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竇爾敦的結果 展開
- 方言
- 清朝人物
竇爾敦
清朝人物
竇爾敦(1683~1717)男,河北省獻縣人,原名竇開山。
關於竇爾敦這個人物,在清代正史中兩大基本史書《清史稿》和《清實錄徠》中都沒有記載,只是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史料》及《古城璦琿》和《獻縣誌》等地方志中有文字涉及。
逝世於康熙26年(1687年)時年62歲。
他上有長兄,排行第二,長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竇二敦。他出身貧苦,其父竇志忠系明朝(公元1368-1644)末年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部下的將領。為清代俠義公案小說《施公案全傳》和《彭公案》、京劇《盜御馬》和《連環套》中的豪俠。最後被清政府處死。
十五歲開始,就為地主扛活種田為生。一次,在集市上打抱不平,被一韓姓老者阻擋,此人是流落民間的一名起義軍頭領。他深愛竇的為人,便出手將流氓打倒,收竇為徒,授藝三載。後來,竇爾敦殺死作惡多端的知縣父子,為躲避官府緝拿,流浪四方,遇靜慈和尚,學得軟、硬氣功、輕功和護手雙鉤等技藝,武功大大長進。不久,他回到家鄉舉起義旗,招兵買馬抗清朝統治。出家后江湖人稱“鐵羅漢”。
1、“康熙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巳時,刑部所題,步軍統領隆科多拿送大盜竇爾敦等,照例即行正法一疏。上曰:‘竇爾敦、王四老公行劫年久,甚為兇惡,殺人亦多。平人殺人三口,尚且凌遲,此為首者,亦當凌遲。本發回,著隆科多會同三法司議奏。’”
2、“康熙五十六年九月二十日,又覆請尊遵旨會同步軍統領隆科多,將行劫年久,極其兇惡之賊竇爾敦擬即凌遲一疏。上曰:‘事著依議。此案內庄頭王六,系太監梁九功家僕,何以做錢粱庄頭?將王六挑去腳筋充發。’”
公元1713年竇爾敦率部劫了大名府(今河北省境內)運往京城的十萬兩官銀。清政府上下大為震驚,兵部大臣彭朋被革職。彭朋手下護衛黃三太為捉拿竇爾敦,以比武之名約竇前來較量。比試時,黃三太違背“不用暗器”之約,暗發金鏢傷了竇爾敦的左膀,竇爾敦負傷逃脫。
徠清軍多次圍捕,均未能將他拿獲。竇爾敦深感他活動的河北省河間、獻縣一帶無險可守,非久留之地。於是率部攻下河間府,奪取了河間府的印信和大量輜重,然後進入河北省燕山山脈,在一個名叫連環套的地方安營築寨,同清廷抗爭。這時他的義軍已經發展到了一萬餘人。有一次,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賜駿馬至圍場行獵,竇得知后,隻身下山,潛入梁營中盜走御馬。
清軍幾次攻打竇寨未能奏效,於是拘捕了竇爾敦的母親,並張貼告示稱如竇爾敦不投案即殺其母。竇爾敦乃孝子,為救其母,自縛投案。其母責備他作了糊塗事,撞牆自盡。
後人編著的公案小說《施公案》(寫江都知縣、通州漕運總督施世綸破案故事的小說),將竇爾敦的生平事迹加以改編收入其中。京劇藝人又根據《施公案》中竇爾敦的故事改編成京劇,至今仍上演的有《盜御馬》與《連環套》。在這兩齣戲中,竇爾敦不再是農民起義的領袖,而是佔山為王的綠林好漢。他與清王朝的鬥爭,被改為武林中個人恩怨的爭鬥。《盜御馬》寫竇爾敦在比武時被黃三太用暗器打傷,一直伺機復仇。十幾年後,他得知梁九公攜御馬外出狩獵,遂潛入梁營盜走御馬,並留下黃三太姓名,嫁禍於他,以報前仇。
竇爾敦在京劇中的臉譜“蘭花三塊瓦”,是“三塊瓦”臉譜中的一種。“三塊瓦”的畫法是,用線條勾出兩塊眉、眼窩、一塊鼻窩,恰似三塊瓦片分佈在臉上,故有此稱。“花三塊瓦”是在眉、眼、鼻等部位勾畫出色彩多樣、花紋複雜的圖案。所表現的人物大都是綠林豪傑和勇猛剽悍的部將。藍色在臉譜中喻意剛烈勇猛,眉部畫有雙鉤一對,是竇爾敦使用的兵器。
竇爾敦從少林寺學藝歸來,為生活所迫,到本縣北宗村李財主家扛活。這年三十晚上,被長工李二拉到家裡喝辭歲酒。飲至三更,一個朋友酒醉大哭,大夥問他怎麼回事,他哭著向大夥說他在百里以外的張庄張百萬家扛活,本來雙方講定,每月工錢三十吊,到年底算賬時張百萬卻按每月十五吊,還說他賴張家的錢,並命家奴把他趕了出來。他有心去告他,一沒立字據,二張家與官府勾結,有錢有勢,有理官司也打不贏,他只好忍氣吞聲作罷。
戲曲形象
天剛亮,突然殺聲四起,眾人驚醒。只聽外邊大聲喊道:“快交出竇爾敦來!”原來他趁解手的工夫,施展輕功本領,到張庄把張百萬殺了。他在牆上寫著“殺人者,北京長工竇爾敦也”!張家立刻到官府報案,三班六衙連夜趕往北京捉拿竇爾敦。竇爾敦叫李二開門,衙役們進來一看,只見杯盞狼籍,一個個醉的不省人事,竇爾敦看樣子醉得更厲害。李二指著竇爾敦對衙役們說:“列位!這裡離張庄少說也有一百里,若是三更殺了人,這時候回不來。你們看他醉成這個樣子,什麼時候去殺的人呢?再說,他與張東家素不相識,又無冤無仇,怎麼會憑白無故地去殺他呢?很可能是他的仇人栽贓陷害,請各位還是三思而行。”
衙役們聽了覺得有理,又見眾人擔保,只好帶了保人回去交差。事後,竇爾敦拿出張百萬的帽子,告訴大家這事確實是他乾的,從此,竇爾敦“百里取人頭”的故事就傳開了。
《坐寨》這一大段西皮原板,竇爾敦回首往事,他說——“也是某心大意未曾提防”。黃三太不講信用,明明說好竇爾敦雙鉤戰他金刀,卻因不敵,下黑手,用甩頭傷了竇爾敦的肩膀,故引出竇爾敦盜馬復仇這段故事。“大丈夫仇不報枉在世上,豈不被天下人恥笑一場?飲罷了杯中酒換衣前往。”可他萬萬沒想到,黃三太走運,早就命歸西天,自然死亡了,可又引出他兒子黃天霸的一段故事。沒想到這黃天霸比他老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又用陰招,或者你說是高招也行,反正不是光明正大的比武,贏了竇爾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