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廂鎮

上海市川沙縣城廂鎮

城廂鎮古處八團地,故名八團鎮。明弘治《上海縣誌》載:“八團鎮在十七保,去縣東54里,居民率多鹺丁,以鹽賈幅輳逐末者多歸焉,市有三場鹽課司。”萬曆《上海縣誌》也有“八團鎮今為川沙堡”之記載。清末隸於城廂區。民初曾名川沙市,民國23年稱禮義鎮、廉恥鎮,25年並稱城廂鎮。建國初分設東鎮、西鎮,1953年為縣直屬鎮,1958年又併入城鎮公社,1961年復為縣直屬鎮,隨著浦東開發開放,城廂鎮併入川沙鎮

地理環境


城廂鎮位於川沙縣境東南部(北緯31度11分,東經121度41分),西北距黃浦江邊慶寧寺15公里;西距市區塘橋17.5公里。城廂鎮設置中共川沙縣城廂鎮委、鎮人民政府,轄有東市、南市、西市、北市、中市、城南、城南二居、南橋、河濱、新川、臨園、川北、僑光等13個居民委員會。1985年共有7009戶,26722人。
城廂鎮是川沙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來為縣府機關所在地。舊時鎮區商業集中在“牌樓橋”中心地段,60年代至80年代新辟商業區於新川路、城南路,擴及川環西路。今鎮上設有川沙縣百貨公司一店、二店等國營供銷商業門市部54個,集體商業有60個門市部,個體商業戶345個。設貿易市場2處,並設有2個規模較大的菜場。行業齊全,市場繁榮。
“川沙毛巾”本世紀初首創於城廂鎮,在國內國際市場享有盛名。城鎮範圍現有亞洲毛巾廠、寶成毛巾廠、毛巾機修廠。鎮上工業還有紡織巾被、針織、服裝、五金電器、食品加工等市、縣、鎮屬廠共60多個。1985年底,鎮辦企業有6個,年產值474萬元。
城廂鎮是川沙新文化的倡導區,現有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1所,小學3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上海電視大學川沙分校1所。鎮區還有人民大會堂、影劇院、書場、劇場、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俱樂部,北門有縣人民醫院及防疫站,南門有中醫醫院和婦幼保健站等,科技協會設在西門。

經濟發展


(川沙鎮包括原城廂鎮)
按照新的城市發展規劃,將建設川沙新城,規劃範圍包括原川沙集鎮及浦東運河以東、川楊河以南、川南奉公路以西、迎賓大道以北地塊,用地面積20.4平方公里。川沙新城是外環線以外地區的核心城區,以旅遊服務、臨空服務配套和歷史文化為特色,人口規模約在30萬人。
上海界龍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界龍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原市委副書記吳邦國(右)視察界龍彩印廠
原市委副書記吳邦國(右)視察界龍彩印廠
經過改革開放的發展,川沙誕生了全國第一家村級企業上市公司一界龍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一批以房地產、生物製藥、彩印包裝、工藝玩具為主的億元企業群。川沙未來的產業導向是發展低能耗、無污染、技術密集型,以航空運輸為資源配置手段,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臨空產業。隨著地區面積的擴大和國際空港二期工程的實施,使航空運輸服務和拓展城市功能的第三產業蘊含了巨大的市場。
隨著川沙發展規劃的實施到位,經過若干年努力,川沙將成為繼陸家嘴之後的一個浦東中心城的輔中心。川沙功能區域(新鎮)熱忱歡迎國內外客商共同參與描繪川沙美好的畫景,共圖大業,共同走向輝煌。
川沙鎮是浦東東南的主要交通集散地。鎮區交通體系完備。距浦東國際機場5公里。龍東路、迎賓大道兩條市級快速幹道穿越腹地,直接和滬杭、滬寧高速公路、內環線、外環線連接。貫穿鎮區的川楊河、浦東運河“十五”期間將拓展為連接黃浦江和沿海港口的重要內河運輸航道。全鎮有各類公交公司10多家,日投入大中巴客運車900多輛,日客流量近10萬人次,以川沙為連接的公交線路有近200條,輻射面達南匯、奉賢、金山、江、浙、皖、贛、蜀、閩等地區。

歷史沿革


明嘉靖至清乾隆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築堡城於八團鎮地(今縣城),城內設置守堡千戶公署、百戶所、軍器庫、把總司署、撫按行台、演武場、城隍廟、社學、下沙二三場署及南蹌、三林兩巡檢司。又置附堡營田,營房建在西門內真武台右邊。北門白漾口和小教場有營房基地。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松江董漕同知,為海防清軍同知,移駐川沙城。嘉慶十五年(1810年)置川沙撫民廳。廳署於城東南角,另有參將署、守備署、司獄署、二三場署、火藥局、軍裝局以及漕倉等設施。觀瀾書院、文昌宮位置在撫民廳署南面,城內還有正陽等15座橋,真武台等10餘處廟堂。辛亥革命後設置縣公署。民國16年(1927年)改為縣政府。民國年間,縣公署(縣政府)在縣署街(今新川路東端)。下沙場署在場署街,公安局在石皮街。城內還有孔子廟(今川沙中學教學大樓址)、民眾教育館、育嬰所(今北門集市貿易地)、中山公園(今廢)、縣商會(天主堂東)、至元堂(天主堂西北側)、公立小學校(今城廂鎮小學)等。

人民生活


現中共川沙縣委設在城內新川路西城河東畔,與川沙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合院辦公;川沙縣人民政府設在新川路同縣委大院相對,與川沙縣政治協商委員會合院辦公。縣公安局、財政局在車站路,縣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東城壕路,縣武裝部在南橋路,工業局在拱辰街,鄉鎮工業局在操場街,郵電局、水利局、農業局、衛生局、工商管理局、教育局在新川路,交通局、糧食局、建設局在石皮路,民政局、供銷合作聯合社在東泥弄,畜牧水產局、物資局在川黃路,縣人民銀行在中市街東端,總工會在西市街,勞動局、縣人民廣播電台在南橋路。
從設置川沙撫民廳起至民國年間,縣城面貌無大的變化。新中國建立后把原城區河道陸續填平築路,拆除舊石橋、牌坊等建築物,拓寬中市街等老街,改建延伸縣署街為今新川路,開拓新城區。城區面積原為1.48平方公里,現為3.2平方公里。原有街道34條,現有55條。主幹道路有11條,5條南北縱向路為:川環東路、川黃路、東泥路、北市街和川環西路;6條東西橫向路為:川北路、新德路、新川路、城南路、南橋路和川環南路。

交通


縣城交通,陸上有上川公路、川南公路和川北路等主幹公路行駛多條公交線路:滬川線、塘川線通往上海市區;川南線直達南匯縣城;周川線通周浦;川祝線至祝橋。還有自縣城通往境內的高橋、白龍港、黃樓、唐鎮新港等地的各條線路。新汽車站設在川環西路與新川路交點的北首。川楊河和浦東運河相交於縣城東北角,與城區河流貫通,水上交通運輸沿浦東運河北上,可通凌橋三岔 港,對渡至寶山;南下與南匯縣浦東運河相連。沿川楊河可西出黃浦江;東出三甲港達東海(長江口)。近期軌道交通二號線東延伸至浦東國際機場,其中經過川沙,並在川沙設有兩座車站,一站在華夏東路華東路交界處,另一站在川沙路川環南路交界處,交通已變得十分方便。

河流與橋樑


建國后,50年代縣前港、三灶浜東段和南北向小浜填平,后築新川路和三灶浜路。1982年護城河東北段填平,后闢為綠化區。今存三灶浜喬家浜西段,新開河一段以及護城河的東南和西南段。50年代初城區有石橋、木橋36座,后填河築路拆除橋樑26座。50年代拆除縣前港報升橋、集資橋、正陽橋、衛安橋、中山橋、牌樓橋、南門弔橋。60年代拆除三灶浜的三多橋、西水關橋;永豐街后浜的羅神廟橋、六安橋、太平橋。70年代拆除三灶浜的九如橋、青山橋、倉場橋、至元堂橋;喬家浜的東水關橋、竹行橋;運鹽河的城東外弔橋,城北宋家橋、潘家橋、善人橋、同善橋和通濟橋;城東的仁壽橋。80年代拆除護城河的北門弔橋、三灶浜的萬壽橋。建國后至1985年,縣城新建改建新型大橋共18座:

18座大橋


序號橋名地點
1東門弔橋城河
2工農大橋新川路軋鋼廠西
3南門大橋川黃路
4新川路大橋新川路縣府西
5西門弔橋西市街
6北門人民大橋車站路
7城南路大橋實驗小學東首
8東河浜橋五三中學南首
9糧機廠西橋新德路拱辰街
10護塘街便橋護塘街
11楊花港橋西河浜路
12西門外北鐵架橋三灶浜
13暢塘橋護塘街
14南橋路大橋通城河
15川環路三灶浜橋三灶浜
16川環路妙境橋妙境港
17川環路通城河橋通城河
18旱橋王橋街

教育衛生


縣城住房建設,60年代,建造二至三層的蘭芬堂新村和學校弄新村。70年代,在新川路、川黃路等地建造三至五層樓住宅一批。80年代,在城南路、南橋路、川環西路等地建造了五六層樓的大批住宅群。自1966~1985年共建住宅247768平方米,人均面積9.3平方米。
今縣城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布局全新。人民大會堂在西泥路(1958年建),川沙劇場在石皮路(1979年重建),文化館在東城壕路(1979年),工人俱樂部在西市街(1961年),書場在南市街(1962年),圖書館在川黃路(1980年),體育場在川北路(1958年),川沙影劇院在新川路(1985年)。還擴建了川沙中學、五三中學和城廂鎮小學等,教師進修學校在西城河東畔。新建的川沙人民醫院在北門,中醫院在南門,川沙氣象站在南門。烈士公墓在北門體育場東首。

城垣興廢


川沙城牆
川沙城牆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朝廷從里人喬鏜、王潭之請,興築川沙城。九月始築,十一月竣工。城周圍四里,高二丈八尺,闊三丈有餘。門四,堞樓如之,東門名鎮海,西門名太平,南門名迎瑞,北門名拱極,月城四,雉堞三百七十二垛,炮台十二座,弔橋四,濠闊一十二丈,深一丈五尺。仰德祠碑記載:“城成,而倭舶東西海中者,不敢復措意。”長洲文徵明撰新建五城記文中謂:“凡厥庶民,昔也朝夕悄悄不能自保,今則怗然恃以無恐矣。”
川沙城歷代幾經修葺。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淫雨,城門圮,王潭之孫王乾昌捐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建城后一百二十多年,受風雨侵蝕,城牆剝落有損,上海知縣史彩再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又經百年,城垣多圮,南匯知縣成汝舟捐款整修。嘉慶十五年(1810年)撫民同知高伯陽重修。此後,雖每屆年終或來歲春間,須將上年有無坍損情形查造冊結,詳報備案,但都因經費未核作罷。同治八年(1869年)冊報,除城門埃樓外,均坍七十餘丈,十三年蔡錫晉、吳洽請詳修,未果。至光緒四年共坍七十餘丈,十二年坍至一百餘丈,均以費巨,不予維修。
民國初期已坍之城磚,被收拾充作修砌城內街道,修城之事無人過問。民國11年(1922年)11月,因財政支絀,各縣教育經費急需設法維助,江蘇督軍齊燮元令行各縣,城牆除軍事需要或保留古迹外,其餘拆除的磚石基地等項盡數撥給充實教育經費。民國14年(1925年)經召集城市各公團協議,一致贊成拆城,並由教育局行文呈准縣署,留東南城角一段,保存魁星閣古迹,並為縣城小學設置園林,其餘城垣,即動工開拆。今城廂鎮小學尚存東南城牆一角,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世紀80年代,城牆破敗不堪,移居香港的川沙籍人士陶伯育痛惜不已,出資修繕一新。


1986年川沙縣城廂鎮總體規劃
城廂鎮總體規劃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使城廂鎮交通網路、市政公用設施、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新面貌迎接新世紀,1985年,縣人民政府制訂城廂鎮近期規劃和遠期規劃。
規劃遠期至2006年,近期自1986~1996年。近期常住人口4萬人,總人口5萬人;遠期常住人口6萬人,總人口為8萬人。用地近期控制在4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在5.4平方公里,按常住人口計算由原來人均70平方米,增加到人均90平方米。
城廂鎮趨向西、北發展,其中生活區以向西發展為主、工業區以向北發展為主。為充分利用上川路、南區污水管道和擬建的煤氣管道,以及已有電力等設施,對有污染的工業企業佈於川楊河北、上川路西側,無污染的工業安排在川楊河南端和川北公路一側。為改善環境,原鎮區的工廠控制發展,有污染環境的工廠逐步外遷。
商業網點,擬在新川路西端另闢一個商業中心,形成以新川路為軸線的“三線一點”,即商業中心、文化中心和次商業區中心。其他商業網點,在居住區詳細規劃中予以配套設置。原已形成的城南路農貿市場,影響居住環境,不宜長期保留。設想在城南路、川黃路以東保留部分副食品貿易市場;原北門菜場東的農貿集市繼續保留;在園西新村及川北居委規劃新建居住區內,增設兩處集市貿易市場。
整個城廂鎮構成“五豎四橫”的道路網路。“五豎”:川環東路、川黃路—東泥路—北市街、川環西路、城西路、藥師路。“四橫”:川北公路、新德路、新川路、川環南路。城鎮道路分4個等級,其寬度分別為:對外交通幹道24~40米、骨幹道路24~32米、次要道路8~12米、住宅區道路4~6米。
擬建3000座位體育館於川北公路城西路西南側。縣紅十字醫院由原址遷至川環南路與中醫醫醫院、婦幼保健院構成醫療中心。規劃於新川路縣人民政府大樓南,興建藏書50萬冊的縣級圖書館l座。於新川路川環西路北興建3000平方米博覽館(綜合展覽館)。於川環西路川北公路西北角興建遊樂場。
綠化:將南城河兩岸闢為林蔭綠化帶,將原城牆一隅修葺裝點為遊憩點;五三中學前填平的東城河,建街頭綠地和停車場;原紅十字醫院北側填平的河道闢為綠化帶,大會堂前仍作遊憩綠化廣場。爭取人均綠地達到3.5平方米。
停車場:近期以影劇院東側一塊空地暫作停車場過渡,遠期分設東南西北停車場4處。
以上規劃於1986年3月由縣人民政府報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審批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