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是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陳寅恪,於1941年間在香港完成。此書對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精闢的論述,綜觀全史,上溯西晉、南北朝與隋世,下訖唐以後之變化。本書系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撰寫於抗日戰爭的艱難環境中,是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傳世傑作。該書在20世紀40年代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82年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陳寅恪文集》。
自序 | 上篇 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 | 中篇 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 | 下篇 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內政之關係 |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是陳寅恪於1941年間在香港完成的,序末署“辛巳元旦陳寅恪書於九龍英皇太子道三百六十九號寓廬”,次年在桂林抄改后交商務印書館,於1943年出版。此書是陳寅恪的代表作,對唐史研究甚具啟發性,香港在動亂時代為陳寅恪提供了短暫的研究空間,使他得以完成此巨著,其事雖屬偶然,但也不能不說是一種緣。
陳寅恪
陳先生學識淵博,除歷史外,於文學、宗教、語言、哲學等皆有相當的造詣。在史學上,尤其精於中國中古史(自魏晉直迄五代),在佛教典籍與唐代清初文學上也有很深的功力。陳先生在治學上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曲學阿世,每每於重大問題上有自己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其在治學方法上,既沿襲並創新了乾嘉樸學的考據傳統,又在著述中體現出“文化多元論”的包容思想,並借鑒了諸多新的方法與材料,堪為後世楷模。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陳先生指出:“自鮮卑拓跋部落侵入中國統治北部之後,即開始施行漢化政策……此漢化政策其子孫遞行不替,及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其漢化程度更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則已達頂點,而逐漸腐化矣。然同時邊塞六鎮之鮮卑及胡化之漢族,則仍保留其本來之胡化,而不為洛都漢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權所在之洛陽其漢化愈深,則邊塞六鎮胡化民族對於漢化之反動亦愈甚,卒釀成六鎮之叛亂,爾朱部落乘機而起。至武泰元年(公元五二八年)四月十三日河陰之大屠殺,遂為胡人及胡化民族反對漢化之公開表示,亦中古史劃分時期之重要事變也。”其後,他又進一步指出,“漢人與胡人之分別,在北朝時代文化較血統尤為重要,凡漢化之人即目為漢人,胡化之人即目為胡人,其血統如何,在所不論。”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中國整個歷史發展中也佔有極其關鍵的地位。
雖則表面上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被平息了,但事實上大唐帝國的根基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陳寅恪先生指出,“唐代中國疆土之內,自安史亂后,除擁護李氏皇室之區域,即以東南財富及漢化文化維持長安為中心之集團外,尚別有一河北藩鎮獨立之團體,其政治、軍事、財政等與長安為中央政府實際上固無隸屬之關係,其民間社會亦未深受漢族文化之影響,即不以長安、洛陽之周孔名教及科舉仕進為其安身立命之歸宿。”並且陳先生尤其強調“故論唐代河北藩鎮問題必於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陳先生在翻檢《新唐書》之《藩將傳》中發現兩點:“一為其人之氏族本是胡類,而非漢人;一為其人之氏族雖為漢族,而久居河朔,漸染胡化,與胡人不異。前者屬於種族,後者屬於文化。質言之,唐代安史亂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他藩鎮與中央政府之問題,其核心實屬種族文化之關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