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龍

柿目安息香科植物

白花龍(學名:Styrax faberi),別名有白龍條、響鈴子、夢童子,為安息香科安息香屬。白花龍於春、夏季開白色花朵,簇生於枝頂,不時逸出香氣,色、香俱佳。宜地栽點綴庭園或成片栽于山坡。種子油可制肥皂和潤滑油。根可用於治胃脘痛;葉可用於止血生肌消腫。 (概述圖來自:中國自然標本館

形態特徵


版本一
白花龍
白花龍
白花龍
白花龍
灌木,高1-2米;嫩枝纖弱,具溝槽,扁圓形,密被星狀長柔毛,或被毛漸脫落至完全無毛,老枝圓柱形,紫紅色,直立或有時蜿蜒狀。幼枝密被星狀柔毛。或長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葉互生,紙質,有時側枝最下兩葉近對生而較大,橢圓形、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11厘米,寬3-3.5厘米,頂端急漸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當年生小枝的嫩葉兩面均無毛至密被褐色或灰色星狀柔毛,側脈每邊5-6條,第三級小脈網狀,兩面均明顯隆起;葉柄長1-2毫米,密被黃褐色星狀柔毛。總狀花序頂生,有花3-5朵,下部常單花腋生,長3-4厘米;花序梗和花梗均密被灰黃色星狀短柔毛;花白色,長1.2-1.5(-2)厘米;花梗長8-15厘米,花后常向下彎;小苞片鑽形,長2-3毫米,生於花梗近基部,密被灰黃色星狀短柔毛,易脫落;花萼杯狀,膜質,高4-5(-8)毫米,寬3-4(-6)毫米,外面密被灰黃色星狀絨毛和星狀短柔毛,萼齒5,三角形或鑽形,邊緣有時具褐色腺點;花冠裂片膜質,披針形或長圓形,長5-15毫米,寬2.5-3毫米,外面密被白色星狀短柔毛,邊緣狹的內折或有時同一花中1-2裂片邊緣一邊內折,另一邊平坦,在花蕾時作鑷合狀排列或呈稍內向覆瓦狀排列,花冠管長3-4毫米,無毛;雄蕊長9-15毫米,花絲下部聯合成管,上部分離,分離部分的下部密被長柔毛,上部無毛,花藥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花柱較花冠長,被毛。果實倒卵形或近球形,長6-8毫米,直徑5-7毫米,外面密被灰色星狀短柔毛,果皮厚約0.5毫米,平滑。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版本二 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樹皮褐色。葉矩圓狀橢圓形至橢圓形,稀矩圓狀倒卵形,長3-10厘米,寬2-5厘米,儀具1-3毫米的短柄。花長13-15毫米,單生或2-6朵成總狀花序或因小枝上部葉片退化而似成圓錐花序;花冠裂片5,長8-11毫米,在花蕾中作鑷合狀排列。果球形至卵形,長8-13毫米;種子表面微具皺紋。本種是一多類型的種,分佈於長江以南各省區,西至湖北、貴州。生雜木林或灌叢中。湖北、四川的垂珠花 S. da-syantha Perk.和本種的區別僅種子表面具深皺紋。湖北、湖南、河南、江西、浙江的灰葉野茉莉 S. calvescens Perk.和本種的區別僅葉下面生灰白色星狀絨毛。
著花3-5朵,下部常單花腋生,花白色。核果倒卵形或近球形。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喜生長在丘陵避風坡面較肥沃的紅壤上,較耐旱。白花龍於春、夏季開白色花朵,簇生於枝頂,不時逸出香氣,色、香俱佳。宜地栽點綴庭園或成片栽于山坡。

分佈範圍


產安徽、湖北、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和四川等省區。生於海拔100-600米低山區和丘陵地灌叢中。

採集信息


白花龍
白花龍
中文種名白花龍 
拉丁學名Styrax faberi
科名安息香科
採集時間2010年10月01日
採集地點湖南省湘潭縣法華山
採集人嚴岳鴻
採集樣品類型種子、果實、
引種材料類型種子、
生活型小喬木、
生態環境灌叢、
土壤黃壤
地形山地、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牡荊青蒿檵木、博落回、野菊
花顏色白色
果實顏色綠色
種子顏色黑色
莖顏色棕色
葉子顏色綠色
果期9-10月
分佈普遍、

品種分類


所包含的亞種、變種、變型或栽培變種:
抱莖葉白花龍:拉丁學名:var.amplexifoliaChunetHowexS.M.Hwang
苗栗白花龍:拉丁學名:var.matsumuraei(Perk.)S.M.Hwang
白花龍
白花龍

模式標本


采自廣東廣州。

詳細內容


白色的花兒,沒有暖色調的花兒鮮艷奪目,素花朵朵,獨自在一隅綻放,淡淡的散發幽香,如訴淡淡清愁。
白花龍(Styrax faberiPerk.)隸屬安息香科安息香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纖弱,密被星狀柔毛,老枝圓柱形,紫紅色,直立或蜿蜒狀。葉互生,紙質,橢圓形、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總狀花序頂生,著花3-5朵,下部常單花腋生,花白色,小苞片鑽形,花萼杯狀。核果倒卵形或近球形。白花龍花期於春、夏兩季,適宜庭院栽種做點綴。種子油可以用來制肥皂和潤滑油,根可治胃脘痛,葉可用於止血、生肌、消腫。

主要價值


白花龍在春季、夏季開白色花朵,簇生在枝頂,不時逸出香氣,色與香俱佳。宜地栽點綴庭園或成片栽在山坡。種子油可制肥皂與潤滑油。根可用於治胃脘痛;葉可用於止血和生肌、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