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偉
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秦基偉(1914.11.16—1997.2.2),湖北省紅安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歷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等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副委員長。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一至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秦基偉
小小年紀,挖野菜、砍柴賣、放牛、打短工,什麼苦事秦基偉都做過,在孤苦的生活環境中頑強成長起來,養成了勤勞、能幹的品質和剛毅、勇敢的性格。村裡有家外來戶剝削致富,為富不仁,秦基偉常在深夜到他家門口,不是在門上靠個稻草人就是放塊大石頭,次日天明富人開門,要麼被嚇一大跳,要麼被砸得皮破血出。小夥伴們常在一起勞動、玩耍,他常說:“將來,我一定要讓那些地主惡霸倒過來走路,看他們還敢不敢欺負咱們。”革命一興起,秦基偉就參加了兒童團、少先隊。
1927年,加入義勇隊,11月參加了黃麻起義。這年,他剛剛13歲,被鄉親們譽為“紅色少年”。
1929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四方面軍經理處監護連排長,總部手槍營連長,少共國際團連長,警衛團團長,紅三十一軍第二七四團團長,紅四方面軍總參謀部補充師師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游擊支隊司令員,晉冀豫軍區參謀處長,一二九師新編第十一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中共地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第九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十五軍軍長。
1931年11月,秦基偉任紅四方面軍總部手槍營二連連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鬥爭。在著名的黃安戰役中,城東嶂山陣地失守,他率部護衛著總指揮徐向前直奔火線,指揮部隊奪回了陣地。在開創川陝蘇區的鬥爭中,任方面軍警衛團團長、紅三十一軍第二七四團團長,紅四方面軍總參謀部補充師師長。隨後參加長征和西路軍行動,在西路軍任總部四局長。
1937年1月,率少數作戰部隊掩護西路軍總後勤部,在冰天雪地里艱難行進,被敵騎兵分割包圍於甘肅臨澤。他協助總後勤部部長鄭義齋指揮堅守,苦戰數日,終於突出重圍。西路軍失利后,經歷九死一生回到延安。
抗日戰爭爆發,秦基偉受命以“游擊戰教官”身份只身前往山西太谷一帶組織抗日武裝。不到一月就組織了300餘名各界愛國青年攻下太谷縣城,奪步槍17支,打出了“太谷抗日游擊隊”旗號,任總指揮,率隊上了太行山,開始了創建太行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艱苦鬥爭。
1937年11月,八路軍一二九師獨立支隊組成,對外稱“秦賴支隊”,秦基偉任司令員,賴際發為政治委員。
秦基偉與鄧小平珍貴照片
1940年6月,秦基偉調任一二九師新編第十一旅副旅長,率部參加了百團大戰。
1941年3月,任太行軍區第一分區司令員,帶領軍民渡過了抗戰最艱苦的時期,被譽為不怕苦的“咬牙幹部”。每戰必親臨前沿偵察、指揮。1945年8月,他身穿便衣,腰插菜刀,夜闖太行山下小根村日寇炮樓,老區人民說他像走親戚一樣就炸飛了炮樓,稱他為“秦大膽”。後任太行軍區司令員,率領部隊和民兵展開大反攻。攻打臨城時,敵人火力強大,我軍傷亡極重,他親自端機關槍壓制敵人的火力,掩護部隊沖入敵陣奪取勝利。
1947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在河南博愛王卜昌地區成立,秦基偉任司令員。為配合野戰軍主力挺進大別山,他率部強渡黃河挺進豫西,楔入八百里伏牛山,連克縣城15座。爾後攻洛陽,戰南陽,克鄭州,參加淮海戰役,率部圍殲國民黨軍黃維兵團。
1949年2月,九縱隊整編為第二野戰軍四兵團十五軍,秦基偉任軍長,參加了渡江、兩廣、解放大西南戰役。
1951年3月,經三次請纓,秦基偉率領被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第三兵團十五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秦基偉任軍長。
1952年10月14日,開始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五軍是堅守上甘嶺的主力部隊,面對美軍6.2萬餘人、118輛戰車、350門大炮、3000多架次飛機以及投下的200多萬發炮彈、萬餘枚炸彈,十五軍堅守上甘嶺40餘天,頂住了“世界戰爭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擊”,把美軍牢牢釘在上甘嶺前,打得驕橫的侵略者只好再在談判桌前低下頭來,從而加速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進程。
1953年6月16日,毛澤東主席接見了秦基偉。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歷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司令員。
1957年,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後任昆明軍區司令員兼中共雲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秦基偉陪同鄧小平會見二野戰史修訂人員
1973年,恢復工作,任成都軍區司令員。
1975年10月,調入北京軍區,先後任第二政委、第一政委、司令員。
1981年,受中央軍委委託,秦基偉成功地組織了著名的華北實兵實彈戰役大演習。
1984年,國慶35周年,秦基偉擔任了國慶大閱兵總指揮。
1988年,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授予上將軍銜。
1997年2月2日,秦基偉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著有《秦基偉回憶錄》。
夫人:唐賢美。
次子:秦天中將,現任武警部隊參謀長。
女兒:秦畹江。
文革中秦基偉在湖南某農場下放勞動
紅軍時期參加革命的高級將領中,許多人都有綽號,秦基偉也不例外,他的綽號叫“秦大刀”。那是1931年11月25日,紅四方面軍總部指揮部靠前指揮攻打黃安城。剛剛擔任紅四方面軍總部警衛團手槍營二連連長的秦基偉,看著其他部隊打得熱火朝天,自己的連隊人人手上有手槍,背上有大刀,卻整天守著總部,無用武之地,心急手癢,一腳踹開了營長的門:“這個崗老子不站了,老子的連隊要打仗!”
營長連瞟都不瞟秦基偉一眼,低著頭,補軍裝,許久,不慍不火地說:“好哇,你秦基偉英雄啊!把連隊給我留下,你愛到哪裡去到哪裡去。”把連隊留下,就不是連長啰!秦基偉懵了,望著營長。這時,營長仍繼續補軍裝,頭仍然不抬一下,開口說道:“把槍也留下,打完這一仗,封你為秦大刀!”自此,秦基偉有了“秦大刀”的綽號。
華東野戰軍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劉伯承、鄧小平指揮部隊加強西線行動,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1948年10月9日,劉鄧決心集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縱隊相聚攻取南陽、鄭州,策應華野在徐州戰場上即將展開的淮海戰役。鄭州戰役不是孤立的,可以說是淮海戰役的序幕。當時,劉鄧發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中,就明確了攻打鄭州的企圖:“吸引孫元良全部回援甚至可能更吸住邱清泉兵團一部向西,以達到協助華野作戰的主要目的。”九縱在最初的部署中不是重要角色。秦基偉想攻堅也好,配合也罷,主要目的就是消滅敵人。但秦基偉判斷,鄭州守軍有可能會逃跑。於是,他命令九縱做好阻逃打援的一切準備工作。
果真不出所料,“老大哥”部隊一縱、三縱、四縱逼近鄭州時,守在鄭州的國民黨軍第十二綏靖區第四十四軍一○六師、第九十九軍二六八師,見勢不妙,棄城北逃。鄭州守軍的行動突變,打亂了作戰部署。鄧小平和陳毅都在四縱指揮所里。鄧小平只好打電話給北面的秦基偉:“不能讓它跑掉。”秦基偉回答:“政委放心,我的網已經形成,它跑不掉。”陳毅接過話筒:“秦基偉,這一回就看你的了。打得好,我到你那裡給你唱《借東風》,打不好,是要打屁股的。”
秦基偉指揮作戰
195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組建志願軍第三兵團和第九兵團入朝參戰。秦基偉指揮的十五軍改稱志願軍第十五軍,調歸志願軍第三兵團建制。1951年3月,十五軍進入朝鮮戰場。眾所周知的是,第十五軍和第十二軍在朝鮮一個叫上甘嶺的地方,打了一場令美軍膽破心寒、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戰役。戰役中,秦基偉嫻熟地使用蘇聯支援的“喀秋莎”火箭炮,打得美軍招架不住。
1953年上半年,秦基偉回國后,到各地作報告,《人民日報》連續報道,還配社論《慶祝上甘嶺前線我軍的偉大勝利》。1953年6月16日10點左右,秦基偉來到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落座不久,毛澤東從內房走出來。秦基偉立即起立,敬禮。毛澤東微笑著握著秦基偉的手,說:“啊,秦基偉同志,歡迎你啊!”秦基偉說:“主席,我代表十五軍的指戰員,向主席彙報來了。”毛澤東說:“上甘嶺打得很好。上甘嶺戰役是個奇迹,它證明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骨頭比美利堅合眾國的鋼鐵還要硬。這個奇迹是你們創造的。”秦基偉說:“是主席和軍委指揮得好,戰士們打得頑強。”毛澤東點點頭,笑了笑,說:“你們打得好,我要有表示。我這裡沒什麼好東西,那就請你吸煙吧!”
秦基偉
11點左右,秦基偉起身告辭。毛澤東將秦基偉送到門口,又說:“朝鮮戰爭是要停下來的,所以調你到雲南工作。雲南是中國西南大門,處於重要的戰略位置,邊防線長,還有殘匪在境外活動,鬥爭情況複雜。你年輕力壯,到任后要多下去,熟悉地形,了解部屬,把邊防建設好,把大門守好。”1953年7月,秦基偉到雲南軍區任副司令員。1955年4月,雲南軍區改稱昆明軍區,秦基偉改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
秦基偉擔任國防部長時工作留影
1925年,一場瘟疫,奪走了他父母、哥哥、伯父的生命,11歲的秦基偉成了孤兒。偌大的農舍里只剩下一個孩子,那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他白天要下地種田,晚上回來還要自己做飯吃。1927年,外面的世界已是鬧哄哄的了,到處都在打土豪分田地。那年的冬天,他正在破屋子裡劈柴,他本家的一名堂叔風風火火闖進來喊:“還劈個么柴,鬧革命了,還不跟著打縣城去!”接著,外面又來了一群衣衫襤褸的莊稼漢子,人人手裡拿著梭標、大刀,喊著口號。秦基偉接過一把梭標就沖向隊伍。這天是1927年的11月13日,秦基偉參加的就是著名的黃麻起義。
秦基偉參加紅軍后,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分到三團機槍連當戰士。第一次戰鬥,是跟國民黨第二十軍郭汝棟的部隊交手。那時他的武器是一根梭標。他多麼渴望有槍啊!看到別的老戰士趴在土堆上用槍射擊,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沒槍,沒槍我不會搶嗎?他一挺梭標,大吼一聲就沖向敵陣,完全不理會飛來的彈雨,一個敵兵看見秦基偉不要命地衝來,嚇得扔了槍就跑。哈哈,得來全不費功夫!秦基偉揀槍如獲至寶,嘿,漢陽造!他扔了那土裡土氣的梭標就用槍打了起來。這次戰鬥,他嶄露頭角,被提拔為副班長。沒幾個月,他又升為班長、排長。
1937年11月,根據八路軍一二九師的命令,太行山區成立了第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一二九師抗日獨立支隊。因該支隊司令員是秦基偉,政委是賴際發,所以又稱‘秦賴支隊’。這期間,日軍佔領了太原,對附近地區不斷進行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1938年1月4日,日軍掃蕩祁縣閻漫村,殺害村民23名,姦汙婦女40多人;2月13日,日軍佔領平遙縣城,屠殺城內居民1000多人;3月30日,日軍在太谷製造了慘絕人寰的‘二·一八慘案’(農曆二月十八日),殺害群眾290多人,3名婦女被輪姦致死,燒毀房屋1300多間……噩耗一個接一個傳來,在秦賴支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受害者的血淚控訴,讓秦基偉怒火中燒筋骨欲裂。他是個血性漢子,向來勇武剛烈,在
秦基偉向鄧小平報告
淮海戰役前秦基偉作動員報告
鏖戰了數小時的前沿終於有了消息:當面之敵是美韓軍隊的七個營,在飛機、坦克、重炮的掩護下,一舉猛攻上甘嶺左右的597.9和537.7兩個高地,搶佔意圖比較明顯。這一天,是秦基偉最為揪心的一天,也是讓他平生最難決斷的一天。敵人突然攻擊,規模之大,火力之猛,手法之狠,都是空前的。尤其是避虛就實,多少有點出乎秦基偉意外。
秦基偉珍貴合影
戰鬥異常慘烈。七天七夜,坐鎮道德洞指揮的秦基偉沒睡過一秒鐘。四十五師師長崔建功也在前沿指揮所里七天七夜沒離開,出了坑道,就差點暈厥過去,上廁所都要人攙扶。從血光之災突然降臨到數次反覆爭奪,七天七夜中,上甘嶺左右這兩個並不高的高地承受了人類作戰史上空前絕後的的撼擊。拼到最後,只剩下意志了。
秦基偉合影照片
1968年10月上旬,秦基偉帶著女兒畹江,被‘護送’到了湖南省漢壽縣的一個軍墾農場里參加勞動。苦難的生活從此開始了。秦基偉所在班共有八個人,住在營區外面的菜地里,種菜供應全連。
秦基偉與江澤民合照
1988年4月,秦基偉將軍晉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88年9月人民解放軍恢復軍銜制,他被授予上將軍銜。職務高了,將軍仍然樸實如故,早上一杯牛奶、一碟鹹菜、一塊湖北口味的炸糯米粑粑或者一根油條,就能吃得津津有味;夫人、女兒、孫兒,飯後都自己動手洗刷碗筷。‘文革’中遭受的苦難,他盡量淡化,除了‘四人幫’這些元兇外,那些整過他斗過他的人,他不計較更不報復,只是惋惜這些人對革命了解不深。 1997年2月,秦基偉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終年83歲。
秦基偉將軍作戰動員曰:“我秦某人打仗有兩條槍,一挺機槍一把手槍,機槍是打敵人的,手槍是打逃兵的!”眾官兵聞之悚然。
崔建功將軍言,秦基偉將軍能打、善學、會玩。上山打獵,開車兜風,打撲克,下象棋,樣樣都會。當支隊長玩迫擊炮,當分區司令玩照相機,當縱隊司令玩汽車,當軍長玩無線電,在上甘嶺戰鬥中玩“喀秋莎”。言此將軍補充曰:“好玩也就是好學,學習新鮮的東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八一勳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獨立自由勳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兩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