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藍洞的結果 展開

藍洞

貝里斯藍洞

藍洞(Great Blue Hole)為一石灰岩洞、是已發現的全世界第四深的水下洞穴,位於貝里斯外海大約96公里處,在燈塔礁附近,這裡是全世界較大的水下洞穴之一。大藍洞外面呈現圓形,直徑約304米,深度大約122米,現如今大藍洞是一個有名的潛水勝地,法國一位探險家宣稱這座洞是“世界十大潛水點之一”。

位於北緯17度18分54秒,西經87度32分6秒處,形成於海平面較低的冰河時代末期,後來因為海水上升,洞頂隨之塌陷,遂變成水下石灰石坑洞穴。

簡介


在某些靜謐的近海洋麵上,會突然出現一汪深藍色的圓形水域,從高空看,彷彿是大海的瞳孔,從莫名的深處望過來,深邃、神秘、詭異,這種現象被人們稱為藍洞。全世界海洋中分佈著有許多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藍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於中美洲貝里斯首都Belize City(貝里斯城)東面60英裏海面上的藍洞。

形成原因


關於藍洞的成因,科學家們經過無數實地勘察及分析,如今早已大白於天下。巴哈馬群島屬石灰質平台,成形於一億三千萬年前。在二百萬年前的冰河時代,寒冷的氣候將水凍結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導致海平面大幅下降。因為淡水和海水的交相侵蝕,這一片石灰質地帶形成了許多岩溶空洞。藍洞所在位置也曾是一個巨大岩洞,多孔疏鬆的石灰質穹頂因重力及地震等原因而很巧合地坍塌出一個圓形開口,成為敞開的豎井。當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后,海水便倒灌入豎井,形成海中嵌湖的奇特藍洞現象。

分類


陸地藍洞
陸地藍洞中的水質從上到下一般分為淡水層、硫化氫層、無氧層。淡水層的水可以飲用;硫化氫層的水含有微生物代謝的大量硫化氫,會腐蝕人的肌膚;無氧層雖然不能保存動物的肌肉,但是甲殼骨骼可以得到幾乎完整的保存,故而也被古生物學界稱為天然的歷史博物館。
海洋藍洞
海洋藍洞是海底突然下沉的巨大“深洞”。其名字源於從海面之上觀看對比周邊的水域時,這個海底“深洞”呈現昏暗,有神秘的深藍色調。藍洞有數百英尺深,嚴重缺氧,無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但是海洋藍洞極具科學研究價值,科學家們在海洋藍洞底部發現過許多遠古化石殘骸。

著名景點


貝里斯藍洞
位於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圓形的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著,是一個聞名遐邇的潛水勝地。貝里斯藍洞的形狀為圓形,直徑超過1,000英尺(305米),深達400英尺(123米)。經緯度:17.185743,87.320568。在冰川時代,這個洞曾是一座乾燥的洞穴系統的入口。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之後,洞穴被水淹沒成為了眾多勇敢的潛水員的聖地。如今,藍洞因其海綿、梭魚珊瑚天使魚,以及一群常在洞邊巡邏的鯊魚而聞名於世。
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位於中國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晉卿島與石嶼的礁盤中,深達300.89米,地址坐標為北緯16°31′30″、東經111°46′05″。2016年7月24日,由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為三沙永樂龍洞。
宏都拉斯貝里斯大藍洞
貝里斯藍洞在貝里斯城外大約60英里處,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之後,洞穴被水淹沒,成為了眾多勇敢的潛水員的聖地。如今,藍洞因其海豚,梭魚,珊瑚,天使魚,以及一群常在洞邊巡邏的鯊魚而聞名於世。
洞近137米的深度及洞內的鐘乳石群顯然不適合於一般潛水者探訪,而且這裡的鯊魚品種繁多,雖說名聲友好,但身處神秘森幽的海下洞穴,又有神出鬼沒的鯊魚環伺在側,恐怕沒誰能感覺安全吧。影響現今的大藍洞是一個聞名遐邇的潛水勝地,世界著名的水肺潛水專家雅各-伊夫庫斯托將大藍洞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並於1971年進行了探勘測繪。
塞班島藍洞(The Grotto)在塞班島的東北角,是塞班最著名、難度高的潛水地點,這裡常可看到潛客們在此練習下水。東北角的地質是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藍洞最神奇之處,就是石灰岩經過海水長期侵蝕、崩塌,形成一個深洞,水深達到17公尺,最深處達到47公尺,藍洞與外海有3條相連的水道,光線從外海透過水道打進洞里,藍洞水池內能透出淡藍色的光澤。
受到海潮影響,有時洞內的水平靜無波,有時又波濤起伏,所以在洞內游泳、潛水要特別小心。另外,下藍洞的水泥石階又陡又滑,走路最好慢行。
卡普里島藍洞
義大利卡普里島藍洞被譽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藍洞的洞口在懸崖的下面,洞口很小,只能乘坐小船才能進入。由於洞口的特殊結構,一方面陽光可以從洞口進入洞內,一方面又從洞內水底反射上來,因此洞內的海水一片晶藍,神秘莫測,連洞內的岩石也變成了藍色,故稱“藍洞”。
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位於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晉卿島與石嶼的礁盤中,深達300.89米,地址坐標為北緯16°31′30″、東經111°46′05″。

新聞


輝煌一時的瑪雅文明是如何衰落的?日前,美國萊斯大學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學者們在中美洲的貝里斯找到了答案。他們認為,乾旱等不利氣候條件使瑪雅文明走向沒落。
研究人員在貝里斯的“大藍洞”——一個400英尺深的珊瑚礁底部的幽深洞穴中提取了一些沉積物樣本,並將其與貝里斯內陸地區石灰石岩坑的沉積物樣本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兩種樣本年代處於距今1000—800年間,當時正是瑪雅文明衰落的時期。樣本中鋁和鈦兩種元素的比例與當時熱帶氣旋帶來的暴雨及其引發的水土流失有關。研究人員發現,樣本中鈦元素含量較低,說明這一時期熱帶氣旋數量比以往偏少,乾旱比以往持久。
貝里斯所在的尤卡坦半島是水資源比較稀缺的地區,古代瑪雅人大多靠石灰石岩坑中蓄積的雨水度過乾旱時期。不過長時間持續的乾旱有可能耗盡了儲存的飲用水。水資源出現危機后,隨之而來的就是飢荒、動蕩和戰爭。
對此,耶魯大學考古學家哈維·魏斯和馬薩諸塞大學氣候學家雷蒙德·布拉德利表示,氣候變化和乾旱曾導致許多古代文明衰落。不僅僅是瑪雅,中東的阿卡德帝國、古埃及以及秘魯的莫切文化等都深受其害。

社會價值

現今的貝里斯藍洞是一個聞名遐邇的潛水勝地,世界著名的水肺潛水專家雅各-伊夫·庫斯托將大藍洞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並於1971年進行了探勘測繪。藍洞近137米的深度及洞內的鐘乳石群顯然不適合於一般潛水者探訪,而且這裡的鯊魚品種繁多,雖說名聲友好,但身處神秘森幽的海下洞穴又有神出鬼沒的鯊魚環伺在側恐怕沒誰能感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