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博望的結果 展開

博望

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轄鎮

博望鎮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東與南京溧水區接壤,南隔石臼湖與南京高淳區相望,北跨橫山與南京江寧區相鄰,西南與當塗縣徠相連。地處南京一小時都市圈、馬蕪銅經濟圈內,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僅25公里,東連寧杭高速,西近長江黃金水道,314省道橫貫鎮域,是安徽省通向蘇浙滬等長三角地區的一個重要門戶、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橋頭鎮。

博望鎮交通便利,314省道、445省道橫穿境內,離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5公里車程,南京地鐵S9號線距鎮中心區僅5公里。

截止2015年10月全鎮總面積133平方公里,現轄11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近10萬人。

先後被列入安徽省“擴權強鎮試點鎮”、“改革與發展試點鎮”、“產業集群專業鎮”、“新農村建設試點鎮”和“馬鞍山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省級沿邊試驗區”。博望鎮素有“中國刃模具之鄉”之美譽,是中國國家火炬計劃—博望剪折機床及刃模具特色產業基地、全國剪折機床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國家機床監督檢驗中心。

2017年,博望鎮蟬聯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列第499位。

歷史沿革


東晉建都江南,大量士族從華北,南下江南一帶,在江南落地生根。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歷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中國首都遷至江南,大批中原士族攜家眷南遷,於都城南京附近,江南水草豐腴處開墾定居,以原故鄉之名冠以新居,江南博望始建於此。
博望鎮始建於宋朝梁時,是一個以工業經濟為主導、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現代新型城鎮,素有“中國刃模具之鄉”之美譽。
1、博望鎮建於宋朝時,是一個千年古鎮,也是蘇皖邊陲重鎮。博望之得名,其實其實源於西漢之博望侯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陽縣東北七十里。東漢、三國曹魏以及西晉,博望均為縣制。南陽郡的博望縣成為江南的博望鎮,動因是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東晉初建,北方淪陷區的豪族攜其妻子邑人,紛紛避亂南下,於揚州傍江物產豐美處僑居,仍以原籍郡縣稱呼其新居之地,遂形成一大批僑置郡縣。約在公元四世紀初葉,揚州丹陽郡丹陽縣,西臨大江,東接茅山,北毗秣陵,南至中江(今蕪湖縣境),地域遼闊,水土尤宜,僑置郡縣甚多,計有豫州之當塗縣、荊州江夏郡之新市縣、南陽郡之博望縣和湖陽縣等。這是北方的博望縣南遷的開始。
2、石臼湖,原先不是湖,而是富甲一方的石姓莊園,傳說,石員外有三個公子,大公子和二公子均已成家立室,某日東海龍王巡遊到此,見該戶富不可遮,於是便讓龍王三公主變成人形,下嫁石員外三公子,三公子的兩位嫂嫂見其小叔子娶了位貌美如花的女子,便有意刁難,讓其下廚房做飯,可是畢竟三公主並非凡人,每次做的飯菜都得到公婆的誇獎。這下,她的兩位嫂嫂妒忌之心再次加深,想到底她往飯菜里下了什麼特別的作料。某日,妯娌二人見三公主又下廚做飯,便躲在一角落裡偷看,俗話說不看不要緊,一看簡直嚇了一大跳,原來三公主做飯的技法並不是十分高超,而是往飯菜里添加了自己的鼻涕(其實是龍腦)。隨後妯娌二人便將此事告訴了公婆,公婆認為此人不是凡人,而未曾想到此人便是東海龍王的三公主啊。一時間,兩位老人便吩咐管家將三公主轟出莊園。回到東海的三公主將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老龍王,老龍王聽后更是龍顏大怒,發誓要淹了石家莊園,三公主夜裡便託夢給他的三公子,讓其於某日某時躲到廚房水缸邊並抓住旁邊的草,抓住后閉上眼睛,不要回頭看,在廚房外面放上一艘船。三公子醒后,聽了三公主的話,在約定的時間來到了廚房裡的水缸旁抓住了旁邊長出的草,將眼睛緊緊地閉上了,只感覺耳邊狂風大作,身體也飄了起來。這時,三公子想到了爹娘、想到了哥嫂、想到了莊園,於是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頃刻間,碩大的莊園立刻變成了汪洋湖泊,自己身邊的那艘船在橫山太陽拱旁留下了一道豁,這豁的名稱就叫拖船豁(博望方言念了更貼切),不要回頭望,不望、不望,也演變成了當今的博望,至於石臼湖也是因為淹后的石家莊園因地勢呈石臼狀而得名。

地理環境


博望鎮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地處南京一小時都市圈、馬蕪銅經濟圈內,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僅25公里,東連寧杭高速,西近長江黃金水道,314省道橫貫鎮域,是安徽省通向蘇浙滬等長三角地區的一個重要門戶、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橋頭鎮。境內北倚橫山,南瀕石臼湖,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全鎮總面積133平方公里,現轄11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86839人(2017年)。先後被列入安徽省“擴權強鎮試點鎮”、“改革與發展試點鎮”、“產業集群專業鎮”、“新農村建設試點鎮”和“馬鞍山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省級沿邊試驗區”。

行政區劃


博望鎮下轄13個行政村(社區)。
博望社區新博社區長裕村三楊村東城村
山寧村紅陽村新城村西城村新聯村
濱湖村永合村新隴村

經濟


1、各類指標穩步增長。財政收入入庫30229萬元,扣除因結構優化的3000萬元調整數外,依然實現同比增長1.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8億元,同比增長20.5%;工業性投資59.84億元,同比增長35.42%;實際利用外資430萬美元,同比增長1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68億元,同比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億元,同比增長3.15%。
2、企業服務長效深化。積極開展工業倍增計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家,華菱西廚成功登陸“新三板”,遴選技鋒、仕高瑪等5家企業進入區“小巨人”培育計劃。全面完成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並通過國家統計局的抽驗檢查。指導企業做好“稅源貸”擔保貸款申請和摸排,組織農業銀行、農商銀行等7家銀行與70多家企業對接,解決融資貸款資金逾3000萬元。全年“個轉企”企業86家,積極推進3個電力台區整改作業。
3、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全年共完成技改項目35個,技改投資56.64億元。新增戰略性新興企業4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48.99億元。保有高新技術企業11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8億元。專利申請量220件、授權176件,其中發明申請量78件,授權14件。聯繫做好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項目,組建研發機構3個,新增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1家。精心組織企業參加馬鞍山成形裝備產學研合作對接會、南京市“轉型升級·香港博覽”系列博覽會和第八屆刃模具博覽會等專業會展。
4、項目突破成果豐碩。全年共引進項目28個,其中包括:萊特氣彈簧等意向投資項目9個,瑞景標準化廠房等正在進行前期準備項目5個,哈科高速液壓機等已開工項目14個,引進內資14億元。全鎮上下圍繞主導產業、立足本土企業,各界人士、各級幹部齊心抓招商的勁頭十足,企業招商、以商招商態勢高漲,招商引資氛圍濃厚。項目儲備殷實,涉及現代農業、高端裝備製造業、工業物流、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的多個重大項目跟進緊密、溝通頻繁。
5、農業發展保穩求進。一季稻播種面積5.7萬畝,水稻提升4萬畝,油菜種植面積1.29萬畝,優質率99%。規範土地流轉程序,新增土地流轉項目統一進入市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公開流轉。推進現代化發展,扶助全鎮26家專業合作社和5家家庭農場推廣水稻直播輕簡化栽培等成熟技術,全年檢審農用機械24台,購置補貼10台件,總補貼資金4.6萬元,機收率達90%以上。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培訓全鎮種糧、養殖大戶249人,創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家,市級示範家庭農場2家。水利基礎建設加速,完成57口當家塘(其中萬方以上27個)、4條溝渠清淤工程,更新改造14座377KW村級泵站。
6、第三產業茁壯成長。完成外貿進出口額5500萬美元,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5家,個體、私營企業納稅2.4億元。受委託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213份,餐飲服務許可證86份。逐步拓展政務、商務、金融、文化、社區服務、物業管理、衛生保健等新型服務領域。天馬物流、錦龍物流項目建設超序時進度,匯盛家居建材大市場建成開售,潤和綜合農貿市場、永昌標準化菜市場開業運營。

綜述

2014年,財政收入入庫30229萬元,扣除因結構優化的3000萬元調整數外,依然實現同比增長1.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8億元,同比增長20.5%;工業性投資59.84億元,同比增長35.42%;實際利用外資430萬美元,同比增長1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68億元,同比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億元,同比增長3.15%。
博望鎮建於宋朝梁時,是一個以工業經濟為主導、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現代新型城鎮,素有“中國刃具之鄉”之美譽。近年來,博望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搶抓國家“中部崛起”、安徽“東向發展”戰略機遇,真抓實幹,開拓進取,經濟社會呈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201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78.5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6億元,同比增長均2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4億元,增長29.7%;財政收入2.32億元,增長14.3%,農民人均純收入9200元,增長12.5%,位居全縣第一。
2016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30億元、同比增長10.93%,完成財政收入3.35億元,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到2.9萬元和1.65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財政收入綜合指標入選2016年度中國建制鎮綜合實力前1000強(全國科學發展千強鎮),全國排名第510位、全省排名第22位。

第一產業

博望農業基礎雄厚,已建成了優質糧油、水產養殖、經果林、蔬菜等四大生產基地,成立了13家專業合作社。
博望鎮位於蘇皖兩省三縣(當塗、溧水高淳)交界處,緊靠蕪湖,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僅2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全鎮總面積133平方公里,86839人(2017年),全鎮耕地總面積36000多畝,農業主產稻、麥、油、麻及多種經濟作物。2010年農業總產值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00元。全鎮地形北高南低,有小平大不平的特點,境內依山傍水,北靠方圓四十里橫山,南瀕一碧萬頃的石臼湖,博望河經鎮區縱貫南北,匯入石臼湖,水運與長江相通。項目區氣候屬亞熱帶氣候,降雨豐,氣候溫和,土壤肥沃,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農業產業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在效益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方面,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用辦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培育和壯大農業龍頭企業,積極發展“三資”農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品牌工程,爭創名牌產品,初步建立起高效的種植業、生態養殖業、深度加工業、繁榮流通業。具體是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以治水改土為重點,加強農業、農機、林業、水利、科技推廣等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治理改造中、低產田,圍繞“明確思路,搞活機制,典型引導,以工補農,勇創市場,形成規模”的結構調整思路,制定出“圩區發展水產養殖業,中間區域發展蔬菜大棚業,山丘區發展經果林和畜牧業”的結構調整規劃,通過示範帶動、政策拉動、資金助動、科技推動、積極引導、點面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已初見鄒型。全鎮已初步建成“十大”基地和兩個龍頭企業。
“十大基地”是:
徠一、遲村百頭三元雜交豬養殖基地;
二、遲村千隻肉鴿科技示範基地;
三、沿山區千畝經果林基地(鎮林場、護林、遲村、紅星、鳳山等村);
四、沿山區千畝薴麻、甘蔗、茶葉基地(鎮林場、山泉、華富、護林、遲村、紅星等村);
五、鎮區百畝蔬菜基地(四聯、和平、平橋、三楊、石家、聯村、建設等村);
六、新圩百畝水生蔬菜(菱角、蓮藕)基地(堤管會);
七、圩區千畝精養螃蟹和魚蝦基地(新圩、東湖、長流、裕溪、大溪等);
八、新圩萬畝優質大米(香埂)基地(東湖、長流、裕溪、大溪、三楊、聯村、六友、紅星、建設、石家、堤管會);
九、新圩萬畝水禽養殖基地(堤管會、大溪、長流等村);
十、萬畝優質高效雙低油萊生產基地(丘陵、圩區)。
“二個龍頭企業”是:裕豐糧油公司 萬嘉愛食品有限公司博望鎮黨委、政府非常有信心在抓好企業發展的同時,通過以工補農、招商引資、科技示範和品牌戰略等措施,培育壯大基地和龍頭企業,通過逐步建設和發展,將建成“鎮區有百家私營工廠、農村有千戶小型農場”的現代化新型城鎮。

第二產業

博望鎮工業化已形成以機床、刃模具、築路機械及配件三大優勢產業為支柱的機械製造特色產業集群。現有工業企業800多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500萬元的117家、超2000萬元的71家,年納稅超100萬元的40多家,擁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40多家,馬鞍山市“專、精、特、新”企業14家,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30多件。同時擁有產業工人1.8萬名,推銷員1.5萬名,並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有銷售網點1000多個。2平方公里的省高新技術產業區初具規模,入駐企業近600家。
圍繞“工業強鎮、工業富民、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發展思路,我鎮充分發揮“特色經濟”優勢,堅持“立足刃具,發展刃具,突破刃具”的發展方向,大力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先後創辦鎮、村各類工業小區8個,並重點建設了鎮東區西園,產品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規模日益壯,創造出鮮明的“博望模式”,“博望製造”品牌日漸享譽全國。全鎮現有工業企業520多家,其中營業收入超500萬元的規模以上企業70家;有產業工人1.8萬人,市場營銷員1.3萬名。2005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23.1億元,營業收入22.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出口創匯300萬美元。隨著產業與產品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已初步形成機械、冶金、汽配、建材、食品、紡織、服裝等門類較多的工業生產體。其中刃模具生產、剪折機床製造和工程機械配件加工為我鎮三大主導產業:一是刃模具產業:產品屬於各種機械的易損件,有300多個品種,5000多種規格,市場遍及大江南北的各行各業,是博望工業的最大特色。現有300多家企業從事刃模具生產,市場佔全國同類產品的一半以上,已形成明顯的“塊狀經濟”模式。博望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刃具第一鎮”。2005年,全鎮生產刃具有7000噸,模具有2000多噸,產值達13億元。
二是機床製造業:與中國製造業的快速增長齊步,博望機床製造業迅速崛起,市場形勢日益火爆,產銷量猛增,一越成為“中國剪折機床第一鎮”。產品主要為金屬板料的剪切、折彎和衝壓機械,有各種系列剪板機、折彎機、沖床校平機等,廣泛應用於機械、電機、電器、電子、汽車、輕工、造船等行業,現有59家生產企業。2005年,共生產系列剪板機2700台、折彎機4100台、沖床1200台,完成產值7億元。三是工程機械配件產業:產品主要為公路工程、建築工程、水泥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工程機械的易損配件,包括各種進口、國產混凝土攪拌機(樓)、瀝青拌和機、攤鋪機等耐磨合金配件,以及挖掘機、推土、築路機和各種工程機械耐磨鑄件等。現有生產企業41家,年產量13000多噸,產值超3億元。
博望鎮之所以形成如此規模的產業優勢,並在區域經濟中一枝獨秀,關鍵在於博望的民營經濟優勢。全鎮98%以上的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博望人民歷來就有著敢闖敢試、勇於冒險、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個私經濟發展由來已久。從個體跑營銷到辦企業,從小工廠到大公司,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品牌聲譽不斷提升。民營經濟是博望經濟的主力軍,也是博望工業化、城鎮化的根本動力,以及全面發展改革的支柱。

第三產業

博望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現有農貿綜合市場3個,城市連鎖超市10多家,餐飲休閑場所30多處、零散物流配送中心50多個,個體工商戶1500多戶。

工業園區

博望工業園區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處於南京都市圈中,是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的“橋頭堡”,承接“長三角”與“蘇、浙、滬”等地區的產業轉移與經濟輻射,交通便捷,區位優越。先後被批准為“安徽省重點機械製造產業集群重地”和“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博望工業園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聯片開發、滾動發展”的要求,以“一軸兩園九區”布局,即314省道為主軸進行規劃,控制範圍3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其中鎮東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已完成“三縱兩橫”主幹道及配套設施建設,鎮西工業集中區起步區4平方公里。園區規劃委託上海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編製設計,並通過省市專家評審。三楊、東城、新城、西城、長裕等村級經濟孵化器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

文化


方言
博望鎮地處馬鞍山市東端,東南與南京溧水區接壤,南隔石臼湖與南京高淳區相望,北跨橫山與南京江寧區相鄰,西南與當塗縣相連。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博望方言與吳語基本上是連在一起的,因此吳語特徵很明顯。例如語音聲母有濁音,複韻母單母音化以及鼻韻母尾音的弱化和脫落,聲調去聲和入聲都分陰陽。博望方言與鄰近各鄉鎮方言都有所不同,最突出的是普通話eiou兩個韻母在本方言中讀音混同,都讀[],例如“雷”讀音同“樓”,“隊”讀音同“對”,“我”“你”這兩個代詞聲韻相同,不同的只在於聲調。此外,博望地區還通行一種黑話,當地人稱“侃子”,本來是當地從事鐵錫製作業的人之間所用的隱語,其中有些詞語如今已進入日常辭彙之中,對博望方言具有一定的影響。
博望方言實際上包括原新博鄉的方言,博望鎮上的方言為其代表。博望方言內部也存著一些差異,例如鎮上稱“母親”為“姆媽”,長流則稱“娘”。

社會


鎮內市場繁榮,商品流通迅捷。服務行業發展迅速,鎮區娛樂業也應運而生。為增強集鎮綜合功能,科學規範鎮區開發建設,博望鎮還專門請省建工學院規劃修編了2000-2020年鎮區詳細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現已初步形成了“一軸、兩園、兩區”的空間新格局,即以314省道為軸,東、西發展兩個工業園,南建生活區,北拓商貿區。
博望鎮還是安徽省政府“1235工程”中的重點發展鄉鎮,被納入皖江開發戰略中的開發重點地區。隨著博望鎮巨星北路望的經濟繁榮、科技進步以及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1996年被安徽省正式批准為“省星火技術密集區”,並於同年被國家科委命名為“1996-2000年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單位”,2000年3月,通過檢查驗收。1998年博望鎮被確定為全省1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並被列為全省城鎮化建設重點鎮和安徽省小城鎮建設中心鎮,2003——2005年,博望鎮先後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建設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和全國文明村鎮。鎮內郵電通信事業發達。全鎮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1.2萬多門,行動電話1.3萬多部,1998年建成全省普及率最高“電話鎮”,成為第一個省級“電話鎮”。有線電視已覆蓋鎮區,並延伸至周邊區域,全鎮90%的居民都用上了清潔、衛生的自來水。
全鎮現有小學32所,中學5所,並設有普通高中班,在校學生1.1萬餘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鎮區幼兒活動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老年學校設施健全,全鎮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生活社區文化開展得有聲有色,人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科學技術

科技事業穩步推進。博望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被安徽省列為機械製造產業和出口產業集群基地。中德機床與外界合作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1”軸數控折彎機,填補了省里空白,華菱西廚設備的“鋁鎂合金HB系列食品用切片機”獲得全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等。
城市建設
按照“規劃科學化、建設現代化、管理精細化”的發展理念,博望鎮將全力以赴加速城市化進程。目前城市建成區已近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近4萬人。

工業園區

博望工業園區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處於南京都市圈中,是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的“橋頭堡”,承接“長三角”與“蘇、浙、滬”等地區的產業轉移與經濟輻射,交通便捷,區位優越。先後被批准為“安徽省重點機械製造產業集群重地”和“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
博望工業園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聯片開發、滾動發展”的要求,以“一軸兩園九區”布局,即314省道為主軸進行規劃,控制範圍3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其中鎮東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已完成“三縱兩橫”主幹道及配套設施建設,鎮西工業集中區起步區4平方公里。園區規劃委託上海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編製設計,並通過省市專家評審。三楊、四聯、石家、鎮西、裕溪等九個村級經濟孵化器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

產業導向

博望鎮招商引資以發展現代工業為主,高新技術產業及外資項目優先,兼顧一、三產業。立足突破傳統產業,堅持特色興鎮,科技興園。按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鼓勵域外資金及新興產業入園發展,重點鼓勵引進先進技術和工藝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凡項目入園均能享受用地優惠、財稅扶持、規費減免等產業發展政策。

投資政策

一、財稅政策
1、在博望投資的各類工業企業,除可享受國家頒布的鼓勵外來投資的優惠政策、國家中西部地區特殊的優惠政策、國家關於鼓勵企業產品出口、科技創新等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博望鎮政府頒布的《博望鎮招商引資工作意見》中的有關優惠政策。同時,凡固定資產一次性投入1億元或外資500美元以上的重大工業項目,可一事一議,一項一策。
2、自2008年始,凡新引進鎮域外工業企業,入駐后所產生稅收五年內實行稅收返還優惠政策,即第一年返還鎮財政所得部分的80%,第二、三年返還60%,第四、五年返還40%。
3、在博望鎮投資的各類工業企業,縣政府出台的行政規費全免,其事業性收費按國家和省政府規定的下限標準減半徵收。
二、土地政策
工業項目按國土資源部《關於發布實施〈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通知》經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使用期限為50年可以依法轉讓。博望為十二等地區,基準地價為8萬元/畝(120元/平方米)。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11日,博望鎮入選“2018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2019年10月,博望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2017年,博望鎮蟬聯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列第49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