇省社科一般項目,主持人:趙美珍

科研平台

名稱級別負責人
常州大學中國法治與德治戰略問題研究院校級曹義孫
中國財稅法治戰略研究院校級劉劍文、梁文永
常州大學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心校級芮國強
常州大學史良法學理論研究中心校級趙美珍
常州民盟法律援助和培訓中心校級駱福林
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校級寧立志、沈世娟
常州大學中吳智庫校級芮國強
常州大學國學研究院校級芮國強、張戩煒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省級胡學琦
常州大學中華孝道文化研究院校級芮國強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法學
常州大學法學專業始建於1994年,1995年開始招收經濟法學本科學生,法律專業每年招收經濟法和律師實務兩個方向的法學本科學生100多名,在校法學專業學生近400名。

學科體系

16門主幹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

師資隊伍

史良法學院教師隊伍學歷層次高,大部分具有海內外名校博士學位;實踐創新能力強,法學專業教師50%以上具有律師執業資格;年齡結構合理,形成了老中青有機結合的學術梯隊。現有教職工46人,其中,專任教師38人,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6人。擁有教育部法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學院以自身教師為主體,同時,聘請北大、法大、南大等10位名校專家和常州市公、檢、法司、律所等近30位實踐導師,開展“校地盟”協同培養高素質的法科應用型人才。
教授
曹義孫教授王淑芹教授侯欣一教授吳玉章教授李義松教授李偉明教授
葛彥東教授王永利教授梁文永教授趙美珍教授黃建文教授錢玉文教授
莫良元教授李俊英教授趙赤教授沈世娟教授田開友教授夏紀森教授
駱福林副教授張建副教授劉永寶副教授張愛娥副教授鄒衛中副教授楊大春副教授
徐新意副教授阮麗娟副教授朱椏梁副教授王峰副教授張順 副教授宣頔副教授
博士/講師
張海飛博士倪震博士朱達俊博士余小偉博士伍瑾博士
郝澤愚博士高可博士孫博博士蔣雪勤博士周忠學博士
婁曲亢博士周艷雲博士趙曉磊博士朴常赫博士(韓)衛樂樂博士
高國良博士沈旭紅薛寧戈琳
特聘教授
高其才馬榮侯欣一王淑芹
校外實踐導師
序號姓名單位職務
1趙榮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檢察院公訴局副局長
2吳之香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
3龍孝雲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
4吳昊江蘇常譽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5錢凱江蘇陽湖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
6吳濤北京(常州)惠誠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7李德陽中華聯合財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法務專員
8佘秋萍新北區人民法院法官
9陳琳天寧區人民法院法官
10陳元景常州經濟開發區法院法官
11余曰璞常州經濟開發區法院法官
12於小樂常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
13陳貝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武進支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
14李智常州市司法局律管處副處長
15李育衫常州宸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16丁建忠江蘇中吳律師事務所律所主任

碩士教育


學院於2015年11月取得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在財稅法學、經濟法學、法學理論、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五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1.財稅法學

本專業主要包括財稅法理論、金融稅法、國際稅法、外國財稅法、區際稅法學、財稅法治與反腐敗等研究方向。該學科點有劉劍文教授、熊偉教授、梁文永教授、錢俊文博士、黃建文教授等。

2.經濟法學

本專業主要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知識產權法、金融法學等研究方向。該學科點有錢玉文教授、沈世娟副教授、劉永寶副教授、徐新意副教授、宣頔博士、朴常赫博士(韓國)等。

3.法學理論

本專業包括法理學(法哲學)、法律社會學、法律文化等研究方向。該學科點有曹義孫教授、王淑芹教授、吳玉章研究員、侯欣一教授、呂揚博士、張建博士(博士后)、張順博士、高國梁博士(在讀)等。

4.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本專業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學、環境犯罪等研究方向,倡導多學科交叉研究環境法學。該學科點有趙美珍教授、趙赤教授、駱福林副教授等。

5.憲法與行政法學

本專業主要包括中國行政法學、高等教育法、法教育學等研究方向。該學科點有芮國強教授、莫良元教授、武瑾博士等。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史良法學院院徽
史良法學院院徽
院徽整體設計與學校圓形校徽相呼應,意指法學院是常州大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神文化
院訓
史良法學院的院訓是“史爭旦夕良善允正”。
釋義如下:
(1)“史爭旦夕良善允正”暗合“史良”先生的名字,既是對史良先生的懷念,又彰顯史良法學院的特徵。
(2)史爭旦夕:意為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寓意史良法學院師生應抓住機遇,奮發圖強。這與學校“勇擔責任、追求卓越”的精神相輔相成。
(3)良善允正,出自一句經典法諺:法律乃良善允正之藝術(羅馬五大法學家之一的烏爾比安引述羅馬百科全書編纂者塞爾蘇斯)。法律人奉良善允正為圭臬,守正擔當,求知臻善。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院長曹義孫教授
黨委書記、執行院長秦義
副院長張建
副書記陳婷
副院長莫良元

歷任領導

學院名稱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工商管理系經濟法專業教研室
1995年
王凱全書記1995年
錢書法系主任1995年
法政系
2003年
胡學琦書記2003年
鄒成效系主任2003年
張宏如副書記2003年-2008年
駱福林副主任2003年-2006年
衡孝慶副主任2007年
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2007年
胡學琦書記2007年
鄒成效院長2007年
薛勇副書記2008年
衡孝慶副主任2007年
文法與藝術學院
2010年
胡學琦書記2010年
鄒成效院長2010年
薛勇副書記2010年
衡孝慶副院長2010年
文法學院
2012年
胡學琦書記2012年
鄒成效院長2012年
薛勇副書記2012年
衡孝慶副院長2012年
史良法學院
2014年
芮國強副校長兼院長2014年6月-12月
胡學琦書記、常務副院長2014-2015年
曹義孫院長2014年12月
王永利書記兼執行院長2015年
薛勇副書記2014年
衡孝慶副院長2014-2015年
錢玉文副院長2014-2015年

校園環境


常州大學風光
常州大學風光
常州大學坐落於經濟繁榮、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
常州大學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良。現有武進、白雲、西太湖三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2498畝,校舍總面積6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4.2億元,紙質圖書160餘萬冊。學校設有16個學院,全日制在校生18000餘人。另設有李公朴社會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和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獨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