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南豐鎮的結果 展開
- 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下轄鎮
- 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轄鎮
-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下轄鎮
- 四川省廣漢市南豐鎮
-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
- 安徽省郎溪縣南豐鎮
南豐鎮
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下轄鎮
南豐鎮位於封開縣北部,東臨懷集縣,南接本縣的蓮都鎮,西與大玉口鎮、都平鎮相鄰,北靠金裝鎮及廣西鋪門鎮,是廣東省首批中心鎮之一。全鎮總面積306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30個村委會、1個社區、1個居委會,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南豐鎮常住人口為73434人。
南豐鎮從明清開始,就是兩廣三縣(賀縣、懷集、封開)八鎮(長安、金裝、大玉口、都平、蓮都、橋頭、鋪門、信都鎮)以及賀江兩岸商品物資的集散地。
2017年,南豐鎮實現工農總產值11.055億元,同比增長4%,農民人均純收入13463元。
南豐鎮自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置開建縣始,另有一說,晉孝武帝太元五年(380)置開建縣,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歷1500多年,南豐均為縣治所在,並一度為郡治。因地處臨賀郡之南,平疇沃野,歲稔年豐,故名南豐圩。又一說,因在縣城南門外龍吟橋南為集市,物資豐富而得名。
南豐鎮自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置開建縣始,另有一說,晉孝武帝太元五年(380年)置開建縣,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歷1500多年,南豐均為縣治所在,並一度為郡治。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為開建縣第一區,1952年為封開縣第六區。1958年置南豐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
南豐鎮
南豐鎮
南豐鎮處於北回歸線北側,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受到季候風影響,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冬短夏長,無霜期長。風向季節轉換明顯,夏季盛行偏東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
南豐鎮鎮域平原居多,其中林業用地面積31.5萬畝,綠化率96%,森林覆蓋率63%,其中生態公益林共計91075.5畝,占林地總面積的28.9%,經濟林面積6300畝。
截至2018年,南豐鎮初步探明石英沙、銅等各約1億噸,由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19地質大隊勘查探明,圓珠山銅鉬礦銅金屬資源儲量約100萬噸、鉬金屬資源儲量約25萬噸,潛在經濟價值超過5000億元。經國土資源部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的評審驗收,確定該礦床為中國僅次於德興銅礦的第二大露天銅鉬礦,通過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的專家評審,列入了廣東省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重點項目。
賀江環鎮而過,南接西江,可年發電量1.28億千瓦時電廠的巨大能源。
南豐鎮
南豐汽車站,開通每天往廣州、肇慶、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的班車;縣內開通往縣城的“江(口)南(豐)專線”;省際班車有開往廣西梧州;另外廣西八步、鋪門以及懷集的客運班車途徑南豐汽車站。發源於廣西的賀江,環鎮而過,南接西江,既是交通航道、天然水產養殖場,又是具有年發電量1.28千瓦時的巨大能源。
南豐鎮境內有賀江自廣西而下穿鎮而過,南接西江;省道(S266)公路穿鎮而過,貫穿兩廣,東連懷集,南接321國道,北通廣西;鎮通行政村道路已全面實現硬底化改造,較大自然村道路也逐步實現硬底化建設。
封開縣南豐鎮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交通、通信、水電、市政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早在南北朝劉宋元嘉三年就於此設置開建郡。全鎮現有1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3所完全小學、22個分教點,3所幼兒園;1間縣級醫院。全鎮已基本實現村村通有線電視目標,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等移動通訊信號覆蓋全鎮。
體育事業
2017年末,南豐鎮有體育運動場5個。村(社區)籃球場32個,乒乓球台58張。體育社團6個,體育指導員20人在元旦、春節、國慶等節日舉辦籃球賽、足球賽等體育比賽,5個村安裝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0%。
科技事業
南豐鎮內有科協組織一個。農技推廣服務機構一個,2017年開展農業科普消防安全活動6次,發放各種科普讀物8300冊,參加人數1031人。
教育事業
2017年末,南豐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3381人,專任教師117人:完全小學3所,教學點22個,在校小學生有7485人,小學教職員工4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級中學2所,在校義務學生有1083人,初級中學教職員工1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5%,小升初升學率9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另有完全中學1所,其中初中學生有2391人,高中學生有1267人,教職員工278人。
截至2018年,南豐鎮現有1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3所完全小學、22個分教點,3所幼兒園。
醫療事業
2017年末,南豐鎮有衛生院1所(與封開縣第二人民醫院合署辦公),門診部4個衛生站52個床位200張。有專業技術人員294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36人,初級職稱194人,完成門急診13.8萬次,年住院病人8163人次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83977人,保為90.27%,共有省級衛生村67個完成勒竹,且止、附城等6個村(社區)、10個自然村的衛生村創建,及戶數51戶受益人口3160人;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衛生廁所普及率95.5%,組織70多人參加無償獻血,獻血7000毫升。
截至2018年,南豐鎮有1所縣級醫院。
文化事業
2017年末,南豐鎮有鎮文化廣場、文化中心各1處,村級文化廣場(活動中心32處,各類圖書室(含農家書屋)32個,藏16.5萬冊,音樂、美術、書、攝影等文藝創作人員25人,文藝社8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號級文物保護單位11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中秋節開建山歌對唱活動節目年末有有線電視用戶1.48萬戶,入戶率88%可按收電視節目64台套。
基礎設施
供電
南豐鎮供電網路覆蓋全鎮32個村(社區)的661個村小組。有小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1156千瓦;有11萬伏變電站1個,電力充足,供電正常農村供電三到戶全面完成。2017年內全鎮居民生活用電3843.16萬度,工業用電347.18萬度。
供水
南豐鎮建有自來水廠1個,設計最大日供水量4000多立方米。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供應圩鎮居民及附城、頭、尚崗、萬壽、富孟、勒竹平灘、侯村、江貝等10個行政村的群眾用水,總用水戶有6178多戶。全年總供水量125萬立方米,售水量95萬立方米。全鎮85%以上住戶用上潔衛生自來水。
郵政
2017年末,南豐鎮有郵政分局1處,快遞代辦點8間,郵路暢通全鎮32個村,行政村通郵率100%。
電信
截至2017年,南豐鎮開通固話和行動電話業務,實現信號全鎮覆蓋,有電信企業3家,網點1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9000門,固定電話用戶4500戶,電話普及率98.8%;寬頻用戶5900戶,行動電話用戶6.5萬戶。
2018年,南豐鎮已基本實現村村通有線電視目標,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等移動通訊信號覆蓋。
社會保障
2017年,南豐鎮城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有370戶,885人;五保戶377人,敬老院1間,床位85張,收養五保老人10人。全鎮有社區服務站32個。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29467人,參保率100%。死亡人口遺體火化率98%。
教育與醫療
全鎮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3所,小學44間,幼兒園3間;縣級醫院1間——封開縣第二人民醫院。文體設施較為完善。
其他設施有線電視已實現城鄉同網;現初步探明的石英沙、銅礦、高嶺土、膨潤土等礦產貯藏量各約1億噸;郵電通訊方便快捷,實現了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已基本覆蓋全鎮城鄉;鎮城區供水網路不斷擴大,鎮新自來水廠搬遷建成后將極大地改善城區及城郊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條件;電力供應充足,供電網路完善;市政設施日新日異,初具現代化城鎮規模。
2021年6月30日,封開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豐鎮常住人口為73434人。
南豐鎮是兩廣三縣七鎮以及賀江兩岸商貿集散地,又是廣東省中心鎮之一。鎮城區主次街道16條,總面積5.68平方千米,全部實現硬底化。鎮委、鎮府堅持“工業強鎮,農村富鎮,商貿旺鎮,科教興鎮”發展戰略,利用本鎮礦產、農林、勞動力等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大力引進礦產開發、加工型輕工業等產業,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南豐市場產品零售額年超億元,現有3200多家工商企業;同時,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三高”農業。努力打造南豐優質谷、沙糖桔、沙田柚、蕃石榴、蔬菜等特色品牌農業,全鎮95%以上插植優質稻,年產優質谷4萬多噸,是肇慶市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1995年,南豐鎮有工商業1443家,其中國有36家,集體93家,個體1314家。工農業總產值2199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4301萬元,農業產值7693萬元。農業產值中種植業佔57%,林業佔8.7%,畜牧業佔23.5%,副業佔7.3%,漁業佔4%。農村年人均純收入2577元。
2008年,南豐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57220萬元,增長7.5%,其中:工業總產值實現9582萬元,增長15%;農業總產值實現47638萬元,增長6%。農村人均純收入4876元,增加229元。完成縣級庫稅收收入161萬元,增長13.2%。
2017年,南豐鎮實現工農總產值11.055億元,同比增長4%,農業總產值9.5654億元,佔地方生產總值86.52%。工業總產值1.4896億元,佔地方生產總值的13.47%。農民人均純收入13463元。財政總收入,2049.78萬元,總支出,2049.78萬元。
種植業:南豐鎮以種植水稻、柑橘、蔬菜為主。2017年農業總產值9.5654億元,佔地方生產總值86.52%。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7年生產糧食39707噸。其中水稻37270噸,玉米2238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木薯、花生、柑橘、柚子等。蔬菜種植面積19018畝,產量33582噸;花生面積8746畝,產量1793噸;木薯種植面積4750畝,產量7148噸;橘種植面積18165畝,產量31880噸。特色農業基地有1個,大清村山楂生態種植觀光園。
2018年,南豐鎮有水田面積49191.32畝,是肇慶市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年產優質稻穀4萬多噸。以種植砂糖桔、番石榴、沙田柚、油栗、早脆梨、大白菜、芹菜、粉葛為主的生產基地。是年,全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68家,農機化綜合水平達到85%。
林業:2017年,南豐鎮造林面積7500畝,主要林產品有油茶籽、松脂、生竹筍等,其中油茶產量48噸,松脂產量3291噸,處理山林糾年紛2宗,面積1200畝。張貼森極林防火宣傳標語120條,建立50(或翻新)固定宣傳牌48塊,派發宣傳資料1500份,召開各林種森林防火會議5場次。
畜牧漁業:南豐鎮以養殖豬、家禽為主。2017年生豬出欄量43605頭,年末存欄31668頭,牛出欄量2498頭,家禽年末存欄261426羽。肉類產量7071噸淡水養殖面積4800畝,水產品植產量4607噸。
截至2008年,南豐鎮通過開展“雙轉移”工作,成功承接珠江三角洲發達地區一小部分產業轉移,有130多家企業。
南豐鎮工商業以經營食品加工、紡織品和制衣、電子加工、汽車維修、運輸等為主。2017年,工業總產值1.4896億元,佔地方生產總值的13.47%。年末在冊工商個體業1660戶,主要從事商品批發、零售、飲食、建築裝修、汽車維修等行業,從業人員5505人。
2017年,南豐鎮境內農村信用社,農行的存款餘額18億元,貸款餘額0.86億元,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550萬元。
南豐鎮因地處臨賀郡之南,平疇沃野,歲稔年豐,故名南豐圩。又一說,因在縣城南門外龍吟橋南為集市,物資豐富而得名。
南豐古城牆
南豐古城牆
南豐是縣內古文化遺跡較多鎮之一,古建築(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開建古城、侯村“鄉賢”牌坊,李氏大宗祠、大崗老井、金樓狀元井、酒井村橋、金崗村井。出土文物有南利羊墩戰國至西漢墓群等,得到有效的保護及合理利用。開建縣古城址位於南豐鎮北端,西臨賀江。《開建縣誌》載重:“始建於明洪武初年,初為土城,高僅六、七尺,成化元年改為磚城,南向,背倚北雁山,東、南、西三面臨開江,賀江,城周三百三十六丈,高一丈九尺,建有古城門三個:南日‘迎恩’,西日‘開江’,北日‘鎮邊’。城外有城壕兩重,各闊三丈。”該城堡歷明、清、民國而今已有五百多年,屢圮屢建,現存西、南兩城門及西、南面約30米長城牆。石砌南門,門洞高3.15米,寬3.95米,進深5.67米。
“千師村”萬祿村 萬祿村距南豐鎮約3公里,有文筆塔一座,平林台一間,是清朝嘉慶皇帝老師錢鴻施的故鄉。據資料考證,自1814年萬祿村讀書風盛,人才輩出,尊師重教蔚然成風。至今200多年來,萬祿村已有1002人當過教師,幾乎平均每年“出產”5名教師,因此,萬祿村又被稱為“千師村”。
肇慶市封開縣南豐鎮
註:侯應遴,字左熙,又名侯夷庚,原開建縣二都(今南豐侯村)人,明代曾知廣西容縣,為官司清廉。時藤縣、北流兩鄰邑缺官,當地父老請其兼攝政事。晚年辭官歸田,仍熱心於修廟、鋪路、架橋等公益事業,深得鄉人敬仰,譽為鄉賢。
金崗村井位於南豐鎮金崗村,建於明代。井口平面方形,花崗岩石砌築,邊寬1.4米,現完好。
狀元井位於南豐鎮金樓村西,距村邊狀元廟址約40餘米。明萬曆《肇慶府志》載:其水清甘,四季常溢,世傳唐狀元莫宣卿所鑿,故名。1956年大旱,村民除去樹殼並將泉眼鑿大,后以青磚石塊砌成此井。井口呈正方形,邊長1米,深2.50米。井沿由四條花崗石圍成,平台鋪磚寬4.6米,長6米。井水始終平滿,仍為村民飲用。
南豐利羊墩戰國至西漢墓群位於南豐鎮新區的封懷公路東側。1989年省、縣博物館聯合發掘,共清理古墓葬55座其中戰國早期墓1座,戰國中期墓7座,戰國晚期墓20座,西漢早期墓10座,余為西漢晚期至明清墓葬,隨葬品共170餘件,品類有陶器、原始瓷器、青銅器、鐵器、玉、石器。墓葬除19號墓為帶斜坡墓道的凸字形單室土坑墓外,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底置腰坑的約佔80%,腰坑有圓形、方形、長方形三類,中放置陶器或其他小件器物。28號墓出土有長劍、戈、鉞、短俞、刮刀等青銅器,長劍還附有木鞘痕迹,為縣內首次發現,省內也不多見。12號墓出土的兩件鐵插推斷為造墓時的挖土工具,亦屬重要的器物。出土的20多件陶器上有30個刻劃符號,有幾個為以往未見。該38座戰國至西漢墓群,在省內屬較重要的發現。據已有資料,帶圓形腰坑的窄長方形土坑豎穴墓,乃是湘、粵、桂東周越人墓的特點。
南豐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政通人和,社會大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先後獲得“廣東省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先進單位”、“全國億萬農民健身先進鎮”、“肇慶市文明單位”、“肇慶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肇慶市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