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宇宙
島宇宙
人們最先認為黑洞是無底的旋渦,物質只進不出;而白洞則是它只出不進的另一端。後來,史瓦西(Schwarzschild,M)提出,黑洞是球形的,得出了黑洞尺度與其質量、光速的關係式。再後來,克爾(Kerr)指出,黑洞在旋轉時是個旋轉橢球體,得出了其尺度與質量、光速和單位角動量的關係式。
島宇宙 是個有限的球體,分成天地兩層,地球位於宇宙中心,日月圍繞地球運行,物體總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9個等距天層,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陽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恆星天和原動力天,此外空無一物。各個天層自己不會動,上帝推動了恆星天層,恆星天層才帶動了所有的天層運動。人居住的地球,靜靜地屹立在宇宙的中心。托勒密繼承和改進了這一地心說,他利用前人積累和自己長期觀測得到的數據,把亞里士多德說的9層天擴大為11層,把原動力天改為晶瑩天,又往外添加了最高天和凈火天。托勒密設想,各行星都繞著一個較小的圓周運動,而每個小圓的圓心則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圓周上運動。他把這個圓周叫"均輪",每個小圓叫"本輪"。又假設地球並不恰好在均輪的中心,偏開一定的距離,均輪為一偏心圓;日月行星除作上述軌道運行外,還與眾恆星一起,每天繞地球轉動一周。托勒密這個不反映宇宙實際結構的數學圖景,卻較為完滿地解釋了當時觀測到的行星運動情況,並取得了航海業的實用價值,從而被人們廣為信奉。古希臘人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公元前571~前494)率先提出大地是一圓球的想法。1519年9月由麥哲倫(F.D.Magalhhaes,1480~1521)率領船隊,歷時三年,首次完成了環球一周的壯舉,大地是一個球體得到證實。通常認為完整的日心說宇宙模型是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中提出的,實際上在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就已經提到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動。哥白尼為闡述自己關於天體運動學說的基本思想撰寫的《短論》中說地球有三種運動:1,繞地軸的周日自轉運動;2,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3,地軸的進動造成每年二分的歲差。哥白尼在他的《天體運行論》一書中認為天體運動滿足以下幾點:1,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軌道的中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2,所有天體都繞太陽運轉,宇宙的中心在太陽附近;3,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4,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運動,都是地球運動引起的。1543年5月24日,彌留之際的哥白尼終於見到剛剛出版的《天體運行論》,可惜他已因腦溢血而雙目失明,只摸了摸書的封面,便與世長辭了。由於哥白尼的學說觸犯了基督教的教義,遭到了教會的反對,他的著作被列為禁書。到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並以此發現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說的新的天文現象后,日心說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數據和托勒密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直至開普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日心說才真正戰勝地心說。哥白尼的學說後為眾多科學家肯定和發展。1882年,羅馬教皇不得不承認哥白尼的學說是正確的。這一光輝學說經過三個世紀的艱苦鬥爭,終於獲得完全勝利並為社會所承認。
哈勃在觀測「仙女座大星雲」(圖三)時卻發現這個所謂星雲,卻原來是由很多很多星星組成,而且離開太陽系都很遠(約二百二十萬光年)。於是哈勃大膽的提出仙女座大星雲其實是銀河系外的另一個星系,而宇宙還有很多其他的星系。於是哈勃大膽的提出仙女座大星雲其實是銀河系外的另一個星系,而宇宙還有很多其他的星系。這就是島宇宙的說法:若每個星系是一個島,那麼宇宙便由很多個島組成。這就是島宇宙的說法:若每個星系是一個島,那麼宇宙便由很多個島組成。經過天文學家多年努力觀測,他的看法已被證實了。經過天文學家多年努力觀測,他的看法已被證實了。
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網站:http://www.lamost.org/astrodict
維基天文網站:http://wiki.skyloo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