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損傷

腸損傷

腸損傷是消化系統疾病,分小腸損傷大腸損傷結腸損傷,需要對症治療。

基本概述


疾病名稱:腸損傷 其他名稱:
疾病編碼:ICD-9:863.802 ICD-10:S36.401
所屬部位:腹部,
所屬科室:急診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
疾病分類:消化系統疾病
腸包括小腸(空腸、迴腸)和大腸(結腸、直腸),是空腔器官。腹部受傷后以小腸損傷多見,次為脾肝損傷,大腸損傷列后。

癥狀


1 小腸損傷:小腸盤曲於中、下腹,可發生多處腸管破裂、穿孔,有時伴有腸系膜血管破裂出血。小腸穿破,鹼性小腸液流出形成強刺激的化學性腹膜炎,后繼發感染細菌性腹膜炎。主要表現是:腹部特別是腹中部受傷后,出現持續腹痛,疼痛劇烈,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膈下有遊離氣體,腸鳴音消失。若腸壁未完全破裂(挫傷)或傷口小為大網膜或鄰近腸管粘連堵住,則自覺徵狀較輕,表現主要是局部觸痛和腸鳴音減弱。
2 大腸損傷:大腸位於空迴腸外周,大部分腸管位置固定,故鈍器傷不多見,絕大多數是腹部穿透傷,且常伴有腹內器官損傷,大腸損傷發生率中低但因腸腔含菌量大、污染重、腸壁薄、血運差癒合力弱,所以處理較困難、麻煩。大腸損傷在內容物漏出慢,化學刺激性輕,早期癥狀體征一般不明顯,容易漏診,應引起醫生和患者注意。
3 結腸損傷:結腸損傷出現腹膜炎較晚,腹痛、壓痛相對較輕,而感染中毒癥狀生,因此凡有腹部周圍受傷史,疑有大腸損傷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治療


1 治療原則
1.1 小腸損傷:應急診手術,修補破裂穿孔,損傷廣泛者做腸切除吻合手術。此外,有腹部外傷史且腹痛持續者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不宜在家中盲目使用止痛藥物,以免貽誤病情,帶來後患。如同時出現腹壁穿通傷,腸管從傷口脫出於腹壁外,此時不應將腸管送回腹腔,可用大塊濕敷料(毛巾)遮蓋,以防止乾燥,保持正常血液循環,然後在其上蓋上碗,外面再加以包紮,急送醫院。
1.2 結腸損傷:結腸損傷療效好壞主要取決於能否及早手術,對可疑者必要時可行剖腹探查。由於大腸血液供給不及小腸豐富,腸內容物較硬,故癒合較差,腸漏發生機會較多,處理方式基本有三種:①先在腸破裂處造口腹壁外,待病情穩定再剖腹;②在腸管修補或切除吻合后,在近側插管造口引流,癒合拔引流管造口自愈;③將修補吻合的腸管全置於腹壁外,並在其近側造口插管,待癒合后再手術回入腹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