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學校

內蒙古農業學校

徠內蒙古農業學校是一所由私人創辦的學校,后成為公立學校,1924年創辦,開設了多項農業科學相關專業。

內蒙古自治區農業學校我學校主要經營農學,園藝,水產,土地管理教學,我學校本著制度與人文相結合的管理思想,憑藉美麗的校園環境,舒適的住宿條件和優秀的師資力量已成為每年呼和浩特評價很好的學校之一。

內蒙古農業學校


內蒙古最早的一所職業學校。前身為西北實業學校。1924年在歸
綏市 (今呼和浩特市)由私人創辦。1925年收歸公辦,改稱綏遠全區職業專門學校1937年因日本帝國主義侵佔綏遠而停辦。1945年復校,更名為綏遠省立歸綏農科職業學校。1954年蒙綏合併,更名為內蒙古呼和浩特農牧學校。1958年併入內蒙古農牧學院。1959年又單獨設校。“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辦。1973年恢復,改為現稱。設有農學、園藝、淡水漁業、土地管理4個專業。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四年。學校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教材建設方面成績顯著,曾編寫出版了《作物栽培學》、《作物病蟲害防治學》、《農業生產基本原理》、《內蒙古優勢作物栽培》等適合自治區特點的專業教材。1990年,有在校生406人,教職工187人,其中專任教師88人。教師中高級講師16人。講師12人。建校以來,已培養農、牧、林、農機等專業技術人才5000餘人。

詳細資料


我校創建於1924年,是內蒙古自治區建立最早具有77年歷史的
內蒙古農業學校
內蒙古農業學校
職業技術學校,佔地1238畝,建築面積達5萬餘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39人,專任教師73人,設有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農業信息與計算機應用、農業經濟與市場營銷、園藝、村鎮與園林規劃、農畜產品加工、畜牧獸醫與動物檢疫、農村機電設備應用與修理、生態環境與水土保持、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評估、餐旅服務與管理等專業14個,在校生1380人,學校擁有管理規範、實驗設備較為齊全的實驗室33個,校內外實訓基地12處,新落成的圖書電教大樓和現代化網路設備已投入使用,圖書館藏書9萬餘冊。學校先後被確定為農業部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示範基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農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內蒙古農業法制培訓中心及內蒙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幹部培訓中心。
幾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學校按照“依就業促招生,靠質量求發展”的思路,依據市場辦學,深化教學改革和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強化內部管理。在充分總結和借鑒能力教育體系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實施能力學分制教學;實行全員競爭聘任上崗,按崗取酬的人事分配製度;面向“三農”,積極做好農、科、教結合工作,努力探索為區域經濟服務和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新路子。
一、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建立新的運行機制
為適應市場經濟對職業學校發展的要求,增強學校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學校必須深化內部改革,加強管理,提高效率,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機制。我們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自2000年4月起,對原有的人事、分配製度進行了大膽改革,環節幹部實行公開競爭上崗,擇優錄用,教職工實行雙向選擇全員聘任。
為了切實做好乾部聘任工作,在農業廳的支持下,成立了由農業廳科教處、人事處負責人及校領導組成的考評領導小組,制定了《中層幹部公開招聘辦法》,招聘工作分為宣傳動員、組織報名、資格審查、民主測評、論文答辯、組織考查錄用等六個階段。從2000年3月開始,僅20天時間將原有37名環節幹部經過公開競爭,聘用為24名,使環節幹部指數減少了13名,未競爭上崗的幹部不再享受科級待遇。實現了環節幹部隊伍年輕化(平均年齡40歲以下)、知識化。上崗的環節幹部,根據崗位性質不同和學校簽訂一年聘用合同,責任目標未完成的不再聘用。2001年3月根據目標完成情況,實際聘用20名科長。實踐證明:實行幹部公開招聘,轉變了工作作風,增強了凝聚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在實行幹部公開競爭上崗的同時,我們積極穩妥地進行了機構和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根據工作需要重新進行科長定編和人員定編,行政人員壓縮50%,無課教師和行政人依根據競爭條件平等競爭,剩餘人員全部接替臨時工(接替11名)。從今年開始,在職職工只發70%工資,30%活的工資部分與學校津貼捆起來一併發放,定崗後人均較2000年工資增30%。基本上做到了人盡其才,按崗取酬,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二、加強管理,改革創新,把提高育人質量作為學校發展的生命線
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職業教育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以質量求生存,向管理要質量,大膽改革教學模式。在這方面,我們主要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積極探索教學模式的改革。農村職業教育起步較晚,多數脫胎於普通教育,受普通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比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大膽探索,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自1996年開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以園藝專業為試點,進行了能力教育體系模塊式教學改革,到目前,試點班級4個,畢業班級3個,試點課程20餘門,從校內外對畢業生的反映,特別是從用人單位的反映來看,學生實踐技能明顯加強,綜合能力和素質顯著提高。
隨著招生就業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和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內蒙古農業學校
內蒙古農業學校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已嘗試的新教學模式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此我們在充分總結和吸收能力教育體系改革經驗的基礎上,自2000年入學的學生開始全面實施能力學分制教學,放開修業年限。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可連續修完其課程,也可以間斷地修完相應的課程,而同時又可靈活地引進教學新內容、新科技成果等。學習年限可放寬到2至5年,學生入學半年後自選專業,完成總學分后,即可結(畢)業。學生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學習時間,同時也有利於不同年齡段的農民學習的需要,既不誤農時,又不影響經濟效益。為了避免職業學校學分制教學大學模式化,防止出現“理論知識不夠,專業技能不強”的現象,我們在學分制教學方案和有關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上,突出了職業教育的“職教性、實踐性、區域性”,將學生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單記學分。同時校內規定的學分可用相同等級學校的學習成績和社會上通用的技能等級證書、單科結業證書、上崗證書等來折抵。招生不受地區限制,放寬年齡限制,婚否不限,不過分強調入學前的學歷、水平或文化程度等,為面向生產一線培養實用技術人才敞開了校門,真正做到有教無類,學者有其校。
二是加強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建設。我們結合能力教育體系改革試點工作的開展和全面實施學分制教學,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教學管理制度、實施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全面實行“第二職業技能課”制度和“雙證書”制度。學校利用周六、周日的時間全面開設了美容全科班、汽車駕駛與修理、辦公自動化、食品實用技術等第二職業技能課。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學習一門或一門以上第二職業技能課,且考核合格,方可畢業。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學生畢業前必須獲得一個或一個以上技術等級證書方可畢業,畢業生雙證率達120%,第二職業技能課和資格證書制度的實施,強化了實踐教學環節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這些制度的落實,促進了教學水平、辦學效益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是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針對職業學校教學內容相對滯後於科學技術發展的實際,我們及時組織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將生產中出現的新技術、新工藝及時傳授給學生。我們圍繞新的教學模式和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先後編寫了《果樹栽培》、《蔬菜栽培》、《農產品加工》、《作物制種》、《市場營銷》、《公關禮義》等能力教育體系教材20多種,較好地滿足了教學需要。學校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積極引導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現在學校擁有了較為先進的語音室、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和先進的校園網路設備。改變了過去“課堂上種田,黑板上開機器”的教學方法,把課堂搬進溫室、車間,強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我校的能力教育體系改革受到了全國農業中專教學指導委員會、自治區農業廳、自治區教育廳的充分肯定和好評,1999年6月被確定為教職委園藝學科組試點學校。2000年10月被評為“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我校的能力學分制教學改革已經自治區教育廳同意,農業廳批准,農業部科教司教育處備案,2000年9月起全面實施。
三、緊密結合,強化服務,做好科教興農這篇大文章
多年來,我校堅持面向“三農”,從當地農業生產、農民文化科技素質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出發,走“四抓一培養”的路子,因地制宜,不拘形式,積極主動地為農牧業生產發展、農牧民增收服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鍛煉了教師,培養了學生,為農業職業教育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相結合,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具體做法是:
一是抓基地、做示範,促進教學和推廣。學校為了培養新時期合格的農牧業專業技術人才和新型農民,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指導生產能力,為農牧業生產結構調整和農牧民收入增加做示範樣板,更好地為“三農”服務,我校先後建立了集教學、科研、生產、示範、培訓於一體的穩定的校外科技示範基地四處,涉及面積4000餘畝。基地實行由教務副校長統一領導,教務科宏觀管理,專業教研室具體承包負責,師生共同參與的管理體制。教研室負責人兼任校外基地的副場長(或副主任),參與和指導校外基地的建設及發展規劃的制定,參加基地科研、生產、開發的決策和相關活動。教務副校長和專業教研室負責人與基地主管部門雙重簽定合作協議。幾年來的基地建設,校企雙方資源、成果共享,促進了科研、生產、開發和培訓等各項工作的開展。既鍛煉了教師,又加強了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並以此為“窗口”,宣傳了學校。傳播了新技術、新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教學效益。我們認為這是一條農業職業學校進行農、科、教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的有效途徑。同時利用我校在城郊結合部的600畝實習基地,組織建設高科技示範園區,目前方案總投資1500萬元,由自治區財政廳、農業廳組織,申報財政部、農業部立項。
二是抓科研、出成果,增加技術儲備。幾年來,學校充分發揮人才和科技優勢,積極開展科學實驗研究與示範推廣課題。自1995年以來,我校教師先後主持承擔了區、廳級科研課題10餘項,取得區、廳級科技成果8項。其中,發表論文200餘篇。我校主持承擔的《早熟優質小麥農早5號選育及推廣》課題所選育的農早5號新品種,蛋白質含量達15.6%,屬種植業結構調整中主推品種,現已在通遼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等地大面積推廣,並已逐漸成為這些地區的主栽品種,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校主持承擔的《食莢豌豆育種、栽培及加工技術研究》重點攻關課題取得了明顯的成果,使食莢豌豆在呼和浩特市地區為1995年前的稀有蔬菜變成了現在的大眾普及蔬菜,鮮莢提早上市30餘天,為本地區蔬菜結構調整和周年供應做出了貢獻;我校主持承擔的《啤酒大麥引種及試驗示範》協作課題,已選育出適合內蒙古西部地區種植的品種2個,1999年至2001年在呼市、烏盟等地推廣面積達2萬餘畝,受到國外專家的高度重視,並於2001年與法國兩家公司簽訂了收購合同,效益顯著;我校自1998年承擔的協作課題“春性及弱冬性小麥春播試驗、示範”已在60多個品種中選出了3個較為適合北方地區栽培的品種,目前已進入示範階段,為冬麥北解決北方小麥品質差的問題做出了貢獻。
三是抓推廣、出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我們結合自治區農牧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實際,充分調動全校科技人員和廣大學生的積極性,積極主動承擔了自治區“百千工程”、“旱作農業工程”、“農業增效工程”和“科技承包”等各種科技推廣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1998年到2000年我校主持承擔為期三年的“百千工程”項目,承包了和林縣大紅城貧困鄉,累計引進推廣優良品種7個,建立科技示範園區1個,現代家庭農牧場1個,三年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面積14萬畝,創經濟效益2000餘萬元,為大紅城鄉脫貧,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先後被自治區農業廳、人事廳授予“自治區百千工程”一等獎兩次,二等獎一次。1999年至2000年在武川縣、和林縣、四子王旗集寧市等4個旗縣,15個鄉鎮實施的“脫毒馬鈴薯種薯推廣及配套栽培技術應用”的自治區科技承包項目,兩年累計實施面積59萬畝,項目區純增經濟效益9800餘萬元,先後獲自治區農業科技承包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二次。
此外,我們還主持承擔了2001年至2002年為期兩年14萬畝的“優質小麥推廣及麥茬複種蔬菜栽培技術應用”的科技承包項目,現正在通遼市地區實施,進展順利。我校主持承擔的2001至2003年為期三年8萬畝的“優質啤酒大麥產業化生產”項目,現正在武川縣、四子王旗等地順利實施。這些科技項目的實施,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極大地促進了農牧業科技含量的提高、農民收入的增加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四是抓定單、進市場,進行有償服務。定單農業是農業產業化重要實現形式,也是我校參與市場,進行有償服務的重要途徑。幾年來我們依託校內外基地,充分利用和發揮我校的科技優勢,結合農業推廣項目的實施和科技示範園區的建設,積極發展定單農業。先後與國內外公司和廣大種植戶簽訂了食莢豌豆、馬鈴薯、啤酒大麥、黑糯玉米等收購和種植合同80餘份。使訂單農產品按時銷售,為農民增收和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時學校也得到了一定的經濟回報,解決了科研、生產和技術推廣有關費用,積累了部分資金,為進一步做好科教興農工作奠定了基礎。
五是培訓農民、出人才,提高農民素質。自1998年以來,學校結合校內外科技示範基地建設、科研推廣工作和“綠色證書工程”、“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等派遣教師下鄉300餘人次,培養鄉村幹部中專班學員1000人,學員分佈在呼倫貝爾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通遼市、伊克昭盟等5個盟市,8 個旗縣。主持或參與農民實用技術培訓67期,先後培訓和諮詢農民達30000餘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萬餘份,贈送種子、農藥、化肥、畜禽疫病防治藥品等價值達2萬餘元,推廣實用技術11項,試驗及推廣品種22個,起到了樣板示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農牧業增產,農民增收,加快了農民致富達小康步伐,培養出了一大批新型農民致富帶頭人和科技明白人,提高了項目區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