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儒

周廷儒

周廷儒(1909~1989),中國地貌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地理學報》副主編等職。30年代初,曾到大理及雞足山進行野外工作。還參加嘉陵江考察隊;參加中央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團;參加華南地貌考察。他與施雅風陳述彭撰寫的《中國地形區劃草案》首次提出中國地形三大區劃分的思想。在中蘇合作新疆綜合考察工作中任中方地貌組組長,與人合作編寫了《新疆地貌》一書。重建了第三紀和第四紀的自然地帶和自然區。

生平簡介


1909年2月15日生於浙江省新登縣松溪鄉官塘村(今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 。
1927年畢業於嘉興秀州中學
周廷儒像
周廷儒像
1929年至1933年,由浙江省官費保送,進入廣州台灣中山大學地理系。學習畢業,獲學士學位。並留校擔任地貌學助教。
1935年至1937年,在杭州高級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完成他的早期區域地理著作《揚子江下游及其區分》,立論極具特色。
1938年,抗戰爆發後轉至昆明,任教於西南聯大史地系,講授自然地理。1940年至1945年,調任前中央研究院在重慶北碚建立的地理研究所,應聘為助理研究員,後晉升為副研究員,並應復旦大學之聘在史地系任兼職副教授,主講地貌學。在北碚地理所任職6年,主要從事開發大西北,對四川、青海、甘肅一帶的國土、資源等方面作了實地考察與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1946年至1948年,獲中英庚款名額,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受“文化景觀”學派創始人美籍德國學者索爾教授的影響,以1942年西北考察所收集的資料為基礎,融匯自然地理條件與人文現象,撰寫論文“甘肅走廊和青海地區民族遷移的歷史和地理背景”,獲碩士學位。
北京師範大學周廷儒銅像
北京師範大學周廷儒銅像
1949年至1983年,應當時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主任黃國璋的聘請,於1950年回國,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併兼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地理系教授。1952年秋,開始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主任。主要從事地貌學、古地理學、中國自然地理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任職長達30年之久。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院士)。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職期間歷任:中國地理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第四屆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報副主編、國家教委教材編審委員會地理組委員、北京市第五、六屆政協委員。
1989年7月18日卒於北京。

求學時代


廣州附近野外考察
廣州附近野外考察
青少年時期的周廷儒,生活在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苦難歲月中。他的出世,給一個不算富庶的小商家庭帶來了歡樂和苦惱。父親的過早去世,使小學剛畢業的周廷儒,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不得不遠離家鄉到三四百里以外的一個教會中學去讀書,由於他的勤奮努力,學業一直非常優良。為了貼補伙食費用,他利用課餘時間,靠幫助教師批改低年級的英語作業和試捲來賺點錢,中學畢業后他就開始了工作。可以看到,在青少年時代的周廷儒,就具有較強的獨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由於國民黨政府的貪污腐敗,又激起他繼續求學的心愿,他覺得只有學好本領,才能報效祖國。這時正值廣州中山大學地理系在浙江招生,他以優異的成績獨佔鰲頭(在50名考生中,只錄取5名),從此周廷儒走進了這所名牌高等學府。在外國專家(德國區域地理學家)克雷德納和地貌學家潘塞、國內著名的地質學家朱庭祜教授的親自指導下,經常進行野外實習,在大學的四年學習中,先後考察了廣東、廣西很多地方,特別是南嶺和華南沿海海岸一帶。他以“廣州白雲山地形”的畢業論文,在1933年獲得了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后留校為德籍教授潘塞當助手。兩年後由於舊友的聘請,他又到浙江杭州高中擔任地理課教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到了大後方,在西南聯大地理系張席褆教授的指導下,研究雲南西部大理、賓川一帶的地貌、古地震,撰寫了“雲南大理地區的地震與地貌的關係”等研究論文。同時在西南聯大史地系講授“普通自然地理學”課程。1941年,中英庚子賠款辦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在四川重慶北碚成立。他應聘去擔任助理研究員,后又提升為副研究員。他先後參加了“嘉陵江考察隊”,並沿江步行了800里,把考察結果撰寫成論文和繪製了《嘉陵江曲流分布圖》,為以後嘉陵江的開發與利用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西北史地考察團”是由地理研究所與當時的中央研究院聯合組織的,考察路線由蘭州沿湟水谷地青海湖柴達木盆地,再翻過祁連山,穿河西走廓到敦煌,沿途搜集資料,最後與李承三教授合作,編寫出《青海地理考察紀要》,以及他自己編寫的《環青海湖山牧季移》和《從自然現象證明西北歷史時期氣候之變遷》等論文,這些文章在今天開發大西北中仍有參考價值。
右一為周廷儒,1950年歸國輪船
右一為周廷儒,1950年歸國輪船
周廷儒先生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一條最寶貴的經驗,那就是學無止境。1946年,他得到了中英庚子賠款補助留學的機會,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分校學習深造。這所學校集中了國際地理界很多著名的學者,包括有“文化景觀學派”的創始人,美籍德裔學者索爾、美籍瑞典學者萊利等。周先生一面攻讀有關的課程,一面在索爾的指導下撰寫學位論文。他以在西北史地考察中搜集來的,有關祁連山、青海地區的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資料為基礎,從地理學綜合觀點出發進行了深入分析。寫出“甘肅走廊和青海地區民族遷移的歷史和地理背景”的論文,受到了索爾教授的高度讚賞,獲得碩士學位。周先生正滿懷志趣繼續攀登博士學位時,聽到了偉大祖國解放的消息,他沉浸在幸福的時刻里,接著又收到好友、當時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主任黃國璋教授的聘請,毅然闖過重重難關,在1950年初,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從此,他立下誓言,要把知識和才能,無私地奉獻給新中國的建設事業。

職業生涯


周先生在學生時代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好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以後,又是一個勤奮進取的好學者。他從事地理教育和科學研究已有50多個春秋,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大部分土地,寫出了一批有價值的考察報告和文章、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在他的教學生涯中,時常強調要把書本知識學活,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他除了講授地貌學、測量學、中國自然地理等課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帶學生從事野外實習和考察工作,從實踐中獲得真正的知識,鍛煉學生野外工作的能力。 ?
解放初期,周先生與廣大教師密切合作,結合工農業生產的中心任務,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出力。1951年,他參加了內蒙古地區的鐵路選線勘察工作,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考察任務。1952年,他又參加了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組織的華南地貌考察隊,這對周先生來講是舊地重遊,很快他就完成了華南地貌區劃的考察任務。
內蒙古鐵路選線勘察
內蒙古鐵路選線勘察
1956年至1959年,周先生參加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中蘇合作新疆綜合考察隊”,這次考察規模大,時間長,成果之多實屬少見。他們計劃第一年考察北疆,採取三條路線,登上阿爾泰山的南坡,兩次穿越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又考察了天山北麓瑪納斯河山前等地區。第二年考察了天山山脈,到了哈密及山南山北很多地方,主要考察了地貌、冰川、凍土、草場資源、山前地帶的水系等情況,還重點考察了伊犁河谷地帶和大小尤爾多斯盆地。第三年考察了南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塔里木河等。對塔里木河的變化多端,以及在水資源的利用問題上,各有關單位發生了分歧意見,此時,周先生親自率隊考察了塔里木河中游的河道變遷,並與趙濟合作,寫出了“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變遷問題”的論文。以大量的事實闡述了在乾旱區,由於冰川補給水量及沉積特徵而形成的河道變遷的規律性,從而提出對河道整治開發利用的方針,協調了各用水單位的矛盾。此文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好評,當時由蘇聯科學院翻譯成俄文,收集到蘇聯科學院出版的《昆崙山與塔里木河》一書中。此外,對於博斯騰湖的考察,周先生認為不能只圖一時用水,就大量將湖裡的水調出去,必須保持湖內一定的水量,否則湖水就會變干,濃縮變咸,魚要死,蘆葦也要枯萎。因此應該從長遠的觀點來對待整個湖泊的命運。最後一年的野外工作,主要考察了昆崙山區,對地貌、冰川、火山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在不斷總結考察成果的基礎上,他與新疆考察隊地貌組的合作並由他主編的《新疆地貌》一書,已於1978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受到同行們的好評。

人物貢獻


北師大100年紀念周廷儒畫冊
北師大100年紀念周廷儒畫冊
開創中國新生代古地理的研究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身臨其境地觀察到大陸、平原、山脈和海洋的巨大變化是做不到的。地球發育史上,短暫的自然現象及其演變,雖不能親見,但可從歷史記載,地球本身的遺跡並藉助於儀器、分析試驗等手段,測出其全部過程。人們利用這些史料和實地考察所得的資料,推論出在以前的地質時期自然界的變化,重建過去的地理環境,這就是古地理。在了解古地理的基本概念。周廷儒說:“我在長期從事地貌、區域自然地理的考察和研究中發現,現代地表自然界的每一個特徵,都有一定的發展歷史,如果不去查明它的全部歷史過程,要想了解現代自然界規律的特點是不可能的。只有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知道現在。而只有了解現代自然地理過程,才能為預報將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依據。因此,研究古地理不僅是為了了解現代,更重要的是為了預報將來。這種預報對於正確從事大規模改造自然的實際工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闡明了研究中國新生代古地理的現實意義和科學價值。例如,為解決中國東部土壤“南酸北鹼”的問題,合理地制訂出改造方案,就必須弄清楚過去的形成條件和發生強度,以便了解現代過程的性質和將來的發展方向。再如,研究古地理也有助於解決自然進化問題,以及地球生命起源等理論問題。第三,只有揭示地質時期沉積作用各種條件的演變,才能探明礦床帶的形成,這對尋找礦產提供了可靠依據。特別是應用全部古地理知識編製古地理圖,能夠清楚地闡明沉積礦,如煤、石油、天然氣、鹽、石膏、外生鈾礦等的分佈規律。因此,研究中國新生代古地理更具有實際意義,它將為中國尋找經濟建設所需的大量資源財富作出貢獻。
“如何揭示中國新生代古地理的面貌?”周廷儒說:“在第三紀和第四紀時期,自然界給遺留下來許多和現代有關的痕迹,易於進行觀察和對比,再應用綜合的觀點和專門的方法(如岩性分析、生物化石的特徵、重力計算、重力測量、古地磁和孢粉分析等綜合鑒別的方法)重建地球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才能全面了解新生代古地理的面貌。”
周廷儒教授之所以能開創一條研究中國新生代古地理的道路,這是他幾十年來長期從事野外考察的結果。他撰寫的《中國第三紀第四紀以來地帶性與非地帶性的分化》、《新疆第四紀陸相沉積的主要類型及其和地貌氣候的發展關係》、《關於新疆最近地球歷史時期的古地理問題》、《論羅布泊的遷移問題》、《中國自然地理》叢書中的《新生代古地理部分》篇“近30年來中國第四紀古地理研究的進展”和“古地理學”等論著,都揭示了第三紀、第四紀時期地理環境的面貌,為研究和發展中國新生代古地理奠定了基礎,這正是周廷儒教授在中國地理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貢獻。

主要著作


《中國地形區劃草案》,科學出版社,1956年。
《南疆塔里木河中游的變遷問題》,科學出版社《論文集》,1959年。
“中國第三紀與第四紀以來地帶性與非地帶性的分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60年,第2期。
“中國自然區域分異規律和區劃原則”,《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63年第1期。《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作用的探討》,科學出版社《論文集》,1982年。
“中國第四紀古地理環境分異”,《地理科學》,3期,1983年。
“新生代以來中國自然地帶性的變遷”,《中國第四紀研究》,1985年,6卷2期。
“環境古地理學的發展方向——開展地理環境學預測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版),1988年增刊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