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魂故居
李漢魂故居
李漢魂故居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黃坡鎮嶺頭村,建於1933年,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它的文物價值在於整體建築風格獨特,規模宏偉,氣勢驚人。
故居為兩條長約兩百米的磚砌深巷所夾,巷名叫“布衣”,一叫布衣一巷,一叫布衣二巷,是李漢魂親自取名親自題寫的,地是紅磚砌就,兩邊是紅磚矮牆。
宅分左右兩園,一為勤園,一為儉園,園門隔巷相對,帶有鮮明的近代建築風格,質樸大氣,又處處繁雕密飾。
2008徠年,李漢魂故居被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列入省文物保護單位重點維修項目。
李漢魂故居
李漢魂故居分為勤園和儉園兩大部分,之間由布衣一巷、布衣二巷分隔,均為花園式布局。2008年,李漢魂故居被列為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漢魂故居坐落於黃坡鎮嶺頭村,建於抗戰時期,佔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有多間建築,主間設有勤園、儉園,配有值班室、涼亭、花園等,貫通布衣一巷、二巷,規模較大,整齊美觀。當地人亦稱“伯豪園”。
儉園中有敬一堂和面積巨大的後花園。敬一堂是李漢魂紀念父親、奉養母親的地方,“敬一”即為其父親的字,而不遠處後花園中還有一壽母亭,專門為了感激母親龐太夫人養育之恩而建。壽母亭是一個露天八角涼亭,據說李漢魂母親在時,經常在此亭中一坐數小時,看人採摘荔枝、整治庭院。園中遍種花果樹木,荔枝、龍眼、人蔘果、羅漢松、台灣草……勤園是李漢魂辦公、待客、休息之所。兩層建築,有天台,原通環抱全宅的屋頂巡邏道。
勤園主要採用中式傳統建築形式,融入較多的西方仿古手法。裝飾以灰塑為主,幾乎沒有磚、木、石三雕,凸顯實用主義的建築風格,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1933年 李漢魂回鄉修建大宅,並居住了一段時間,離開後由母親和族人共同居住管理
1949年 政府收歸國有
1950年 土改時期的縣委、縣政府土改委員會所在地
1952年 川西中學
上世紀60年代 湛茂財貿學校、桑蠶學校(仲凱農業學院分校)、廣東醫學院分校
文革期間 五七幹校。鄉人記得陶鑄、方方等人曾來過此地
1980年 南海艦隊新兵基地、湛江農墾醫院教學點
1985年 統戰部和縣政府共同斥資8萬對故居進行主體維修,后一直作為苗圃承包給個人
2003年 被定為吳川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李漢魂故居被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列入省文物保護單位重點維修項目。
李漢魂(1895~1987年〕字伯豪,號傑華,又號南華,黃坡鎮嶺頭村人。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小時在家讀書,曾肄業廣東高等學堂法科專業,后又改考廣東陸軍小學第六期及武昌陸軍預備學校第二期,1916年轉入保定軍校第六期,1919年畢業。他早期參加同盟會,后參加中國國民黨。
保定軍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山西閻錫山部任見習軍官,后因病回鄉,在吳川中學執教。不久到粵軍第二師擔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
李漢魂故居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與從廣州遷到武漢的國民政府相對抗,造成分裂局面。第四軍擴編的部隊已分為兩派,擁蔣的陳銘樞到上海去找蔣介石,贊成反蔣的張發奎則投靠汪精衛,為鞏固武漢,擴編成立二十五師,李漢魂升任該師少將副師長。是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繼續誓師北伐討奉,李漢魂首戰河南上蔡城戰役勝利,又在臨穎陣地,攻潰奉軍,進佔許昌、開封,俘獲奉軍師長富雙英。勝利回師武漢,被提升為二十五師中將師長。
1929年參加蔣桂戰爭,經歷了花縣。北流、衡陽幾次混戰失敗后,李漢魂辭職離開第四軍赴港居住了一個時期。造粵桂合作后,1933年,陳濟棠任命李漢魂為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總參議,1934年調任獨立第三師任師長兼粵北區綏靖委員,並任第三軍副軍長兼師長,后駐汕頭,負責地方“綏靖”及指揮粵東軍政。
1936年初,在汕頭出現一個日軍倒斃事件,引起日中關係軒然大波,日方竟派來3艘軍艦,威脅恫嚇,李漢魄及其所部官兵,懷著滿腔怒火,趕修工事,堵塞漏洞,成立各組織準備應戰。同時和戰士們披甲佩劍,守衛在南海邊緣潮汕地區的國防第一線,正在此時,陳濟棠卻與李宗仁、白崇禧聯合起來,發動“六一西南事變”企圖打著“北上抗日”的旗號,揮師到武漢之後,由長江而下,直指南京,實行武裝反蔣,以便取而代之。李漢魂見此外患嚴重之際,國內豆箕相煎,對團結抗日甚為不利,他認為陳濟棠厚己是私恩,反抗中央是公敵。經一再懇勸無效,遂“封金掛印”,辭職赴港。井發電文三通:一為苦勸陳濟棠息兵同結,共御外侮;一為呈國民黨中央元首,闡明西南興兵內幕,請統籌大計團結抗戰;一為請粵省各級將領共體時艱,不可苟從。電文發出之後,影響甚大,陳濟棠眾叛親離,下野赴港。西南事變解決之後,李漢魂即返粵復職。
1937年,日本侵略軍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繼而“八·一三”進攻上海,在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推動下,全國軍民奮起殺敵抗日,全面開展。李漢魂升任六十四軍軍長,請纓北上抗日。
1938年10月21日,廣州失守。11月李漢魂受任廣東省政府主席, 12月率師回粵。1938年3月國民黨廣東省黨部改組,李漢魂當選為主任委員。1939年12月中旬,日軍2個師團和1個旅團分三路向粵北進攻,李漢魂受任三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指揮暫編的第二軍、六十二軍、六十四軍及中央軍增援部隊,在北江西岸追剿敵軍,取得勝利。為此,廣東各界在曲江召開了勝利祝捷大會。
1940年1月,李漢魂辭去三十五集團軍總司令職,全力從事廣東政務,他在廣東任省政府主席6年8個月。抗戰勝利后,李漢魄調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後到歐美考察。 1949年元旦,李宗仁代總統職,他應召回國任上將參軍長:3月,何應欽繼孫科組閣,李漢魂任內政部長,不久,辭去職務,轉道香港赴美定居,1982年應廖承志同志的邀請回國訪問。
1987年6月30日病逝於美國紐約。其骨灰由女兒李偵帶回祖國安放在廣東韶關古剎——南華寺。李漢魂生前癖愛藏書藏畫,忱於佛教哲理,公餘還愛舞筆弄墨。著有《岳武穆年譜》、《夢回集》、《日記》(上下集)。《歐洲散記》、《拉丁美洲遊記》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