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六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集團軍,被譽為“長白猛虎”。是在南昌起義、平江起義、湘南暴動和閩西暴動等武裝起義部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85年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集團軍。軍部駐地為吉林省長春市

2016年第16集團軍轉隸北部戰區陸軍。

現任軍長譚民、政委盧少平、參謀長丁來富

紅軍時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軍,是在南昌起義、平江起義、湘南暴動和閩西暴動等武裝起義部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分別編入中央紅軍第1軍團第2師第5團(步兵46師第136團前身)、第3軍團第4師第12團(步兵47師第139團前身)。

步兵136團的前身

最早可以追溯到1924年11月孫中山組建的大元帥府鐵甲車隊,1925年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四軍獨立團即葉挺獨立團,1927年初,番號更改為國民革命軍二十五軍73團。1927年8月1日,該部在葉挺將軍的率領下全體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失敗后,1927年10月底,為了隱蔽革命力量,南昌起義軍余部番號更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73團編為第五縱隊第1路軍。司令蕭澤陸。
1927年11月,第1路軍、第4路軍從南安(大庾)經聶都鎮向桂東前進途中,攻佔沙田,改向郴州邊界八面山途中,遇敵鏖戰,部隊被衝散,蕭澤陸離隊而去。朱德元帥將部隊改編為三個支隊,第1路軍余部改編為第二支隊。支隊長李天柱。
1927年11月下旬,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元帥與范石生(朱德在講武堂的同學,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部聯繫,將第五縱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十六軍四十七師140團,第二支隊番號改稱國民革命軍十六軍四十七師140團3營。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陳毅、胡少海等領導發動了湘南暴動,南昌起義余部番號更改為工農革命軍一師,3營番號改稱工農革命軍一師3營,營長先後是李天柱、何義。
1928年4月,朱德、毛澤東會師,組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工農革命軍一師3營番號更改為工農革命軍四軍28團3營,隨後更改為中國工農紅軍四軍28團3營。營長先後為蕭勁、鄭倫,黨代表唐天際。
1929年3月15日,紅四軍在汀州進行整編,把團改為縱隊。將水口山工人編成的紅四軍特務營、獨立營和29團剩下的百餘人補入3營,編為紅四軍第二縱隊。在這期間由畢占雲帶領的桂東起義的126人編為特務營,由張威帶領的樟樹起義的 150多人編為軍獨立營。縱隊長先後為胡少海、劉安恭、曾士峨,黨代表先後為譚震林、彭佑、李任予、羅榮桓、羅瑞卿,副縱隊長鄧益。
1930年6月,以紅四軍為基幹,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下轄紅三軍、紅四軍、紅十二軍。另將紅十二軍2、3縱隊合編,成立紅四軍第三縱隊。司令員蕭克,政委張赤男。1930年8月23日,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會師,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1930年10月7日,紅一軍團決定將縱隊、支隊改稱師、團。紅四軍第二縱隊改稱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曾士峨、政委羅瑞卿。第三縱隊7、8支隊與紅31團1、2營、紅十二軍第一縱隊合編為紅十二軍第三十四師,師長周昆、政委高自立。紅四軍第三縱隊改稱紅四軍第十二師。師長蕭克、耿凱,政委張赤男。
1931年9月,第三次“反圍剿”后,紅一軍團紅四軍和紅十二軍整編。紅四軍十一、十二師合併為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王良、周昆、劉海雲、陳光,政委張赤男、劉亞樓。紅十二軍三十四師編為紅四軍十二師,師長耿凱、陳光、鄭倫,政委歐陽健、李賜凡、蔡書彬。1932年 2月,紅1軍團將11師命名為“鐵軍”並授予有鐵軍字樣的紅旗一面。
1932年12月底,紅一方面軍整編,取消紅四軍及十二師建制和番號,紅十二師部隊編入紅十、十一師。
1933年6月,紅十一師縮編為紅一軍團二師5團。1933年“八一”建軍節,紅一方面軍在荇田召開運動大會,紅5團奪得軍政文體全優和總成績第一,1933年8月4日,中革軍委授予5團"中國工農紅軍模範紅5團“的光榮稱號。
1934年10月16日,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紅5團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隨師擔任全軍左路前衛。1935年1月7日,紅5團最先進佔遵義城。
1935年8月26日,中央紅軍長徵到達班佑,撤銷紅6團建制,其第三營併入紅5團,編為5團2營。
1935年9月18日,紅5團在哈達鋪改編為紅軍陝甘支隊第一縱隊第5大隊。
1935年11月3日,重建紅一軍團紅二師,第5大隊恢復二師5團番號。

47師139團的前身

可以追溯到1928年 7月 22日追隨彭德懷元帥 平江起義的湘軍獨立五師1團1營。平江起義后,1營番號更改為中國工農紅五軍十三師1團。
1928年10月,紅五軍和湘鄂贛邊幾個縣游擊隊合編為3個縱隊,近1000人。決定留黃公略率第2縱隊在湘鄂贛邊堅持鬥爭,彭德懷、滕代遠率第l、第3縱隊向南突圍。紅五軍1團整編為紅五軍1縱隊。
隨彭德懷、滕代遠轉移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會師后,為統一領導與指揮,到達井岡山的紅五軍主力暫編為紅四軍第三十團,紅五軍第一縱隊編為30團第1大隊(營)。
1929年1月,敵軍以六個旅圍攻井岡山,進行第三次“會剿”。毛澤東、朱德、陳毅率紅四軍主力轉入外線,彭德懷、滕代遠指揮第三十、第三十二團和地方武裝堅持井岡山鬥爭。3、4月間,紅32團與紅30團1大隊合編,成立湘贛邊界紅軍第1團,原紅32團縮編為第1營,紅30團1大隊與邊界各縣赤衛隊編為第2營。
1929年5月10日,湘贛邊界紅軍第1團改為紅四軍第六縱隊。七月下旬,第六縱隊與第五縱隊(4月底,由紅30團主力改編)再次合編為紅四軍第五縱隊,原第六縱隊改為1支隊。
1929年9月1日,重新恢復紅五軍番號,紅四軍第五縱隊1支隊改為紅五軍第五縱隊。
1929年12月14日,大冶兵暴后,第五縱隊擴編轄3個支隊,原五縱隊部隊改編為第1支隊,將起義部隊編為第二支隊,之後又將鄂東南地方紅軍第十二軍與原第二支隊合編為第三支隊。
1930年6月,紅五軍第五縱隊奉命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第八軍,原第五縱隊一支隊改為紅八軍第一縱隊。7月中旬,改為紅八軍第六師。8月9日,與紅五軍第三師對調,改為紅五軍第三師。
1931年9月,改為紅三軍團第3師
1933年6月,全國紅軍統一編製和序列,第三師縮編為紅三軍團四師12團。1934年1月,紅12團在中央蘇區第2次全國蘇維埃大會上被授予“紅軍模範團”榮譽稱號。
1934年10月16日,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紅12團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9月18日,在哈達鋪改編為紅軍陝甘支隊第二縱隊第12大隊。
1935年11月3日重新恢復紅一方面軍建制和番號,第12大隊恢復為紅一軍團紅四師12團番號。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8月25日,紅5團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5團第2營,紅12團改編為第686團第3營。隨即開赴華抗日前線。

第136團的前身

1937年8月25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5團編為685團2營,下轄第5、6、7、8連。9月25日,參加平型關伏擊戰,2營5連榮獲“平型關大戰突擊連”光榮稱號。
1937年10月23日,2營6連隨聶榮臻留五台山地區,後來編入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發展為5團。
1937年11月,2營主力參加廣陽伏擊戰。1938年4月下旬,由343旅副旅長周建屏率領挺進敵後河北井涇以北,平山以西地區,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創建了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
1938年7月初,685團2營主力從平山地區奉調冀南,與1營4連補充地方武裝擴編為第5支隊,歸八路軍總部指揮。后奉集總命令,歸一二九師指揮。
1938年8月揮師東進,開闢冀魯邊抗日根據地。1938年10月改編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5支隊第5團。
1940年4月,第5支隊與山東縱隊第6支隊合編為343旅兼魯西軍區運河支隊,第5團番號不變。
1940年10月下旬,343旅運河支隊撤銷建制及番號,所轄5、6團與晉西獨立支隊2團改編成立一一五師教導3旅兼魯西軍區,5團改編為教3旅7團。1941年1月8日,7團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採取圍點打援、設伏圍殲戰法,在山東鄆城潘溪渡、鹼場店、侯樓等村沿街兩側設伏,殲滅敵軍550餘人,擊斃日軍大佐以下150餘人,繳獲槍支一批、九二步兵炮一門,創造了魯西戰場全殲日軍的模範戰例。
1941年7月1日,教導3旅劃歸八路軍第二縱隊建制。
1942年12月,為貫徹“精兵簡政”的要求,教導3旅取消番號,旅部及7、8團與第2二分區合併,仍稱冀魯豫軍區第二軍分區。七團改為小團制,每個團直轄5個連,每個連直轄9個步兵班1個炊事班,取消營、排兩級機構。
1944年5月11日,冀南區與冀魯豫區合併為擴大的冀魯豫區,將原二、三軍分區合併改為第八軍分區,7 團歸八分區指揮。七團改為大團建制,下轄三個營。

步兵137團前身

1942年12月,八路軍教導3旅取消番號,旅部及7、8團與第2軍分區合併,仍稱冀魯豫軍區第二軍分區。組建冀魯豫軍區第二軍分區基幹團,即為步兵137團的前身。
1944年5月11日,冀南區與冀魯豫區合併為擴大的冀魯豫區,將原二、三軍分區合併改為第八軍分區,基幹團改編為冀魯豫軍區第八軍分區6團。
1945年9月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為第1旅6團。
1946年1月調入晉察冀軍區第二野戰軍為第1縱隊1旅6團。
1946年3月與本旅4團合編為晉察冀軍區第1縱隊1旅2團,
1946年12月歸建仍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1旅2團,
19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縱隊1旅2團,
1949年2月19日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軍46師137團。

步兵138團前身

138團最初成團為1938年春組建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平漢游擊支隊(后編為晉東南遊擊支隊),其創建人為趙基梅、李玉翰
138團紅1連前身是1931年12月14日寧都起義部隊組成的紅十四軍一部,
1933年6月在信豐,紅十四軍縮編為十三軍三十九師,不久紅三十九師縮編為紅五軍團十三師39團,其中紅5連就是其中一部。
1935年4月18日中革軍委授予紅39團5連“英雄紅五連”榮譽稱號。
1936年3月紅39團5連改為紅三十一軍九十一師273團5連。
1937年8月改為八路軍一二九師386旅771團3營11連。
1937年11月,771團3營的部分幹部和兩個連(原紅39團5連)在團政治處主任趙基梅率領下開赴晉東南,
1938年2月17日以紅五連為基礎成立平漢游擊支隊,轄5個連,1連是紅軍連(現139團1連)。
1938年9月,平漢游擊支隊與主要以地方武裝為基礎組成的修武,清道兩個支隊合編為晉東南獨立游擊支隊成立晉東南獨立游擊支隊,平漢游擊支隊改為1大隊,1連為1大隊1連。
1940年4月,改編為新3旅7團
1941年7月,改編為 教7旅20團。
1945冀魯豫軍區1縱3旅20團——二野1縱1旅7團

步兵139團前身

1937年8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12團改編為第686團第3營,下轄四個步兵連和一個機槍排。營長楊國夫,教導員劉西元。隨即開赴華抗日前線。
1939年5月,686團政委楊勇率第三營和全團排、連、營副職幹部及部分司、政、供、衛幹部,擴編為第一一五師東進支隊第1團。
1939年7月,楊勇在魯西改造原魯西行署十個保安大隊,改編為魯西獨立旅,東進支隊第1團改編為獨立旅第1團。8月初,第一團參加了梁山戰鬥。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擊斃日軍大隊長長田敏江少佐以下日寇400餘人,俘獲日軍23人、偽軍200餘人。
1939年底,一一五師魯西獨立旅與東進抗日縱隊合併,恢復一一五師三四三旅番號,兼魯西軍區。下轄黃河支隊和運河支隊。獨立旅第1團改稱黃河支隊第1團。
1941年1月上旬,黃河支隊改為115師教導4旅,第1團改稱教導4旅第10團。
1941年12月,教導4旅與湖西軍區合併,成立冀魯豫軍區六分區,10團歸六分區隸屬。
1944年5月11日,冀南區與冀魯豫區合併為新的冀魯豫軍區,原六軍分區改為第十一軍分區,10團歸十一分區建制。
晉冀魯豫野戰軍1縱2旅10團——1946.3以10團為基礎編入1分區3團改編為2旅4團——16軍47師139團——16軍46師139團

步兵140團前身

1945年8月組建冀魯豫軍區11分區12團,轄1、2營和特務連。1營由原嘉祥支隊1、2、 3連 編成。2營由巨野大隊2個連、成武大隊1個連編成。金鄉獨立營(原金曹大隊)改編為冀魯豫軍區十一分區特務營,同年10月編為12團3營。

步兵141團前身

該團的前身是原東北軍第五十三軍一三零師691團3營,1937年10月14日,在呂正操將軍的率領下,宣布脫離宣布脫離國民黨軍,改編為人民自衛軍,北上抗日。這支隊伍是首創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的骨幹和核心力量,
1937年10月14日,在晉縣小樵鎮以691團3營為基礎,改編為人民自衛軍第1總隊,總隊長趙承金。
人民自衛軍經深澤、安國、博野、蠡縣直抵高陽城下,與中共保屬特委會合后,1937年11月初打下了尹松山據守的高陽,部隊在高陽進行了擴編。原第1總隊改編為第1團,團長趙承金,副團長趙東寰。
1937年12月初,人民自衛軍主力2400餘人到路西整訓。1938年1月末,路西整訓部隊返回冀中,收編地方游擊隊,爭取聯庄會門武裝,進行擴大整編部隊,人民自衛軍編成12個團,原第1團改編為新第1團(以原第1團團部、第1營和第3營組成)和第5團(以原第1團第2營和義勇軍第5支隊為基礎,解決張八部編成)
1938年5月,人民自衛軍和回民支隊及其他部隊整編為八路軍第3縱隊兼冀中軍區,(1938年5月——1942年5月)新第一團改編為第7支隊兼1分區第19大隊,大隊長李亞峰
1939年8月,由第7支隊兼1分區19大隊、20大隊(該大隊前身是收編爭取的獻縣、武強、河間、大城、青縣聯庄武裝)進行合編,合編后成立冀中軍區1分區第21團,團長尚志國,政委馬澤迎。
1939年7月,晉察冀軍區調整冀中軍區各軍分區番號,原第1、2、3、4、5軍分區依次改稱第6、7、8、9、10軍分區,同時支隊不再兼軍分區,撤消支隊番號。因原1分區機關改為南進支隊機關,第21團番號改稱為冀中軍區南進支隊21團。
1940年1月,晉察冀軍區根據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命令,以冀中軍區第7支隊兼第1軍分區機關及第16團、21團,第2軍分區 22團,第3軍分區23團,第4軍分區24團和回民支隊組成南進支隊(趙譚支隊),奔赴冀南地區參加討伐國民黨頑固派的戰役。
1940年5月,根據八路軍總部命令,警備旅和南進支隊之第16團、22團、23團及回民支隊返回冀中地區,南進支隊機關率第21團、24團歸冀魯豫軍區領導,繼續執行任務,但建制仍歸冀中軍區。1941年7月,該支隊建制(轄16、21兩團)正式劃歸八路軍第2縱隊兼冀魯豫軍區。
1941年12月下旬,冀魯豫軍區進行整編,南進支隊第21團縮編為直轄4個步兵連和1個特務連的小團;另以原21團的第1營與支隊特務營合編為第32團,所轄連隊數與21團相同;
1943年1月調入冀魯豫軍區第4軍分區,番號仍為21團。
1944年5月,冀魯豫軍區和冀南軍區合併為新的冀魯豫軍區,原來兩個軍區內的各分區番號、建制又有不同程度的變動。原冀魯豫軍區第4軍分區改稱新冀魯豫軍區第9軍分區,番號改稱9 分區16團
--晉冀魯豫野戰軍1縱2旅16團--46 10 16團與熱河獨立團3營合編為1縱
2旅8 團--16軍47師141團

步兵142團前身

1937年12月12日,在山西昔陽三都、關帝廟地區正式編成八路軍第129師385旅獨立支隊,支隊長汪乃貴,政治委員李定灼。該部隊原準備使用八路軍385旅768團的番號,因國民黨當局限制,沒有同意頒發,為維護抗戰統一戰線的全局,才使用了385旅獨立支隊這個番號。該支隊初始對外稱“汪李支隊”,後來大家習慣稱為“汪乃貴支隊”。
在組建時,將八路軍385旅769團的7連作為骨幹調入獨立支隊,改為1營1連,加入昔陽、邢台、榆次三個游擊大隊,組建獨立支隊。1938年3月,又將八路軍129師隨營學校(即原師教導團)第8連編入該支隊,進一步增強了獨立支隊的戰鬥力。
一二九師385旅769團7連的前身是紅四方面軍紅四軍十一師32團9連,9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7連。1937年12月12日改為129師獨立游擊支隊1營1連。
1938年8月,獨立支隊與趙輝樓領導的冀豫支隊(原抗日自衛軍)合編為冀豫抗日游擊支隊(簡稱“冀豫支隊”),獨立支隊改稱獨立1團。
1939年6月12日,第一二九師將第769團、冀豫支隊和獨立團組成了新的385旅,陳錫聯任旅長,謝富治任政治委員。冀豫支隊改編成獨立第2團。
1940年5月白晉戰役后,新的第385旅根據中共北方局黎城會議精神進行了整編,獨立第2團改編為第14團。
1943年3月,新385旅旅部與太行軍區第3軍分區合併,第769團和第14團歸第3軍分區指揮,由陳錫聯任軍分區司令員,彭濤任政治委員。14團番號未變。
日寇投降后,為適應反攻作戰的需要,太行軍區抽調7個團組成作戰主力支隊。將第385旅第13、14團和第129師新編第10旅第30團,合編組成第3支隊,鄭國仲任支隊長,秦傳厚任政治委員。14團番號未變。
1945年9月,晉冀魯豫軍區決定集中太行、太岳及冀南主力和地方部隊一部,發起上黨戰役,同時將太行西進部隊改編為太行縱隊。上黨戰役結束后,太行縱隊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第3縱隊,陳錫聯任司令員,彭濤任政治委員,曾紹山、閻紅彥任副司令員,盧仁燦任政治部主任,轄第7、8、9旅。第8旅,馬忠全任旅長,鮑先志任政治委員(未到職,後由盧南樵擔任)。14團番號更改為晉冀魯豫野戰軍3縱8旅22團。
1949年3月1日,第3縱隊於安徽阜陽地區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歸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建制。曾紹山任軍長,鮑先志任政治委員,鄭國仲任副軍長,楊國宇任參謀長,劉華清任政治部主任。原所屬第8旅改編為第三十師,何正文任師長,盧南樵任政治委員。22團番號更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一軍三十二師94團。
4月21日,第11軍於八溝一帶突破長江天險,千里追殲殘敵。9月,向大西南進軍,先後參加了解放重慶和成都的戰役。
1952年10月,第三十二師奉命轉移至遼寧義縣,隸屬第十六軍建制,11月,隨第十六軍主力參加抗美援朝作戰。
1955年歸國后,正式隸屬第16軍建制。
1969年12月,全軍統一部隊番號時,陸軍三十二師改稱陸軍第四十八師。
1998年縮編為步兵第四十八旅。

步兵143團前身

143團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紅軍援西軍特務營。
1938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特務營的番號更改為八路軍129師特務營。
1939年5月,與晉豫邊警衛營合編編為129師特務團。
1940年6月以1、5連為基礎編為129師特務營,其餘主力編為太行軍區五分區34團。
改編為 太行軍區5分區34團--太行軍區4支隊34團--晉冀魯豫野戰軍3縱8旅23團--11
軍 32師95團--16軍48師143團

步兵144團前身

步兵144團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晉豫邊游擊隊。
1938年3月,組建八路軍晉豫邊游擊隊,唐天際為司令員,方升普為參謀長(後為副司令員),敖紀民(高錦明)為政治部主任(後為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轄兩個支隊,系由陽城縣武裝編成,縣長李敏之兼任副司令員,一支隊長由公安局長張月川兼任,王佐(王興讓)任教導員;二支隊長由縣自衛隊大隊長朱生榮兼任。另外,三支隊由桂承志、王卓如、王毅之率領返沁陽一帶活動。王毅之在沁陽組織起豫北人民抗日濟南隊第三支隊。
1938年4月28日,在濟源縣邵原鄉黃楝樹村召開游擊隊誓師大會,並正式定這天為八路軍晉豫邊游擊隊成立紀念日。
1938年8月10日,晉豫邊游擊隊整編為四個大隊(在陽城南底村),即警備大隊和一、二、三大隊。警備大隊大隊長馮精華,教導員張清傑。一大隊長汪松漁,教導員楊希孔。二大隊長李景良,教導員袁訓家。三大隊長鄒順清,教導員任小鳳。
1939年2月,晉豫邊游擊隊第二次整編為三個大隊。警備大隊改為一大隊,大隊長馮精華、教導員張清傑。原一大隊人員充實到二、三大隊。二大隊長陳皓,教導員袁訓家、張宜龍。三大隊長鄒順清,教導員任小鳳。
1939年11月,晉豫邊游擊隊進行第三次整編,健全了司政供衛機構,擴大了隨營學校,仍編三個大隊,每個大隊有四個中隊。一大隊長馮精華,教導員張清傑。二大隊長陳皓,教導員岳彪。三大隊長黃狄秋,教導員任小鳳、(後為吉光仁、張宜龍)。
1939年12月中旬,沁陽中心縣委領導的沁河游擊隊一百六十多人,隊長賀子誠、指導員王石民(排長李達九、張道祥、田紹松、王守志)編入支隊。編為支隊一大隊三中隊,這個中隊累建戰功,現仍保留建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一八一師五四二團七連。
1940年1月,晉豫地委決定,所轄各縣武裝除中條山以西各縣外,其餘一律編入晉豫邊遊記支隊,由唐天際統一指揮。
1940年1月17日,蔣介石下令,無理要求晉南和晉豫邊的八路軍和決死隊一律撤到白晉路以東,邯長路以北。
1940年2月6日,奉八路軍總部命令,將晉豫邊游擊支隊和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八團組成八路軍第二縱隊的新編第一旅。旅長韋傑、政委唐天際,副旅長何柱成(后黃新友),政治部主任康志強(后何柱成)。六八八團為一團,晉豫邊游擊支隊為二團。二團團長方升普,政委敖紀民,副團長龍世興,參謀長周凱東,政治處主任楊伯笙(后調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周顧禮。
1940年5月,黃克誠受命率第二縱隊新二旅開赴冀魯豫邊區活動,新編第一旅調歸第一二九師建制。
1943年3月22日,八路軍總部為加強地方及軍分區的工作,決定將部分野戰旅分散。新編第一旅旅部和第二團併入太行軍區第四軍分區,黃新友為太行軍區第四軍分區(轄平順、黎城、壺關、潞城、長治等縣)司令員(政治委員為王孝慈,副司令員宗書閣,參謀長史景班,政治部主任宋之春,情報處長李新農,供給處長郭世榮,衛生處長何正清),下轄第二團(團長吳思行,政委任小風)、第三團(團長肖永銀,政委崔建功)和第三十二團(團長宗書閣,政委黃澤九)38 4 28 晉豫游擊支隊--新10旅30團--太行軍區2分區30團--太行軍區2
支隊30 團--晉冀魯豫野戰軍3縱8旅24團--11軍32師96團--16軍48師144團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夏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對日寇發動最後反攻后,為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8月11日,中共中央指示“各地區將我軍大部迅速集中,脫離分散游擊狀態,分甲乙丙三種,組織成團或旅或師,變成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集中行動”(《關於日本投降后我黨任務的決定》)。
1945年9月22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晉冀魯豫軍區的命令,冀魯豫軍區機關和一部主力,在河北省清豐縣(今屬河南省)柳格集地區,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蘇振華,習慣稱為"楊蘇縱隊"。下屬第1、第2、第3旅。第一旅,由原冀魯豫軍區八分區領導機關、直屬隊的大部分和第四、六、七日編成:第二旅,由冀魯豫軍區十一分區領導機關、直屬分隊一部和第十、十二團及一分區第三團編成;第三旅,由冀魯豫軍區十分區領導機關、直屬分隊一部和第二十團、八分區第二團、九分區第十六團編成。”
1945年10月20日至11月2日,第一縱隊參加平漢戰役。隨後進軍熱河,歸冀熱遼邊區建制,轉戰熱河地區。
1946年3月18日,縱隊所屬部隊縮編為6個團。接著,參加了熱東戰役、綏東戰役和張懷戰役。
1946年10月1日再次整編。撤銷第3旅番號,將第3旅的兩個團,分別編入第1、第2旅。
1946年12月20日,楊得志奉命到晉察冀軍區工作,第1縱隊由蘇振華率領南下歸建。
1947年3月,與晉冀魯豫軍區第7縱隊合編,組成新的第1縱隊,轄第1、第2、第19 和第20旅,楊勇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委,隨後參加豫北、魯西南戰役
1947年夏,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奉命在魯西南地區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於7月2日至8月強攻鄆城,全殲守敵1個師部和兩個旅,共1.3萬餘人。此戰,縱隊及第1旅各記大功一次,劉、鄧首長給第1 縱隊的嘉獎令指出:“……收復鄆城,創造了一個縱隊單獨攻堅和殲敵兩個旅的先例,奪取了大反攻中第一個光榮的勝利”。
1947年7月12日至15日,在六集地區又殲敵兩個師部、3個半旅,共1.3萬餘人。半月內連打兩仗共殲敵3個師部、5個半旅,共2.6萬餘人,加速了魯西南戰役全勝的進程。
繼而躍進大別山,參加高山鋪戰役
1947年12月,劉鄧決定在湖北省禮山縣黃陂分兵:二縱、三縱、六縱由鄧小平率領,堅持大別山鬥爭;十縱、十二縱西越平漢路,開闢桐柏、江漢根據地;劉伯承率領後方指揮部和一縱北渡淮河,進入淮西地區。行軍途中,一縱隊司令員楊勇指定二十旅負責劉伯承和中原局機關行軍中的安全。
1947年12月12日夜,劉伯承總部在行軍中與掩護部隊脫節,宿營河南信陽何小寨時與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師十八旅54團同宿一村。劉伯承到達小寨時,東方已發白。很有警惕性的劉伯承在村邊遇到一個從北邊過來的拾糞老漢,就問他們村駐隊伍沒有。老漢說昨夜來的,一進村就砍樹挖坑。劉伯承馬上明白是敵人,叫參謀王文禎帶上兩名騎兵,按老漢指的方向去查明情況。命令所有的人不脫衣服,不卸鞍,原地待命。參謀剛接近村頭,就遭到敵哨兵的射擊,王參謀動作快,馬上往回跑,兩名騎兵被敵人抓去了。劉伯承急忙乘大霧指揮“后指”轉移。
1947年12月13日天亮后,戴潤生率部追上總部,隨即接到命令搶佔北向店張大灣(又名五虎岔羊),承擔阻擊國民黨軍進攻主力整十一師,掩護劉伯承及總部機關轉移的任務。以二旅硬扛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整整一天。
從早上6點打到晚上快9點,二旅以一個旅的兵力抗擊了敵人三個旅以上的兵力數十次進攻,沒讓敵人前進一步。二旅此戰傷亡800多人,斃傷敵3000多人,勝利完成任務。一縱2旅一戰成名。打到最激烈的時候,戴潤生身邊只剩了警衛員,被迫要求從劉伯承警衛連中抽調一個排放在總部和戴之間擔任警戒。這就是著名的“北向店之戰”。
在1947年12月出大別山,參加配合宛西戰役、睢杞戰役,後轉兵北進,解放鄭州。
1948年冬,參加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6日至8日在虞城縣鄭集鄉北張公店地區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戰鬥。一縱隊殲滅國民黨第五十五軍一八一師。
一八一師接到的命令是儘快趕到徐州增援。為了阻止一八一師,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破壞了商丘以東所有的鐵路,逼迫一八一師延遲到達徐州的時間。一八一師原定第一天趕到夏邑縣牛王垌集,因為牛王垌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1948年11月6日一早,一八一師已經奉命東撤到商丘平台。此時,師長米文和想,這一走,恐怕就沒有回來的機會了。於是,他下令部隊停止前進,返回商丘,開始大肆掠奪,搶銀行、砸商店。由於耽誤了時間,他們走到張公店時不得不停下來宿營,分散在張公店及周圍25個村莊宿營,準備第二天繼續東撤
一縱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11月6日晚帶領部隊分成兩路向張公店、馬牧集進擊,打響了淮海戰役第一槍;三縱由南向北進擊張公店以東的牛王固(音);九縱歸一縱指揮,進擊商丘。而華野三縱八師二十二團、二十四團解放虞城縣城(今利民鎮)後於7日凌晨佔領了劉堤圈車站。7日拂曉前,敵一八一師及隨行的曹縣保安團已被我軍團團合圍。
1948年11月7日下午5時多,一縱二旅八團在花寺集北2里的陸庄村後方向時庄守敵發起攻擊,並迅速拿下時庄。隨後,八團趁夜色攻打張公店東南的胡庄,殲滅徐州剿總司令部突擊隊,俘敵60餘人,繳獲汽車3輛。
11月8日凌晨4時,一縱二旅八團接到胡樓老百姓誤送來的一封敵信,內稱:“我駐地友軍鑒:南面不斷打槍,究系匪軍搗亂,抑與我部發生誤會,望告。”於是,八團遂急赴胡樓,乘夜色向敵發起攻擊。在胡樓駐守的一八一師輜重營依仗火力優勢對我軍進行猛烈阻擊,我軍傷亡慘重。後來,團長薛宗華親率一營出擊,迅速壓制住敵軍火力,激戰一個多小時,全殲胡樓之敵,俘敵250多人。
11月8日零時,一縱向張公店守敵發起總攻。張公店當時是附近最大的一個集鎮,村外有寨牆、壕溝,東西南北各有一個門,只有一座小橋可以通過,而村壕溝外都是開闊地,當時正值冬季,沒有莊稼,視野十分開闊,易守難攻。一縱一團從西門北側攻擊,雖有迫擊炮的猛烈轟炸,但敵人仰仗有利的地形和堅固的寨牆,進行瘋狂阻擊。擔任主攻任務的二營四連、五連在付出重大傷亡代價后,終於佔領了村西北一段被轟開的寨牆,二營主力及一營、三營兵力快速攻進村內,一旅其他部隊隨後也進入村內。至8日凌晨3時,一縱一旅已經有7個團進入張公店,逐院逐屋地攻擊敵人。8日中午,在中野九縱炮兵營炮火掩護下,一縱一旅一團、二團,二旅四團,三縱七旅等向守敵發起最後的攻擊,大部分守敵被殲,一小部分守敵從東門逃竄,但僅跑到村東南角,就被包圍全殲,國民黨第四綏靖區中將副司令、五十五軍副軍長兼一八一師師長米文和及第四綏靖區少將參謀長董汝桂、少將參議張述文等被俘。
在一縱攻擊張公店時,小張閣、時庄之敵偷偷逃往了張閣。米文和被俘后,我軍敦促其勸降張閣守敵五四三團。中野一縱二旅四團團長晉士林帶著米文和的書信,兩次深入張閣勸降五四三團團長鬍樹基。8日下午,張閣守敵1637人全部繳械投降。至此,張公店戰鬥勝利結束,殲敵5600餘人,其中斃敵1300餘人。1948年11月9日,新華社發出報道《解放淮海地區戰役開始,我軍全殲商丘逃敵一師》,向世界宣告了淮海戰役正式拉開戰鬥序幕。
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黃維兵團第18軍,殲敵1.6萬餘人,俘敵第12兵團中將副司令官吳紹周以下將官9名。

正式成軍


1949年2月19日,第1縱隊在河南沈邱地區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軍,歸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建制,軍長尹先炳,政委王輝球,副政治委員戴潤生、參謀長楊俊生、政治部主任吳實,下轄3個步兵師,一個隨營學校。原第一旅改編為第46師,師長齊丁根、政治委員范陽春。原1、2、7團,分別編為第136、137、138團;原第二旅改編為47師,下轄第139、140、141團;原豫皖蘇軍區部隊一部編為48師,3個團分別編為142、143、144團。軍直屬隊編有偵察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警衛連、政衛連、擔架連。原縱隊機關,除抽調一部分人員作為組建兵團機關的骨幹外,其餘人員編為軍機關。原1縱所屬20旅調歸18軍編為52師;騎兵團調歸豫皖蘇軍區建制。整編后,全軍共2.5萬人。
1949年3月9日,第16軍由河南沈丘地區出發,經阜南、固始、葉集、霍山、桐城,4月6日進至安慶西南、漳湖東北地區,參加渡江戰役。
1949年4月21日,16軍配屬17軍50師,野戰軍榴彈炮兵團一個營、兵團野炮營、17軍和48軍炮兵營,在洪家坂至黃石磯地段突破敵江防。21日17時25分,第16軍各炮群對敵進行急襲射擊。同時,137團一部和143團、軍偵察營主力佯攻。17時50分,136、139團登船起渡,直衝敵岸,18時58分,136團和139團全部登岸,21時50分,敵141師防禦體系解體。23時,46師137團渡江完畢,22日拂曉,軍主力過江。至5月6日,攻佔衢州、江山,截斷浙贛線。
1949年8月中旬,受領進軍大西南任務。11月初,突破敵黔東防線,14日解放貴陽;
1949年11約28日至12月27日,參加成都戰役,在沙坪(今峨邊)俘敵川湘鄂綏靖公署中將主任宋希濂。先後奪佔東山、峨眉、夾江、洪雅等縣城,徹底截斷了胡宗南集團逃往西康、雲南的退路。后在成都西南地區協同友鄰全殲了胡宗南集團。
1950年1月,除第四十八師調歸川南軍區留守瀘州,其餘部隊回師貴州,參加剿匪和新區政權建設。軍部兼遵義軍分區,第46師兼銅仁軍分區,第47師兼畢節軍分區。至 1951年1月殲匪10餘萬人。解放戰爭中,第16軍及其前身部隊共殲敵21.2萬餘人。
1951年2月第16軍離黔北上河北整訓,準備入朝作戰。
1951年7月7日,抽調90個建制排共3646人,組成兩個團,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
1951年9月,因第四十八師留在貴州,第六十二軍 一八六師歸第十六軍建制。第47師入朝作戰,於1952年3月歸建。
1951年11月,第一八六師改為國土防空部隊,歸東北軍區。同時,第十一軍三十二師(該師為當年太行縱隊的主力)歸第16軍建制。 。

抗美援朝時期


1951年9月,十六軍主力開赴吉林省柳河、通化地區,確保志願軍主力的側后安全。同時,四十七師奉命前出到朝鮮東海岸咸興剛近的豐陽里,做好抗登陸和反,空降的準備。
四十七1951年9月24日跨過鴨綠江,經過13天連續行軍,準時到達指定地域,在積極搞好構工和備戰的同時,與敵機展開鬥爭,先後擊落擊傷敵機16架。高機排,在40天的對空作戰中,以1300發子彈,擊落敵擊6架,擊傷4架,全排無一傷亡,創造了輕型高射武器與現代化敵機作戰的典型範例。
1951年11月,十六軍奉命回防遼東半島,重點防守碧流河口至鴨綠江口海岸及近海島嶼防敵將戰火燒到我國東北。
1952年11月,四十七師調歸軍建制。
1951年至1952年期間,十六軍換裝,成為我軍第一個機械化部隊。每個師轄三個步兵團(每團3個步兵營、1個炮兵營,每個步兵營下轄6個連)、一個炮兵團(3個炮兵營)、一個坦克團、師直屬工兵營、通信營、防化連、噴火連、警衛連、偵察連、汽車營、高炮營,每個師實有16100多人,是當時我軍唯一一個裝備最強的“機械化”部隊。十六軍完成了入朝作戰的各項準備。
1952年12月至1953年7月27日,為入朝參戰階段。
1952年12月24日,十六軍部隊奉命開始入朝輪戰,1953年1月中旬,全部進至朝鮮西海岸之價川、新安州、顧川地區,準備反空降和抗登陸。
1953年7月,參加金城反擊戰。
1953年7月17日22時30分,第四十六師第一三六團第九連——聲名赫赫的紅九連——向美步兵第二師第三十八團一個連據守的527.7以南無名高地發起攻擊,5分鐘的火力突襲,就把表面陣地上的明火力點悉數摧毀。連長田敬堂、政治指導員王留鎖帶著一群餓老虎嗷地一個衝鋒打上去,破鐵絲網,消滅暗火力點,20分鐘左右,守軍美步兵第三十
八團第三營H連就全連覆沒。
美二師又上來一個連反撲,被兜頭打了個落花流水。紅九連立馬撤了下來——尹先炳軍長這是摸底。底摸了,尹先炳覺得美國軍隊也就不過爾爾,除了火力強、陣地堅固、反應和協調較好 外,其它也就平平,相當於國民黨的二流部隊。
1953年7月19日,第一三六團換上第十連乘荷蘭營A連上來換防之機,隱蔽接敵,打了荷蘭鬼子們一個措手不及,30分鐘解決戰鬥,包了敵人的餃子。
1953年7月21日,第三十二師第九十四團第七連一個加強排,暗施殺手,將248.8高地的韓軍第二師第三十一團第一營第二連一個81人的加強排給解決了,時間也是不到30分鐘。
1958年2月,我軍奉命撤軍回國。

抗美援朝現代


朝鮮停戰後,十六軍於1958年4月最後一批回國,屬瀋陽軍區。
1964年7月24日,十六軍第46師136團9連(原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被國防部授予“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模範紅九連”榮譽稱號。
1966年11月至1967年8月,十六軍直高炮營參加援越抗美,保衛越南北方的太原鋼鐵廠。該營在對空作戰中,配合兄弟部隊,擊落美機百餘架,擊傷28架,圓滿完成了任務。
1969年全軍重排番號時第32師改稱第48師。
1969年3月,十六軍奉命組建偵察大隊,赴虎林地區,加強珍寶島方向邊防鬥爭的力量。同時,奉命擔負綏芬河方向的邊防鬥爭。11月,陸續返回營區。
1976年步兵第46師曾參加唐山抗震救災。
1985年陸軍第16軍改編為陸軍第16集團軍,並編入坦克第4師、炮兵第10師(該師的前身第48軍143師是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 1950年12月改為炮兵第21師,裝備“卡秋莎”火箭炮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反坦克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備第10師(1992年撤銷)。
1998年後,步兵第47師改為吉林省陸軍預備役第47師,第139團改屬步兵第46師,步兵第48師改為摩步旅,坦克第4師改為裝甲第4師。
在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上,對由第十六集團軍炮兵團組成的第十三車輛方隊的報道是這樣的:“輪式122自行火箭炮方隊由瀋陽軍區某炮兵團組成。這是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戰爭年代,戰功卓著。八十年代以來,參加了華北軍事演習和1991年9月的“北京軍事訓練成果彙報表演”等重大軍事活動。”
2003年,第23集團軍撤消后,其摩步第六十八旅,第六十九師轉隸十六軍,炮兵第十師改為軍炮兵旅,原軍反坦克旅轉為吉林省陸軍預備役反坦克旅。
現部隊編成包括摩托化步兵第46師 (136團、139團、裝甲團、炮兵團、高炮團)、摩托化步兵第69師(205團、207團、裝甲團、炮兵團、高炮團)、裝甲第4師(裝甲13團、裝甲14團、裝甲15團、炮兵團)、摩托化步兵第48旅、摩托化步兵第68旅、炮兵旅、高炮旅、軍直部隊(軍直通信團、軍直工兵團、軍直防化團、陸軍航空兵第7團、舟橋第81團) 。
和平建設時期,這支部隊培養出眾多模範個人和先進集體。1987年全國“十大新聞人物”之一的“大鬍子師長”吳長富、“現代軍人楷模”蘇寧、199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模範團”榮譽稱號的某團,還有近年來湧現的“用理論學習成果建連育人”紅九連、“新一代模範士兵”向南林等全國全軍重大典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軍是我軍有紅軍基礎的核心老部隊,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戰鬥作風勇猛頑強,進攻、防禦、攻堅、野戰兼備,攻擊力強,擅長平原地區的機動作戰,土工作業在二野部隊中是最好的,抗戰以來始終是我軍的核心主力部隊。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經常作為軍委的機動部隊跨區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楊蘇縱隊”美名揚。該軍是二野戰鬥力最強的主力軍,也是全軍戰鬥力最強的主力部隊之一。英雄的陸軍第16軍是著名的勇士部隊,是黨和人民全面過硬的王牌鐵軍。

主要名人


1995年7月起就擔任副總參謀長的隗福臨是在十六軍成長起來的,他在1982-1985年間擔任過四十七師師長和十六軍參謀長。
原廣州軍區司令員和國防大學校長朱敦法也是十六軍出身的,他當過一三六團團長,四十六師,四十七師師長,十六軍參謀長,副軍長。
原南京軍區政委方祖歧曾於1988-1990年任十六集團軍政委。
第16集團軍歷任軍長
尹先炳------(1949.02-1950.03)
楊俊生------(1950.04-1951.03)
尹先炳------(1951.03-1954.03)
潘 焱------(1955.02-1959.02)
楊俊生------(1959.02-1964.08)
汪 洋------(1964.08-1969.08)
徐仲禹------(1969.08-1978.04)
劉鳳鳴------(1978.04-1981.06)
朱敦法------(1981.06-1985.06)
馬鳳桐------(1985.08-1988.12)
吳玉謙------(1986.12-1990.06)
馬鳳桐------(1990.06-1994.12)
范長龍------(1994.12-2000.12)
第16集團軍歷任政委
王輝球------(1949.02-1950.03)
陳雲開------(1950.04-1954.02)
吳保山------(1954.02-1958.01)
戴潤生------(1958.02-1961.05)
裴志耕------(1961.05-1963.03)
王淮湘------(1963.03-1975.09)
馬希聖------(1970.01-1977.06)
華 山------(1975.05-1978.04)
彭仲韜------(1978.04-1981.06)
王欽裕------(1981.06-1983.09)
白文仲------(1983.09-1988.02)
方祖歧------(1988.02-1990.06)
孫大發------(1992.10-1998.12)
陳國令------(1998.12-2001.07)
第16集團軍歷任副軍長
石寶源------(1984.02-1985.08)
錢 勃------(1985.08-1990.06)
郝柏東------(1992.10-1999.07)
郭為民------(1993.12-1998.12)
吳長富------(1994.12-2000.07)
張世勛------(1998.12-2003.07)
張寶軍------(1999.07-2004.10)
第16集團軍歷任副政委
張福元------(1985.10-1988.12)
蘇瑞祥------(1986.02-1990.06)
陳國令------(1994.12-1998.12)
林少先------(1997.12-2002.10)
第16集團軍歷任參謀長
楊俊生------(1949.02-1955.09)
徐國賢------(1955.09-1956.05)
王明坤------(1956.05-1959.02)
徐仲禹------(1961.04-1968.07)
高 漲------(1968.07-1969.10)
於海棠------(1970.06-1971.02)
朱敦法------(1971.02-1978.04)
李得功------(1978.04-1980.04)
安志高------(1980.10-1983.05)
隗福臨------(1983.10-1985.08)
董善返------(1985.08-1990.06)
黃永華------(1990.06-1992.10)
范長龍------(1992.10-1994.12)
吳長富------(1994.12-1996.12)
張世勛------(1996.12-1998.12)
陳明武------(1999.01-2003.07)
第16集團軍歷任政治部主任
田維新------(1955.05-1961.04)
賈魯峰------(1961.04-1965.05)
陳一震------(1965.05-1966.02)
王 尚------(1968.06-1969.10)
劉元仲------(1969.11-1978.04)
趙萬夫------(1978.04-1983.05)
張福元------(1983.05-1985.08)
孫大發------(1990.06-1992.10)
劉 森------(1995.12-1997.12)
張福才------(1997.12-2000.12)

所獲榮譽


2015年9月3日,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是10個英模部隊方隊之一,徒步接受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