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漁張村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轄村
打漁張村原屬於山東省博興縣,現屬東營市龍居鎮。沿黃河居住,耕地面積172畝,其中黃河灘區桑園30畝,全村共計115戶,人口360人。打漁張村位於鎮政府駐地西10公里處,沿黃河居住,明朝洪武二年,張氏三兄弟由直隸省棗強縣遷來定居,以打漁為生,故名打漁張。
打漁張村位於東營區龍居鎮的西北部,黃河南展區內,沿黃河居住,距鎮政府西北11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張氏三兄弟由直隸省棗強縣遷此立村,村依黃河,以打魚為生,故名打漁張。1979年因黃河南展工程,村址遷於黃河大堤東側房台。
全村112戶,366人。主要姓氏有:張李趙等。
現在的打漁張灌區,到處是一派繁榮的景象。二乾渠已全部襯砌完成,現在的十三條渠也已襯砌過半,灌區水的利用係數有了很大提高。溝、渠、路、林、涵閘配套,黃河水給喬庄、純化、陳戶、閆坊等鄉鎮帶來了豐收的喜悅。糧食產量有了很大提高,農民收入高了,低矮的茅草房早已被整齊漂亮的磚瓦房取代。富裕起來的農民有的蓋起了樓房,買了汽車、摩托車,家裡安裝了電腦,生活水平一點也不亞於城裡人。
棉花:近幾年,以優勢、高產、高效地抗蟲棉為主,省工、少投入,效益高的特點,產量高、棉色好、好摘收、皮棉高、纖維長、價格高。
桑蠶:桑樹的特點是一年種植多年受益,勞動強度低,益管理。現在大棚養蠶省工又省力,蠶好,產量高。
村內主導產業是種植棉花,同時大力發展桑蠶業,生產規模以各農戶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全村人均收入2800元。村內硬化了一條主要街道,安裝了路燈,建成了高標準文化大院一處,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
打漁張村
打漁張引黃閘一開始定址於東營市打漁張村,並報國務院備案。后通過各種實驗確定博興縣王旺庄險工段的引水防沙效果更好,更適合修建引黃閘,因已報國務院備案,故閘名仍叫打漁張引黃閘。
打漁張村委會由全體村民選舉產生,共有3人組成,張榆林同志擔任村委會主任,村委委員由張緒州、呂洪霞二人。主要職能: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帶領群眾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呈現村美、民富、風正的良好局面。
打漁張村婦代會由三人組成,呂洪霞擔任婦代會主任,程紅紅、楊士香為委員。婦代會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黨支部、村委會的大力支持,緊緊圍繞黨建帶婦建,積極開展婦女工作。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6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1人
全村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0.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開會通知方式公開。
該村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0.9畝(其中:田87.86畝,地53.04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水稻、烤煙、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004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56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7134.84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6.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74萬元,佔總收入的32.5%;畜牧業收入27.85萬元,佔總收入的4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7頭,肉牛57頭,肉羊65隻);林業收入7.75萬元,佔總收入的11.6%
第二、三產業收入7.55萬元,佔總收入的11.3%;工資性收入2萬元,佔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326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員3人,省內務工3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經濟林果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要突出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人畜飲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由各村提供)。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5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80頭、牛70頭、羊1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2326元增加到2600元。
打漁張村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34戶通自來水,有3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輛,摩托車6輛。該村到2009年底,34戶都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現有農戶34戶,共有鄉村人口156人,其中男性85人,女性71人。農業人口156人,勞動力89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141人,漢族15人。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1人,參合率80%;享受低保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紫溪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州立民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紫溪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0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5人。
打漁張渠首段已是博興縣的旅遊景點之一,打漁張渠首水庫兩岸垂柳依依,綠草茵茵,不知名的野花遍地都是,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林中鳥鳴聲不絕於耳,水天一色,交相互映,真的是一派北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