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際遇

黃際遇

徠黃際遇(1885—1945)是20世紀初在中國開創現代高等數學教育事業的元老之一。他學貫中西、文理皆通、藝德雙馨、精力過人。他一生處在我國社會風雲變幻多端、新舊鬥爭激烈、內外戰爭交錯的動蕩年代。他奔波南北於數所高等學校,在亂中求靜,因時因地創建多所高校數學系,教書育人30餘年。

人物簡介


黃際遇(1885-1945)漢族,字任初,號疇庵。1885年出生於澄海縣澄城鎮。黃程裔孫。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擅長數學而又兼長文學、書法。14歲中秀才,17歲(1902年)留學日本,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科攻讀。1906年畢業回國,任天津工學堂教授。1910年參加京試,中格致科舉人。1914年以後轉任武昌師範大學教授。1920年由教育部派赴歐美考察,入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數學,1922年獲碩士學位。歸國后仍回武昌師大任教。1924年任河南中州大學教授;1926年應聘為廣州中山大學教授;1928年又北上任河南中山大學校長,一度還出任河南省教育廳長。1930年至於1936年,歷任青島大學教授兼理學院長、山東大學教授兼文理學院院長。1936年返粵,仍任教中山大學。1938年日寇攻佔廣州,他隨校輾轉播遷。1945年8月日寇投降,中大複員返穗,他與同事乘木船從北江南下,道經清遠峽時不幸於10月21日凌晨失足墜水身亡,終年61歲。
黃際遇是個學貫中西,兼長文理且於書法、楹聯、棋弈無不精通的博學之才,是了不起的學問家。他執教南北大學數十年,桃李滿天下,中山大學校長張雲、英士大學校長杜佐周、蘭州大學校長辛樹幟,都是他的弟子。他在日本留學時曾翻譯《幾何學》,此後又繼續引進西方數學,譯著有《續初等代數學》、《微積分》、《群底下之微分方程式》、《近世代數》等。除數理外,他曾在中大文學院開《歷代駢文》等課程,著有《班書學說》、《潮州八聲誤讀表》等書;他撰寫的人物傳略和碑銘曾為時人所傳誦。其現存的40多部日記,均用毛筆書寫,內容包括數學、文學、歷史、書信、對聯、詩文、棋譜、音韻、訓詁等多種研究心得。其主要論著還有《論一》、《定積分一定理》、《Guderman函數之研究》等。

人物經歷


1903年,黃際遇由廣東官派到日本留學。於光緒二十九年六月(1903年8月)到日本,入宏文學校普通科學習,畢業后,又於光緒三十二年三月(1906年4月)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專攻數學,是日本著名數學家林鶴一博士的高足,也是我國最早以習數學為主科的少數留學生之一。宣統二年三月二十八日(1910年5月7日)頒發畢業證,證書號數1394,加編號數432。留日期間,他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與陳衡恪(字師曾,1876—1923)、黃侃(字季剛,1886—1935)交住甚密,當時與黃侃一道向避居日本的章太炎(名炳麟,1869—1936)學習駢文、小學,興趣甚濃,晚年曾從事這方面的教學工作。
1910年,黃際遇從日本學成回國,受聘到天津高等工學堂任教。這一年他進京殿試,中格致科舉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隨之而來的文化革新、創辦新學急需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教師。為此,新成立的臨時政府教育部將全國劃為六大學區,每個大學區統一設國立高等師範學校一所,主要招收預科一年、本科三年學生,本科分設:國文、英語、史地、數理等部,專門培養新學師資。華中區的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現武漢大學前身)於1913年成立,始招預科,第二年(1914年)開辦本科數理部、英語部。黃際遇於1915年 應聘任武昌高師教授,教數學、物理等課程,兼數理部主任,其間一度出任教務長。1918年冬,他被派往江浙一帶參觀考察理科教育,回校后,1919年春寫成長篇報告《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數理部進行實況及成績說明書》,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好評。1920年12月受教育部委派,他到美國考察教育,同時到芝加哥大學進修,成為著名數學家L.E.Dickson(1874—1954)的學生,1922年獲該校科學碩士學位。在武昌高師師生的催促下,於當年10月仍然回校工作。1923年武昌高師改為武昌師範大學,原設的四部改分為八系,黃際遇任新成立的數學系主任。其間,1924年一度應湖南省教育廳之聘,擔任“湖南省會考主試官”,主試湖南全省中學生。
河南省的第一所大學——中州大學(現河南大學前身)1923年在開封市成立,中州大學校長張鴻烈是留美碩士、同盟會會員,與黃際遇熟悉,特邀他到該校主持數理系,兼校務主任。黃際遇1925年9月到中州大學。1926年奉系軍閥盤據開封,摧殘教育,致使中州大學無法上課,處於停頓狀態。此時,地處南國廣州,由孫中山親手創辦的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7月改名為台灣中山大學,原數學系擴大為數學天文系,積極籌建全國大學的第一座天文台,需要充實師資力量,邀請黃際遇回桑梓廣東,任中山大學理學院數學教授。
1926年冬,黃際遇由開封出發取道上海,乘船南下廣東,不料途中觸礁,海輪沉沒,繼遭海盜洗劫,他隨身攜帶的著作、衣物等全都蕩然無存,僅以身免。1927年3月,他出現在廣州中山大學給學生講課的講台上。
再說河南方面,1927年6月,北伐軍進駐開封,馮玉祥被任命為河南省主席,馮重整教育,將河南僅有的三所高等學校合併到中州大學所在地重建,取名國立開封中山大學(也稱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現河南大學),一再懇請黃際遇重返開封,到開封中山大學任職。他盛情難卻,於1928年第二學期再度到開封,任開封中山大學校務主任兼數學系教授。翌年即1930年5月被任命為該校校長,后又任河南省教育廳廳長。但他不願意從政,一再請辭離開,回學校任教。
1929年春,原在濟南的國立山東大學遷往青島重建,改名為國立青島大學,由蔡元培、楊振聲等組成籌備委員會。1930年5月楊振聲被任命為新成立的青島大學校長,楊振聲仿效蔡元培廣聘專家治校,黃際遇應聘於1930年9月到青島大學,任該校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1932年5月,楊因中央不解決學校經費,而辭職離校,校務會決定由黃際遇為校務會議臨時主席,處理一切校務。是年9月,國家行政院決定,將青島大學校名改回,仍稱國立山東大學,文學院、理學院合併為文理學院。黃際遇任合併后的文理學院院長,仍兼數學系主任,併當選為山東大學校聘委員會委員。
1936年初,山東軍閥韓復榘借故給山東大學製造經濟困難,校長被迫離校,提出辭職,黃際遇也在此時趁機離開。2月回到廣州,再次出任中山大學教授,分別給理學院、工學院、文學院三院學生授課。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大舉進攻,侵略中國,1938年10月,廣州失守淪陷,黃際遇移居香港避難,中山大學西遷至滇南瀓江。
1940年9月,中山大學由澄江遷往粵北坪石,再次請黃際遇回中山大學任教,擔任數學天文系主任兼校長室秘書,同時還為中文系高年級學生講授駢文等課。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分散各地辦學的中山大學師生,陸續返回廣州校址。10月21日黃際遇一行80餘人,賃大木船一艘從粵北的北江乘船返校途中,“上午8時許,船行至白廟,將抵清遠城。先生因出船舷解手,失足墜於江中”。同船的中山大學教務長鄧植儀警覺,“懸鉅金急營救,四子家樞隨侍,亦倉皇下水救,卒以謬俗不救已溺,增援力薄,遂罹難。”終年60歲。

開創高校現代數學教育


黃際遇是我國最早留學日本主攻數學的極少幾位學者,后又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專業的科學碩士,本人勤學苦鑽,具有較深厚的現代數學知識,和較高的現代教育素養。國內數所高校爭相聘用,委以創建數學系等領導重任,他不負眾望,盡心儘力,在每所高校都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19年他寫成的《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數理部進行實況及成績說明書》,一萬餘字,是他早期數學教育思想的總結和教學成果的展示,以後幾十年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
1.關於教學。他反覆強調: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養成研究及創造精神,“即有整頓思考力與創造真理之精神。”他要求教師“必於上課之前充分預備,細思教者為何、教之如何、何為教之三事,即目的、方法、理由三事。講解之時能提要鉤玄、引人入勝,以論理為方法,以真理為歸宿。”反對教者“於教授之時徒誦讀課本講義之章句,或僅略為擴張,至考試時則縮狹課程之範圍,多出暗誦的機械的題目。”對於本科學生,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於規定時間之內獲充實正確之學識;(二)養成讀書能力備他日研究之資格;(三)以自動為原則,不徒以默聽暗記為能事。”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差異,“對於預科生宜持極端干涉主義,凡一言一動皆注視學生聽講精神之集中力如何,多採用啟髮式。”此外,對於教法、作業、實驗、實習等,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數理部進行實況及成績說明書》中都闡述了他的見解和主張,這些觀點在當時是先進的、開創性的。
黃際遇教學任務一直比較繁重。除後期的文科課程外,僅數學課程,以1927年在中山大學為例,一個學期中,分別給數學天文系的一、二、三年級上必修課代數、數論、微積分,還給物理系、化學系、礦物系三個系的二年級分別講微積分、數論等課,每周僅課堂教學至少15個學時。
2.關於師資。是20世紀前30年最困擾高校之事。直到1930年,數學系仍為1人系,據《山東大學校史》記載:“(數學系)1930年度建系時,由於當時只有一名教授,僅能開出微積分、代數解析、立體解析幾何、數學演習4門課程。”這一名教授就是黃際遇,並且還是該系這個學年唯一的數學教師,他包攬了全系的全部數學課程。從第二年度(1931年)開始,三年間每年只引進一位講師,他們是:宋智齋(字鴻哲)、李先正(字保衡)、楊善基。教授亟缺,他心急如焚,1932年就積極爭取他早年的學生、時在德國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曾炯(1898—1940),學成後到山東大學任教,因學業未完難解近渴,曾炯推薦獲得博士學位已經回國的留德學友李達(字仲珩,1905—1998)。1934年8月,李達辭去清華大學教授來到山東大學,這是該校數學系成立第五個年頭才迎來的第二位教授,黃際遇通過校方將自己兼任的數學系主任讓給李達。1935年,陳傳璋(字琰如,1903—1989)剛獲得法國理學博士,黃際遇就聘請陳到該系任教授,同月李銳夫(原名李蕃,1903—1987)也來系任講師。至此,山東大學數學系已有3位教授4位講師,屬當時國內師資力量較強的數學系,是該系解放前的鼎盛時期,能開出50門課程。其中:必修課15門,分組必修課22門,選修課13門。
黃際遇建設數學系,一方面爭取外來人才,另方面自己培養。早年,他剛到武昌高師數理部,得知第一屆學生曾瑊益(字昭安,1892—1978)等組織有課外學術團體,他倍加愛護、精心扶植、指導改組(詳情後述),有意培養這些學生成長。1917年,曾瑊益畢業后,他支持曾到日本留學,不久因故回國,又力主曾再到美國深造,又將曾在美國的研究成果推薦到國內發表,激勵後學,保持聯繫。1925年曾昭安(即曾瑊益)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后,回到母校,創建領導武漢大學數學係數十年,他們師生之間在各自辦數學系的崗位上,常有書信往來。他善於捕捉並培養新生苗子。1932年,剛大學畢業在青島膠濟鐵路中學任教的劉書琴(1909—1994),好學上進,黃際遇特地安排劉到山東大學數理學會作一次講演,講題是:“數學的定義”。
1933年11月,山東大學紀念徐光啟逝世300周年舉行學術報告會,他讓新到任的講師楊善基(1904—1966)講“幾何學的分類”。對於這類啟用新人的特別講演,他自己事先準備內容提綱,向講演人提出具體要求,進行細緻指導,目的是給青年人一個鍛煉成長的機會。以後劉書琴留學日本,楊善基到美國哈佛大學,學成回國后,劉、楊一直在高校數學系任教授。
1922年,黃際遇從美國返國,途經日本到東北帝國大學,見到快大學畢業的陳建功(徠1893—1971),便約請陳畢業後到武昌高師任教。1924年,陳如約到校(此時稱武昌大學),教了曾炯之、王福春兩位高材生。他支持並向校方推薦陳建功再次出國深造,“與武昌高師校長意見相左,故辭職往河南。”陳在武昌大學教學兩年後,1926年再次到日本攻讀博士學位。1929年,他得知王福春(字夢強,1901—1947),在日本學習僅是一名旁聽生,經費有困難。1930年他便聘請王中途回國兼任高校教師,既解決王暫時經濟之急需,又達到深造之目的。不少青年,在他的多種扶植幫助下,後來都成為高校骨幹教師。
3.關於教材。民國初年,剛新建的高等學校,教材是空白,教師們多採用從外國進口的外文原版教材。黃際遇說:“採用外國課本,則有文字之困難、購買之困難、各書程度不合之困難。”在武昌高師時,他編寫了《(銜接小學)中等算術教科書》、《微積分學》,譯註了日本藤澤利喜著的《續初等代數學教科書》和《續初等代數學問題解義》,在1917年出版發行,屬我國早期的教學用書。據他的長子黃家器(1912—1988)介紹,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他編寫不少數學教學用講義,如:《近世代數》、《高等微積分》、《群底下之微分方程式》等。遺憾未見正式印刷留存下來。他在數理學會等學術團體,多次倡議大家參與編寫數理化教科書或數理化叢書,但一直收效甚微。
1933年3月9日,他收到一封教育部邀請他出席全國天文、數學、物理討論會的聘函。函中附有討論會的議題目錄,希望與會者事先準備好提案。他閱后喜出望外,根據待討論議題,立即擬出了兩個提案:一是彙集每年各大學數學畢業論文或報告,由教育部審定刊行案;另一是編纂高等數學叢書案。3月21日,他在日記中留存了寄出提案的底稿。其中關於編纂叢書案的內容是:“案由:高等數學書籍需要甚急,良以世界學識,浩如煙海,不惟外籍奇貴,非寒士所能負擔,即以語言文字不同之故,亦已使窮經者皓首,故非聯合群力纂為叢書,不足以惠潤多士,養使國人習好科學之基,浸成學術獨立之效。然以一人為之,力固有限,商之書局,尤以純粹科學性質,賣場不旺,不願合辦。所以三二十年以來,此項書籍,可供學生參考者,不滿十種。區區日本,一年以來,刊行高等數學講座至四部之多,其內容達百餘種。故非聯合群力,編纂高等數學叢書,由教育部審定刊行,不足以應此需要。”“辦法:(一)成立高等數學叢書委員會。(二)委員會擬定叢書門類、叢書格式、叢書程度標準及各種進行事項。(三)由各大學各研究所教員研究員,認定門類,依照格式標準程度編纂之。(四)各書編纂后,送至教育部審定出版。”會議於1933年4月1日至6日在南京召開,這是一次討論學科發展的重要會議,數學界不少知名數學家:馮祖荀、姜立夫胡敦復、鄭桐蓀、朱公謹、蘇步青、趙進義,還有黃的學生、此時已是武漢大學數學系主任的曾昭安等都出席了這次大會。黃際遇的提案引起了大家共鳴,與會者積極支持響應,得到會議通過。會後彙集群力,或編著、或翻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我國的第一套大學數學叢書共20餘種,對我國大學數學教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4.關於組織課外學術團體的活動。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參加的數理學會,創辦數理報刊,在黃際遇看來是培養研究創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他每到一校,只要條件稍許,便支持或倡議師生成立數理學會,其中以武昌高師的數理學會和由該會主辦的《數理學會雜誌》成績最顯著。
武昌高師數理學會,最早是該校第一屆預科班學員曾瑊益(字昭安)、陳慶兆等,於1914年4月8日成立的數學研究會,初以研究數學演題為主體。“逮黃際遇先生主講本部,會務益加擴充,凡先生毅力所能及者,無不籌備周至。”因當時數學專業、物理專業的師生都很少,各高校一般都是數理或數理化在一起活動。原數學研究會幾經改組,於1916年9月26日正式成立“武昌高師數理學會”。制訂的“學會簡章”規定:“本會以研究數理補助教科為宗旨。”以本校學生為會員,教員、畢業生為特別會員。簡章還規定該會會長“總理會務由本校數學物理部主任充之。”黃際遇便成了數理學會的當然會長。數理學會最初的活動主要是講演,每兩周一次,每次2人,由會員輪流擔任,講題隨意。另外,還請專家或校外著名人士作不定期特別講演。
“五四運動”前夕,科學學術思想日加活躍,北京高師、北京大學數理學會分別都在醞釀出版刊物。武昌高師數理學會也準備出版《數理學會雜誌》,該雜誌簡章規定:“本雜誌以研究數理之學科,推廣數理之知識為宗旨。”內容“專記數學物理化學等科,以資專門之研究,且便於中等學界教授上及學業上之參考。”創刊號於1918年5月15日出版發行。黃際遇為創刊號花了很多精力:他寫了“發刊辭二”,寫了論文《數學上種種誤謬之理由》,包攬了“文藝”欄目的4篇稿件,和“質疑”欄目的兩篇,他還承擔了這一期的編輯發行,帶動鼓勵會員大家一起來辦好這個刊物。前六期每期都有他的文章,第7、8、9期因在國外進修,未寫。1922年10他剛回國,不僅繼續撰稿,還推薦“日本東北大學與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部之課程”在第10期發表,還推薦正在美國攻讀學位的靳榮祿(芝加哥大學)、曾瑊益(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論文,在雜誌上用外文發表,逐步提高雜誌的水平。
1922年12月,數理學會(此時已改稱“武昌高師數理化學會”)修訂簡章,宗旨改為:“聯絡同志研究數理化並促其發展”,方向上比前又提高了一步。會長和職員都選舉產生,黃際遇在校時,一直擔任會長。此時,曾炯當選為學會研究部主任,肖文燦、王福春當選為學會出版部發行。學會主辦的《數理學會雜誌》,從1922年4月出版的總第9期起改稱《數理化雜誌》,1923年6月出版了總第11期,是目前見到的最後一期,但內容上沒有停刊的跡象?
後來,黃際遇到了河南大學、山東大學都組織了數理學會。在河南大學,他曾指導學生宋鴻哲(即宋智齋)等負責辦《數學報》。山東大學數理學會的講演活動相對較多,除會員輪流的普通講演外,他親自組織一些特別講演。如:前面提到膠濟鐵路中學教師劉書琴、本校講師楊善基都向學會作過這類講演。通過學會活動,培養了不少人才。黃際遇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是先向學會講演,他的一項有創見性的“Gudermann函數之研究”的前半部分,1926年冬向河南中州大學的數理學會講演,後半部分延至1932年4月在山東大學數理學會講演。
此外,他非常重視學會之間的交流,早在1918年12月,他就派夏隆基到北京,代表武昌高師數理學會參加北京大學、北京高師數理學會聯席會議,共商發展大事。1925年11月,他在北京,應北師大數理學會之邀,講“數學今後在教育上的地位。”1933年初又到北京,此時是北師大數學會,又邀請他講“怎樣研究數學”。每講前,都表述他對該校學會的感情。第一次講時,他說:“兄弟對於貴會,以前雖然沒有見面,但想到北師大時,就聯想到這裡的數理學會;並且由雜誌也交換了不少的學術意見,所以可以說精神上我與貴會是聯絡的、一貫的。”第二次講題前,他說:“幾年到北平來一次,就好像鄉下人到城裡來一樣,為是帶點城裡的東西到鄉間。……”他熱心於辦好師生的課外學術性學會,親自領導學會,創辦雜誌、撰稿,以此引導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造精神,是他開創高等數學教育的特色之一,為此付出的大量心血,是他同時代的數學教授中最突出者。
我國高等數學教育發展初期,黃際遇是京津滬之外少數幾位著名的數學教育家之一。1935年7月中國數學會成立,設董事會董事9人,理事會理事11人,評論會評論21人,黃際遇當選為“計劃發展本會事宜”的董事會董事。是當時我國數學界公認的元老。

博學鴻才 德藝雙馨


熟悉黃際遇的友人、學生,幾乎都公認他是一個學貫中西、兼長文理,並於書法、棋藝、體育等項皆精通的博學才子,且精力過人、效率特高。認真研究過他日記的楊方笙先生,著文《黃際遇和他的〈萬年山中日記〉》,稱他“是個了不起的學問家。”下面主要摘抄數篇有關文章的一些段落,介紹他的博學和德藝。
黃際遇少年時期學習國學,功底較深。1936年,他再次到中山大學時已年過半百,分別給文、理、工三個學院的學生上課,他的研究興趣,逐漸向國學方面轉移。抗戰期間,在粵北坪石任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主任。據他的學生、當時的校長張雲回憶:“遠處十餘裡外之清洞底文學院中文系的學生,竟還請其講授駢文,黃師欣然而起,善誘循循,常謂:‘此義務功課,較諸受薪而為者,興趣更濃。’”他對聽課的學生說:“系主任可以不當,駢文卻不可不教。”他上駢文課時,“隨著那抑揚頓挫、悠揚悅耳的潮州口音,以手擊節,用腳打板,連兩眼也眯縫起來,腦袋也在不斷地划著圓圈。”板書“一律用篆文書寫黑板。既寫得快,又寫得好,真夠得上是鐵划銀鉤了。為什麼要寫篆文呢?他說:‘中文系高年級學生嘛,應該學!’”聽過他課的學生何其遜說:“上黃老師的《駢文》課,真是如坐春風,如飲醇酒,無時無刻不享受著文學藝術的薰陶。”此外,他還開《說文研究》課程,圈點十三經、《昭明文選》、《資治通鑒》等書,著力於音韻、文字、訓詁、方言之研究。著有《班書字說》、《潮州八聲誤讀表說》等諸文。他“由喜讀駢文而兼喜楹聯,日記中不僅選錄大量前人聯語,自己還撰作了不少題贈對、格言對、集句對。對於能充分體現漢字精巧特點的燈謎、酒令,他也頗感興趣。”
黃際遇有寫日記的習慣。“他寫日記很用心而且不間斷,數十年如一日。書法秀健,詞句典雅,內容不拘一格:或記高深數理的推算方式,或記象棋的得意步驟,或抒身世家國之感,或敘眼前景物,興之所之,拉什寫記。”他為什麼多年不輟地堅持寫日記呢?在《萬年山中日記》第7冊的小序中,他總結出寫日記有“三得”,簡言之即“記治學日記具有銖積寸累、以備遺忘,及時採錄、化為血肉,爬梳得失、吸取教訓的作用,它的好處很多。”他在山東大學的同事梁實秋(1902—1987)說:“他的日記攤在桌上,不避人窺視,我偶然亦曾披覽一二頁,深佩其細膩而有恆。他喜治小學,對於字的形體構造特別留意,故書寫之間常用古體。”“由於它全部用的是文言文,有些還是華麗富贍、用典很多的駢體文,文章里用了許多古今字或通假字,而且絕大部分沒有斷句、不加標點。如果讀者不具備一定的文字學知識,幾乎觸目皆是荊棘,無從下手。”“蔡元培先生曾說:‘任初教授日記,如付梨棗,須請多種專門者為任校對。’”
1926年以前黃際遇的日記,由於那年冬天他乘海輪南下時,觸礁落水及海盜洗劫,已無存,以後有一小部分散失。尚留存下來的有《萬年山中日記》24冊、《不其山館日記》3冊、《因樹山館日記》15冊、《山林之牢日記》1冊。這些遺作,主要由他的第3個兒子、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家教(1921—1998)保存。後來黃家教同諸兄弟商議后,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贈交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名人檔案庫”永遠收存。
書法也是黃際遇的強項,“黃際遇書法始學顏柳,后又博覽諸家,尤精碑學,得《張黑女碑》之神髓,形成健朗清癯,俊逸淳穆的書風。”“為享譽大江南北之書家,……所用篆、隸、真、草,咸臻其妙。其翰墨飄逸瀟灑,或為勁拔,自成一格。”“他經常應人之請作書,興會淋漓時一日可多20餘紙。”抗戰期間在坪石,“慕際遇之名而立雪問字者,踵接肩摩。”
黃際遇“自幼酷愛象棋,品藝俱高,曾總結出‘狠、准、穩、忍’四字訣”。“在廣州及香港時,曾與穗港名手對弈,常不相伯仲。”梁實秋說:“他的日記里更常見的是象棋譜,他對於此道寢饋甚久,與人對弈常能不用棋盤,即用棋盤弈后亦能默記全部之著數,故每有得意之局,轉逐步筆之於日記。他曾遍訪國內名家,棋藝之高可以想見。”此外,還喜歡體育,“青年時代喜擊劍,善騎術,兼喜足球。在日本時,曾獲擊劍比賽之榮譽獎。”“在青島大學時,曾被請去作過學生足球賽的執法裁判。”
黃際遇不僅在文、理、藝、體等諸方面博學,而且提攜後輩,品德高尚。張雲說:“黃師學貫中西,有過人的美德。豪快誠摯,使人樂於親近。”40年代,他第三次到中山大學,已年近花甲,除擔任該校數學天文系主任、中文系的國學課外,還兼任校長室秘書。此時的校長(代理)是他的學生張雲。張說:“我在坪石掌理中大時,黃師慨然降尊,屈就記室,事無大小,莫不躬親,職權所關,必謙虛研討,減輕了我對事務的關懷,而增加了我奮進的活力。他常對人言:‘青出於藍,我當輔之,以成大業。’誠摯熱烈的心情,令我感激到無可言狀,惟有盡著弟子敬師之禮,事之如父而已。”張又說:“我在職時一切的書札和題詞,多由黃師代筆,雖片言隻字,受者如獲珙璧。奪他人之美,我常表歉意,而黃師卻常引中國社會文字應酬之習慣以為解慰。嗣更以積極的鼓勵,以代消極的慰安,說:‘有為者,亦若是,世上無不可之事,汝天賦高,努力多讀多作,自然有成。’”他的女婿鍾集曾問過他:“何以做秘書?他答:‘以老師入幕府,自古都有先例。’”
黃際遇身材魁偉、步履雄健、端莊嚴肅,但並不令人生畏。平時喜穿布長衫,在長衫胸前左右兩邊各縫一口袋,一個細長,一個短寬,細長的是插鋼筆、鉛筆或粉筆,另一個裝眼鏡,他說這是為了用進取其方便,也是他獨特的風格。他嗓音調門高,屬廣州官話。“為人豪爽,好客重友,涉足文理兩大領域,腳跡遍及全國各地,同他交好結識的朋友為數眾多。”梁實秋說:“友朋飲宴之間,尤其是略有酒意之後,他的豪氣大發,談笑風生。他知道的笑話最多,葷素俱全,在座的人無不絕倒,甚至於噴飯。我們在青島的朋友,有酒中八仙之稱,先生實其中佼佼者。”
黃際遇原配夫人陳氏,生有3子2女;繼室蔡氏生4子1女。他共有子女7男3女,成年後都在廣州或澄海工作,大多數從事大、中、小學教育,現在多已過世。
抗戰勝利后,1945年10月21日,黃際遇從北江乘船返回廣州途中不幸失足落水遇難,遽然去世的噩耗,迅速傳遍中山大學各院師生,大家都深深痛惜這位文理雙全、誨人不倦的老師;親朋友好,不少作輓聯寄託哀思,老舍(1899—1966)的輓聯云:“博學鴻才真奇士,高風亮節一完人。”戴季陶(1890—1949)、朱家驊(1893—1963)等知名人士也敬送了輓聯。中山大學當時的“代理校長金曾澄、新任校長王星拱、原代理校長張雲、教務長鄧植儀、總務長何春帆,組成黃際遇治喪委員會,於1945年12月16日在廣州市區文明路台灣中山大學舊校址小禮堂舉行黃任初(黃際遇字)教授追悼會。由教育部特派員張雲教授主祭。”追悼會後,治喪委員會決定組織黃任初教授著作出版委員會,籌集獎學基金,以作紀念。張雲說:“黃師生平文藝作品十九存於日記中,今閱其日記,不論整篇零簡均極美妙,百讀不厭。……追悼會之後,我便提議把他的日記全部影印出來,但以目前的物質條件所限,對此還不易辦,結果還決定將日記中有永久性的作品,及其他單篇文字先行抽選付印,同時並列為中山大學叢書之一”。後來由於張雲出國,國內時局動蕩多變、經費困難等因素影響,黃際遇著作文集一直拖到1949年,張雲回國,再次出任中山大學校長時,於1949年8月才出版,書名為:《(台灣中山大學叢書)黃任初先生文鈔》。出版經費得到武漢大學廣州校友會的捐助,以表示他們對黃際遇先生的敬意。
1947年2月8日,國民政府特發布一則褒揚黃際遇的命令,全文如下:“台灣中山大學教授黃際遇,志行高潔,學術淵深,生平從事教育,垂四十年,啟迪有方,士林共仰,國難期間,隨校播遷,辛苦備嘗,講誦不綴。勝利后,歸舟返粵,不幸沒水橫震,良深軫惜,應予明令褒揚,以彰耆宿。此令。”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由政府發布命令褒揚的第二位數學家,第一位是1927年故去的胡明復。上世紀60年代,中山大學有關人士曾有出版《黃際遇先生文集》的動議,已請黃海章先生作序,后因“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而中斷,至今尚未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