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披風的結果 展開

披風

流行於明代的衣服形制之一

披風是一種衣服的形制,為披用的外衣,大多直領對襟,頸部系帶,有二長袖,兩腋下開衩(清代《舜水朱氏談綺》三卷中描述的披風為對襟直領,制衿,左右開衩)。

披風流行於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內穿著。

中式披風


形制

披風是披用的外衣,大多直領對襟,頸部系帶,有二長袖,兩腋下開衩。流行於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內穿著。

歷史

披風,穿在身上的對 襟大袖的外衣。與斗篷不同,斗篷常穿於室外,披風室內外均可穿。披風盛行於明清時期,從許多畫像以及筆記資料上看,披風是明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服飾,在明末的《雲間據目抄》裡面就提到了“披風便服”,清朝入關之後,由於“男從女不從”,所以披風仍然流行了一段時間。
在《紅樓夢》中也反覆出現披風這種衣物,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中既有披風又有斗篷,說明這二者之間是存在差異的。
明代王圻的《三才圖會》云:“背子,即今之披風也。”換言之,明清時代的披風,就是宋時的背子。《三才圖會》中帶有“背子”的插圖,展示了一種直領、對襟、兩腋下開衩、有二長袖的一種長衫,其形式與清末畫家改琦《紅樓夢圖詠》中王熙鳳身上所穿的外衣一樣,改琦所繪的王熙鳳形象正是《紅樓夢·第六回》中見劉姥姥的那次:“那鳳姐兒家常帶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
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朱舜水(即朱之瑜,明清之際的學者和教育家)在明亡后客居日本講學二十二年,成為日本教育史上一位大教育家,被尊為“日本孔子”,桃李滿園,學生英才輩出。1682年他八十二歲時在日本逝世,留下大量遺稿。日本寶永五年(公元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朱舜水的學生安積覺又編輯刊印《舜水朱氏談綺》三卷。《舜水朱氏談綺》中描述的披風為對襟直領,制衿,左右開衩。
按照《三才圖會》與朱舜水的資料,明代的披風其實和宋代的褙子樣式是相似的,但是披風跟斗篷則是不一樣的,披風是有袖子、直領、兩邊開叉的。
後來,披風還出現了立領對襟的樣式,這在一些清代的畫像中經常可見,日本人中川忠英編著的《清俗紀聞》中就有立領披風,除了領子的變化,其他部分照舊。

文獻記載

王圻《三才圖會》:“背子,即今之披風也。”
《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若是不好,教丫鬟尋過一領披風,與他穿起。”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船上女客在那裡換衣裳,一個脫去元色外套,換了一件水田披風。”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呼韓邪從錦帳中緩步走出,身穿披風。”
《三才圖會》褙子,即披風
《三才圖會》褙子,即披風

西式披風


特點

近現代及外國“披風”(亦稱“斗篷”)種類: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浮雕像中就有著這類“披風”的人物形象。這種類型的“披風”長期流行於地中海地區,在11世紀前後盛行於歐洲。
近現代常常把斗篷誤稱為披風。婦女作時髦服飾,除夏季不用,春、秋、冬三季都穿用。質料上,有單、夾、棉、皮的。用綢緞縫製,顏色以綠者為時髦,也有大紅、粉紅、咖啡和灰色等。三十歲以上一般多穿深色,有些用濃重的黑色,以示穩重端莊。長度通常在膝蓋部位,冬天的略長些。“披風”兩襟,釘有鈕扣或帶子,但穿著時修往往不用,任其敞開,走路時一般都用兩手交叉抓住衣襟,以顯示氣派和風度。婦女和兒童用的,多綉有花紋飾,男用一般為素式。

分類

按披及人體的部位可分為3類:
①長“披風”(斗篷),披到腰部以下,其中及地“披風”俗稱大斗篷。
②短“披風”,披於腰部以上。女用披在肩部的,稱小“披風”,或稱披肩(前開襟以襻紐系合)。
③連帽“披風”,與帽連成一體,又分連帽小“披風”、連帽斗篷等。
按用途可分為:
①日常生活中用的“披風”。以波蕾若“披風”(小“披風”)比較著名;其他有寶寶斗篷和連帽式“披風”雨衣(雨披)等。
②宗教人士用的“披風”,有基督教的祭披及其十字褡。
③舞台用“披風”,魔術師用的及膝圓型“披風”(圓形裁片在中間留領口)。
④禮儀用的“披風”,有觀劇“披風”,英國元首加冕服蔻普斗篷,劍橋大學博士服大斗篷等。此外還有騎兵穿用的長“披風”,護士“披風”(以深藍色毛料裁製、有紅襯裡的七分長“披風”),鬥牛士穿用的兩色“披風”(柯波特),游泳上岸用的海灘“披風”,以及中國彝族的“擦爾瓦”、納西族的“七星羊皮披肩”等。
但實際上近現代以及外國所說的這些個“披風”都是“斗篷”,而不是中國古代文獻、古畫、文物中所展示的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