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創
日本以零售為主的公司
大創產業是日本百元店的元老,也是這一行業的龍頭。大創的銷售額連年迅速增長,1997年不到500億日元,2002年增至2600多億日元,佔有日本百元店市場的7成份額,目前開店數已近3000家。大創百元店還開展了跨國經營,在我國台灣省、韓國和新加坡都有了分店。
2018年4月,日本知名百元店連鎖企業“大創”公司因旗下銷售的一款染髮劑產品被曝出含有致癌物質,引發了消費者的不安。
大創產業是日本零售業界最為人稱道話題最多的企業之一,跌破行銷專家眼鏡的百元商店連鎖商,大創產業daisoIndustrialCo百元商店的起源。
大創公司
日本零售業者對大創的百元商店原本抱著“不屑一提”的態度,哪知其自1995年成立后,在短短四年內業績就突破千億日元(這也代表消費者採購的商品超過10億件),1999年大創的營業總額已達到1434億日元,大創營業商品部系長(Buyer)的名片後面,即印著“1999年銷售額13億美元”,也算是一絕。若將1999年的業績與營業項目部分類似的HomeCenter相較,在排行榜內可名列第四名,僅次於Cainz、keiyo及Hormac。更令人驚訝的是,大創目前平均以每月新開設50家分店的速度擴充。估計在今(2000)年,營業額將可達到2150億日元,屆時將超越所有的HomeCenter。事實上,百元商店的茁壯,多少影響到HomeCenter、超級市場、批發店甚至百貨公司的業績,但又似乎不是這幾種經營方式的主要競爭敵手,以至於百元商店能夠“暗暗吃三碗飯般”積極成長,可見其市場區隔之精準巧妙。曾經有一位日本某HomeCenter的採購人員如此形容大創:“進貨成本平均每件商品0.3美元,再加上營銷成本平均每件商品0.2美元,所以每件百元日幣(接近1美元)的商品,賣出一件就凈賺0.5美元。”根據大創採購人員表示,其採購物品多達6萬件,當然各商品的進價成本有高有低,不過百元商店能夠以如此低成本進貨,當然是以大量採購來壓低成本。日本的大型零售業界,由於商品銷售種類眾多,再加上已習慣通過中間商取得貨源,腦子裡又拚命想借著維持低庫存來降低成本,影響所及,日本零售商下單經常是“多樣少量”。以日本的HomeCenter而言,雖然年營業額達到300億日元(近3億美元)的業者即有26家,但業者多自承:下給海外製造商的訂單經常一筆不到一個20尺貨櫃的量,以致其海外訂單多下給貿易商,以方便並櫃。雖然日本零售業者可經常保持低庫存,進貨成本卻仍然無法降低。大創則顯然與其他零售業者不同,完全以大量進貨來降低成本,動輒以“百萬”為訂貨單位。就有日本的零售業者忿恨地向國外製造商抗議:“為什麼同樣的商品,賣給我們與賣給大創的單價差這麼多?”製造商也只能坦誠以告:“大創大量採購,當然價錢更好商量。”大創的另一經營哲學,是“製造購物的樂趣”。同樣一件物品,一定要具備各種顏色、式樣,讓消費者可從中選擇,以刺激消費。許多商店經常針對某項單一品牌的商品,推出特價折扣,消費者經常為了揀便宜,最後需向自己的喜好妥協,這種消費模式經常會造成消費者買回家后心生後悔,往後就不想再到該家零售店購物。大創不但貨品樣式繁多,每件貨品都是百元,消費者購物不必考慮再三。以目前整個零售業界都越來越依賴中國內地的貨品供應來看,大創的商品應該絕大多數也來自中國內地。雖然大創不願意公布其採購的數據,但依其所提供資料,其今年8月進口貨櫃總數達到1140個,9月份則為1235個,且貨櫃八成以上為40尺貨櫃,可見其進口數量之驚人。大創的採購人員現在最常往中國內地跑,可見中國內地是其最主要的供貨來源。同時,目前幾乎每天都有買主帶著樣品登門推銷,以內地的業者為主。除了中國內地之外,大創也自韓國、東南亞,甚至歐美進口。
大創護膚品
普通的日本人可能一年也用不著去大商場,但卻要經常光顧百元店。因為百元店裡的商品價格一律為100日元(約合7元人民幣),物美價廉,那裡可以買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絕大多數日用品,從廚房衛生用品到各類食品、從辦公用品到文具書籍、還有服裝和小家電。與門庭冷落的大商場相比,百元店裡常常是人滿為患。
每天向65萬人出售愉快
便宜的價格是百元店最大的賣點。在日本,一名普通公司職員的月工資約為30萬日元,相比之下,100日元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花100日元買東西“就和扔錢差不多”。即使在百元店買上一大堆商品,總共也花不了太多的錢。價格低,但是質量必須有保證。在日本這樣一個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完善的法律制度與嚴格的商品檢驗體系使得假冒偽劣產品幾乎無法生存。因此,即使是百元店裡的商品,也不允許出現質量問題。以大創產業株式會社的“100元店大創”(以下簡稱“大創”)連鎖網路為例,矢野社長創業的時候,百元店商品的成本一般為70日元。矢野認為這樣低的成本開發不出好商品。於是,他下決心就是花99日元也要開發出高質量的好商品。除此之外,百元店裡的商品品種並不單調。大創就在“價廉物美”的基礎上,推動了“價格革命”。矢野認為,如果一個漆碗賣得很貴,顧客可能就只買一個,也裝菜也裝飯。而100日元一個的漆碗會使顧客的生活更講究,菜、飯、麵條各有各的專用碗,讓全家人體驗到調節氣氛的喜悅。一個鍋架如果便宜到了100日元,用途也就廣了,有些顧客會買上三四個回家做花盆架。5000日元1瓶的葡萄酒,讓人只有在特殊的場合才來上一杯。可要是300日元一瓶的話,就會和喝啤酒的感覺一樣,每天都能來一杯。大創的百元店就是這樣成為家庭主婦的快樂園地,每天向來購物的65萬顧客出售愉快和享受。正如矢野所說:“當你走進擺滿你想要的東西的店鋪,你的心情是會很愉快的。大創不是一個賣百元商品的地方,而是向顧客提供愉快的地方。”顧客從大創的百元店滿意而歸時,大創員工的心情也一定很愉快,因為為顧客提供了價格低、品種多的選擇,顧客難免要多買幾件原本沒打算買的東西。
商品一半以上是中國製造
由於日本物價高、人力資源成本高,大多數百元店都把目光投向中國,百元店裡的商品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中國製造”。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日本百元店才能保持價低而質優。不過,百元店對供應商的要求可不低,給它們供貨的廠家必須是“不同凡響的廠家”。為了不讓顧客對單調的商品厭煩,就要變化。大創每月銷售的新產品達700種之多,其中約80%是特有產品,商品總數超過2萬種,以每天20種以上的速度推出新商品。龐大的新商品開發計劃,創造出了別人難以模仿的、品種齊全的商品群。
百元店越開越大
相對於大商場一件商品標價動輒上萬日元,百元店往往需要出售100件商品才能達到同等數量的銷售額。加上單個商品的利潤有限,就必須薄利多銷。因此,百元店一般都是連鎖經營,營業面積也越來越大,超過300平方米的大型店越來越多。這些店多位於大型購物中心內,往往像百貨商店一樣,佔據整整一層。近來在東京近郊的千葉縣,甚至出現了與大型超市一樣擁有上萬平方米營業面積、商品種類多達數十萬種的巨型百元店。百元店再也不是小本經營的買賣了。事實上,在日本的百貨零售業中,大型商場曾經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佔據壟斷地位。20世紀80年代,超市、24小時便利店的出現,才使商場的地位不斷被削弱,並逐漸形成商場、超市、便利店三足鼎立的格局。百元店出現於80年代,當時都屬於中小企業,本小利薄,大公司對其根本就不屑一顧。進入90年代以後,日本泡沫經濟崩潰,日本人一擲千金的奢華生活一去不復返了,都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日本百貨業慘淡經營,市場規模連續10年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大商場里昂貴的商品漸漸不再有人問津,八佰伴、SOGO等一批大百貨公司紛紛倒閉。與此同時,從前不被人看好的百元店卻發展了起來,每年以兩位數的增長率不斷發展,由最初的幾家發展到數十家公司,規模不斷擴大,連鎖店越來越多,甚至開始像跨國公司一樣到海外發展。大創就是其中的代表。大創80年代起發展百元店,90年代飛速發展,平均每天新開兩家連鎖店,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擁有1000多名員工,2400多家連鎖店,年銷售額超過2420億日元的大型企業,店鋪遍及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由於價格競爭的優勢,很多商場、超市、便利店都被迫放棄了與百元店所銷售的商品重合的部分,把小商品的零售市場拱手讓給百元店。可以說,百元店已經改變了日本零售業的格局在一般人的心目之中,總認為百元商店可能充斥著品質低劣、不入流的貨品,卻往往又好奇地抱著“隨便逛逛”的心理踏入店內。事實上,日本百元商店不論是採光、裝潢、擺設、店員服務較一般日本的零售商店相差無幾,與我國“三件50元”的地攤貨或“跳樓大拍賣”的凌亂擺設完全不同。初次踏入店內的消費者,往往會驚訝於“這件商品竟然可以賣到這麼便宜?怎麼和外面賣得差這麼多?”反正一件才100日元,進店的消費者往往不詳加考慮便購買,在使用后發現商品品質還過得去,有些甚至還不差,往後就成為百元商店的忠實顧客。老客戶則往往會發現百元商店的販售商品也越來越多,自家用品起家,擴展到文具、禮品以及褲子、內衣、領帶、帽子等成衣類商品,甚至於眼鏡、鐳射唱片。最近百元商店食品類商品的貨架擴充得特別快,尤其是生鮮食品的上架,代表其物流配送更上一層樓。目前大創的百元商店平均約販售6萬件貨品,每個月推出的新產品則約為500至700項商品。