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伯
元代蒙古諸王
目錄
出 伯
出伯,元代蒙古諸王,察合台汗的曾孫。元前期和中期長期鎮守甘肅西部,為溝通察合台汗國和元朝廷的關係,穩定西部局勢有很大貢獻。
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察合台汗國內,圍繞擁護和反對忽必烈分裂為對立的兩派。屯牧於甘肅河西和青海南部的諸王出伯 協助西平王奧魯赤(忽必烈子)、安西王阿難答(忽必烈孫)統領蒙古軍、探馬赤軍和各地軍戶,平息了以海都、篤哇為首的分裂活動。
出伯的轄區包括今新疆南疆一部分、西藏北部一角、甘肅玉門以西和青海柴達木盆地,地域遼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王室、家族、指揮中心,在今嘉峪關外地區。出伯在鎮守元王朝西部門戶期間屢立戰功,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被封為西寧王。不久,鎮守西寧的寧淄郡王章吉駙馬隨西平王從征期間,參與了海都的分裂活動,被撤去封號,其封地西寧州劃歸西寧王出伯,並令出伯抽出一部分賦稅供養章吉之妻大長公主芒古台。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出伯又被加封為威武西寧王,大德十一年(1307)又晉封為豳王,成為當時中國西部與忽必烈系的西平王(后稱鎮西武靖王)、安西王握有同等軍事實權和封地的最高世襲王位。
出伯受封的3個王位,其後裔一直繼承到元末。明代甘肅嘉峪關外的各衛和新疆哈密衛的王、指揮等首領,大多數為出伯家族的後裔。
威武西寧王由幼子寬徹繼承,後由寬徹子亦里黑赤繼承,直至元末由忽納失里繼承,稱威武王(又稱肅王、哈密王),明初成為哈密王的始祖,去世后,由其弟安克帖木兒繼承,於永樂元年歸順明王朝,被封為忠順王。西寧王本應由出伯次子卜煙塔失繼承,但因出伯去世時卜煙塔失正在麥加朝覲、學經,被出伯三子忽塔忒迷失繼承;豳王由出伯長子那木忽里繼承,但不久那木忽里去世,又被忽塔忒迷失奪去。由此而引起出伯家族各系對忽塔武迷失的不滿,元王朝即削去忽塔忒迷失2個王位,將豳王授予那木忽裡子不顏貼本兒,將西寧王授於卜煙塔失子速來蠻。
速來蠻正式受封於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年)。年輕時即隨其祖父出伯率探馬赤軍東征西討,戰功顯赫。由於其鎮守有方,文宗至順三年(1332)詔置西寧王府工傅官4人,協助速來蠻處理軍政要務。速來蠻於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去世,在位22年,他對維護甘肅西部的社會治安、鞏固元王朝的統一中做出了很大貢獻。速來蠻曾令第三子諸王阿速歹組織專人收集、整理、保存佛教文獻,畏兀兒學者薩里都通奉西寧王速來蠻之子諸王阿速歹的旨意,於至正十年(1350年)抄錄的一部畏兀兒佛教文獻,原珍藏於敦煌莫高窟,后被斯坦因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