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鈞
周汝鈞
周汝鈞(1858~1906),名常儉,字約存,別位元組生,號省齋,上番禺慕德里司南崗鄉(今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南崗村)人。1882年應壬午科鄉試,中式舉人。1892年中壬辰科進士,欽點主事,分刑部貴州清吏司行走,兼刑部司務廳督催所。1893年欽派順天恩科鄉試武闈收掌官。歷充昭西陵工程監修、定東陵工程監督、東陵紅場工程勘估監督。
1895年夏秋,北京的維新人士籌立團體,最後定名為京師強學書局,於11月17日成立。周汝鈞1898年3月6日在香山縣欖山書院制訂的《學規》說:“昔在京師,偕同志諸公聯設強學書局,講求時務。”① 可見他也是京師強學書局的發起人。1896年1月20日,御史楊崇伊奏《京官創設強學書院植黨營私請旨嚴禁》一折,書局被都察院封禁。但2月4日,御史胡孚宸又奏《書局有益人才請飭籌設以裨時局》一折后,光緒帝著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議奏。總理衙門2月5日覆奏,請將強學書局改歸官辦,建立官書局,欽派大臣一二員管理,聘訂通曉中西學問之洋人為教習。3月4日,上諭命孫家鼐管理。孫家鼐就任后,奏請由官書局設學堂一所,延精通中外文理者一人為教習。1898年,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終於開辦。《德宗景皇帝實錄》1898年7月3日記:“所有原設官書局,及新設之譯書局,均著併入大學堂。”②這段曲折的歷史說明,北京大學的最早萌芽就是京師強學書局,周汝鈞等京師強學書局的發起人最終促成了北京大學的創立。
周汝鈞
1897年5月7日,周汝鈞因母親去世,丁內艱回籍。1898年,應聘到香山縣欖山書院掌教兩年,其後又出任廣州學海堂學長。1901年秋,美國舊金山的南海、番禺、順德三邑僑商聘請周汝鈞為金山三邑公館董事主席。其後,出使美、日、秘大臣(即駐美國、西班牙、秘魯公使,當時稱西班牙為“日斯巴尼亞”)。伍廷芳任命他為駐舊金山總領事館隨員。
周汝鈞
其後,總領事何祐患病回籍,由周汝鈞接理舊金山總領事。1903年,周汝鈞任職期滿歸國,先後任東莞師範學堂監督(校長)兼總教習、番禺縣中學堂監督。積勞成疾,1906年10月15日去世。
周汝鈞故居位於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南崗村南崗東街。故居為正方形建築,寬101米、深101米,建築面積111平方米,青磚牆,屋頂有灰塑壁圖。故居原為周汝鈞太公周日新進士的祖屋,周日新是清道光進士;周汝鈞1892年中式二甲進士、欽點刑部主事,世稱“公孫進士”。1897年與人合作創辦通藝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1898年後兼任廣州學海堂學長並在廣州多個書院講學。1902年赴美國舊金山任駐華大使。位於南崗村沅崗街的周汝鈞墓於20世紀60年代被盜,現僅存墓穴及墓碑一方。
周汝鈞
①《學規》,周汝鈞手稿,周紹煊家藏。
② 《戊戌變法》第2冊,第28頁。
③《戊戌變法》第2冊,第6頁。
④《學規》。
⑤《戊戌變法》第4冊,第352頁。
⑥《戊戌變法》第4冊,第325頁。
⑦《戊戌變法》第4冊,第327頁。
⑧《閱雍正朝冊寶恭記》,周汝鈞手稿,周紹煊家藏。
⑨《閱乾隆朝冊寶並玉璽恭記》,周汝鈞手稿,周紹宣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