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焦慮
文化焦慮
文化焦慮是一種社會集體心理狀態,具體指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社會集體對民族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的作用和價值迷惘、質疑乃至失望情緒的集中反映。
城市和鄉村裡的很多歷史文化遺產以及人文景觀,隨著“舊城改造”和農村模仿城市的時尚建設而不斷消失。於是,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呼籲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種文化焦慮中有深沉的反思和憂患意識。因為,任何一種知識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有延續性的,現代知識和文化的傳承不可能斬斷歷史來進行
晚清以降,中國人始終處於一種深刻的文化焦慮之中。曾經領先世界數千年的古老文化如何在西方現代文化的挑戰下存續,成為無數中國知識分子探求的主題。當時,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是缺乏自信的,這一點從當時一些知識分子提出“廢除漢語”的激進主張中就可見一斑。
這種文化焦慮直到改革開放以後也沒有徹底消除。開放之初,中國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儘快扭轉落後的經濟,改善群眾生活,全國上下聚精會神於經濟建設。儘管中國政府也一再強調“兩手抓”,但在實際工作中,經濟工作的考量要明顯優先於文化建設。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這種文化焦慮甚至更加嚴重。面對國內文化市場的逐漸開放和外國文化產品的大量湧入,“狼來了”的呼聲不絕如縷。
文化焦慮跟現代化進程中的文明傳播有關係。焦慮之後會產生危機感、緊迫感是積極的反應;焦慮以後也會產生急躁,還會產生一些極端主義的反應。如果沒有東西文明的交流、碰撞、磨擦,就沒有現代的文化和文化焦慮問題。
進入了近代,西方商業文明發展起來,它的力量向外擴張。西方文明進來,和東方文明相遇。以工商文明作為內容的西方文明跟我們的傳統農耕文明發生了磨擦和碰撞,文化焦慮就開始了,而且是越來越焦慮了,一直焦慮到五四運動。進入近代,從器物層面、制度層面一步一步到文化層面,在這一系列的方面艱難地在探索和適應。器物層面上的東西比較容易接受,後來就覺得制度不行,就進行制度改革,制度改革以後就引起了文化觀念上的碰撞
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應該有一種寬廣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應該有世界眼光、全球眼光,謙虛好學。要有理性的“文化自覺”,既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有民族的自信和自豪,又應該冷靜地看到,在綿延數千年的中國專制封建社會中沿襲下來的傳統文化中,也有不少糟粕,要勇於揚棄這些糟粕,並勇於學習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精粹。
對傳統文化既要自重又要有自覺意識。任何一種文化,只有如活水長流,才會有生命力。如果只是固步自封自戀,不思向別人學習和創新,那就會成為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