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勢

地勢

地勢,是指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地勢是對地形地貌高低起伏狀態的刻畫,專門用來描述地球地表形態的地理術語。

基本解釋


[topography;terrian]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
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宋·沈括夢溪筆談
綜合而言,地勢是對地形地貌高低起伏狀態的刻畫,專門用來描述地球地表形態的地理術語。其意義是指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不同地勢往往由不同條件下內、外動力組合作用形成。人類對地勢的利用表現在工程水利、建築和軍事等許多方面。

引證解釋


亦寫作“地埶”。
1、埶,“勢”的古字。土地山川的形勢。
《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張衡南都賦》:“爾其地勢,則武闕關其西,桐栢揭其東。”
宋梅堯臣《五月十三日大水》詩:“我家地勢高,四顧如湖淲。”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兩天後由一個行地理的風水先生用羅盤在後山頂上勘定了地勢。”
2、埶,是“勢”的古字。地位;權勢。
《尹文子·大道上》:“吾亦不敢據以為天理,以為地勢之自然者爾。”
《後漢書·黨錮傳·尹勛》:“宗族多居貴位者,而勛獨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
《隋書·藝術傳·庾質》:“玄感地勢雖隆,德望非素,因百姓之勞苦,冀僥倖而成功。”
蘇軾《乞罷學士除閑慢差遣札子》:“蓋緣臣賦性剛拙,而寵祿過分,地勢侵迫,故致紛紜,亦理之當然也。”
3、埶,“勢”的古字。指地方上的情形。
《西遊記》第六七回:“你這貴處,地勢清平,又許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麼妖精,敢上你這高門大戶?”

其它有關


地勢特徵

中國地貌形態大勢表現為,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從青藏高原向東延伸到海面以下的大陸架,可以分為3個大的階梯:
1、橫亘於中國西南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中國地勢第1階梯,號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佈著許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崙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等。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2、從青藏高原往北跨越昆崙山和祁連山脈,往東越過橫斷山脈,地勢顯著下降,大部分平均海拔1000-2000米,局部地區在500米以下,屬地勢的第2階梯。階梯上分佈著許多巨大的高原和盆地。著名的大高原有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這三大高原和青藏高原並稱中國的四大高原。主要大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位於天山東部的吐魯番盆地,最低處海拔為-155米。是中國陸地上的最低點。
3、從第2階梯往東,越過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直至海濱,海拔多在500──1000米以下,主要是丘陵、低山和平原交錯分佈的地區,屬於地勢的第3階梯。自北而南有幾乎連成一片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並稱為中國的三大平原。

地勢最低

地勢
地勢
荷蘭的正式國名是尼德蘭王國,簡稱尼德蘭。是“低地”的意思,它如實地反映出荷蘭的地理特點。
荷蘭位於歐洲西部,西、北兩面瀕臨北海萊茵河在這裡入海。境內河湖眾多,地勢非常低平,在總面積40884平方公里中,有27%的國土低於海平面,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足一米,若無海塘和河堤的保護,全境一半以上的土地將湮沒在北海的波濤中,四分之三的居民將失去家園。從十三世紀以來,通過圍海造田,荷蘭人民開墾了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須德海工程是其中最宏偉的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