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話

平陽話

平陽甌語,主要分佈在飛雲江下游萬全平原以及鰲江中下游一帶,即溫州市平陽縣、蒼南縣地區,以平陽城關(昆陽鎮)的最為悠久正宗。包含現蒼南縣境內的靈溪、龍港、宜山的部分地區。

平陽土語,主要分佈在蒼南縣(1981年自平陽縣析出)江南垟平原,系原平陽縣江南地區的原住民方言,俗稱蠻話

分類


平陽甌語

平陽甌語(狹義上的平陽話)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漢語方言,屬吳語甌江片,以縣城昆陽的平陽城關腔為主體的平陽話,分佈在飛雲江下游南岸和鰲江(古橫陽江)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區,包括錢倉、蕭江、鄭樓、榆垟、宋埠、宋橋、順溪、吳垟、維新等鄉鎮,昆陽、鰲江、西灣、桃源、曉坑、懷溪6鄉鎮大部,麻步鎮東南端、南雁鎮西部、山門鎮西南角、朝陽鄉東端和梅溪鄉南端,包括水頭、騰蛟鎮的老水頭話、老騰蛟話(甌語)。以及蒼南縣的龍港鎮北部,宜山鎮部分地區,靈溪鎮部分地區(1981年老平陽分縣以前,平陽,蒼南就叫平陽縣)

平陽土語

平陽土語(當地稱呼為蠻話),系溫州市蒼南縣原住民方言。蠻話僅通行於蒼南縣內沿海平原地區,與其他任何方言不能互通。其方言語速快,辭彙古老,句式帶有古越語特點,以錢庫鎮炎亭鎮的蠻話為正宗。使用人口大約25萬。

閩南話

閩南話(當地稱呼為福建話),分佈在西部鰲江中上游山谷地區,包括水頭、鶴溪、騰蛟、鳳卧、南麂、南湖、鬧村、龍尾、鳳巢、梅源、青街等鄉鎮,麻步、漁塘、南雁、山門、朝陽、梅溪等鄉鎮大部,昆陽鎮西角,桃源鄉西北角,曉坑、懷溪兩鄉北端,以及東南沿海的墨城、西灣等鄉部分地區,使用人口24.3萬。

畲客話

順溪、新田、維新、懷溪、朝陽、鬧村、青街等鄉鎮的畲族人使用。

歷史


歷史由來及分佈地區:
主要分佈在長江以下一帶,浙江溫州平陽縣和蒼南縣及其周邊地區。其中以平陽城關最為正宗,在辭彙上也保留了早期漢語的許多蹤跡,是專家研究早期漢語的活材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平陽話的形成同歷史上中原漢人遷徙入閩是很有關係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原漢人大規模遷移入閩發生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以後,史書上就有所“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如閩八族”的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山地的阻隔,於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少。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平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