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南省委員會

湖南省各級團組織的領導機關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南省委員會,簡稱共青團湖南省委員會、共青團湖南省委,在湖南省內亦可簡稱為團省委或省團委,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南地方組織的領導機構,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南省代表大會(簡稱團代會)選舉產生。

組織介性質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是黨聯繫青年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之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南省委員會是湖南省各級團組織的領導機關。

主要職責


(1)行使中共湖南省委賦予的領導全省共青團、青聯、學聯和少先隊工作的職權,對全省性青年社團組織進行指導和管理。
(2)參與制定青少年事業發展規劃和青少年工作方針、政策,對青年工作院校、青少年活動陣地、青少年報刊、青少年服務機構的建設和青少年讀物出版等事務進行規劃和管理。
(3)參與有關青少年事務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協助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處理、協調與青少年利益有關的事務。
(4)調查青年思想動態和青年工作狀況,研究青少年運動、青少年工作理論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研究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協同有關部門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5)協助政府教育部門做好大、中、小學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維護學校穩定和社會安定團結。
(6)在全省經濟建設中,組織和帶領青年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7)會同有關部門負責青少年外事工作和省內外青少年組織、團體的交流工作。做好青年統戰對象的團結教育工作。
(8)承辦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編製

團省委機關行政編製52名。其中:書記1名,副書記4名(含掛職副書記1名);處級領導職數16名。

組織架構

團省委機關內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青年發展部、基層組織建設部、學校部、少年部、統戰部、社會聯絡部等9個職能部室。
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檔案、保密、財務、審計等工作。承擔團省委內外聯繫、綜合協調工作。承擔重要工作的督查、調研和機關重要文稿文件起草工作。
組織部(機關黨委):
擬訂全省共青團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規劃、政策措施。指導共青團地方和系統組織建設、幹部隊伍建設。承擔團的湖南省委員會及其專委會建設工作。承擔團省委黨組協助市級黨委管理市級團委領導班子工作。協助管理在湘的團中央委員、候補委員。規劃指導團的幹部教育培訓,開展團的地方和系統組織幹部培訓工作。負責團省委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製、幹部人事、人才等工作。
宣傳部:
研究分析團員青年思想狀況,根據黨的要求和青年實際,提出開展全省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指導全省團的理論學習。策劃開發全省青年宣傳思想文化產品。指導全省團的網路新媒體輿論陣地建設和網路輿論引導工作。指導開展青少年文化、體育活動。負責團省委新聞宣傳工作和全省團的宣傳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機關團的信息化建設。
青年發展部:
研究有關青少年發展問題,擬訂促進全省青年發展的規劃並組織推動實施。負責推動建立和完善青年服務體系。開展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創新、創優工作。開展青年職業文明素養培養、技能培訓提升等工作。組織實施對團省委定點扶貧村及困難群體的幫扶工作。
基層組織建設部:
擬定全省共青團基層組織和團員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制度措施;指導推動全省團的基層組織、團員隊伍和團幹部隊伍建設;負責團費收繳、管理和團的基層組織統計工作;組織開展全省性先進基層團組織和優秀團員、優秀團幹部的評選表彰工作;指導推動全省團的基層陣地建設和基層組織信息化工作。
學校部:
負責規劃統籌全省學校共青團、學聯、學生會組織的管理工作。直接管理全省本科院校,指導市州、省直團工委管理全省高職高專、中職中學的團學工作
少年部:
研究、指導全省少先隊工作。研究制定全省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研究並組織開展全省少年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活動。指導全省少先隊活動陣地建設。負責全省少先隊宣傳工作,對全省少先隊報刊網站及新媒體等進行管理和指導。承擔省少工委的日常工作。
統戰部:
研究、指導全省青年統戰工作。指導開展全省民族地區青年工作。在全省青年知識分子、民族地區青年和信教青年等各族各界青年代表人士中開展政治引領、聯繫服務工作。開展全省對港澳台地區青年和海外青年僑胞的統戰工作。開展青年外事工作。承擔全省青聯的日常工作。
社會聯絡部:
開展對全省青年社會組織和新興青年群體的聯繫服務和引導工作;擬訂全省青年志願服務工作規劃、意見,指導青年志願服務工作;指導建設全省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協調、指導全省青少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組織的指導開展團屬社會組織指導和管理工作。

直屬單位

團省委機關內設共青團湖南省委員會機關後勤服務中心、湖南省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湖南省青年實業發展中心、年輕人雜誌社、湖南省希望工程辦公室(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湖南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湖南省青少年活動中心等7個下屬事業單位

現任領導


2017年7月1日,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屆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湯立斌當選為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屆委員會書記,廖良輝李志超、鍾娜(女)、謝君毅、仇怡(女)(掛職)、梁威(兼職)、譚霞(女)(兼職)、曾紅軍(兼職)當選為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屆委員會副書記。
王虹彬(女)、仇怡(女)、鄧資益(女)、葉妙(女)、湯立斌、李衛鋒、李志超、陳艷英(女)、鍾娜(女)、梁威、梁天琛、彭力、曾紅軍、謝君毅、廖良輝、譚霞(女)當選為 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歷史沿革


湖南青年運動員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世紀之初至五四運動前夕。這一時期,湖南進步青年在救亡圖存的民主革命思想啟迪和激蕩下,通過集會結社、奔走呼號,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內反封建主義的統治,爆發了留日學生運動、抵制美貨和公葬愛國志士除天華、姚洪業等愛國主義活動,為推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立下了不朽功勛。
第二階段為五四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前夕。五四時期,以毛澤東、蔡和森為代表的一代湖湘青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以滿腔熱血投入民族救亡運動,尋求救國救民的革命真理。1921年1月13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長沙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的誕生,不僅對湖南青年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全國的青年運動乃至整個革命運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湖南青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團的帶領下,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與反動當局進行了堅定的革命鬥爭,同時,積極參加土地革命,開展擴大紅軍運動和白色恐怖下的青年思想文化鬥爭;在抗日戰爭時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極大地增強了湖南人民抗戰到底、保家衛國的決心和信心;在解放戰爭時期,湖南青年反美反蔣的愛國民主運動不斷深入,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的鬥爭達到高潮。湖南青年前赴後繼,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鬥爭,給帝國主義和舊中國反動勢力以沉重的打擊,為湖南的和平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階段為湖南和平解放至文化大革命前夕。這一時期,湖南青年運動積極適應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過渡,青年組織和青年工作都呈現出蓬勃的發展生機。1949年11月14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湖南省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1953年至1954年,湖南省學生聯合會(1953年8月)、湖南省青年聯合會(1954年6月)和中國少年先鋒隊湖南省工作委員會等青少年組織相繼成立。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農業合作化、整修洞庭湖和修建京廣複線等全省各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中,廣大青年以極大的政治熱情和高昂的精神面貌奮勇向前,爭做貢獻。這個階段湧現了雷鋒、羅盛教、歐陽海、戴碧容等一批優秀青年典型。
第四階段為文化大革命時期。這一時期湖南青年運動遭受嚴重挫折。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青年工作處於無序和停滯狀態,青年組織幾乎完全癱瘓,青年從社會中接受了深刻的教訓。
第五階段為文化大革命結束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至今。這一階段青年組織相繼恢復健全,青年工作不斷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獲得了極大的解放。

所獲榮譽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屆湖南省文明單位”稱號。

地理位置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湘府西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