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大通鎮的結果 展開

大通鎮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下轄鎮

大通是千秋古鎮,歷史上曾叫做“禹王集”(公元502-527年)。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在丁末年立國號為“大通”。後傳說梁武帝為體察民情,曾微服私訪於此,為當地百姓伸冤除害,集上人民為感其恩,改“禹王”為“大通”。

大通鎮位於天長市西北,距市區30公里。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向西5公里直上寧連高速,內有喬平、通樂、通便路貫穿其境,距南京105公里,離揚州85公里。南有黃金水道——白塔河航道,可抵長江。大通鎮原隸屬於大通區,系區公所所在地,是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截至2020年11月1日,大通鎮常住人口為23723人。

人口民族


大通鎮[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大通鎮]
大通鎮[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大通鎮]
1992年撤區並鄉后,區鎮合一。2001年11月與原壩田鄉相併,2007年4月與原便益鄉合併,總面積達157平方公里,其中集鎮面積近2平方公里。
根據天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通鎮常住人口為23723人。

行政區劃


2007年10月,進行村級區劃調整,將原先的25個村、3個社區委員會調整為11個村民委員會和元通社區委員會。全鎮共306個村(居)民小組。鎮政府所在地為元通社區。鎮黨委下設10個黨總支,25個黨支部,黨員1428名。
雙柳便東便益便西劉跳壩田大通齊廟街南馮安連塘

社會


基礎建設

大通鎮[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大通鎮]
大通鎮[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大通鎮]
大通鎮有耕地面積45958畝,農業作物以典型的“稻—麥—油”為主。現轄區內有躍進、大通中型水庫2座,小(一)、小(二)型水庫9座,主幹渠道8條共70KM,當家塘600多面,水利設施配套完善,農作物優產高效,旱澇保收;境內有各類企業230多家,涉及儀錶、線纜、鋼架、玩具、服裝、席夢思床墊加工等多個行業;現有醫院2所,中學2所,小學11所,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公民辦幼兒園3所;有柏油路和砂石路80.4KM,村村通公路;2005年全鎮開通調頻廣播;全鎮共安裝程式控制電話5086門,覆蓋率達到78%,移動通訊覆蓋全鎮。

經濟


2010年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8.96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農業總產值達3.6億元,同比增長15%,工業總產值達5.36億元,同比增長3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同比增長30%;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854萬元,同比增長17%;實現稅收收入837萬元,同比增長30.2%;農民人均收入達7224元,同比增長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