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成立於1963年,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烏蘭察布東街120號,是專業從事草學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所,也是唯一的中央駐區正廳級科研事業單位(公益二類)。

簡介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成立於1963年,歷年在中國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動態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監測系統試點試驗研究、全國主要栽培牧草種子質量分級標準的研究與制定、草原機械裝備方面獲國家級獎4項,佔全國草業領域獲獎的4/9。現有在職職工160餘人,其中科技人員126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71人;有博士學位的6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33人。

歷史沿革


組建背景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邊疆地區的建設十分重視,多次派遣科學考察隊對草原進行綜合考察,並把草地資源的開發納入國家建設計劃。
195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主持下制定了全國農業科學技術發展十年規劃。
1957年,聶榮臻副總理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作重要講話時指出:“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全國農業科學研究中心和領導中心,圍繞這個中心,要把農業科學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組成一個全國的科學工作網,提出全國農業科學研究的方向和任務,制訂重點研究工作計劃,組織全國有關方面的農業科研力量進行協調合作”。
1963年4月1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丁穎院長主持召開第八次院長辦公會議,討論並通過了積極籌建國家草原所的提案。從此,拉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籌建的帷幕。同年7月18日,在中國農業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長辦公會議上,又進一步明確並通過了要在原十年事業發展規劃中擬建草原研究所、鹽鹼地改良研究所和水土保持研究所的決定。
1963年8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幹部處很快就把當年從全國有關高等院校接收的11名大學畢業生(包括草原、畜牧、農學和植物學專業等)分配到了草原所,但由於當時草原所的所址尚未確定,所以就先將他們集中起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北畜牧獸醫研究所(蘭州)代管。
發展變遷
1963年3月22日,經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批准,開始籌建內蒙古草原科學研究所。
1964年3月2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內蒙古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形成統一意見,在將內蒙古草原科學研究所加以充實的基礎上建立國家草原所,掛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研究所兩塊牌子。4月,內蒙古草原科學研究所已初具規模,所內已設有草原利用、草原改良、牧草飼料栽培、植物保護和牧草生理5個研究室及中心化驗室。5月,內蒙古草原科學研究所由內蒙古自治區畜牧廳移交內蒙古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領導,辦公地點也由八里庄的內蒙古畜牧獸醫研究所遷至五里營的內蒙古甜菜研究所原所址。7月,國家科委同意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內蒙古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在內蒙古草原科學研究所的基礎上建立國家草原研究所。8月,內蒙古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副書記胡漢林同志和內蒙古草原科學研究所負責人王明昶同志一行前往蘭州,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北畜牧獸醫研究所將11名大學生接回草原所。從此,中國第一所國家級草原科學專業研究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正式搭建完成。
1965年1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草原所題寫賀辭。6月,根據農業部和國家編委文件精神,將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研究所下設的5個草原改良試驗站(即呼盟莫達木吉、錫盟查干敖包、烏盟伊克烏蘇、伊盟烏蘭柴登和巴盟錫林高勒草原改良試驗站)劃歸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領導。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草原所和全國其他科研單位一樣陷入一片混亂,機構隸屬關係變化不定,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大規模連續性的科研活動很難正常進行,科研人員被下放到基層,科研工作幾乎處於停頓狀態。
1976年8月,草原所承辦了為期3個月的國家農林部在錫盟鑲黃旗召開全國牧區草原建設現場會議,提出要堅持貫徹牧區“以牧為主,多種經營”和半農半牧區“農牧並舉,全面發展”的方針政策。
1979年10月,草原所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
1983年4月,草原所勞動服務公司成立。
1985年,草原所重新調整了方向和任務,確定草原所是一個以應用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草原科學研究機構。
1993年,草原所完成了建所30年科技成果的清理、分類和登記,編印出127項主要科技成果名錄,完成了建所30周年成就展。
2002年,草原所被確定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進一步明晰了草原所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的定位和作用。
2004年,草原所根據科技部、財政部、中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農業部等九個部門所屬科研機構改革方案的批複”,按照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要求,結合該所的實情情況,制定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科技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與之配套的8個附屬文件,全面啟動了科技體制改革工作。
2005年,草原所對所內以往制訂的規章制度進行了修訂完善,編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規章制度彙編”,共包括41項規章制度。

科研條件


設施設備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建有1000公頃牧草種子繁育、生產基地和現代化的育苗車間,可以提供優良牧草種子和種苗;建有牧草種子清選車間,每小時可清選牧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草種子1500-3000公斤;建有草塊加工車間,每小時可生產苜蓿草塊4000公斤;建有掛藏室,農機具庫,貯草棚,常、低溫牧草種子庫及一些生產、生活設施。擁有各類噴灌、牧草播種、收穫、加工等農業機械設備,可以滿足牧草種植、生產、加工等作業以及科學研究工作的需要。
人員編製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有在職職工164人,其中科技人員117人,科技人員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15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38人;有博士學位的26人,具有碩士學位的38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21人。
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部分):袁清、劉桂香。
科研部門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設有5個研究室,1個研究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5個中國農業科學院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3個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1個農業部安監與檢測中心。此外,草原所還擁有國家牧草種質資源中期保存庫、國家多年生牧草圃、國家牧草改良中心和國家旱生牧草種子繁育基地等4個科研創新部門。
研究室:牧草資源與育種研究室、草地生態與監測研究室、草地生產與管理研究室、草地工程機械研究室、草地綜合發展研究室。
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歐亞溫帶草原研究中心。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牧草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中國農業科學院鄂爾多斯沙地草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中國農業科學院沙爾沁牧草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中國農業科學院玉樹高寒草原資源與生態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太僕寺旗草地資源生態監測與評價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中國農業科學院蘇尼特溫帶荒漠草原資源與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鄂爾多斯沙地草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沙爾沁牧草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玉樹高寒草原資源與生態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農業部安監與檢測中心:農業部草產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與檢測中心。
學術交流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先後有美國、英國、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波蘭、蒙古、印度、尼泊爾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進行訪問並就草業科學的研究與發展方面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探討;所里有多名專家、學者到中國國外與同行進行共同研究與學術交流。
截至2012年,應邀到草原所講學、進行學術交流和參加合作研究的外籍學者及專家600餘人次。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建所以來,草原所共派出70餘人次出席在中國國內外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概況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建所以來,共承擔國家、省部級等各類研究項目503項,獲得各類獎勵成果105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1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75項;收集保存一批優良、珍貴的種質資源,培育牧草(飼料作物)新品種17個;獲得專利19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6項;出版著作100部,發表論文1551篇。
●重大科技獎勵成果
(1)“中國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動態監測系統試點試驗研究”於1997年12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全國主要栽培牧草種子質量分級標準的研究與制定”於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3)“中國重點牧區(11片)草地資源調查”於1993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4)“中國北方草原154種飼用植物的染色體研究”於1993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5)“北方農牧區三種主要害鼠種群數量動態預測及綜合治理技術”於1991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6)“牧區無鼠害蘇木的建立和鞏固研究”於1988年獲中央愛衛會、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7)“9MSB-2.10型草地免耕松播聯合機組”於2002年獲得內蒙古技術進步三等獎;
(8)“優質牧草新品種及新技術示範推廣”於2006年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
(9)“內蒙古沙打旺草地衰退原因及其恢復技術”於2004年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
(10)“草原幾種主要害鼠種群數量動態預測及持續控制技術”於2009年8月獲得內蒙古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1)“奶牛優質飼草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於2010年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2011年獲得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

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草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草業科學。
博士后流動站:草學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教學建設


●學生規模
截至2012年5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共培養碩士學位人員160人,其中統招碩士85人,農業推廣碩士75人,培養博士學位人員32人,博士后出站2人。在培碩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21人,在站博士后3人。
●導師數量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擁有研究生導師19名,兼職導師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5名,碩士生導師14名。
●獎助體系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在第一年學習期間,每月助學金在1000元左右;回研究所后,每月助學金及研究助理津貼合計在1300元以上。同時,研究生在大學期間可申請各項獎學金,如課程成績優秀獎、中期考核優秀獎、優秀畢業生獎等。

機構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副書記侯向陽
黨委書記、副所長王育青
副所長李志勇

組織機構


管理機構

綜合(黨辦人事)處
科研管理處
財務管理處
成果轉化與條件建設處

科研機構

草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中心
草原生態保護與恢複利用研究中心
牧草安全生產與加工利用研究中心
草畜產品質量安全與風險評估研究中心
草地生態遙感與大數據應用研究中心

支撐機構

牧草及草產品質量檢測與分析測試中心
草業科技信息中心(期刊室)
內蒙古中農草業發展有限公司

人才隊伍


專家隊伍

李 博:著名草原生態學家。1953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一生從事植被生態學與草地資源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科技攻關課題3項、專題4項、省部級課題多項。發表學術論文154篇,主編或參編學術專著22部,譯著7部。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1986年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同年被評為自治區特等勞動模範;1990年獲國家教委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1993年獲第二屆烏蘭夫獎金基礎科學特別獎。
王明昶:1963年負責組織籌建草原所,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草地經營科學研究,參加三北防護林地區自然資源與綜合農業區劃研究,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草地生態奮牧業”、“草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及“草原退化的原因及其對策”、“草業系統工程”等項目研究中取得成果。代表著作有《草業與草業系統工程》、《草業系統工程》《草業系統工程理論應用與研究》等,發表論文50篇。
查顯忠:1955年畢業於瀋陽農學院。曾任內蒙古畜牧工作站副站長,內蒙古草原勘測設計院副院長,草原所所長,內蒙草原學會理事。主要從事草原生態、草地資源調查、草地科學研究與管理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研究項目多項,1984年主持制訂了《內蒙古自治區草地資源調查技術規程》,1985年參加“北方山區草地綜合改良發展肉牛生產”研究項目,參加的“全國重點牧區草場資源調查巴林右旗試點調查”項目,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參編《草原工作手冊》,發表論文1篇。
馬志廣:中國農科院草原研究所原所長,大學本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2)。主要從事中國北方乾旱及半乾旱草原區退化草地改良、草地植被恢復與重建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獲得部、省級科技進步3等獎2項,四等獎1項,榮獲第五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建議二等獎(2006年),在國內外重要草地學術刊物及論文集上發表論文30餘篇,參加專著編寫3部,譯著1部。
劉 起:1963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曾任草原所科研處處長,副所長,工會主席,先後獲農業部畜牧獸醫司“六五”科技先進工作者,農業部草地資源調查先進工作者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草地資源調查與規劃、科研管理工作,先後主持參加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1項。獲國家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5項,出版專著12部,發表論文50餘篇。
桂 榮:中國農科院草原研究所原副所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長期從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技術研究與科研管理工作。獲獲得項科研成果獎,省部級二、三等獎6項。培養研究生7名,合作培養研究生4名,發表論文67篇。
蘇 和:中國農科院草原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主要從事草原資源調查、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應用在草原資源調查及草原火災監測理論與技術研究。先後參加、主持完成國家攻關項目、省部級攻關和重點項目以及地方項目14 項目有十項獲獎,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參加編輯著作7部,培養研究生8名。
徐 柱:中國農科院草原研究所原副所長,碩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主要從事牧草資源評價、牧草數量分類和資料庫信息系統、草地生態學研究。主編出版專著和著作9部,合作或參加《內蒙古植物志》等著作8部,在國內外學術雜誌上公開發表論文125篇,其中SCI、EI收錄文章3篇,獲得成果獎8項,培養研究生20餘名。
董景實:1953年畢業於東北農學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牧草栽培及人工草地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39份優良牧草和飼料作物進行區劃試驗”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荒漠化草原建立人工草地綜合豐產技術”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北方不同類型草原區建立人工草地的綜合技術”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北方旱農地區農作物增產技術體系研究”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出版《牧草種植》、《草原手冊》2本,發表論文4篇。
拾方堅:1955年畢業於東北農學院,主要從事飼料作物育種、栽培及其技術配套的研究和推廣工作。先後選育出優質、高產適合當地的大麥、燕麥等禾本科飼料作物10個,審定登記的飼料作物品種5個。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飼料原料標準29項》獲國家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科技進步獎。參編專著與文集5部,發表論文近30篇。
任志弼:1963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植被演替、植物資源、草地資源、草地遙感動態監測及災害監測的研究。先後獲得國家和部委科技進步獎1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主編、參編出版著作6部,發表論文50餘篇。
張明華:1963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曾任草原所情報資料室主任,主要從事草原畜牧科技情報的管理、調研、宏觀戰略研究和期刊編輯工作,獲獎勵成果8項。負責編輯出版的《中國草地》獲得“全國首屆優秀科技期刊”等多項獎勵。出版著作10餘部,發表論文130餘篇。
王國賢:1964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曾任草原所牧草栽培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牧草栽培和草地土壤資源研究工作,在乾旱草原、荒漠化草原、風沙地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建立人工草地和草地土壤資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1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內蒙古技術改進四等獎,登記牧草新品種1個,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參編出版著作4部,發表論文20餘篇。
董維惠:1992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同年批准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一直從事草原齒動物生態鼠疫防治研究,兼搞農業和已生方面鼠疫防治研究工作。獲得省部級科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中國農科院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主編著作3部,參編7部,發表論文和譯著180多篇,培育碩士研究生2名,協助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博士2名。
武保國:1963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曾中國農業科學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牧草育種、栽培和種子標準化研究工作,先後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3項。主編或參編出版著作6部,發表論文110餘篇,其中6篇獲省部級優秀論文獎。
侯天爵:1963年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1992年赴加拿大進修半年,曾任草原所植物保護研究室副主任。主要從事草地植物病蟲害的防治研究。主持和參加過多項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還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編和參加編寫的學術著作和高等院校教材共7部,發表論文56篇。
文振海:1963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曾任草原所牧草栽培研究室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牧草栽培研究,提出了農牧交錯帶農田一人工草地的多元複合型農業產業結構新模式。先後主持國家、省、部級科技攻關研究項目8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合著著作3部,發表論文20餘篇。
蔣尤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主要從事草地植物分類和牧草遺傳資源研究,是我國牧草遺產資源新興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和學術到頭人之一。先後主持完成農業部重點課題3個、國家科技攻關專題3個、子專題1個。發表論文25篇,獲得研究成果15項,其中獲內蒙古、國家教委、農業部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個。合作出版的《中國作物遺傳資源》(科學專著)獲200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和利用》獲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農作物及其對重點綠植物多樣性研究》獲2008年度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
熊同佺:1964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曾任草原所草地機械研究室副主任。主要從事草地畜牧機械方面的研究,在草地改良工藝研究、草地機械研究設計、飼料加工工藝和相應設備的研究方面取得過重要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9CQ-4.0型平板滾刀式切碎機完成技術鑒定,並獲得1992年首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銅獎,發表論文20篇。
張大生:1964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曾任草原所科研管理處副處長、科技開發處副處長。主要從事家畜育種、繁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參加的《錫林郭勒乘晚兼用馬培育》、《家畜情期測定儀研製》分別獲得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關於武陵山區農村綜合科技開發治理建議》,獲中國科協首屆優秀建議一等獎。參加了農業部主持的武陵山區科技扶貧工作。由於工作成績顯著,1988、1989兩年受到中共銅仁地委和行署表彰,發表論文6篇。
陶鴻全:1964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農業部全國農業科技成果管理先進個人稱號。主要從事草原與草山草坡毒害草調查、防治與草地施肥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先後組織完成鑒定各類研究項目43項,其中33項獲國家、部、省、院級科技成果獎,獲部、省、院級科技成果獎4項。主編或參編著作2部,發表論文36篇。
閆貴興:1964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曾任草原所牧草遺傳與育種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天然草地研究、牧草和飼料營養成分分析、牧草育種和野生飼用植物染色體研究。獲獎成果2項,登記牧草品種2個,主編出版《中國草地飼用植物染色體研究》專著1部,參編出版著作3部,發表論文30篇。
侯希賢:1964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致力於鼠類生態學及防治研究,長期深入牧區、農村進行鼠情觀測和防治試驗。先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主編出版專著2部,參編2部,發表論文90多篇,其中數篇被《國際生物學文摘》等轉載,3篇獲全國優秀論文獎。
孟有達:1964年畢業於內蒙古農學院,獲農業部全國草地資源調查先進工作者。主要從事家畜改良與繁殖技術、草地資源調查與監測等方面的研究,參加國家重點項目“全國重點牧區(11片)草場資源調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農業部“全國草地資源調查成果匯總”等項目,建立了第一個全國草地資源資料庫,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曾參與農業部草地載畜量標準的制定。主編《中國草地資源數據》1部,參編出版《西藏家畜》、《全國草地資源》等著作7部。
寧 布:1964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曾任草原所牧草品種資源研究室副主任,長期從事牧草種質資源的科學研究工作。主持或參加省、部級及國家研究項目10餘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6項,主編或編著作16部,用蒙、漢、英文發表論文90多篇。
徐萬寶:1965年畢業於吉林省農業機械化學校,現任內蒙古牧鑫草業機械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一直從事草地機械研究,取得多項研究成果,1978年榮獲全國科技大會獎。200瓦風力發電機由國家科委評審,獲得國家級成果、國家級新產品。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主筆出版專著2部,參編著作3部,發表論文40餘篇。
色音巴圖:1975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草地科學研究。主持和參加有關草地改良、草地或土地資源遙感調查、草地生產力與生態環境動態監測和災害監測以及農作物遙感監測等20多項科研項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出版著作8部,參編出版專業圖4套,發表論文30餘篇。
徐恆剛:1980年畢業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師範專科學校,任中國草學會草地資源與利用委員會理事。主要從事鹽生植被及鹽漬化生態治理、沙區荒漠植被及沙區生態治理、優質牧草及飼料作物種植技術以及高寒半旱區農牧綜合治理與適度開發技術體系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與參加完成國家公益性、省部級重點項目7項,主持完成“耐鹽優良牧草篩選及在河套地區的利用”項目,1992年獲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高寒半乾旱區農牧綜合與適度開發技術體系”環首都圈風沙治理重大項目,2002年獲河北省科技一等獎,河北省省長特別獎。主編、參編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18篇。
谷安琳:1975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主要從事生物多樣性及牧草種質資源引種、評價和鑒定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國家和國際合作等研究項目10餘項,參加完成的“西藏資源考察”等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等獎勵2項,先後多次赴美國、波蘭、以色列、蒙古和俄羅斯等國開展合作研究,獲美國農業部國際合作表彰等獎勵,主編和參編出版《西藏草原》等著作2部,發表論文50餘篇。
趙來喜:1986年獲農學碩士學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傑出人才。主要從事牧草遺傳資源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與參加完成牧草種質資源研究領域的國家科技攻關“優良牧草種質資源搜集、保存及供種網路建立”、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國重點牧草資源搜集保存及資料庫信息網路”及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牧草植物種質資源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等項目3項、專題5項、子專題8項及其他相關課題1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國家發明專利1個,主編和參編著作30餘部,發表論文50餘篇,培養碩士生6名。
袁 清:1986年畢業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獲草業科學碩士學位。曾任草原研究所草地資源與環境研究室主任、農業部草地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副主任。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家。主要從事3S技術在草業科學領域的應用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農業部一等獎、中國農業科學院一等獎、二等獎共5項,登記軟體著作權5項,共計發表論文30餘篇,參編出版著作4部。培養碩士研究生3人。
孫啟忠:1988年獲內蒙古農牧學院碩士學位,2001年獲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草原所草地生產與管理研究室副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崗位傑出人才。主要從事飼草栽培與加工利用的理論與技術研究,先後主持與參加“863”、國家科技攻關、“948”等項目10餘項,獲得省部級獎5項,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1完成人)、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2項(第1完成人)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第1完成人)。登記牧草新品種1個。主編出版著作5部,發表論文60餘篇。培養研究生27名,博士后2名。
阿拉木斯:1986年獲北京大學分析化學專業學士學位,1986年至今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工作,長期從事牧草及土壤方面的化學成分分析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內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斥水性有機物質促進機理”,參加科研項目15項,第一完成人制定地方標準1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主著出版著作2部,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論文4篇(通訊作者),獲得發明專利9項、鑒定成果1項。

科研平台


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牧草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草地生態與修復治理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草地與農業生態遙感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草產品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

野外觀測站

國家土壤質量呼和浩特觀測實驗站
國家農業微生物鄂爾多斯觀測實驗站
國家土壤質量玉樹觀測試驗站
農業農村部沙爾沁牧草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農業農村部鄂爾多斯沙地草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農業農村部玉樹高寒草原資源與生態環境野外重點科學觀測試驗站
農業農村部草原畜牧業裝備科學觀測實驗站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呼和浩特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國家長期科研基地
中國農業科學院沙爾沁農牧交錯區試驗科普示範基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沙爾沁)
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鄂爾多斯綜合試驗站

庫圃中心

國家種質牧草中期庫
國家種質多年生牧草圃
國家牧草改良中心
農業農村部農業遙感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

試驗示範基地

農牧交錯區試驗示範基地簡介
錫林郭勒典型草原試驗示範基地
鄂爾多斯沙地草原試驗示範基地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試驗示範基地
蘇尼特荒漠草原試驗示範基地

創新工程


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的一號工程,自2015年以來,研究所以創新工程為契機,在機制體制、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平台建設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推動各項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經過1年的試點探索期和4年的調整推進期,共獲得內蒙古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獎勵6項,育成新品種16個,發表SCI論文70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43篇,出版著作85部,制定標準4項,獲得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184項。培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和草原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內蒙古草原英才、中國農科院院級青年英才等各級各類人才18人。

創新文化


形象標識
所徽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所徽總體呈圓形,主體色調為綠色和藍色所徽,最中間的圖形似一本打開的書籍,書中有藍天,有草原,草原上有河流,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的大草原圖景。“書中自有草原”的構思生動而形象地揭示了研究所的研究主題:草原科學。所徽的上方是研究所中文全稱,下方是對應的英文名稱。

國際合作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先後派出專家300餘人次,請進專家500餘人次,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19個國家30餘家科研機構與大學建立了國際科技合作關係,先後承擔我國科技部、歐盟2020地平線計劃、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ACIAR)、英國生態系統服務與減貧委員會(ESPA)、日本國際農林水產研究中心(JICAS)等國際科技合作項目30餘項,累計經費1000餘萬元,先後組織國際會議10餘次,建有中俄草地生態與可持續利用聯合實驗室1個,中蒙草地生態環境野外觀測站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