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斯模型

盧卡斯模型

盧卡斯模型的貢獻在於承認人力資本積累(人力資本增值)是經濟得以持續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和產業發展的真正源泉。

內容


與舊的理論相比,盧卡斯等人強調人力資本因素的新經濟增長模型充分借鑒了貝克爾等人對人力資本研究的成果,分析了人力資本的形成過程,並把人力資本的形成結合到經濟增長模型之中。盧卡斯的內生經濟增長模型把整個經濟分成兩個部門。在一個部門中每個勞動者根據其擁有的物質資本(與產品同質)和一部分的人力資本生產消費品。在第二個部門中,人力資本自我形成。假定每個勞動者能力和他貢獻給人力資本的時間(可視作受教育和培訓的時間)決定了他進一步獲取知識的速度。模型還進一步假定,所有個人都是同質,因而可以得到加總的生產函數和人力資本形成函數:其中A、B、、都是正的參數,Q是產出,K是物質資本存量,H是人力資本存量,是人力資本中用於生產的部分,是入力資本用於人力資本形成的部分。進一步地看,當是常數時,人力資本的增長率決定式如下:當經濟處於均衡的增長路線時,可推導出如下產出與人力資本增值的關聯式:盧卡斯模型

假設條件


盧卡斯模型的其核心假定是:
1.人力資本的增長率是人們用於積累人力資本的時間比例的線性函數(這與純粹的“干中學”模型有所不同),從而引入了人力資本生產部門;
2.工人的人力資本水平不僅影響自身的生產率,而且能夠對整個社會的生產率產生影響(每一經濟個體在進行決策時不考慮這部分影響),這是該模型能夠產生遞增規模收益(整個經濟水平)和政府政策增長效應的基礎。
給定代理人對其他經濟行為者未來行為的預期,在他的控制範圍內相機而動,處理現在和未來變數。相應的,可以得出,僅僅基於目前的政策決定,不能很好的考慮經濟政策――這場博弈中的另一個參與者政府的“策略”。私人個體必然對未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如何實行做出一些推斷。如果人們在討論政策效果時,只涉及考慮政府今天做了什麼——也就是說,人們如果還用在討論政策方面目前仍處於支配地位的方法來討論——人們就捨棄了對政策最重要方面及其後續影響的分析。
動態博弈角度來進行觀察是很平常的,如果不贊同這一點,人們甚至無法用第二章的語言來闡釋政策的有關問題。這也反映出,遠遠早於現代理論的傳統觀點:考慮政策最有用的方式是將其看成是博弈規則的選擇,長期以來政府負責這些規則的制定。這也是為什麼民主政府具有很難改變的憲法和尊重以前判例的法律體系的原因。因此,經濟理論界新近的快速發展是:將曾經由於大危機的壓力和凱恩斯主義的智慧創造而被排斥的重要思考重新引入宏觀經濟政策討論中。人們需要使用布坎南和wanger的術語“經濟憲法”(economic constitution),人們最終開始了有助於設計這個憲法的經濟學理論的探究。
其次,(這一點和第一點幾乎一樣沒有涉及模型,)從個人福利角度來說,戰後的經濟周期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消除所有總需求的波動所獲得的收益,即使在不帶來負面影響的情況下(這事實上不可能),也肯定低於國民收入的1%。用來解決社會上那些比較不幸的人的問題的政策——財富再分配與社會保險——即使不考慮經濟周期動態也能設計出來(許多這類的有用計劃都是如此做出的),更好的經濟周期理論的發現對於這些設計只有很小貢獻或者根本就沒有貢獻。而在討論中,人們認為失業率達到10%時,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問題,它又可以用財政赤字和貨幣擴張來解決,這確實是一個真實而又危險的假象。美國現在的失業率在經濟周期的波峰時為7%。這不是一個年復一年的“微調”(finetuning)問題,談論這樣一個問題對於失業者毫無裨益。

價值評價


盧卡斯模型
盧卡斯模型
人力資本就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可用於生產產品或提供各種服務的智力、技能以及知識的總和。人力資本增值就是通過對人力資本的積累、投資和擴充,促使人力資本的價值得以提升。當代西方經濟學認為,資本採取兩種形式,即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體現在物質形式方面的資本(即投入生產過程的廠房、機器、設備、資金等各種物質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為物力資本。20世紀80年代,羅默、盧卡斯等人在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提高勞動力質量對經濟增長的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學術界稱其為“新增長理論”。盧卡斯的模型實際上是“專業化人力資本積累的增長模式”。盧卡斯模型揭示了人力資本增值越快,則部門經濟產出越快;人力資本增值越大,則部門經濟產出越大。盧卡斯模型的貢獻在於承認人力資本積累不僅具有外部性,而且與人力資本存量成正比。
人們已經完全習慣於在分析一個經濟行為的決策者的時候,將其置於一個複雜的、或然的環境之中,交易很多的待定收益證券(contingent-claimsecurities);在研究一個代理人時候,將其置於一個有著各種不同的可能技術、信息結構和隨機擾動的經濟環境中。如果凱恩斯和其他的那些人們現在稱之為宏觀經濟理論的建立者們能夠吸取馬歇爾的智慧,在純粹的靜態分析中融入一些有用的動態分析,那麼現代經濟理論家們將會更恰當的提出問題然後加以。
將動態的、或然的因素融入到經濟理論中是一種新的技能,通過嚴格的應用這種技能人們要研究單個決策者在給定價格下做出一次性選擇的問題,這種技能事實上已經對應用經濟學的每一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所談論的宏觀經濟學中的“理性預期革命”,只是經濟學的深層發展在某一個領域的表面反映,其實,這個深層發展影響著所有的應用領域。試圖將這些發展解釋成它們只是對凱恩斯和凱恩斯主義的一種破立是徒勞無益的。同樣,人們還試圖把產業組織理論的新發展理解成對Viner或者Chamberlain的破立,或者 把公共財政的新發展理解成對Pigou或者Musgrave的破立,這樣做其實都是無益的。
當然,宏觀經濟學的這種動態化進程遠沒有完成。我相信就人們一起來研究的經濟周期來說,它還沒有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理論程度。即便是在這種初始階段,我也認為二戰以來人們在研究宏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政策中起著中心作用的思考習慣,有必要用某種本質上不同的觀點來代替。

啟示


人力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基礎
盧卡斯通過將人力資本內生於增長模型之中
盧卡斯通過將人力資本內生於增長模型之中
在盧卡斯模型中,人力資本變化率代表技術進步率,它取決於現有人力資本水平和從事人力資本建設的時間。人力資本通過推動技術進步,使資本的收益率提高,從而使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因而,人力資本越多,技術進步越快,經濟增長也越快。按照盧卡斯模型中的思想,專業化的人力資本隨著生產某種商品數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的速度是遞減的。但是,由於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增長是在已有的人力資本水平上進行的,某種商品生產的技能可以成為另一種商品生產的基礎,從而提高了這種產品生產所需人力資本的形成速度。因此,人力資本的積累從總體上看是遞增的,這導致人力資本的邊際產出在總體上的遞增性。它克服了勞動和物質資本的邊際產出遞減的限制,使經濟得以持續增長。所以,人力資本積累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源。
教育是人力資本形成的最佳途徑
根據盧卡斯模型,人力資本的形成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學校教育,假定每個生產者除生產外都必須用一定的時間從事人力資本建設,強調了脫離生產活動的學校教育對人力資本形成的作用。這樣獲得的人力資本,能夠產生人力資本的“內部效應”。二是在實踐中學習,認為這樣也可以形成人力資本,即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其具有外部效應,使企業受益。
盧卡斯把人力資本分為社會一般人力資本和專業化人力資本,社會一般人力資本通過學校教育獲得,專業化人力資本通過在實踐中學習獲得。但是,他又認為專業化人力資本形成的規模和速度,直接取決於社會一般人力資本已達到的水平。在現有人力資本總體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利用“干中學”獲得的專業化人力資本的水平也不會很高。而且,如果單純依靠“實踐中學習”的方式,專業化人力資本及人力資本總體水平只能以十分緩慢的速度提高,難以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只有學校教育才可以形成人力資本生產的規模效應,並突破專業的限制,最有效地提高一般知識水平。不僅如此,如果將“實踐中學習”的思想貫穿於學校教育中,也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形成專業化人力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