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的技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大、中、小三種特製的鋼針,在葫蘆表皮上,以纖細的線條陰刻出所要描繪的山水、花卉和人物,然後塗上松墨,使線條變得很明顯。行家把這種技法稱為“描寫”。

另一種技法是用刻刀將葫蘆的殼鏤空,以粗獷的空隙線條勾勒出要描繪的山水、花卉和人物。行家把這種技法稱為“雕刻”。畫面刻好后,再在葫蘆上下飾以環形卐字圖案,最後配上化學或銀質的底座,作品便告完成。

簡介


葫蘆雕刻分為兩種:葫蘆雕和刻葫蘆。葫蘆雕區別於其他葫蘆器的主要特徵是既非單純的范制,也非單純的雕刻,而是將范制、雕刻、火繪、拼接組合融為一體,成為一門綜合的葫蘆器工藝。葫蘆雕以拼接組合為主,最常見的是再輔以雕刻、火繪、也有人還輔以范制。使用材料是品種不同、大小不同的天然葫蘆,剖開后利用不同部位,重新組合為造型各異的葫蘆器物。在拼接組合的基礎上,再施以雕刻,葫蘆雕的藝術美就更強了。主要雕法有陽雕、陰雕、透雕、陽雕平地、陽雕沙地、陰刻陽雕、雙勾勒等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側刀、內側刀、順行刀、逆行刀、挑刀、垛刀、切刀等。這些雕法和刀法基本是從竹雕、木刻等工藝中借鑒而來的,施刀要做到穩(心靜氣和)准(準確度高)輕(用力恰當)慢(行刀緩穩)巧(刀法嫻熟)。只有這樣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蘆工藝品。刻葫蘆,顧名思義,是在葫蘆上刻字雕畫,使其成為供人欣賞的葫蘆藝術品。葫蘆雕是一種立體藝術,而刻葫蘆則不是,全是在葫蘆表面上作文章。據說刻葫蘆最初在甘肅一帶民間流傳,人們在葫蘆上走刀划針,隨意刻畫出簡單的花草蟲魚圖案,作為觀賞。後來經過藝人的不斷摸索、研究,使工藝水平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了專門刻葫蘆藝術。刻葫蘆原一隻有針法,現在又創造出刀刻法,出現了各種鏤空葫蘆。有的還創作出仿水墨、寫意的名家山水畫作品,並摹仿吳昌碩任伯年、徐悲鴻、齊白石的畫韻,創造出風采獨具的彩畫葫蘆。

源遠流長


葫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詩經·大雅》記載:“錦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說,人類出自葫蘆瓜。“中國人的整個人生歷程都蘊涵在‘三壺’之中:‘破壺’(人從瓜出)、‘懸壺’(醫藥濟民)、‘壺天’(魂歸壺天)。這壺都是指葫蘆。”

針刻葫蘆


蘭州雕刻葫蘆是蘭州久負盛名的傳統工藝品,採用特地選育的小葫蘆品種,以針代筆,描繪出人物、山水、花卉等,並配以詩文書法,刻工精細絕妙,注重傳神寫意,藝術感染力強;具有濃郁的民族地方特色,是古今饋贈、收藏之佳品,深受國內外鑒賞者所喜愛。
蘭州雕刻葫蘆所用的葫蘆是一種草本植物的果實,質地堅硬,表面光滑,色呈土黃,形似雞蛋,故稱雞蛋葫蘆。不過一般以圓形的居多,橢圓形的較少。據原蘭州市文化局幹部徐慧夫考察,蘭州刻葫蘆始見於清光緒年間。傳說當時有個姓王的裁縫(有人考察叫王鴻平),經常在雞蛋葫蘆上鐫刻花草,供自己欣賞。算是蘭州刻葫蘆的始祖。到民國初年,有幾個別出心裁,在雞蛋葫蘆上刻以刀馬人物與風景名勝,作為兒童玩具售諸市場,這才引起人們的注意。及至張廣建督甘時期(公元1914至1921年),一來由於張廣建的提倡,二來由於藝人李文齋創造性的勞動,刻葫蘆一舉由民間躍入上層社會,成為官僚士紳互相饋贈的藝術珍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阮文輝雕刻的葫蘆作品被國家收藏,蘭州和臨夏的雕刻葫蘆產品雙獲省優。

傳說


東昌雕刻葫蘆的雕刻技藝起源有很多傳說,民間比較認同的是宋代王和尚所創。王慶友說,擅長繪畫和雕刻的宮廷藝人王和尚,因年事已高告老還鄉,回到現在的東昌府區閆寺辦事處,因當時閆寺一帶盛產葫蘆,於是王和尚便在葫蘆上雕刻出精美的圖案,用來養自己喜愛的蟈蟈。其葫蘆雕刻內容多以老百姓熟悉的戲文為主,多帝王將相、八仙人物、才子佳人等。
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路過堂邑,將葫蘆種子送給當地老百姓種植,後來有心人將戲文人物、民間傳說雕刻其上,形成葫蘆雕刻技藝。之後,有人以雕刻春宮圖的形式將生殖文化、性文化表現在春宮雕刻葫蘆上,作為陪嫁壓箱底的物件。後來,當地人紛紛效仿,葫蘆雕刻便由此流傳開來。”郝春林老人道出了葫蘆雕刻技藝淵源的另一種說法。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東昌府商賈雲集,繁盛一時,當時的雕刻葫蘆曾興盛一時。解放後文革時期,東昌雕刻葫蘆被列為“四舊”而衰落。20世紀80年代后,雕刻葫蘆又有所復甦,但由於各種省時省力新工藝的出現,學習葫蘆雕刻技藝的人一度銳減。
民俗文化
在郝春林的家中,記者看到一堆雕刻工具,諸如定格圓規、斜口刀、直口刀、圓口刀、剪線刀、刻筆、透孔器等足有二、三十種。郝春林老人說,刻了一輩子的葫蘆,僅工具就換了10餘套。在老人北屋的條几上,擺放著許多老人雕刻的葫蘆成品。談及這些精美的藝術品,老人感到非常得意。
郝春林老人表示,以前雕刻的儘是一些“扁圓葫蘆”,也就是常說的蟈蟈葫蘆,現在又增添了“大葫蘆”、“亞腰葫蘆”等。記者發現,郝春林老人的這些作品經上色后,花鳥、蟲魚、走獸、人物栩栩如生。根據古典劇雕刻的《三英戰呂布》、《花木蘭從軍》、《水泊梁山》、《武松打虎》都十分生動鮮活。其中,《穆桂英掛帥》、《三娘教子》、《牆頭記》、《樊梨花征西》、《四郎探母》以及《八仙過海》等一些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的圖案在葫蘆上雕刻得最多。
對於東昌雕刻葫蘆的製作工序,郝春林老人說,雕刻葫蘆一般分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將成熟的葫蘆放在鍋中煮,然後發酵去掉青皮。第二道工序是雕刻各種圖案。一般雕刻葫蘆的技法是“刻”或“片”,東昌雕刻葫蘆雕刻技法上的最成功之處,在於借鑒了雕刻工藝的鏤雕技法,將構圖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鏤空,透刻上折線紋、如意紋、古錢紋等各式花紋,不僅改善了葫蘆的透氣傳聲性能,也增強了葫蘆的整體審美效果。第三道工序是上色。先用灰同油攪拌均勻,加入色料,抹在雕有圖案的葫蘆上,最後把葫蘆表面擦拭乾凈,留在圖案凹槽的油灰會使圖案更加清晰逼真,永不褪色。“特別是花葫蘆的片刻是東昌葫蘆雕刻中最為普及的技藝。在下刀之前,先將葫蘆染色。染色后的葫蘆呈紫紅色,非常鮮艷,用刻刀片出花紋后,紅底白茬,極其醒目艷麗。”郝春林老人說。
東昌府區葫蘆協會會長李廣印說,東昌雕刻葫蘆是中國葫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寓意與仙道、寶貴、長壽、子孫繁盛等有密切相關,文化內涵 極其豐富,深受各國人的喜愛。今年,日本愛瓢協會一行19人來聊訪問就證明了這一點。
東昌雕刻葫蘆在選材、加工都有其獨到之處,其地域的適宜性、質地的獨有性、題材的廣泛性、技法的獨特性、風格的多樣性,在中國民間工藝品中實不多見,在藝術上具有較高的價值。發掘、搶救東昌葫蘆雕刻文化,可以從獨特的視角,研究當時特定歷史空間下東昌府區的工藝方式、民風民俗、社會生活、政治經濟等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東昌雕刻葫蘆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價值。
“葫蘆雕刻”傳承路遠
東昌雕刻葫蘆在長期的傳承歷史中,逐漸形成了閆寺、梁水鎮和堂邑鎮路庄等三大雕刻譜系。
東昌府區葫蘆協會相關人士透露,閆寺雕刻譜系代表人物為閆寺辦事處李什村農民李玉成。他最擅長雕刻“八仙過海”、“二龍戲珠”、“武松打虎”以及《西遊記》等古典名著和民間傳說題材的圖案。

贈北京大學


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
1976年3月,玻利維亞西班牙語專家卡拉斯科贈北京大學。雕刻葫蘆高9.5厘米、徑11.8厘米。
南美洲的彩色雕刻葫蘆遐邇聞名。在其沿海、叢林和山谷地區,生長著許多葫蘆,當地的印第安人將葫蘆採摘后,根據它們的大小,分別製成不同的器物。這件作品的圖案,上半部為幾何圖形,下半部表現了一家三口人田間耕耘的情景。藝術家根據葫蘆表面的黑、淺棕、深棕等色調,巧妙地雕刻出山丘、仙人掌、趕騾人等,表現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和獨特的民族服裝,雕刻的線條遒勁流暢,頗有刀味,它和內層果皮的淺黃色對比,取得了非常協調的藝術效果。

贈陳慕華


國際友誼博物館館藏文物。1981年4月,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贈國務院副總理陳慕華。雕刻葫蘆高32厘米、口徑9.5厘米、腹圍103厘米。
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
這件葫蘆頸刻蓮瓣,腹刻人物往各種容器內貯存糧食的畫面。葫蘆雕在非洲具有悠久的歷史。這件葫蘆雕,以寫實手法,刻劃和反映了坦尚尼亞農民豐收時繁忙和歡樂的景象。其線刻如行雲流水,類似中國畫的白描手法,技藝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