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
2014年建於北京的研究院
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是北京市為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將北京建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指示,響應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以北大、清華、中科大、北航、北理工、農大、北科大、北交大、北工大、北郵、北化大、中傳媒、南科大、中科院等14家學術單位和商飛、新奧等1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為基礎,於2014年8月28日創建的。
研究院以“創新體系建設為根本,致力於新知識的發現與應用,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使命,採取“大學與大學協同、大學與產業協同、企業與行業協同、創新與人才培養協同、首都知識經濟與全國產業經濟協同”的發展策略,努力建設成為“原創科技的策源中心、行業技術進步的促進中心、大企業的技術創新中心和中小企業的產品創新中心,並最終形成國際一流的創新中心”。
研究院按照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的思路,由相關大學和企業按照行業組建若干協同創新中心,並由中心成員共同出資設立各中心專屬的協同創新基金,採取獨特的“基金-協同創新中心-研究所三元耦合”體制,即協同創新子基金遴選項目及領投,政府自動跟投、資助自動配套,在組織結構上實現了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和市場配置資源,推動知識、技術、產品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按照圍繞創新鏈組織人才鏈的思路,研究院形成了基礎研究(自然基金項目制科學家)、應用研究(雙聘教授、專職研究人員、創新菁英計劃研究生)、產業發展及示範應用(企業工程師和創新菁英計劃研究生)等300多名多層次人才隊伍,有效保證了科研的效率和效果。
按照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的思路,研究院形成了包括自然基金、政府專項經費、知識產權基金、協同創新子基金、銀行融資及社會資本等在內的40億元的多元化的投資體系,資金體系覆蓋了全創新鏈。
北京統籌,全球研發,全國轉化
為保證研究院成果處於世界領先或先進水平,研究院在矽谷、香港設立了分院,遴選了來自斯坦福、伯克利、密西根、港大、港科大、香港應科院等世界一流學術機構的一批世界頂級科學家,就地開展高水平研究,項目完成後轉移至境內轉化。2016年,研究院啟動了“國際協同實驗室”建設,針對學科發展前沿和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和方向,開展前瞻技術、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究,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實現了全球範圍內的高校協同創新。
此外,研究院與福建、包頭等地方合作建立產業化基地,北京設立研發及運營總部,地方實施規模化生產,較好地將北京的科技優勢與地方發展結合。目前,已初步形成“北京統籌,全球研發,全國轉化”的院地一體化發展格局。
研究院實施的“創新菁英計劃”,吸引了北京大學、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美國西北大學、密西根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加入,通過“雙課堂、雙導師、雙身份、雙考核”的模式,培養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創新創業高端人才培養新機制。
研究院在海淀區北清路規劃建設佔地600畝的北京協同創新園,將建成60萬平方米集研發、孵化和企業創新型運營總部於一體的創新創業基地。
研究院成立以來,累計啟動科研項目144項,其中,美國分院啟動了12個項目,有3個項目已完成研發並轉移到北京。這些項目將在1-2年內完成研發進入產業化階段。目前已有108個項目成果實現轉化,以創新支撐創業的格局初步形成。
研究院建成后將整合國際知名大學10所以上,聚集領軍人才100名以上。每年培養高端創新創業人才200人左右,創造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重大技術50項左右,新增創新創業企業10家以上;為北京100家以上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撐,支持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助力北京在最前沿的科學研究中發揮引導作用,在最核心的技術開發中發揮主導作用,在最重要的產業發展中發揮支撐作用,在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培養中發揮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